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工作者,聽到中共中央發布《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我感到無比鼓舞和責任重大。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裏的科學也包含了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技術固然是發展生產力的第一要素,但是科學技術是中性的,它可以促進生產,造福人類,也可以製造破壞環境、殘害人類的武器。隻有科學技術和哲學社會科學相結合,才能使科學技術真正促進社會的進步,給人類帶來幸福。自然科學是求真的,哲學社會科學包括人文科學是求善、求美的,是培養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的結合,能使人類進入真善美的境界。當然,這是理想的未來社會,現在還做不到。但是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共產黨人,我們的理想就是共產主義,就是要追求真善美的世界。
人的發展也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教育就是人的社會化過程。教育是把兒童從一個自然人培養成一個社會人,使他能夠擔負起社會賦予他即賦予每個社會成員的責任,共同來促進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的成長是有規律可循的,教育也是有規律的。教育的發展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現狀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教育科學作為人的發展的一門科學,它是哲學社會科學群體中的一員,需要繁榮和發展。特別是現代教育,它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的。現代教育的一切決策和行為都不能像傳統教育那樣,憑借傳統的經驗來決策。教育是關係到二億三千萬兒童青少年成長的大事,如果以終身教育的理念來看教育的話,它關係到全國十三億公民。隻有科學的決策才能使我國的教育健康地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中的其他學科相比還比較落後。我們深感教育理論工作者的責任重大。目前的狀況是教育理論落後於教育發展的實際。我們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為指針,克服理論脫離實際的狀況,走出書齋,走進學校,研究教育改革中的實際問題,提出科學的見解,促進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發展。同時需要端正學風,克服急於求成的浮躁情緒,要甘於坐冷板凳,堅持幾年、幾十年,一定會有成效。教育人才是一個複雜長期的過程,我們要堅持調查研究,深入實踐,開展實驗研究,取得經驗,提升理論。教育科學的發展還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創新。要在教育觀念、教育製度、教育內容和方法上實行教育創新,當前特別要研究阻礙教育發展的體製性障礙,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學術繁榮需要百家爭鳴,要提倡不同意見的爭論,反對把學術問題政治化,真理越爭越明。當前教育界爭鳴的風氣不夠濃厚,學術批評的風氣尚未形成。希望今後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為契機,使教育理論界生動活潑起來,形成百鳥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麵。
2004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