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善慶

砧聲住[2],蛩韻切[3],靜寥寥門掩清秋夜。秋心鳳闕[4],秋愁雁堞[5],秋夢蝴蝶[6]。十載故鄉心,一夜郵亭月[7]。

[注釋]

[1]泊羅陽驛:泊,暫住,寄宿。羅陽:地名,故址不詳。驛:驛站,古時供應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

[2]砧(zhēn):搗洗衣服的墊石。

[3]蛩(qióng)韻切:蟋蟀的叫聲急促。蛩,蟋蟀。

[4]鳳闕:原為漢代的宮闕名,後用為皇宮的通稱。這裏指京城,朝廷。

[5]雁堞:堞,城牆上的矮牆,雁堞即城牆上雁陣狀的牆垛。這裏代指城池。

[6]秋夢蝴蝶:用莊周夢蝶的典故,說明作者人生如夢的感覺。

[7]郵亭:即驛站。

[賞析]

趙善慶,生卒年不詳,元代文學家。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其散曲今存小令29首,皆見於《樂府群玉》。內容多寫景詠物、抒發羈旅思鄉之情。

這是作者夜泊羅陽驛寫下的一首小令,描繪了一個寂寥清冷的秋夜景象,表達了作者天涯漂泊、疲憊思鄉的感情。搗衣的砧聲已住,蟋蟀的叫聲急促。靜悄悄緊閉房門掩住了淒清的秋夜。心愁國事,身在異地秋愁怎樣排解。奔波勞碌,時光飛逝,常有人生如夢的感覺。仰望今夜驛站上空的明月,是它牽起我十年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深摯而迫切。

小令共三個小段。第一小段描繪了一幅冷清寂寥的秋夜圖。“砧聲”和“蛩韻”是兩個浸透著深厚傳統文化和情感色彩的意象。砧聲,即搗衣聲。樂府《子夜四時歌·秋聲第一》:“風清覺時涼,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萬結砧杵勞。”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在古代,每到秋天,家家為遊子趕製寒衣,那單調而親切的搗衣聲,怎能不勾起征人對故鄉的深切思念?搗衣聲已經靜息了,夜已經很深了,作者仍在思家的情緒中煎熬,夜不能寐,而蟋蟀的低吟又聲聲入耳。在古詩詞裏,蟋蟀意象往往與對生命的悲歎聯係在一起。《詩經·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詩經·七月》:“鳴蟋蟀兮在床,步幽階兮神傷。”對生命的感歎總是與對時光的感歎相聯係,“蛩韻切”,蟋蟀那長長短短、高高低低、急雜如密雨的吟詠,更讓作者感到時光流逝、人生短促、功業無成的切膚之痛。“砧聲”也好,“蛩韻”也好,都是以聲寫靜,又用環境的靜謐反襯作者內心的不平靜,並引出第三句。“靜寥寥門掩清秋夜”由室外而室內,描繪作者寂寥冷清的居處,勾勒出無限傷懷的情緒。秋天秋夜又秋聲,耿耿不寐秋夜長,愁上加愁,愁煞人也!

第二小段,一句一個“秋”字,一句一種心事,一種情懷。“秋心鳳闕”,言為朝廷煩憂。元朝政治很少有安穩的時候,作者的命運也因之飄轉如蓬草;“秋愁雁堞”,言為邊防事操心。邊防的不安定,讓生活期間的每個人都有身危的感覺;“秋夢蝴蝶”,言人生的困惑感。這諸多的煩惱,讓人生出人生如夢的感覺,希望像蝴蝶一樣翩然飛出這煩擾的塵世。連用三個“秋”字反複抒懷,真是疲憊交加,肝腸百結,不勝愁思,為最後的第三小段作了過渡和鋪墊。“十載故鄉心,一夜郵亭月”是全曲的點睛之筆,羈旅在外的遊子托月傳情,在“十載”與“一夜”對比的巨大反差中,表達了濃鬱的思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