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我們一行20餘名中小學校長專程前往美國考察。近觀美國的中小學課堂,我發現它具備的自主式學習、合作式學習、項目式研究、表現性評價四大顯著特征,恰好與“學本教學”致力於實現的自學、互助、展評等樣態不謀而合。
特征一:自主式學習
美國中小學課堂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強調學習者在學習中的自主性,這種自主性主要體現在課程選擇的自主性和學習過程的自主性兩個方麵。
2013年11月美國學習考察
第一,課程選擇的自主性。美國學校一般要求學生必須選五個類別的課程,包括數學、科學、藝術、英語和一門第二外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希臘語、拉丁語、中文、日語等),此外還有大量的選修課供學生選擇。美國中學選修課的地位很重要,一是有完整的教學計劃和課時保證;二是每門課程有一定的學分,而獲得相應的學分才具有高中畢業的資格;三是一部分課程內容與學生將來要進入的高等院校教學內容對接,有利於學生報考這些院校,同時,如果這些課程屬於AP課程(Advanced Placement),學生通過了AP課程考試,相關專業的大學承認其學分。大量的選修課既保證了學生的個人興趣,同時也為學生的專業發展方向提供了選擇。美國學校采用534學製(即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4年的學製),與中國的633學製不同。與中國一樣,美國學校也有基本的年級劃分。但說到學生個人,則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高中學生尤其如此。因為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科是相對難度較大的學科,特別是數學,在美國可以分為高、中、低三個級別,數學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選擇低級別的課程,到高二和高三年級,才有一部分學生選擇物理和化學課程。因此,9年級的學生(相當於高一),其數學可以自主選學8年級的教學內容,而英語可以自主選擇10年級的學習內容。這種選擇的靈活性,可以讓那些偏科的學生選學感興趣的學科,更好地發展自己的特長。美國中小學生一天有6節課,上午4節,下午2節,每兩節課之間有5~10分鍾的休息和換班時間,中間午餐時間約30分鍾,下午課程結束時間小學和初中一般在3:10分左右,中學在3:30分左右。由於放學時間都比較早,因此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自主學習與自由活動。課程的選修製與走班製是匹配的。美國中小學普遍實行的是走班製,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也沒有班主任這一角色,上完一節課後需要根據課程安排到另一間教室繼續下麵的課程學習。反觀我國目前的中小學課程,國家和地方課程的比重占90%左右,校本課程的比例偏低,課程的可選擇性差,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第二,學習過程的自主性。走進美國的中小學課堂,第一個很令人驚訝的發現是,美國的課堂上很少看到教師滔滔不絕講課的情景,更看不到老師從頭到尾講授的現象。課堂上基本都是學生自己在自學、在研究、在討論、在訓練。美國課堂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師極少講授,而把大部分時間讓給學生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並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習情感,形成堅韌的學習意誌,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國教師曆來喜歡講授——“講知識”、“講方法”。可是在美國教師眼中,不但知識學生可以自主學會,就連所謂的“講方法”都主張把握好時間和節奏,強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在研究中學會研究,在創造中學會創造,特別重視“做中學”、“學中學”。正如羅森國際實驗學校一位骨幹教師所言,教師隻是學生學習的輔助者和指導者。羅森國際學校的校長告訴我們,在美國的課堂,就是教師願意講授也沒有用武之地,因為沒有多少學生願意聽老師講課的,他們更願意自己學習和研究。因而,在美國的課堂上不論是理科教學還是文科課堂,老師在課堂上都會一律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科學課上,學生分組討論和發言、小實驗、小操作比較常見;語言課中學生模擬場景對話和隨機交流更是頻繁,美國的課堂比較集中地體現了7E的教學模式,即:激勵(Excite)、探究(Explore)、解釋(Explain)、擴充(Expand)、延伸(Extend)、交流(Exchange)和測驗(Examine)。