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在表達自己的意見的時候,要選擇一個好時機,這樣別人才容易接受你的意見。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恰當表達,則能夠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假如不擇時機地提意見,結果可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因此,任何話都要三思而後說,不是什麽時候都可以提意見的。該說的話,也要注意時機。《觸龍說趙太後》一文中,觸龍就很會把握說話的時機,最終說服了太後。

趙太後剛剛執政,秦國就加緊攻趙。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說:“一定要把長安君作為人質,才派兵。”趙太後不肯答應,大臣們極力勸說,太後對左右的人說:“有哪個再來說要長安君為人質的,我就要把唾沫吐在他的臉上。”

左師觸龍希望進見太後,太後氣衝衝地等著他。觸龍來到宮中,慢慢地小跑著到了太後跟前謝罪道:“我腳有毛病,不能快步地走。好久都沒見您了,私下裏我還自己原諒自己。我怕您玉體欠安,所以想來見見您。”太後道:“我靠車子才能行動。”觸龍又問:“每日飲食該沒減少吧?”太後道:“不過吃點稀飯罷了。”觸龍說:“我近來很不想吃什麽,勉強散散步,每天走三四裏,稍稍增加了一些食欲,身體也舒暢了些。”太後說:“我做不到啊。”太後的怒色稍稍地消了些。

觸龍又說:“老臣的賤子舒祺年歲最小,不成器得很,而我已經衰老了,心裏很憐愛他,希望他能當一名衛士,來保衛王宮。我特冒死來向您稟告。”太後答道:“好吧。他多大了?”觸龍道:“十五歲了。不過,雖然他還小,我卻希望在我沒死之前把他托付給您。”太後問道:“你們男人也愛小兒子嗎?”觸龍答道:“比女人還愛得很哩!”太後答道:“女人格外疼愛小兒子。”觸龍說:“我私下認為您對燕後的愛憐超過了對長安君。”太後道:“您說錯了,我對燕後的愛遠遠趕不上對長安君啊!”觸龍言道:“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就必須為他考慮長遠些。您把燕後嫁出去的時候,拉著她的腳跟,還為她哭泣,不讓她走,想著她遠嫁,您十分悲傷,那場景令人傷心。燕後走了,您不是不想念她。可是祭祀時為她祝福,說:‘千萬別讓她回來。’您這樣做難道不是為她長遠考慮,希望她有子孫能相繼為燕王嗎?”太後答道:“是這樣。”

左師觸龍又說:“從現在的趙王上推三代,直到趙氏從大夫封為國君為止,曆代趙國國君的子孫受封為侯的人,他們的後嗣繼承其封爵的,還有存在的嗎?”太後答道:“沒有。”觸龍又問:“不隻是趙國,其他諸侯國有這種情況嗎?”太後道:“我還沒聽說過。”觸龍說道:“他們當中禍患來得早的就會落到自己身上;禍患來得晚的就會累及子孫。難道國君的子孫一定都不好嗎?他們地位尊貴,卻無功於國;俸祿優厚,卻毫無勞績,而他們又持有許多珍寶。現在您使長安君地位尊貴,把肥沃的土地封給他,賜給他很多寶物,可是不趁現在使他有功於國,有朝一日您不在了,長安君憑什麽在趙國立身呢?我覺得您為長安君考慮得太短淺了,所以認為您對他的愛不及對燕後啊!”太後答道:“行了,任憑您指派他吧。”於是為長安君準備了上百輛車子,到齊國做人質。齊國派兵救趙。

能在最適宜的時機,說出最適宜的話,這才是最會說話的人。否則,如果說話的時機把握得不好,那你說出的話再漂亮,也是沒用的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