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燧

浙江秋[1],吳山夜[2]。愁隨潮去,恨與山疊。寒雁來[3],芙蓉謝。冷雨青燈讀書舍[4],怕離別又早離別。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寧奈些些[5]。

[注釋]

[1]浙江:即錢塘江。為蘭溪與新安江在建德會合後經杭州入海的一段。因為通海,秋天多潮,以壯觀著稱。

[2]吳山:山名,也叫胥山,在今杭州市錢塘江北岸。

[3]寒雁:秋分後從塞北飛到南方來過冬的大雁。

[4]青燈:即油燈。因發光微青,故名。

[5]寧奈:忍耐。些些:即一些兒。後一個“些”字讀“sā”,語尾助詞。

[賞析]

姚燧(1238—1313),字端甫,號牧庵,洛西(今屬河南洛陽)人,祖籍營州柳城(今屬遼寧朝陽)。他的祖先在遼金兩代做過高官,伯父姚樞,金亡後仕蒙,後來加入忽必烈幕府,是元初著名的漢族儒臣。姚燧三歲那年父親姚格亡故,伯父姚樞收養了他,並對幼年的他非常關切,要求也十分嚴格。姚燧三十八歲被薦為秦王府學士。一生仕途坦暢,官至翰林學士承旨。

這首小令是姚燧的代表作之一,表達了送別友人的難舍深情。錢塘江邊,吳山腳下,正值清秋之夜。離愁隨江奔湧去,別恨似吳山重重疊疊。北雁南來,荷花凋謝。清冷的秋雨,燈盞的青光,更增添了書齋的淒涼、寂寞,怕離別卻又這麽早就離別。今晚且圖一醉,既然明朝終將離去,還是忍耐一些。

小令分為三層,前四句為第一層,訴說作者的離愁別恨。開頭大筆勾勒,僅用八字就為送別地描繪了一幅遼闊清冷的秋夜江山圖,借浙江的秋潮、吳山的夜色,渲染離愁別恨。緊接著用“愁隨潮去,恨與山疊”分別照應前句的浙江、吳山,以“愁”比“潮”,以“恨”比“山”,形象深刻地寫出了離愁別恨之多、之重,正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綿綿不絕。中四句為第二層,寫“怕離別又早離別”的孤淒處境。天上,寒雁哀鳴;水池中,芙蓉凋謝,寒塘雁影,秋景蕭條,更兼秋雨綿綿,冷雨敲窗,黯淡令人凋朱顏。作者采用由外到內、由上到下的寫法,動靜掩映,層層渲染,將讀者的視線導引到室內的主人公。對室內主人公的描寫純用側麵描寫的手法,寒舍、青燈、書,烘托出主人公的孤影伶仃。人物的心情從“寒雁、枯荷、冷雨、青燈、書、舍”幾個意象中襯托出來,更具有深沉含蘊的感染力。在充足的鋪墊後,用“怕離別又早離別”點化,使“怕離別”的心情增添了令人心悸的動人力量,而“早離別”又使別情變得撕心裂肺。作者著意刻畫這孤寂冷清的處境,既表現了對友人的渴盼之情,又描寫出友人別離後自己的悲傷難過。期盼、向往和呼喚,使友人感到自己是他離不開的朋友,增進了彼此間的友情。末三句為第三層,寫不忍別離。“今宵”與“明朝”以時間之倉促,突出短暫相聚的珍貴,可謂“一刻值千金”,極言彼此情誼之深,對方在自己心目中地位之重。“醉也”“去也”連用表肯定的“也”,一詠一歎,堪詠堪歎,俯仰之間甚是感慨。到了“寧奈些些”,不僅詞氣唏噓,簡直是強忍哽咽,情不能自已。全曲描畫了三幅圖,由送別地點,轉而想朋友去後自己的孤寂,繼而回到送別地飲餞行酒,場景轉換,情感流連,益轉而情愈濃,是寫別離、友情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