第六章 黃馬軍
史衛傑大尉自收到帝王令他組建大軍的命令後,就一直在為“組建大軍”忙活。帝王令他在其管轄區域招兵買馬,史大尉是帝國中部地區的軍政最高長官,他能派出去作戰的部隊,歸自己指揮的有六萬人,還有兩部人馬,他也能指揮,駐防中部東西兩部的李仕部和劉兵部,該兩部人馬有四萬多人,總共加在一起,十萬來人。史大尉感到這十萬人還不能有效抵禦蒙金軍的進攻,仍須擴招,可新招的兵需稍加訓練才能用,現在情勢緊急,擴招最好招現成的作戰部隊,史大尉遂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名義上歸順於帝國,實際上卻有自個軍政力量的獨立王國。
史大尉把這個想法上文給帝王三世,帝王三世同意了史大尉的要求。對於帝王三世來講,利用這些歸附於帝國的番屬打擊蒙金軍,一來可削弱番屬的軍事力量,二來可消耗蒙金軍的力量,無論從哪個方麵對帝國都是有利的。
得到帝王三世的肯定,史大尉派出說客勸說與帝國西部接壤的番屬,出兵作戰。史大尉把說服的重點對象定在黃馬軍上。
黃馬軍,因其將士都身穿黃色的盔甲而得名。黃馬軍是歸附帝國的番屬之一,是番屬中軍事力量最強的,該地盛產駿馬,出產的馬剽悍強壯,帝國因此把該地命名為馬縣。馬縣的最高軍政官長叫周世榮,周世榮有四個弟弟,二弟周世濤,三弟周世陽,四弟周世康,五弟周世鋒,馬縣被這五兄弟管轄,施行家族式管理。
周世榮手下有近四萬的武裝部隊,都是騎兵,由於馬縣人口不多,所以周世榮的黃馬軍亦兵亦農。馬縣的戰士不比蠻夷人,總想憋著勁侵擾帝國,他們嗜武,但不黷武;擅戰,但不好戰。習武是馬縣男人的傳統風俗,他們把習武當作一種傳統,一種愛好,一種興趣。因而,他們絕不輕挑戰端,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準則。
馬縣有一大片草原,是盛產上等馬的一個主要原因,產馬是其最大的特色,可除了馬,馬縣的其餘東西都不充裕,尤其是糧食,手工用品、日用品、鐵器等,須依賴帝國。帝王三世看到馬縣軍民溫順,又產馬,覺得可以用他們,為了能得到他們的馬,帝王三世與周世榮締結了一個交易合約,合約規定以下幾款條約:
一、馬縣把所產馬匹賣給帝國,帝國用金銀或以它物交易
(1)它物必須是馬縣軍民所需或指定的物品,武器等軍用品除外
(2)如用金銀購買,每匹馬定價為白銀一百兩
二、馬縣必須把馬賣給帝國所指派的官方人員,不得私自賣給個人,更不得出售給帝國的敵人或敵對武裝力量
在這個合約中,還有一款秘密條款,即馬縣軍民歸附帝國,帝國在馬縣軍民遭遇困難時提供一部分無償援助。
馬縣所產馬,高大剽悍,不同於南方地區又矮又小的小種馬,帝國購買馬縣的馬,是把這些馬當作戰馬來用,是戰略物資,因此帝國購買馬縣的馬是一種戰略措施。馬縣的馬在民間至少能賣到白銀五百兩,黑市可賣到千兩以上,可以說,官方用每匹一百兩的價格是非常便宜的。為了回報賣馬的低價,帝國在賣給馬縣所需的日用品和手工品,也低價出售,每年免費送給馬縣一批糧食,除此之外,帝王三世還允許向馬縣出售鐵礦石,好讓他們製造鐵器和兵器,也許帝王三世預料到有一天會用到馬縣的武裝部隊。
周世榮對帝國給予他們的恩惠感受很深,有一年,馬縣鬧旱災水澇,糧食顆粒無收,軍民馬匹嗷嗷待哺,幸虧帝國無償援助大量的口糧,方才得以度過難關。帝國像太陽一樣,溫暖著馬縣軍民的心,遂使帝國在他們心中產生了向心力。
