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案例

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在一個剛剛開門的大閱覽室裏,當裏麵隻有一位讀者時,心理學家就進去拿椅子坐在他的旁邊。試驗進行了整整80個人次。

結果證明,在一個隻有兩位讀者的空曠的閱覽室裏,沒有一個被試者能夠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著自己坐下。

人與人之間在麵對麵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間情感的親疏不同,而不自覺地保持不同的距離。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一種交際藝術。許多人認為隻要不是陌生人,就可以保持一種較為親近的關係,還有一些人認為,人與人之間還是疏遠一些較為妥當,這些都不是最佳的相處方法。

人際關係太過親密,會讓人覺得很隨便,或認為你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凡事都要讓別人替你思考,都要與人商量。隨後,他們就會認為你是“應聲蟲”,沒有獨立的人格與尊嚴。人際關係太過疏遠,又會讓人感覺到你的傲慢、離群。有些人還會認為你瞧不起人,不喜歡與他們相處,甚至討厭他們。

心理學家曾針對人際關係中的親密與疏遠的程度做了一項調查,得出了一個結論:男性之間一般都比較疏遠;女性之間喜歡保持親密關係;異性之間,若有愛慕之意則關係密切,否則一般較為疏遠。性格孤僻的人,多與人保持疏遠的關係;性格外向的人,多與人保持親密關係。從社會地位來看,地位高的人之間關係較為疏遠,地位低的人關係則較為親密。

人與人之間,隻有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會有適當的人際關係,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也應時刻注意這個問題。保持適當的距離,真誠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彼此會更加欣賞,情誼會更加長久。合理掌握與他人的空間距離,會使我們取得意想不到的交際效果。

在非語言溝通中,空間距離可以顯示人們相互間的各種不同關係。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空間範圍圈內,這個空間範圍圈就是他感到必須與他人保持的間隔範圍。它向一個人提供了自由感、安全感和控製感。在人際交往中,當你無故侵犯或突破另一個人的空間範圍圈時,對方就會感到厭煩、不安,甚至引起惱怒。

就一般而言,交往雙方的人際關係以及所處情境決定著相互間自我空間的範圍。心理學家曾將人際交往中的距離劃為以下四種。

1.親密距離

其近範圍在約15厘米之內,彼此間可能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和氣息;其遠範圍在15~44厘米之間,身體上的接觸可能表現為挽臂執手,或促膝談心,仍體現出親密友好的人際關係。

這種距離隻限於在情感上聯係高度密切的人之間使用。在社交場合,大庭廣眾之中,兩個人(尤其是異性)如此貼近,就不太雅觀。在同性別的人之間,往往隻限於貼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識而隨和,可以不拘小節,無話不談。在異性之間,隻限於夫妻和戀人之間。

2.個人距離

其近範圍為46~76厘米之間,正好能相互親切握手,友好交談;其遠範圍是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入這個空間,陌生人進入這個距離會構成對別人的侵犯。 人際交往中,親密距離與個人距離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是與熟人交往的空間。在正式社交場合則使用社交距離。

3.社交距離

這已超出了親密或熟人的人際關係,而是體現出一種社交性或禮節上的較正式關係。其近範圍為1.2 ~2.1米,一般在工作環境和社交聚會中,人們都保持這種程度的距離;其遠範圍為2.1 ~3.7米,表現為一種更加正式的交往關係。公司的經理們常用一個大而寬闊的辦公桌,並將來訪者的座位放在離桌子一段距離的地方,這樣與來訪者談話時就能保持一定的距離。

在社交距離範圍內,已經沒有直接的身體接觸。說話時,也要適當提高聲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觸。如果談話者得不到對方目光的支持,他會有強烈的被忽視、被拒絕的感受。這時,相互間的目光接觸已是交談中不可缺少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4.公眾距離

這是公開演講時演說者與聽眾之間所保持的距離。其近範圍為3.7 ~7.6米,遠範圍在7.6米之外。人們完全可以對處於空間的其他人裝作沒看到,不予交往,因為相互之間未必發生一定聯係。

在現實生活中,這些距離範圍並不是固定的,尤其是個人距離,是由社會規範和交流者的個性習慣所決定的,也就是說,與人們的種族、年齡、個性、文化、性別、地位和心理素質等有關。因此,在溝通中應根據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距離。

溝通處方

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一種交際藝術。許多人認為隻要不是陌生人,就可以保持一種較為親近的關係,還有一些人認為,人與人之間還是疏遠一些較為妥當,這些都不是最佳的相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