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模式變革涉及教學主體、師生關係、結構流程、價值取向等一係列問題。不同模式所表達的教育思想、教學觀點、教學技術是不一樣的。
學本教學“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建模,定位於學生的“學”,主張課堂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擺脫教師的“控製”,要從教師知識灌輸型課堂向學生自主探究型課堂轉變。因而學本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的“學”衝破教師“教”的約束,從內容到形式,從方法到思想,衝破牢籠,實現學習者真正意義上的“解放”。
1972年,聯合國教科組織在《學會生存》這個報告中提出“教育即解放”的口號。與“解放”相對的是壓抑、禁錮、灌輸、奴役、摧殘、踐踏、束縛、鉗製……這是兩種相反向度的力量。是否能做到真正的解放,難就難在教學方式的變革上。重新構建一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新課堂,是教學改革的題中之意。
這樣一種教學變革,實質就是把學習的權力還給學生,其實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使我想起當年鄧小平把土地還給農民的改革。課堂是什麽?課堂不是教師演講和作秀的地方,課堂就是學生耕種和收獲的“土地”。
課堂究竟是以“教為中心”還是以“學為中心”,決定了教學模式的分野。傳統課堂最大的特征是堅持“教為中心、以教定學”的價值取向,例如蘇聯教育學家凱洛夫的五環節教學模式,即複習舊知—導入新課—講授新知—鞏固練習—布置作業,其實就體現了“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講授為中心”的集權主義教育思想。
從根本上看,教學模式其實就是育人模式。我們可以通過課堂的對比分析,清晰地看出“教本課堂”與“學本教學”背後不同的培養標準和育人質量。
2014年,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組織“全國課改傑出校長”和“傑出教師”評選。評選活動有一個環節是要求每個參評教師錄兩節錄像課,再把錄像中的精彩片段剪輯成20分鍾的視頻,讓評委根據這兩個教學視頻進行評價,從教師的教學行為視角來審視他們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智慧。
以下兩個教學視頻片段來自這次評比活動——
片段一:小學語文《烤鴨》
老師出示描寫烤鴨製作過程的段落:
烤鴨不能用冷凍鴨,要用當天屠宰的鴨,去淨鴨毛和內髒後,在皮與肉間吹進空氣,在鴨外塗滿麥芽糖漿,晾幹。在進烤爐前,還要用滾燙的開水把鴨膛內燙一遍。烤鴨師傅用一根長長的烤杆,挑起肥鴨,放進爐膛,掛在爐梁上,其間還要有規律地轉動鴨體。
(加點的動詞:去淨……吹進……塗滿……晾幹……燙……挑起……放進……掛在……轉動……)
師問:這些加點的動詞像不像一串串珍珠灑落在段落中間,讓你覺得烤鴨的過程是怎樣的?
生1答:我覺得烤鴨的過程非常地繁瑣。
生2答:我覺得烤鴨的過程麻煩。
師:讓你覺得這一係列的動作已經成為全聚德人的一種習慣啦。當然也就成為我們眼中的文化,就帶著這樣的感覺誰願意來讀一讀?
一生朗讀“烤鴨製作過程”段落。
師問: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些珍珠的存在。同學們再看這些烤鴨的動作,像不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讓你覺得烤鴨的過程充滿了什麽?
生3答:我覺得烤鴨的過程充滿了樂趣。
師問:還充滿了什麽?
生4答:還充滿了美妙的旋律。
師:讓我們覺得烤鴨的過程就是一種藝術了,就帶著這種感覺,誰願意來讀一讀這一段?
抽生朗讀。
老師在本環節設置的教學目標是,希望學生能體會到烤鴨的過程是一種藝術。奔著這個目標,老師一開始就提問:“這些加點的動詞像不像一串串珍珠灑落在段落中間,讓你覺得烤鴨的過程是怎樣的?”
