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平常的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失言不可避免。失言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往往是因為語意含糊,缺乏明確的目的。
談話不隻是一種社交上的需要,也不隻是為了互相認識和了解一下,而是要彼此傳達自己的意思和思想。所以,在說話時要首先明確自己的目的,要把話說明白,讓對方能夠聽懂、理解。
例如,你邀請一位朋友加入一個團體,或者請一位醫生解決一個醫療問題,或是買賣雙方談論生意上的事情,這一類談話究竟和一般社交性質的談話有什麽不同呢?有些方麵是一樣的。例如,你要具有一般的談話能力,要能夠適應對方,盡可能了解對方的特點,態度要友好而又真誠等。但不同的是,這類談話,每次都有一個特殊的目的。
一般來說,人們說話的目的,不外乎有以下5種:
1.傳遞信息或知識
如課堂教學、學術報告、現場報道、產品介紹、展覽解說等一類的說話。
2.引起注意或興趣
多是出於社交目的,或為了與人接觸,或為了與人溝通,或為了表明自身的存在,或為了取悅於人,如打招呼、寒暄、提問、介紹等。
3.爭取理解和信任
如人們交談、敘舊、拉家常等,往往旨在交流感情,增進友誼,拉近關係。
4.受到激勵或鼓動
旨在加強人們現有的觀念,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有時也要求得到行動上的反應,如讚美、鼓動性演講以及畢業典禮和各種紀念活動、慶祝活動中的講話等。
5.說服或勸告
諸如談判、論辯、批評、改革性建議等,大多力圖改變對方的某種觀念或信念,阻止對方采取某種行動。
明確說話的目的,是說話取得成功的首要條件。目的明確,談話、社交往往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隻有明確了目的,才知道應該準備什麽話題和資料,采取何種語體風格,運用哪些技巧,從而能夠做到有的放矢,臨場應變。若目的不明,不顧場合地信口開河、東拉西扯,對方就會不知所雲,無所適從。
林肯曾說:“在一場官司的辯論過程中,如果第七點議題是關鍵所在,我寧願讓對方在前六點占上風,而我在最後的第七點獲勝。這一點正是我經常打贏官司的主要原因。”我們一起來看林肯是怎樣用他所說的辦法打贏了一場著名的官司。
當時,美國的羅克島鐵船公司打算建一座大橋,把羅克島和達文波特兩個城市連接起來。但是輪船公司竭力對修橋提案進行阻撓,因為一旦鐵路修建成功,就斷了他們的財路。於是,美國運輸史上最著名的一個案件開庭了。
時任輪船公司辯護律師韋德,是當時美國法律界很有名的“鐵嘴”。法庭辯論的最後一天,韋德站在那兒滔滔不絕,足足講了兩個小時。等到羅克島鐵路公司發言時,聽眾已經顯得非常不耐煩了。這正是韋德的計謀,他想以此擊敗對手。然而,出乎韋德意料的是林肯隻說了一分鍾。
羅克島鐵路公司的辯護律師林肯站起身來,平靜地說:“首先,我對控方律師的滔滔雄辯表示欽佩。然而,陸地運輸遠比水上運輸重要,這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事實。陪審團各位,你們要裁決的唯一問題是,對於未來發展而言,陸地運輸和水上運輸哪一個更重要?哪一個不可阻擋?”
片刻之後,陪審團做出裁決,建橋方獲勝。
不可思議的一分鍾,讓林肯聲名遠揚。
對方律師整整花了兩個小時來為委托人申辯,而林肯本來可以針對他所提出的論點一一進行駁斥,但他並沒有那樣做,而是將論點集中到一個關鍵點上,隻用了一分鍾的時間,就駁倒了對方。所以在溝通中,話不在多,而在於是否說到了點子上,是否傳達出了最主要的意思。任何一句話,隻要讓對方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有效的話。在與人溝通的時候,試著簡要地說出自己的目的,你會發現,這樣的溝通最有效。
明確了要表達的主要內容,還要通過語言進行傳遞,語言是否恰當、貼切直接影響信息傳達的效果。清晰準確的語言能夠最大限度地表現說話人的原意,而含糊不清的語言會阻礙信息的有效表達,甚至被人誤解原意。
要想使語意清晰,一定要注意遣詞造句,恰當地用詞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另外,適當的語句還能起到感染聽眾的作用。
想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就要善於提煉自己的用詞,平常我們要勤於積累。
每次與人交流之前,不妨先自問一番:“我要向對方傳達什麽信息?”或者“對方想要獲知什麽內容?”預先想一想自己的表達要達到什麽樣的效果,並把預期的效果當作目標,為之努力。
另外,在平時就要注重培養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要學會透過事物的表麵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征,善於綜合概括。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交流語言,才準確、精辟。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我們在平時多下功夫。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口才好,並不是指他在別人麵前怎麽侃侃而談,而是說他的每句話都能說到點子上,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相反,一個人把一件事說得天花亂墜,但不得要領,那也隻是在說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