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無商不奸,無奸不商”。這倒不是說所有商人都是壞人,起碼至少在他們經商之前不可能全都是壞人,所謂“人之初性本善”。那為什麽經商以後就“變壞”了呢?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環境改造人。
反過來,如果你還是好人,答案也隻有一個,能不能賺錢要靠運氣。也就是說,你想創業可以,但能不能賺錢、能不能成功不是你說了算。
1996年,王曉慶讀重慶商學院(現重慶工商大學)二年級時,就在校園裏創辦了第一家書店,後來又一連做了3個項目。他的體會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想“空手套白狼”是不可能的。針對過去人們常說的“無奸不商,無商不奸”,他把它改成了“無艱不商,無商不艱”,甚至把自己的網名就取為“無艱不商”。並且他認為,不僅是創業過程無比艱難,即使創業成功了也要付出更多努力,決不是可以躺在功勞簿上吃喝玩樂的。
王曉慶如今是北京視得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擁有幾十項專利技術,業餘時間經常到北京的大學校園裏去講課,與大學生們一起探討自主創業的心得體會。所以,他的建議非常有參考價值。
他認為,目前創辦的企業已經不太可能形成壟斷行業,大家都在夾縫中生存,盈利是企業存在的根本。而要想盈利,一開始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設法滿足客戶的某種需求,而這又涉及到技術、團隊、市場、資金等各方麵,包羅萬象,缺一不可。
回想當年創辦書店,他說是逼出來的。大學生年輕氣盛,自己又是學生幹部,有人鼓動他說,你這麽辛苦地工作,可以當“優秀學生幹部”了。所以,他大一時就去報名參加優秀學生幹部評比,結果妨礙了高年級學生幹部的利益,說他這是“爭權奪利”。他很不服氣,說,這算是什麽“利”呢?真正的“利”應該是通過做生意賺來。那麽,又怎麽來證明自己呢?於是他就想要創辦一個實業,來告訴別人什麽叫真正的“利”。為此他整天冥思苦想,一個月內瘦了10多公斤。[1]
但顯而易見,即使創辦一個小小的書店也很不容易。因為當時校園裏除了圖書館,就沒有其他書刊報紙提供者了,所以他很自然地就想到開書店,於是就向院長、團委打申請報告。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時他也不懂什麽叫商業計劃書,隻是覺得這裏為什麽要建一個書店、有什麽好處,想到什麽都一古腦兒寫上去,一下子寫了17頁。
最初他想把書店建在通往食堂的馬路旁,這地段人流量大。可是院長說不行,於是重寫。又選了一個地方,說還是不行。就這樣,從大一的第二個學期一直修改到學期結束,一共改了12次,每次都是從頭到尾地重寫,並且當時還都是手寫。寫到最後院長都不願意看見他了,看到他就躲,於是他就主動圍追堵截院長。最後一次,他在樓梯口堵到了院長,院長就隨意指著一個樓角說,幹脆你就開在這個地方得了。就這樣,王曉慶把自己的書店開在了這樣一片空地上。
接下來就是籌集資金。王曉慶沒有錢,於是找到團委要求貸款勤工儉學,但團委說這種事情沒有先例。後來通過他幾十天的遊說,終於拿到了1萬元貸款,這可是學校有史以來的一個破例。
可是又怎麽建房子呢?磚頭從哪裏來呢?簡單算一算就知道,僅僅是買磚頭,這1萬元就不夠。後來聽人說,學校旁邊有一條水溝,那裏有磚頭,並且還是很大的那種古城磚。於是為了省錢,他就自己親自去搬,結果一次隻能搬三塊磚,很遠,很費力,最終隻好請重慶的“棒棒軍”,四個人挑了一整天才搬完,花了100元工錢。
有了磚頭,水泥又從哪裏來呢?他想方設法去學校食堂借了一輛平板車,冒著47度的高溫,跑到學校3公裏外的一個地方買了一車水泥。因為路上很陡,所以拉了不到一半路的時候就拉不動了,不得不停下來坐在地上,用後背頂著板車不讓它滑下來,渾身上下全是水泥。當時從身旁經過的老師,連看都不願意看他一眼。他心裏隻感覺到一個字,那就是“慘”!
