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本教學建模的主要思路可用16個字來概括,即“係統思考、規律把握、要素提煉、簡約表達”。

下麵通過分析對當今中國的中小學影響比較大的幾個教學模式的結構特點,在係統思考、規律把握的基礎上,進行要素提煉,尋找這些教學模式的普遍性特點。

1.邱學華嚐試教學模式——先學後教,先練後講;

2.韓立福卓越課堂模式——先學後導,問題評價;

3.洋思中學教學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4.杜郎口“336”教學模式——“六環節”指: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檢測;

5.昌樂二中“271”教學模式——“2”是課堂上老師講不超過10分鍾,“7”是學生學習(自學、討論、展示)30分鍾:“1”是5分鍾反芻過關;

6.精英中學“6+1”教學模式——“6”指教學的六環節,即:導(教學導入)、思(自學深思)、議(小組討論)、展(展示質疑)、評(精講評價)、檢(檢測補遺);

7.新絳中學“學案課堂”學習模式——自主課(自學+互助形成學習報告)、展示課(根據學習報告展示交流)、反思課、訓練課。

以上7個教學實踐模式都堅持了“學習中心”的價值取向,既各具特色又擁有共同特征。把握了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就等於提煉出這些模式的“核心要素”,我們就可以擺脫對單個教學模式“個體經驗”的依賴,達到“去情境化”的效果,從而把握具有普遍性意義的教學規律。

通過對這7個教學實踐模式的深度分析和要素提煉,我們發現它們在教學方法層麵有三個共同的特征:

第一個特征,都堅持“先學後教”的教學程序,把“先學”作為教學的起點,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我們簡稱“自學”。

第二個特征,都堅持“合作討論”的教學方式,“自學”產生的問題,以合作互助的方式予以解決,倡導學生合作學習,我們簡稱“互學”。

第三個特征,都堅持“展示提升”的教學策略,既展示學習的成果,又交流解決“互學”中的疑難問題,在生生互動中大麵積激活課堂,我們把這種學習策略叫做展評學習,簡稱“展學”。

也就是說,我們通過係統分析,發現這7大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素有三點,主要體現為三種新的學習方式,即“自學”、“互學”、“展學”。這就為我們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提供了策略的選擇和思考的依據。

那麽,為什麽“自學”、“互學”、“展學”會成為高效教學中的三種主要學習方式?我們可以用“學習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原理(如右圖)來加以分析和印證。“學習金字塔”是美國教育和培訓界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這幅圖用數字形象顯示了: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周以後還能記住的內容(平均學習保留率)有巨大的差異。在塔尖,是第一種學習方式——授受式的教學方式,即老師講授,學生接受,這種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教學方式,學習效果卻是最低的,兩周以後學習的內容隻能留下5%。從圖上還可以看出: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學生在兩周之後記憶率是50%;學生通過自己實踐(自學),即學生自己實驗、學習、活動,兩周以後學習的內容可以保留70%;而學生“教別人”所保留的效果竟高達95%。愛德加由此提出,學習效果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被動學習。而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主要集中在三種學習方式上:第一種學習方式,學生自己實踐,做中學,相當於我們所提的“自學”;第二種學習方式,小組討論,互助中學,就是我們所提的“互學”;第三種學習方式,學生教學生,相當於我們所提的“展學”。因此,以這三種教學學習方式為核心建立起來的教學模型所產生的教學效率更高。

要素提煉後,我們還需要對教學模式要進行科學表述。美國學者比爾和哈德格雷夫認為,模式是再現現實的一種理論性的、簡化的形式。比爾和哈德格雷夫的定義有三個要點:第一,模式是現實的再現,也就是說,模式是現實的抽象概括,來源於現實,具有操作性;第二,模式是理論性的形式,也就是說,模式要有理論的根基,具有科學性;第三,模式是簡化的形式,具有簡約性。

根據這一原則,我們將學本教學模式簡練表達為——“先學後教、互助展評”。也就是提出“一個教學模式和三種學習方式”:一個模式指“先學後教、互助展評”,三種學習方式則是“自學”、“互學”、“展學”。

我們認為,教學建模並不需要組合教學過程的全部元素,關鍵是對其核心要素進行結構化的組合與運用,而這個組合能夠體現施教者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與教學質量預期。學本教學的核心要素是“自學、互學、展學”,所以學本教學模型就必須包含這三個核心要素,也就是說,這三種學習方式作為三大核心要素,在教學模式的建構中是不能缺失的。

據此,我們來分析一個教學建模的案例。2014年7月22日,我應邀在江西南昌講學。之後,山東一位老師在我的郵箱裏發了一條谘詢的信息:

您好,龔院長,我是山東省濱州市授田英才學園的一名老師,是南昌之行讓我領略了您的風采,也近距離地傾聽到了專家的精彩報告。您對課堂的見地,我除了深深地佩服之外,還有一種知音的感覺,因為我校一直在進行課堂方麵的研究,我們研發了“四環四學”課堂模式:獨立自學—合作互學—點撥助學—反思悟學。如果夠幸運的話,想讓您給鑒定一下……

山東濱州授田英才學園索娜敬上

7月28日

我認為這個教學模式的建構需要進一步改進。它的問題就出在第三步“點撥助學”,因為“點撥助學”是老師的啟發行為,不能獨立構成一個教學環節。學生“獨立自學”的時候,老師需要“點撥”;學生“合作互學”的時候,老師需要“點撥”;學生“反思悟學”的時候,老師也需要“點撥”……“點撥助學”作為老師啟發的方式,滲透在每一教學環節中間。改進的方法是:把第三步“點撥助學”改進為“活動展學”,因為它丟掉了一個核心要素—“展學”。課堂上如果沒有展學,也就沒有了沸騰的課堂,沒有了高效的學習。

因此,學校在進行教學建模的時候,關鍵是保證自學、互學、展學三個核心要素齊備,然後再以“自學—互學—展學”為核心環節進行組合與添加。比如,可以在“獨立自學”前加上“目標導學”就成了四環節,而在“活動展學”後麵加上“檢測評學”就成了五環節:目標導學—獨立自學—合作互學—活動展學—檢測評學。以此類推,如要變成六個環節,可在“檢測評學”之後加上“反思悟學”。當然,並不是環節設計越多越好,如導入、目標、小結這些都不是學本教學的核心要素,是常規動作,可以設計成一個環節,也可以不設計成為一個環節。下麵以重慶市鳳鳴山中學的“四環導學”教學模式為例。

第一步“情境自學—雛鳳清聲”,第二步“合作互學—群鳳和鳴”,第三步“展示激學—鳳舉鸞翔”,第四步“提升領學—鳳翔九天”,就非常簡明扼要,抓住核心要素關鍵點自學、互學、展學,直達機理,表意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