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選擇
以當時的情況,隻要交戰距離保持在二十四點四公裏到二十七公裏之間,方誌盛的五艘快速戰列艦就能壓製住三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而在十八點四公裏到十九點八公裏、以及二十五點二公裏到二十七點六公裏之間,則能壓製住三艘“新墨西哥”級戰列艦,在十六公裏以上則能壓製住兩艘“田納西”級戰列艦。
當然,這些在戰後得出的數據,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
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隻注重水平防護,垂直方向上的防護力度很不理想。
事實上,這也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問題。
在進行第一次改造的時候,就有人提出,應該適當的增強垂直方向上的防禦,即提高主裝甲帶的厚度。可惜的是,當時有兩個問題,讓這個提議被束之高閣。一是改造經費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二是在增強了水平防護、即提高了水平裝甲的厚度後,戰艦的重心已經偏高,如果繼續加強主裝甲帶,那麽戰艦的穩定性就會嚴重惡化,影響到其他作戰性能。
隨後的兩次改造,也有過類似的提議,但是都被否決了。
當然,也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即中國海軍高層並不認為,在未來的海戰中戰列艦還能充當主力。即便是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快速戰列艦,在未來的海戰中也隻能充當航母的貼身保鏢。那種用艦炮相互轟擊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如此一來,戰列艦需要加強的隻有水平防護與水下防護。
其實,很多人忽視了另外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
這就是,中國海軍的五艘戰列艦,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老艦。即便其初始設計較為先進,而且留下了大量的改造空間。為後來更換先進動力係統、轉變為快速戰列艦打下了基礎。問題是,這五艘戰艦的艦齡都在二十年以上,艦體結構早已老化。即便還能使用二十年。也經不起大手術了。
說白了,中國海軍也沒有打算在這五艘戰列艦身上花多少錢。
如果全麵增強防禦,即便不考慮航速受到的影響,改造費用也十分驚人,甚至比建造一艘大型巡洋艦都要貴得多。顯然,在僅考慮為艦隊航母護航的情況下,中國海軍肯定情願花同樣的錢去建造大型巡洋艦。
戰鬥是從相距二十三公裏的地方開始的。
最初的幾分鍾內,第32艦隊根本沒有開火還擊。
雖然理論上,在這個距離上。三艘“科羅拉多”級與三艘“新墨西哥”級都能威脅到中國海軍的五艘戰列艦,但是米切爾非常清楚,炮擊命中率絕對不會高到哪裏去,特別是在中國戰艦保持較高航速的情況下。
說白了,就算開火還擊,也沒有多大意義。
直到接近淩晨兩點的時候,米切爾才命令開火還擊。
其實,這個時候,交戰距離依然是二十三公裏,即便縮短了幾百米。對炮戰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要知道,在這麽遠的距離上,彈著點的偏差就有好幾百米。
當時,方誌盛沒有繼續向美軍逼近,而是在開火之後,就把航向調到了二百二十度,即於第32艦隊平行航行。
顯然,方誌盛想要保持這個交戰距離。
在以往的訓練中,戰列艦編隊在這個距離上,對固定目標的命中率超過了百分之三,對活動目標的命中率也在百分之二左右。
當然,那隻是訓練時的水準。
實戰中,自然會有所降低,但是在敵艦的幹擾不太大的情況下,也不會降低多少。
在方誌盛看來,能有百分之一的命中率就很不錯了。
由此可見,方誌盛的目的不是幹掉第32艦隊,而是與敵人拖時間,等到天亮後由航空兵來結束戰鬥。
必須承認,這個想法並沒有錯。
在傳統型海軍將領中,保守派占了絕大多數,即在海戰中,保存自己的實力往往要比擊敗敵人更加重要。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擊敗敵人會付出極大的代價,甚至是兩敗俱傷,那麽大多數傳統型的海軍將領都會選擇退卻,或者與敵人保持不接觸的狀態,盡量避免打這種沒有好處的海戰。
方誌盛就是一名典型的傳統型海軍將領。
此外,方誌盛的做法,也與中國海軍的特色有關。