這個問法很有意思,它的前半部分是“這些加點的動詞像不像一串串珍珠灑落在段落中間?”這表麵看是一個問句,而實際上老師並不打算讓學生思考、琢磨,進而做出自己的判斷。也許在老師看來,文中“這些加點的動詞像一串串珍珠灑在段落中間”,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不需要思考的。但其實這隻是老師自己備課時的一種閱讀感悟,或者是教學參考書編寫者的一種閱讀感悟而已。可是,老師卻先入為主地認為事實就是這樣,根本無須斟酌,更不用懷疑。進一步看,這類提問其實是一種變相的講授,老師真正希望傳達的意思是:“各位同學,你們聽著:這些加點的動詞就像一串串珍珠灑在段落中間,是很有美感的。你們要按照這個觀點、順著這個思路來回答後邊的問題!”
哪知學生並沒有領會到這一層,沒有把“這些加點的動詞就像一串串珍珠灑在段落中間”當成無需證明的推論前提,沒有用老師所提供的這個現成結論去直接推導後邊的問題——“讓你覺得烤鴨的過程是怎樣的?”的答案。結果出現了接連兩位同學都不像老師所預期的那樣作答,他們表示,從這些動詞中所體會到的是烤鴨的過程“繁瑣”和“麻煩”。
這就是學生閱讀獲得的真實感知,烤鴨的過程確實不簡單、不輕鬆啊!然而,老師對此不予理會,卻將這兩位學生的理解歪曲成:“讓你覺得這一係列的動作已經成為全聚德人的一種習慣啦。”並在此基礎上推導出:“當然也就成為我們眼中的文化。”顯然,這樣的教學不叫“師生互動”,而是典型的“教師主動,學生被動”。這樣的教學,常常既讓學生覺得累,也讓老師覺得累,因為師生思維的“琴弓”並不在一根弦上。在這樣的課堂上,老師為怎樣把學生的思路“拽回來”而操心,學生為怎樣“猜準”老師需要的答案而著急。
於是我們看到,在這個課例中,老師“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請了另一位同學來朗讀文段,並再次發問:
“同學們再看這些烤鴨的動作,像不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讓你覺得烤鴨的過程充滿了什麽?”同樣,這個問法也包含了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像不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同樣是以問話的形式拋給學生的既定結論,後半部分“讓你覺得烤鴨的過程充滿了什麽?”實質隻不過是對教師觀點的再次強調。
由此可見,在“教為中心”的課堂背景下,在“導學型課堂”的教學慣性中,教師實際上表現出對學生思維無所不在的控製,教師的地位常常是主動、強勢的,學生的地位常常是被動、弱勢的。這樣課堂,學生基本上沒有思維的自由,從而也就難以培養出具有自由意誌和開放思想的現代公民。
片段二:小學數學《圖形的規律》
師:像這樣用三根小棒擺單個的三角形,擺n個三角形則需要3n個小棒,那麽如果連續地擺三角形(如圖),連續擺n個三角形又需要多少個小棒呢?
接下來老師要請你們自己來嚐試嚐試,先看一下合作學習單(師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1)同桌合作:一人擺或畫,另一人填寫探究學習卡。
(2)組內交流:如果連續擺三角形,那麽三角形的個數與小棒根數之間有什麽規律?說說你發現規律的過程。
(3)小組討論:你能用計算求出連續擺10個這樣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嗎?
學生根據要求進行合作學習。
師:老師發現很多小組都找到了好的方法,下麵請一個小組來給大家匯報一下。
組員1展示:我們小組研究出來兩種方法,一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2x1+1=3,兩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2x2+1=5,三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2x3+1=7,四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2x4+1=9。
組員2總結匯報:所以我們組發現每增加一個三角形就增加兩根小棒,再加上第一個三角形第一根小棒就得出公式2n+1。
組員3匯報:我們小組還有另一種算法,一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3x1=3,兩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3x2-(2-1)=5,三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3x3-(3-1)=7,四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3x4-(4-1)=9,依此類推十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3x10-(10-1)=21。
組員4總結匯報:所以我們組發現,擺n個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可以用3n-(n-1)。
小組長:我們小組匯報完畢,請問其他小組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2小組展示:我們小組的算法是,一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3x1=3,兩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3x1+2=5,三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3x1+2x2=7,四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3x1+2x3=9,依此類推十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3x1+2x9=21。我們發現的規律是n個三角形3+2n。
師:其他小組有什麽補充方法?