7E模式體現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基本思想,重視學生的活動體驗,即用真實的感受來獲取科學知識和增強操作技能。由於美國的課堂基本以學生的活動為主,或遊戲,或閱讀,或演示,或探究,或討論,或展評,所以課堂非常活躍,學生非常快樂。一眼看過去,學生一個個信心滿滿,笑逐顏開,活力四射……這和中國孩子簡直形成鮮明對比。更令人奇怪的是,中國的教師總是擔心孩子們快樂就學不好,總是告訴孩子,學習是一件苦差事,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總是要批評那些滿臉樂嗬嗬的學生。在美國,我真正感受到什麽是卓越的課堂。卓越的課堂應該是孩子們學習的“天堂”,他們在這裏歡樂活動,主動探索,滋滋生長。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美國的課堂。
第二個令人驚訝的發現,就是美國學生所學習的知識比中國學生簡單很多。在聖艾格尼斯學校,我們發現高中二年級學生還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在洛斯帕克初中,初一學生還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那麽,知識難度的降低是否意味著美國課堂學習標準的降低?這可能與兩國教育對知識的理解和培養目標的不同有很大關係。美國人不喜歡記憶性知識,他們更加重視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美國課堂對概念性知識的教學難度確實比我們低,但在能力和素養方麵的要求卻比我們高。對中美兩國知識學習的比較,引發了我關於“學習基礎”的思考。中國課堂特別強調“雙基”,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基本技能”在中國課堂又被進一步窄化為“考試技能”。所以中國課堂追求“知識體係”的完整性,認為它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的根本”,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而美國教育對“學習基礎”理解不同。他們認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的根本”不在於概念化的“知識體係”,而在於一個人的學習興趣、質疑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和探究的能力等“能力體係”。所以美國的中小學隻選取知識體係中“最基本、最核心、最具有建構和遷移價值的部分”,借此讓學生從浩瀚的知識旋渦中跳出來,節省出大量的時間去進行思維的訓練與能力的培養。而中國中小學的課堂則充斥著太多的“知識”。這其中好多的知識從學業的角度看,從生活的角度看,都是所謂的“垃圾知識”。最終,這樣的學習成為一種青春之殤和歲月之痛。由此,我們似乎可以說,盡管中國的課堂為學生奠定了紮實的“雙基”,但這樣的基礎未必是學生進一步發展和學習的必需的基礎;相反,過多過難的知識學習,常常會壓抑和挫傷學生發展的動力和後勁。很多研究已經表明,人的發展和創新所需要的基礎,並不是“知識性基礎”,而是美國課堂特別關注的好奇、探究、興趣、質疑等為核心的“能力性基礎”。從這個角度看,美國的中小學較好鋪墊了學生發展的“基礎”。所以,我們不能從表麵上看到美國中小學課堂教學內容的“簡單”,要看到這種“簡單”背後蘊含的“不簡單”的追求。正是因為中國課堂追求“知識性基礎”,強調“學會”,所以課堂充斥著老師大量的講授,死水一潭,萬馬齊喑。而美國課堂追求“能力性基礎”,強調“會學”,所以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和創造的天地,青春飛揚,活力無限。
特征二:合作式學習
美國的課堂特別強調合作學習,這種合作學習方式首先基於美國的國家意誌。美國的學校和中小學教師都普遍地自覺執行國家意誌。例如,聖·艾格尼斯學校的辦學理念是:第一,建立信仰;第二,努力學習;第三,溝通合作;第四,服務國家。其中,“合作”是學校的四大辦學理念之一。哈奇森女子學校執行副校長蘿瑞·斯坦頓博士認為最有效的學習是建立一個學生團隊,這個團隊有一致的目標和使命;團隊中有愛鑽研和愛提問的學生,在質疑和思考中解決問題。他們把合作學習當作高效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國課堂的合作學習是一種常態化行為,在課外或者其他學習時間,學習者的合作情景也隨處可見。學習者合作學習行為表現為一貫性的學習策略與學習傾向,不是表演秀和花瓶式的點綴。在美國的中小學課堂,合作學習好像不需要任何特別的技巧,一切自然而然,順理成章,是一種無所不在的學習文化。
美國的小組合作學習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為了尋找一條切實有效大麵積提高全體學生學業成績的合理途徑,以及改善處境不利的少數民族學生(主要是黑人)的地位,增進不同種族學生在課堂內人際和諧,消除種族隔閡、歧視和冷漠的現象,創新課堂組織結構,美國開展了大量互助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踐。[12]