從一開始,中國海軍就沒有把主力艦當成“主力艦”,而是走了一條沒有人嚐試過,但是已經證明是正確無誤的發展道路,即重點打造艦隊航母,以及以艦隊航母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
這種發展方式,對中國海軍的戰術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最突出的,就是把一切都交給航母、或者說是航空兵去解決。
如此一來,像方誌盛這樣的艦隊指揮官,隻要有可能,就不會與敵人死拚到底,而會想方設法的等待航空兵提供支援。
說白了,隻要拖到天亮,第32艦隊就別想逃走。
對麵,米切爾也非常清楚這一點。
二點過十分左右,米切爾發現,中國艦隊沒有繼續逼近,即便中國戰艦在這個距離上的炮擊命中率同樣低得嚇人。在前二十分鍾裏,五艘中國戰艦打出了近八百枚炮彈,其中隻有五枚炮彈直接命中美艦,而且隻有擊中“愛達荷”號的那枚炮彈命中了關鍵部位,導致該艦的z炮塔損毀。
顯然,這樣的命中率很不理想。
如果換成米切爾在方誌盛的位置上,他肯定會繼續逼近對手,通過縮短交戰距離的方式來提高炮擊命中率。
中國艦隊沒有逼近,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即方誌盛在拖延時間。
問題是,米切爾也找不到應對辦法。
要知道,在這麽遠的距離上,美艦的命中率更低。就美軍了望員觀察到的情況,在十分鍾之內,八艘美艦打出的近三百枚炮彈中,沒有一枚直接命中,落點最近的離中國戰艦也有數百米。
繼續打下去,第32艦隊也占不到便宜。
幾分鍾後,米切爾變得沒有選擇了。
在二點十五分左右,方誌盛下令把開火速度降低到了每兩分鍾一次齊射,而且要求各艦都進行齊射,而不是自由開火。
這麽做,隻是為了節約炮彈。
離天亮還有四個多小時,如果過早用光了炮彈,那就沒辦法拖住第32艦隊了。
發現中國戰艦的開火速度降低之後,米切爾立即就意識到,對手在拖延時間,而且沒有打算在夜間結束戰鬥。
這下,問題來了。
雖然斯普魯恩斯承諾派遣戰鬥機為第32艦隊提供防空掩護,但是第31艦隊肯定不會靠近交戰海域,因為誰也不知道中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會不會在夜間趕過來,伏擊進入戰場的第31艦隊。
米切爾非常了解斯普魯恩斯,也就知道斯普魯恩斯會怎麽做。
第31艦隊會提供防空掩護,但是不會出動太多的戰鬥機,而且部署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岸基航空兵也很難發揮作用。
要想得到有力的防空掩護,第32艦隊就得在天亮前退到帕武武島附近。
也就是說,在淩晨四點之前,第32艦隊就必須全速撤退,也就得在此之前,擺脫中國海軍的戰列艦編隊。
問題是,像現在這麽打下去,第32艦隊根本不可能在淩晨四點之前擺脫中國艦隊。
米切爾有兩個選擇,一是主動衝上去幹掉中國艦隊,二是提前轉向撤退。
雖然理智告訴米切爾,撤退是最好的選擇。可是米切爾也同時知道,速度優勢在中國艦隊那邊,在重創中國艦隊,使其打消追擊的想法之前,撤退隻會讓第32艦隊的處境變得更加被動。
說白了,中國艦隊大可以咬住第32艦隊不放。
結果就是,米切爾沒有選擇撤退。
二點二十分,米切爾下達了轉向命令,把航向調整為二百三十五度,即與中國艦隊的航向呈十五度夾角。
關鍵是,第32艦隊開始加速。
問題是,就算全速航行,也隻有二十節,而且實際上不可能全速航行,能接近二十節就非常不錯了。
發現第32艦隊轉向,方誌盛沒有下令調整航向。
事實上,敵艦隊轉向,正是集中火力進行炮擊的最好時機。
戰鬥中,雖然所有戰艦都排成戰列,但是各艦都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航向與航速,避開敵艦打來的炮彈,或者說不讓敵艦能夠持續瞄準。隻有在轉向的時候,為了保持隊列,避免前後戰艦相撞,或者是相互遮擋射界,戰列裏的戰艦才必須嚴格執行轉向命令,也就不可能進行戰術機動。
在曆史上的知名海戰中,失敗的一方往往都是在錯誤的時候進行轉向,並且由此被對方掌握了主動權,然後被對方壓著打。
做為傳統型海軍將領,方誌盛自然知道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
問題是,他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嗎?
如果當時的交戰距離不是二十三公裏左右,而是十三公裏,哪怕稍微遠一點,第32艦隊也會因為這次轉向而倒大黴。更重要的是,第32艦隊的轉向角度並不大,嚴格說來隻是調整航向,而不是轉向。
給方誌盛的時間隻有不到五分鍾,而以五艘快速戰列艦的炮擊命中率,五分鍾根本決定不了勝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