生:你們的補充我感覺有些錯了,應該是3+2(n-1)。
師及時補充:3x1,這個1是可以去掉的。還有什麽不一樣的嗎?我們把兩個小組的方法進行對比,第一個小組總結出n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2n+1,第二組發現n個三角形的小棒數是應該是3+2(n-1),兩種方法的區別在哪呢?你們能自己找找嗎?
小組匯報……
看完這個教學片段,我們會感覺到“學本教學”所倡導的自學、互學、展學三種學習方式體現非常充分。原因在哪裏呢?
原因一,老師並未像前麵那個語文教學片段中那樣,提出一個並不預備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體驗、去發現的問題,而是提出了一個真實的、需要經過一番探究思考才能解決的,且處在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如果連續擺三角形,那麽這樣的三角形的個數與小棒根數之間有什麽規律?
原因二,老師不僅提出了問題,而且指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操作程序,即:先進行“同桌合作:一人擺或畫,另一人填寫探究學習卡”。再在此基礎上展開“組內交流:三角形的個數與小棒根數之間有什麽規律?說說你發現規律的過程”。並根據所發現的規律展開小組討論:“你能用計算求出擺10個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嗎?”可見,老師並不隻是滿足於要一個正確的答案,而是非常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設計和指導,因而使得教學更具有課程的意蘊。
原因三,當問題拋出之後,老師並不是“坐等”答案,而是通過巡視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及時把握學情,關注全班學生,當“發現很多小組都找到了好的方法”時,再請一個小組匯報,亦即展學。
原因四,從小組匯報的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們訓練有素,既不是個別孩子霸占展示機會,也不是許多學生混亂無序地搶著發言,而是有條有理地互相補充,逐步完善答案,並有總結。一個小組總結之後,還能主動征詢其他小組的意見。第二個小組發言時,沒有簡單重複前一個小組的觀點和方法,而是提出了與之不同的觀點和方法。“學會”與“會學”在這個教學片段中得到了完美統一。
原因五,在學生展學過程中,老師不是對學生的思路不管不顧,以自我為中心地向學生“奉送真理”,而是在悉心傾聽的基礎上發揮了引領和點撥的作用。既體現了對學生自主性的尊重,又在關鍵之處顯得棋高一招,令人信服。
《學記》有雲:“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是古人對教與學、師與生的關係理想狀態的描述。以此標準來看,第一節課實質是通過老師導,實行對學生的控製,老師提出問題是不會給學生思考的權力,基本上都是一問一答,一問齊答,答案是封閉的。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自由思維的時間,沒有自由思維的空間,長此以往,學生就隻會成為沒有自由思維、沒有智慧的人。而第二節課堂,老師首先給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生根據學習目標展開自學,展開互學,討論,通過合作將他們的感受說出來。他們思維的方向、過程、方法,都擺脫了老師的控製,於是有了真正的思想的自由。第一節課看起來好像非常熱鬧,實質是以教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第二節課是真正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尊重了學生學習的權力,尊重了學生思維的自由,尊重了自由的發展。這種具有自由意誌的互學和展學活動符合現代教育思想。
從兩節課的比較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以教定學的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基本由教師經驗確定,常常是按教學設計的固定線路行進的課堂,學生的獨立分析和探究常常是被窒息的;以學定教的課堂,常常是教學預設與教學生成精彩交織的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基本由學生需求確定,學生的獨立分析和探究很充分,學生通過自學、互學、展學三種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是對學生思維的真正解放,這種學本教學是滿足學生真正學習需求的課堂,是高效和卓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