有了磚頭、水泥,還需要黃沙。於是,他就去學校旁邊的一個工地上,尋找別人已經不用了的黃沙,然後請“棒棒軍”幫助修建書店。因為新裝鋁合金窗很費錢,所以他找到賣鋁合金的老板說,你便宜一點賣給我,我可以給你當下手。
就這樣,王曉慶曆盡艱辛,從拿到貸款到建成這個12平方米的書店,前後忙了一個暑假,花了2000多元,省下整整1萬元。結果沒想到,當天夜裏書店的玻璃窗就被人砸了,他滿腹委屈,還沒地方訴苦,隻好默默地重新安裝玻璃窗,至多是發誓一定要把書店幹好而已。
書店有了,賣什麽?怎麽賣?去哪裏進貨?這些對他來說都是陌生的,他什麽都不懂。於是他到外麵的報攤上去討教該從哪裏進報紙?別人不肯告訴他,所以他就隻能從別的報攤上進貨,然後擺在自己的書店裏。因為上課時間他要去上課,隻有下課鈴響後才能匆匆忙忙地跑到書店裏去營業,所以常常是一天隻能賣出一兩份報紙。後來報攤老板和他熟悉了,要和他一起喝酒,混熟了,才肯告訴他到哪裏去進貨。
這麽大的書店光賣報紙不行,主體應該是賣書呀。於是王曉慶就到處轉悠,發現食堂那邊有巡展賣書的,就對他們說,你們幹脆把書放在我店裏好了,賣完了我再把錢給你們。對方覺得這挺好,就把1000多本書放在他的店裏,場麵總算擺足了。
當初申請開書店是4個人一起申請的,可是等到8個月後申請批下來時,就隻剩下了他1個人了。王曉慶畢竟是學生,每天要上課的,這樣頻繁地去開門、關門,營業時間太短,雇人又雇不起,於是他把其他有勤工儉學意願的同學組織起來,排班執勤,並講好價錢。這樣雖然很麻煩,但總算可以連續運轉了。但大凡學生都要上課,所以這辦法還是不行,最終找了一個專職的人看店。這樣,就不但可以賣書報,還可以賣牛奶麵包、郵票並代辦照片衝印了,每天的營業額高達一兩萬元。
有一天,當他去書店準備結賬時,發現書店沒有開門,那個小夥子也沒有來。後來才了解到,那個人已經帶著幾萬元營業款跑了。因為對方用的是假身份證,所以就連報案也報不成。他說,都怪自己年輕沒經驗,根本就沒想到社會上還有這樣的事,隻能吃一塹長一智了。
在賣郵票時,有一天一夥人抓起他的郵票就走,他的第一反應是遇到搶劫了,馬上拎著一根棍子追出去,與他們打了起來。對方說自己是“城管”的,可是王曉慶才不管這些。他說,你一沒有出示證件,二沒有說明身份;而我是一個勤工儉學的學生,你憑什麽沒收我的郵票?!這件事情驚動了學校保衛部門,後來他才知道,銷售郵票是要經過特別許可的,這才發生了這種不該有的衝突。
另外就是,作為學企業管理專業的大學生,王曉慶覺得書本上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並行不通。尤其是像書上說的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等方法,用到他這個小書店裏根本就不靠譜,或許用在上了規模的企業還行。就好比說,你用IBM的製度去管理一個櫃台,肯定是不合適的。
王曉慶說,當年他創辦的這個書店現在還在,由學校團委作為學生勤工儉學的一個場所了。
順便一提的是,王曉慶雖然在大學裏就創業了,可是卻沒有一畢業就創業,而是到處找工作。他的理由是,“覺得自己的能力經驗還差得很多”。有意思的是,當年他在北京投了無數份求職簡曆,都沒什麽效果,後來他在路上看到一家公司,就進去問“你們要人嗎?”對方說“我們要啊”。就這樣,偶然的一次上門求職,居然成功了。由此他告誡大學生們,招聘會上當然信息很多,但當大家都擠在一座獨木橋上的時候,自己登門拜訪、毛遂自薦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他強調說,“現在很多學生在大學沒有畢業的時候就被灌輸了太多的畢業就是做老板的思想,這個想法很不現實,也是一種嚴重誤導。很多職業指導師從來沒有過經商經曆,都是書本知識,這樣的老師去傳授如何步入社會,是很不現實的。大學我的經曆算是豐富了,但是經曆越多才越知道自己欠缺太多,越需要從零開始磨練。”
針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王曉慶認為:“我讚成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實訓,而不是單獨開公司,因為精力和時間都不允許。而且關鍵是目前的學校並不能教給你如何去創業,用別人說的一句話叫‘老板不是教出來的’。也就是說,創業者不可能在學校裏麵學到如何創業,那些都是書本上的;更多地我建議,現在的學生走出校門,零收益去其他企業實習,不建議大量的學生去肯德基等這些快餐廳實習,而是要去和自己愛好與專業相關的企業去實習。”
他也不讚成大學生一畢業就創業。他說:“我們的教學本身就是脫離社會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沒有教會學生如何麵臨社會。如果一個大學生剛畢業就創業,充其量是為別人埋單,被別人騙。所以我絕對不讚成大學生畢業就創業,最少要3年以後才考慮創業。這3年間還是要先就業,哪怕是零薪酬也要就業。”
案例
可以共患難,難以同安樂
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無艱不商、無商不艱”體現在很多方麵。由於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創業團體中缺乏權威,所以如何處理團體中的內部關係是一大問題。簡單地說就是“可以共患難,難以同安樂。”
原風車網首席執行官陳曉峰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時,就和幾個朋友一起創業了,做電信設備供應商。當時的一台係統能賣到38萬至45萬元,而成本隻有兩三萬元,所以一度發展得很不錯。後來,很多廠家包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也都進入了這個領域。
可是沒想到,當初看似很有前途的創業,卻最終垮在一些細枝末節上。例如,公司的幾個創始人中,首席執行官陪電信客戶去歐洲一路吃喝嫖賭,並沒有單子引進來;首席技術官一下子賣出兩台係統,就覺得自己翅膀硬了,完全可以單幹,所以分出去了;另一位負責硬件的創始人覺得你們這樣做遲早要完蛋,所以趕緊退股變現。不用說,最後不但公司黃了,而且原本很好的幾個小兄弟也都反目為仇。
想當初大家出來一起創業時熱情很高,紛紛表示自己可以不要工資,也可以不要職位,並且自己掏錢買股份,看上去一切都很美。可是由於年輕,缺乏經驗,也不懂得“先小人後君子”的道理,所以當公司有了一點點起色後,便開始算計和相互算計了。教訓在哪裏呢?就是一開始別太相信口頭承諾,應該多爭取寫下一些書麵的東西才行。
他深有體會地說:“我一直認同這樣一些道理:創業成功是偶然,失敗是必然;成功的企業有它的共性,失敗的企業各有各的不同;從別人失敗的創業中學不到太多有用的東西,隻有自己在刻骨銘心的失敗後才能明白這些都是成長的過程。”[2]
1 水風:《創業達人王曉慶與您分享他的創業艱辛故事》,創牛網,2012年3月17日。
2 陳曉峰:《選擇大於努力,活下去是創業的關鍵》,載《新商務周刊》,2012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