另據研究,合作學習和掌握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於美國,並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的兩種新的教學策略。掌握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倡導者們都把創造成功條件看成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關鍵,但對於什麽是“成功的條件”,前者強調的是“時間保證”,而後者更注重“需要滿足”[13]。我國於20世紀90年代開始大規模引進了掌握學習理論,廣泛開展了目標教學的研究與實驗,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可惜對合作學習理論的引進與實驗相對較晚。
2001年,國務院下發的《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同年,國家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課程改革進行了十幾年,但始終難以改變課堂的慣性,難以打破保守的堅冰,尤其是合作學習的開展,步履維艱,阻力很大。在這一點上,我們又應該好好學習美國的課堂。
特征三:項目式探究
美國課堂的合作經常是與探究式學習聯係在一起的,這是美國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方式。通過項目式學習,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問題,“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問題探究與合作中培養創新。
項目式學習是美國中小學課堂的主要方法,幾乎每一個學科的教學都會以項目或者課題的方式進行,目標直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聖喬治高級中學一位中文名字叫馬石紅的教師介紹,美國教育比較關注創新能力和融入社會能力的培養,會經常采取項目學習方式,鼓勵學生以小組方式查找資料,主動探究,形成各自對問題的看法,然後一起交流。與項目式探究相匹配,美國中小學特別重視圖書室和電腦室建設。圖書室和電腦室是學校設施的靈魂。很多學校甚至把圖書館和電腦室搬到教室裏、走廊上,學生隨時可以找到自己想讀的書、想查的資料,可以隨時上網瀏覽,隨時獲取海量資訊,為項目式探究學習提供資源的支持。我認為,項目式學習方式具有兩大優勢。
第一,從小就培養了孩子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在不斷的探究中形成問題意識,形成質疑問難的學習習慣,讓孩子的未來發展底氣十足。位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的亞伯拉罕—林肯中學(Abraham Lincoln High School,Brooklyn,New York),致力於培養批判性思考者及學生領袖,鼓勵學生探究、創造、想象與領導能力培養。就是這樣一所普通的公立高中,其畢業生中卻出了以下3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得獎項目都與生物和化學相關: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1959年醫學或生理學獎)、伯格(Paul Berg)(1980年化學獎)、卡利(Jerome Karle)(1985年化學獎)。這3位諾獎得主在該校上學時都曾參加過該校職員沃爾芙(Sophie Wolfe)女士指導的科學俱樂部,他們日後都對沃爾芙老師的教育方法推崇備至,對這位啟蒙恩師心懷感激。在獲獎後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們都稱沃爾芙老師是在他們漫長成長道路上發揮關鍵作用的人。伯格在回憶錄中寫道:“沃爾芙老師是一位鼓舞人心的高中老師,她激勵我樹立了遠大的抱負。她通常不直接回答我們提出的問題,而是鼓勵我們自己尋求解決方案,這經常演變成小型研究項目。有時,她會引導學生在她布置的小實驗室參與實驗,有時要到圖書館去尋找答案。通過實驗解決問題後,我們會產生極大的滿足感,整個過程令人非常興奮,讓幾乎所有參與的學生都非常著迷甚至上癮。回顧過去,我認識到,培育好奇心和強化渴求答案的本能也許是最重要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學到的很多具體知識都遺忘了,但我永遠不會忘記通過努力發現答案有多麽激動人心……”回到諾貝爾獎這個話題上來。