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的天兒愈發寒冷,申時還沒過日頭已經西沉,天色一暗北風便起,呼嘯著穿過彎彎繞繞的小巷,於是夜幕尚未降臨家家戶戶便大門緊閉——實在無福消受這深秋的寒意。

賀北縣毗鄰皇城,不算富庶,也就比那些天高皇帝遠的窮鄉僻壤熱鬧些,但也是分地兒的。

縣府所在自然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但一出縣城就變了個大樣——村鎮稀落,各自占地而居。為了多占那幾分地,村裏的人家分散零落,方圓幾裏都不見得有個“鄰居”,顯得蕭條寂寥。

村民們都守著家裏那幾分田地,風調雨順的年頭,吃飽喝暖不成問題,但要是碰上個天災人禍不如意的時候,別說填飽肚子了,家破人亡也不稀奇。

村頭住著的孫老頭年幼時家中就因連年幹旱,收成不濟而“家破人亡”過。

一家十幾口人都指望著那幾畝地的收成吃飯,頭年的莊稼曬死了還能吃往年攢的老本,第二年就不行了,一頓就隻能喝著湯水比米多的稀粥,一天還隻能吃一頓。

孫老頭那時還是個長身體的半大小夥兒,哪裏受得這種餓?恰巧朝廷擴征兵役,便毅然決然地進了軍營,雖然也苦,好歹能吃飽肚子。

等到十幾年後再回到村裏,才發現老父老母在他離鄉那年便相繼病逝了,妹妹侄子餓死了兩個,兄嫂仍舊靠著那幾畝薄田養活家中。

於是他留下那幾年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軍餉,重新回到皇城,輾轉進了安國侯府,謀了份活計。

月九齡等人從侯府老管事孫老頭家中出來時,天色已昏暗。

這村在山腳下,山村道路平日裏頂多走個驢車牛車拉些柴草米糧,山道狹窄且崎嶇,可容不下一輛馬車。

他們來時把馬車停在了路口,再徒步走了兩裏路才進的村。

這會兒打算離開,殘光先走一步去套馬車,其餘人便在後頭跟上。

途徑溝溝坎坎的山道時,花劍忽然警惕地將手按在了佩劍上,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兩邊山林的動靜。

月九齡也敏銳地察覺到從暗處投來的視線,雖然沒有惡意,但讓人不適。

江聰派來指路的隨從注意到了兩人的反應,忙開口解釋:

“夫人與大人不用太緊張,那些都是經常在這幾個村小偷小摸的賊,看到大人腰間的佩劍定不敢造次。”

月九齡蹙眉,“官府不管?”這些鄉民大都窮得隻剩下田地和自己,竟然還能出盜賊?

隨從也是“官府”出身,聞言嘴角抽了抽,好在天黑安國侯夫人也瞧不見,他趕緊調整好神態,有些無奈:

“大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兒,而且村民家裏也沒什麽可盜的,無非就是摸把米偷隻雞,縣令哪管得來?”

上次他跟江聰來的時候發現了這種情況便去縣府衙門問了問,結果人縣令反客為主哭天喊地說這父母官他實在難為,那些小賊都是窮苦出身,平時是手腳不幹淨,但也沒幹過傷天害理的事兒,總不能把人逼上絕路吧?

一句話就將當機立斷的江少卿噎住了,一時竟也拿不準這些雞毛蒜皮的官司該如何斷?

到了路口,花劍才收回放在腰間佩劍上的手,出聲詢問:

“夫人,我們去縣府客棧湊合一宿,明天一早再回皇城?”

賀北縣離皇城雖不遠但趕路也要一兩個時辰,原本計劃是今日見了孫老頭後在這邊住一晚客棧。

但月九齡聽到花劍與她確認行程,卻沒有頷首,而是抬眸看了一眼那灰暗裏那幾點明滅的燈火。

深沉的桃花眸仿佛把那忽明忽暗的光亮收進了眼底,片刻後她不著痕跡地收回視線,沒頭沒尾地說:

“今早出門侯爺喉嚨有些不適,也不知有沒有好些,還是不住店了,趕路回府吧。”

花劍等人聞言皆是一怔,但對夫人的指令不疑有他。

“是。”

應下後便該上馬的上馬,該趕車的趕車,往皇城的方向去了。

馬車裏的月九齡垂眸不語,從小蓁的角度看去她是在閉目養神。

今日奔波勞累,小蓁懂事地沒有出聲打擾,安靜地坐在一旁。

其實月九齡並沒有闔眼,她是斂眸看著手中攥著那顆在紅鳶樓義賣會上收到的花珀——那老管事並不認識這朵紅色彼岸花。

她那蔥白柔軟的指腹貼著圓滑的血珀摩挲了幾下,溫涼的觸感傳來,回想著今日所見所聞。

誠如江聰之前所言。

孫管事已經年近古稀垂垂老矣,好在口齒清晰還記事兒,但腿腳不便,隻能被困在逼仄的小屋的一方**,整個人看上去就像此時的天色,暮氣沉沉,令人唏噓。

老仆得知月九齡是小侯爺的妻子,當即老淚縱橫,一半是由衷的喜極而泣,一半是感歎不已的欣慰——當年愛撒嬌耍賴的小侯爺如今不僅獨當一麵扛起了顧家軍的擔子,也完成了老侯爺與夫人的遺願娶了月三小姐。

他對著符沁之女的月九齡沒有芥蒂,對她所問也知無不言。

老管事一生未娶,無兒無女,當年他被顧墨玧送回老家養老便發現,這個破地方的人與事和他當年離開時沒什麽兩樣,快七十年了也毫無進取。

他也老了沒力氣折騰,便收了個家破人亡的孤兒當養子,如今也算有人送終。

臨走前,月九齡讓小蓁將身上帶的銀兩都留下,或許改變不了什麽,但能讓老人家百年之後走得體麵。

他們的馬車總算趕在城門關閉之前進了皇城,回到侯府後,月九齡剛一進門,就聽到桃紅稟報——

侯爺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