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教師是基石的奠基者。古人雲:“國將興,必貴師重傅。”興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重師。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2013年教師節,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廣大教師的慰問信中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2014年,在第30個教師節前夕,習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視察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明確提出,“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要“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倡導教育家辦學”,要創造有利條件,鼓勵教師和校長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而支撐起教育光榮夢想的,是千百萬的教師。

時代呼喚好老師。有一流的教師,才有一流的教育;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國家。出名師、育英才、成偉業,是時代賦予我們教育戰線的神聖使命。“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好學校、好教育的最重要標準,就是要有好老師。一所學校、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如果教師有理想、有愛心、有學識、有高超的教育藝術,那麽硬件設施即使有些簡陋,家長、學生也會心向往之。教師是中國夢的奠基者。教師的重要使命,就是為每個孩子播種夢想、點燃夢想,並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每一間平凡的教室,每一節樸實的課堂,都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人類文明精神的接續、人生夢想的起航。正是有億萬個孩子夢想的放飛、綻放,中國夢才更加光彩奪目。如果說中國夢最堅實的土壤是在學校,那麽教師就是最偉大的“築夢師”,他們用默默無聞、孜孜不倦的智慧勞動,讓每一顆年輕的心靈都與中國夢**相擁。

倡導教育家辦學,造就一批好老師,首先要尊重、珍惜我們的本土智慧、本土創造。教育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紮根於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同時吸收一切人類文明成果,從而創造出獨特而生動的教育實踐、教育智慧和教育文明。五千年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不但形成了有我們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論話語體係,而且湧現出了千千萬萬優秀的教育家,有被推崇為“大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的孔子,有“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的韓愈,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等等。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戰線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教師。他們癡情教育事業,堅守理想信念和教育良知,在三尺講台上默默耕耘、刻苦鑽研,同時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大膽創新,不斷進取、不斷超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風格。正是他們的成功探索和實踐,創造了具有中國風格的教育經驗,豐富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寶庫。原由教育部師範教育司組織編寫,現由中國教育報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具體組織編寫的《教育家成長叢書》,就是要向這些可貴的本土創造性的教育經驗致敬。

當前,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正在深入推進,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大中小學教育的頭等任務。可以預見,中國教育將發生深刻的變革,將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沒有適合中國土壤、具有中國智慧的教育理論,就不可能為未來的中國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指導。我們的教育要向“中國創造”飛躍,必然要首先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教育理論,而不是“言必稱希臘”或者老是販賣歐美的教育理論。170多年前,美國思想家、詩人愛默生發表了著名演說《美國學者》,號召美國知識界:“我們依賴旁人的日子,我們師從他國的長期學徒期時代即將結束。在我們周圍,有成百上千萬的青年正在走向生活,他們不能老是依賴外國學識的殘餘來獲得營養。”由此,美國邁入精神立國階段。

如今,我們也麵臨與愛默生同樣的情形。隨著我國GDP已從世界第二向第一邁進,我們的經濟崛起已成為事實,但在道德文明、文化精神等方麵,我們還需急起直追。沒有文明的崛起,經濟崛起就難以持續。當務之急,是我們需要化解內心深處的文化自卑情結、擺脫對他國文明的精神依附,自覺養成強烈的“中國意識”、獨立的中國文化品格,並由此去俯視世界,去改造本土實踐,去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精神養料——這在教育界顯得尤為緊迫。《教育家成長叢書》,就旨在把我們本土教育實踐中蘊含的中國智慧提煉出來,從而形成具有時代意義的中國特色的教育話語體係,再以此去關照、引領、改造中國的教育實踐,為偉大的教育改革提供經驗、理論支持,也為未來的教育家提供豐富、可資借鑒的精神養料。

讓我們為中國教育的偉大未來一起努力吧!

2015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