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溫家寶總理對《小學生學習報》給予了讚譽並題詞:“報辦得生動活潑,孩子們的文章寫得真切樸實。我希望《小學生學習報》越辦越好,成為孩子們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戶,成為啟迪孩子們思想的一顆智慧之星。謹通過貴報向孩子們問好。”
一份小報,一份麵向全國少年兒童的報紙,不但受到了廣大小學生及家長的喜愛,更受到了溫總理的高度讚譽和親切勉勵,這在我國傳媒界還是唯一的,可見這份報紙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實施素質教育的貢獻。
作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很想知道,在當今很多大眾媒體服務意識淡薄、傳媒市場過度商業化、偽劣傳媒產品坑害少年兒童的環境中,《小學生學習報》是如何不受利欲驅使,全心全意為少年兒童服務,為少年兒童送去精美的精神食糧、優秀文化知識營養的,她又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又是如何成長的……
當我看到《小學生學習報》品牌打造的有關材料後,我被這份小報為少年兒童所做的有益工作、貢獻,為童媒品牌打造所做的有益嚐試所感動。
現代社會的少年兒童,被越來越多、越來越現代化的兒童傳媒包圍著。現代社會少兒的多媒體閱讀和全媒體閱讀,像空氣、水、牛奶、麵包一樣,是當今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必需品,在少年兒童的人格成長、精神發育、知識培育等方麵開始逐漸超越學校和家庭等傳統途徑,成為學校、家庭之外的第二教育係統,可以說,兒童傳媒已經是少年兒童成長的第三任老師。故此,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媒體是少年兒童成長的第二課堂。而且隨著新媒介的融合與普及,媒介在教育上將進一步邊緣化家庭教育,並且逐步衝擊學校的權威地位。
在任何文明社會中,一個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一個人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文化人、知識人、智能人,離不開三個環境、三任老師。
第一個環境是家庭,第一任老師是父母。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境,是他們成長的起點和搖籃。從教育這個角度看,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理所當然地就是少年兒童成長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對孩子來說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品德教育、素養教育,是伴隨著孩子一生的終身教育,其所特有的天然性、親子溝通的情感性、潛移默化的滲透性都深刻地影響著孩子的身心成長,留下終身的烙印。
第二個環境是幼兒園、學校,第二任老師是教師。
學校教育是集體教育、係統教育、標準化教育、正規教育、共性教育和和諧教育。學校教育是現代社會孩子成長發展最重要的階段,是長知識、長身體,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奠基階段。教師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老師和學生麵對麵地交流,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的楷模。
第三個環境就是“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社會環境和現代傳媒,第三任老師有些是無形的,有些則是通過媒體而顯現的。現代傳媒的多媒體閱讀或全媒體閱讀就是一個沒有老師名分的老師。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化的發展,現代傳媒教育成了一種最豐富的、最海量的集大成教育,成了一種最自由、最快樂、最便捷、最生動的互動教育。多媒體閱讀,這個無形的老師,成了最全才、最平等的老師。這第三個環境和第三任老師,正在成為現代社會最強勢的環境和最強勢的老師。
教育報刊媒介是教育的知識供應鏈、價值鏈、生命鏈和信息紐帶,有著特殊的地位和相對獨立的意義。從本質上說,教育報刊媒介是人類教育活動和教育行為賴以實現的中介。而少兒傳媒更是溝通少年兒童教育、文化、教養形成與成長的橋梁。一份好的少兒傳媒就是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精神食糧,能給少年兒童帶去成長的精神、文化營養。所以,國家、學校、社會、家長對少兒傳媒的建設、發行和選擇都非常重視。
胡錦濤總書記就指出:“要增強大眾傳媒的社會責任感,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要實施精品戰略,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
在這方麵,《小學生學習報》做了有益的探索,並做出了貢獻。在此,我樂為《小學生學習報》鼓與呼。
[1] 原載《小學教學(語文版)》,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