一項不完全的統計:自1985年以來,33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中有20名是美國公民或者是在美國學習和從事研究的人;在34名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有23名美國科學家;37名物理學獎得主中也有23名是美國科學家;22名經濟學獎得主中有15人在美國學習。這絕不是偶然,與美國卓越的教育(包括中小學教育)成正相關。這樣就帶來一個疑問,我國現在也有數量龐大的高考尖子生在美國一流大學學習或者工作,為什麽最近幾十年沒有培育出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中國的中小學教育似乎已經成為中國數以千萬計的青少年高端發展的“殺手”。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和憂慮。
2013年11月赴美國開展學習培訓
第二,項目式探究使美國中小學生的學習從課堂延伸至課外的廣闊世界,從小就培養了孩子們基於社會的責任意識和悲憫情懷,同情人類的苦難並願意由此去付出和創造,把創造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聖瑪麗女子學校的校長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一個學生叫傑西·約瑟芬娜,喜歡生物和化學,她選擇了研究非洲人的健康問題。她的理想是考上普林斯頓大學。她發現,很多非洲貧困小孩1到5歲左右就會死亡,可能與非洲的地下水被一種重金屬汙染有關係,但許多權威的醫學博士否定了她的結論。傑西·約瑟芬娜決心把自己的研究定位於挽救非洲這些苦難孩子的生命上。她花了整整一個暑假跑遍了非洲許多地方,用她所學的生物和化學知識,找到非洲本地的一種植物,提取其中的某些成分,作為水源的淨化物。結果,居然使非洲成千上萬的貧困孩子擺脫了死亡。她由此走進白宮,得到布什總統的接見,因為她參加的正是一個美國總統的資助項目,而當時傑西·約瑟芬娜還隻是一個高三的學生。一個孩子,假如教育能引導她的靈魂追求陽光般的澄澈和藍天般的明淨,哪怕有一天她就是陷入無邊的黑暗與寒冷的深淵,而她心中的世界依然會是明亮而溫暖的,她一定會繼續沿著改變這個世界的方向前行。據介紹,這個女孩後來考上了普林斯頓大學,再後來去了帕克大學讀博士,再後來就去了非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帶去的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帶著他對於未來理想的追求。對比中國的教育,我的感受是,中國教育塑造了一條巨龍,但點睛之筆沒點上,那就是我們缺乏對創新精神的培育、對個性的尊重以及對孩子們善良人性和純潔天性的提升,“立德樹人”更應該成為教育最本質的追求。與合作學習、與實踐體驗相結合的項目式探究不僅僅隻是一種學習方式,它更是立德樹人、建築人格長城的一種有效的方法。時下,我們的教育培養的不是創業者和奉獻者,更多似乎是守業者或者就業者。這應該引起我們深刻的反思。
特征四:表現性評價
美國課堂特別重視孩子們的表現性評價。什麽是表現性評價?我在《高中新課程評價改革問題與對策》中下過這樣的定義:“表現性評價就是教師讓學生在真實或者模擬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某個新問題或者創造某種新東西,以考查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實踐、問題解決、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種複雜能力的發展狀況的一種質性評價方式。”表現性評價的基本形式包括:演示、表述、模擬表演、實驗或調查、項目評估、作品選集等。由於有了表現性評價,美國孩子在課堂特別喜歡表現自己。通過合作方式進行項目探究,他們會產生許許多多奇怪的觀點,每一個觀點和理解都融入自己真切的思考,然後就通過課堂這一重要的學習平台進行展評,進行交流,大膽表現……走進美國的中小學課堂,你會發現孩子們一個個膽大包天,信心百倍,活力四射,侃侃而談。一個個都樂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一個個都願意成為全班的焦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的中小學校課堂就是學生發表意見和交流思想的平台。怎樣讓社會聽到我的聲音?我怎樣才能在未來的世界中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些都取決於課堂上你發出過什麽聲音……今天的課堂就決定你明天的發展。