這次蒙金聯軍如惡浪狂瀾襲卷帝國西北,使周世榮心中感到了不安,很明顯,與帝國西北貼近的馬縣,也有可能遭到不測,西北軍主力盡沒,許景良都尉戰死,現在帝國軍隊仍在苦苦死守著幾個重要城縣,可明眼人一看便可看出,帝國西北的失守隻是時間問題了。帝國西北一旦失守,馬縣能不被侵襲嗎?這在周世榮心裏可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而剛剛傳來的一個消息,進一步加深了周世榮的擔憂,他派一支三百人的騎兵隊護送商人到帝國西北經商,結果財貨被劫,商人及三百人的騎兵全被蒙金軍劫殺,這個消息傳到馬縣,馬縣軍民心生憤懣之情,聲討蒙金蠻軍的言語驟起。
恰巧在這個時候,史大尉派來的說客到了,考慮到說服黃馬軍的重要性,史大尉把能言善辯,滿腹韜論的謀士董玉清派到馬縣,希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打動周世榮出兵的心。董謀士來到周世榮的住地,向他闡述了出兵的利害得失:“蒙金暴虐,現即將要進攻這裏了,城門失火,遲早殃及池魚,帝國受損,您所在的馬縣也必跟著遭災,蒙金暴軍會放過您嗎,恐怕到時馬縣也是蒙金軍的盤中餐,口中食,帝國和您此時已是拴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現在,史大尉正在擴兵買馬,非常希望將軍您能出兵助大尉,助帝國一把。帝王和史大尉認為,您的軍隊必能幫助帝國,而幫帝國也是在幫您自己呀。”
周世榮對董玉清的這套說辭頗感讚同,史大尉這人,周世榮是有所了解的,他跟史大尉常打交道,史大尉為人寬仁、厚重,是個可相信,可信賴的人。對帝國、史大尉邀他出兵幫助,周世榮沒有任何理由拒絕。他問其他四個兄弟對出兵一事的看法,三弟周世陽表態,出兵有利於我們,畏手畏腳,當縮頭烏龜於我們不利,所以他讚成出兵抵禦蒙金軍。五弟周世鋒,對出兵戰蒙金早已迫不及待,他空有一身武藝,卻無用武之地,心中**難耐,這次殺敵之機已至,他積極表態支持出兵作戰。其他兩個兄弟周世濤和周世康也對出兵無異議,周世榮拍板:出兵作戰。
周世榮出兵的消息傳到黃馬軍的戰士耳中,戰士個個心情激奮高昂,他們也有殺敵的機會了。
周世榮決定留二千餘人守馬縣外,把黃馬軍都投入戰場,總兵力為三萬五千八百六十三人。
軍隊即日出征,周世榮的夫人在為丈夫備置衣物,她對自己丈夫的出兵舉動有些異意。她說,既然敵人沒打進來,我們也就別出兵,免得沒吃到羊肉,反而沾了一身膻,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是挺好的嗎。周世榮予以反駁說:“你這是見識短,敵人要是打進來,我們能守得住自己的地盤嗎?”周世榮向他的夫人說了他為什麽一定要出兵的理由:敵人鐵騎甚眾,許都尉的西北大軍都被他們幹掉了,我們那點兵力,怎能抵擋得住敵人的進攻。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應帝國之邀,出兵幫助帝國,這樣即便我們都戰死了,帝王念及我們曾為帝國出過力,效過命,我們的子孫會受到帝國的恩澤,這又有什麽不好。
當史大尉得知周世榮的黃馬軍答應出兵作戰時,高興極了,隻要能把黃馬軍爭取過來,他的說服番屬出兵的計劃就成功大半,至於其他番屬是否願意派兵助戰,在史大尉眼中,不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