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善慶
梧桐一葉弄秋晴,砧杵千家搗月明,關山萬裏增歸興。隔嵯峨白帝城[1],捱長宵何處銷凝。寒燈一檠[2],孤雁數聲,斷夢三更。
[注釋]
[1]嵯峨(cuó é):山高峻貌。
[2]檠(qíng):燈架,借指燈。
[賞析]
這是作者客居異鄉時寫下的一首小令,表達了遊子思鄉之情。如霜的月光下,梧桐悄然落下一片葉子,葉子在空中久久飄轉,戀戀不肯落下。單調的搗衣聲傳得很遠,這親切熟悉的聲音,激起我強烈的思鄉之情,哪怕關山阻隔,千裏迢迢!無奈白帝嵯峨,關山難越,臥後清宵,綿長無限,此愁何處可銷?在漫漫長夜裏,好不容易做了一個歸家的美夢,又被數聲孤雁淒厲的叫聲驚醒,眼前隻有一盞孤燈。
小令共三小段。第一小段情感的落點在“增歸興”上,寫孤旅秋夜引起思鄉之情。激發歸思的,是“梧桐、砧杵、明月”這些意象。梧桐在夏末秋初就開始落葉,因此常用來代表“秋至”。李鹹用的“片葉井梧秋”,岑參的“秋颯梧桐覆井黃”,都用梧桐象征秋天的到來。第一片梧桐樹葉的悄然飄落,讓人在這細微的瞬間,察覺涼秋即至。因其隱微,愈發讓人感知歲時的悄然更替,意識到生命時光的減少,因而激起“悲秋”的情緒。一個“弄”字,不僅形象地描繪出梧桐葉嫋嫋飄落的姿態,而且用擬人化手法賦予這片葉子對梧桐的繾綣不舍。“砧杵千家搗月明”化用了錢起的“四野山河通遠色,千家砧杵共秋聲”和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句意。明月下,視通萬裏,把故鄉和客居地融合為一;砧聲裏,秋思千家,使天下離人兩地傷情。思及此,更讓遊子傷情。第二小段前句寫恨不得即夜行回家,可是關山萬重,情感“碰壁”,愁情千回百折;後句寫濃鬱的鄉思無處安放,更覺夜長難捱。第三小段寫夢醒後更感孤淒。這三句,作者運用了倒置法,使句子縈回著一股潛沉回溯的意味。“寒燈”是旅途孤寂的象征物,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裏未歸人。”杜牧《旅宿》:“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孤雁是引起歸愁的傳統意象。劉禹錫《聞雁》:“接影橫空背雪飛,聲聲寒出玉關遲。上陽宮裏三千夢,月冷風清聞過時。”“孤、寒”正是作者此時的心境,作者把主觀情感投注在館內的“燈”和野外天空的“雁聲”中,使情和景緊緊融為一體,在“斷夢三更”處戛然而止,留有悵惘不盡的餘味。
這首小令,最突出的特點,是用“梧桐、砧杵、明月、關山、寒燈、孤雁”等大量的傳統意象,其中每一個意象都能夠串起大量的情感和意識流。經過讀者的想象和體驗,再創造出主人公所處的情境,十倍於作者提供的意象,因此,小令的藝術感染力大大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