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市場經濟,依我看來,市場經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市場的經濟”。也就是說,什麽東西都可以放到市場上去衡量、掂量一番,才能確定它真正的價值和價格。

例如,商品交易有商品市場、人才流動有人才市場。一旦商品是不是值錢,就要看商品市場上的成交價格高低;你是不是人才,也可以通過人才市場上對你的追捧程度來得到觀察。關於後一點,從公眾對明星的觀察角度會看得更清晰。

既然市場經濟離不開經濟(錢),那麽父母平時在孩子麵前談錢,就是最正常不過的事。要知道,許多父母是不允許這樣做的,也就是說,不允許在孩子麵前談錢。

究其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談錢過於庸俗,所以不想讓孩子過早接觸到這種“阿堵物”,粘上“銅臭”味;二是不希望孩子因為錢的因素過分惦記家庭,從而影響學習。這種情況在條件比較貧困的家庭中更常見。當然,也有一些條件特別好的家庭也會采取這種辦法。

需要指出的是,“銅臭”中的“臭”字本來就有三種含義,分別是:香味、臭味、味道,尤其是在古文中,更多的是“香味”的含義。如果是這樣,古人所說的“銅臭”實際上也就是今天所說的“銅香”,那就更沒有什麽理由不可以在孩子麵前談錢了。

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許多父母或許是因為工作、生活不順或入不敷出,也有從小所受教育的關係,所以對金錢總是抱有一種恐懼和反感態度,而不是興奮和歡快。

尤其是在經常為錢發生爭吵的家庭中,就更是如此。他們往往隻要一談到錢,其中的一方或雙方就會來氣,所以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目中錢就不是個好東西,它就像插在父母中間的第三者那麽可惡。

這種情形對培養孩子的財商非常有害。孩子如果從小就對錢有一種恐懼和不滿態度,將來還怎麽會以樂觀、理性態度來待它呢?就好像孩子不喜歡這門學科與教這門學科的老師,就很難學好這門功課一樣。

顯然,前者比後者更嚴重。如果孩子不喜歡某個老師,下學期說不定就換了老師;可是如果孩子不喜歡錢,難道還會換種錢使用嗎?或者,你還能希望他以良好的心態來管理、運用錢嗎?

所以最理想的方式是,父母在家中要以輕鬆的口吻討論錢的話題,盡量讓孩子也參與進來,讓他覺得錢就是我們家庭成員中的一份子,彼此之間誰也離不開誰,因此要和睦相處,而不是互相憎恨。

俗話說,“跟誰有仇,都不會跟錢有仇”,說的大抵就是這個道理。這種介入開始得越早,對提高孩子的財商越有幫助。

舉個簡化了的例子來說,如果你家中現在有30萬元餘款暫時不需要用,這時候準備幹什麽呢?你就可以一家三口坐下來討論這個問題了。一方麵,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很尊重自己,把他也當作家庭成員之一(事實上本該如此);另一方麵,更可以讓孩子過早地接觸到金錢世界,進入投資、理財領域,用“富孩子”的思維來考慮問題。

如果把這些錢存在銀行裏,一年期定期存款,每年可拿利息0.45萬元(按基準利率計)。而如果把它用來購置一套二手房對外出租,每月租金至少可以達到1500元,一年下來就是1.80萬元,恰好是銀行利息的4倍;更不用說,這套二手房永遠屬於你,永遠可以對外出租,並且租金收入還會越來越高。相反,如果是單純的銀行儲蓄,看起來每年都有利息收入,但實際上遠遠趕不上通貨膨脹,得到的隻是負收益。

這樣一對比,哪怕孩子的年齡再小,也會恍然大悟的:原來,錢放在銀行裏隻是一種“負債”,它隨時隨地都在掏你的口袋(表現為實際購買力下降);而現在把它變成二手房,就搖身一變成了“資產”,隨時隨地能給你創造財富了!

那麽,應該在多大年齡開始對孩子進行這種財商啟蒙呢?2010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舉行的“少年兒童理財習慣培養研究與實踐”表明,多數父母以為應該在小學高年級開始;而專家們則建議,應該提前到小學中年級就讓孩子知道如何賺錢、如何消費才能滿足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這也是這個年齡財商教育的重點。

一般認為,孩子越早接觸錢、越早學會理財,長大後就越會賺錢;家庭理財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從“給孩子錢”變成“讓孩子學會賺錢”,讓他懂得錢是需要通過勞動才能掙到的,不可能也不應該“不勞而獲”。

孩子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後變得斤斤計較了、做什麽都要用錢來衡量,這時候可將計就計,同樣也計算父母在家裏為他擦書桌、煮牛奶、做晚飯需要得到多少報酬,讓他知難而退,覺得自己幹的這點家務其實算不了什麽。這樣做,還會促使他觸類旁通。

比如,孩子如果偶然提到在報刊上發表文章有稿費,那就鼓勵他把學校和家裏發生的有趣事情記下來向報刊投稿,或者“賣”給父母。在這一“交易”過程中,他勢必就會接觸到討價還價、簽訂協議(包括口頭承諾)等商業運作方式,對錢的概念有了更多的了解。[1]

2015年11月,阿裏巴巴集團下屬螞蟻金融服務在北京、上海、溫州三地同時針對“00後”進行財商測試,其中參與測試的溫州孩子財商最高,不僅擁有基本的金錢和理財觀念,而且兩名男孩在現場就活學活用眾籌方式合夥賺起錢來,其生意天賦令專家讚歎不已。為什麽是溫州男孩?這恐怕就與當地的市場經濟氛圍是分不開的。

可以說,當全社會不再羞於談錢時,這本身就是時代進步的標誌。素質教育的本質是“人”的教育,而財商教育正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1]林瑋琳:《讓孩子學賺錢,你願不願意?過早賺錢會變勢利?》,載《廣州日報》,2010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