羅斯帕克中學一位中國老師認為,在展示中關注對學生的多元化評價,能夠發現學生不同的學習潛能。因為有了這樣一種表現性評價,美國的中小學課堂都成為學生表現才華和展示成功的殿堂。這樣的課堂所培養的人才規格可能與中國教育就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學生性格會特別開朗,特別陽光,特別自信。你走在美國的大街小巷,如果遇到對麵有美國人走過來,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他們一般都會主動向你問好,特別熱情和友善。這與中國人“不與陌生人說話”形成很大反差。我們在孔子學院學習的時候,孔子學院美方副院長邁瑞女士經常陪我們去考察學校。隻要她一來,整個團隊立馬就充滿歡聲笑語。你再到美國的中小學課堂去看看,就會明白美國人為什麽熱情、開朗。這樣的課堂就能培養這樣的國民。第二,培養的學生有思想,能創造,會說話,敢表達。美國人特別重視表達能力的培養,把它作為成功人生的一個基點。如果你走進美國的課堂,你就會發現,這裏就是一個培養總統和領袖的地方。
反思中國的課堂,老師總是統治著課堂,一批批失語症的孩子被培養出來。朱永新說:把課堂還給學生,如何還?讓孩子在課堂上講話就是把課堂還給孩子的一個方式。所以他要求參與新教育實驗的2000多所學校必須遵守一條規則,課堂上老師就講20分鍾,其他時間就讓給孩子們講。我也認為,今天的課堂變革,學校最好把每一個課堂都變成學生論壇,讓學生學會“說話”,學會展評,學會表現,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對比美國的中小學課堂,我更加堅定地認為,中國的課堂應該給學生更大的空間、更多的權利、更廣闊的視野。課堂尤其要讓學生大膽地表現、充分地表達,把教室變成一個教師與學生共度生命曆程、共創人生體驗、共話美好人生的地方。我甚至認為,讓學生在教室裏自由說話就是在捍衛教育的真理,是對學生話語權的尊重,更是對學生發展權的保護。
在美學習期間,正值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隨後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把“改革開放”定位為“我國新時期的一場革命”,提出“問題倒逼改革”,把改革作為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作為一個中國公民和一名老黨員,我深受鼓舞,備感自豪。我覺得中國的基礎教育很有希望。希望之路就在於改革開放。客觀地說,過去的幾十年,我國的教育可能是我國各個領域中最趨於保守的一個領域。我們普遍缺乏危機感,缺乏改革創新的必然要求,形成一種孤芳自賞、不思進取、拒絕變革的“文化板結”,並由此脫離整個變革的時代。隻要我們放眼看看教育之外的其他領域,你就會發現那真是一個風雷激**、驚心動魄的世界,遠不是教育內部的風平浪靜和死水微瀾……
美國課堂四大特征的背後,正是代表著世界課堂改革的基本方向。這個基本方向就是,課堂正發生“哥白尼式的革命”——教師為中心到學生為中心的根本轉變。課堂的背後正是世界教育觀念的變化。我區課堂轉型的方向,正是按照國際改革的方向,由“教”為中心轉向“學”為中心的變革,這也正是“學本式”課堂命名的由來。美國課堂對我的啟示,主要有如下三點。一是要學習美國課堂先進的教學理念。我們必須解決好“為什麽學習”和“怎麽樣學習”兩個根本問題。一定要把過去服務於考試和升學的課堂轉向促進學生人格發展的課堂;一定要打破單一性的教師傳授為主的課堂形態,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所以,“以學生學習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學本理念,是我們必須堅守並堅持的價值取向。二是要學習美國課堂先進的教育方法。“以學生發展為本”主要指向創新人才的培養,“以學生學習為本”主要指向教學方式的變革,兩者互為因果。我們可以借鑒美國課堂的某些方法,比如,合作學習與項目式學習的結合,就是一種很先進的方法。三是要堅持中國教育本土的改革行動。改革既需要國際視野,更需要本土行動,要結合自己的特點選擇甚至創新教學方法。“先學後教,互助展評”的學本教學範式和“自學”、“互學”、“展學”的學習方式,實際上就是為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與美國教師合影
學習美國的教育,我們就必須通過反思昨天的失誤、根據明天的發展來改革今天的教育。這是一種勇氣,也是一份良知,更是一種家國情懷與愛國行動。當然,美國的教育也並非完美無缺,也有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雖然我也知道,我們的教育也有很多優勢。但我不隱瞞自己的觀點,我覺得中國的教育應該好好學習美國的教育,特別是美國的中小學課堂,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展我們自己。事實上,當我們正在學習美國的教育的同時,美國也正在研究和學習中國的教育。美國的教師也由此表達了這樣一種美好的願望。一位美國老師認為,美國的教育讓學生長於創造,形成不斷發現與反複追問的習慣;而中國的學生則特別努力,中美兩國教育應該相互學習。今天,我們打造學本教學,實質上就是要把生活於同一間教室中的人,通過學習變成一群有著共同夢想、遵守共同價值觀的誌同道合者;就是要讓師生匯聚在沸騰的課堂,穿越發現與創造的旅程,將生命傾注、融合在一間教室裏,編織詩意的生活,最終讓教室裏的每一個生命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