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軍是與河朔三鎮齊名的邊鎮精銳,也是天底下兩大邊鎮精銳之一。

辛稼軒攔著陝王,不讓他前往京城,硬生生攔了一個月的時間。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朝廷不停的派遣太監前往漕軍的軍營,詔令陝王盡快前往京城,天子的發喪不能拖延。

趙慶在漕軍軍營門口,先後看到了十幾批從宮裏趕來的太監,這段時間以來,最少是一天一批。

有些時候,甚至是一天出現了兩批太監,很著急把陝王帶到京城。

結果這些太監全都沒有進入軍營,全都被手持大黃弩的漕軍攔在了外麵,不能踏進軍營半步。

最後的十來天裏,太監進不了軍營,不能把陝王帶到京城裏。

太孫似乎是撕破臉了,在舊黨官員的支持下,直接派遣軍隊前往了漕軍軍營,強行要把陝王帶到京城。

如果漕軍不放人,就用謀反的罪名,殺了軍營裏的所有人。

張巡的軍營裏隻有五百名漕軍,麵對幾千名京城禁軍,依舊是沒有任何的退縮。

張巡這些年來沒有荒廢了弓馬騎射的本事,又是機器擅長守城的將領,頂住了數千禁軍的進攻。

漕運禦史得知了消息以後,直接從江南趕了回來,為了防止陝王遭到太孫的謀害,提前飛鴿傳書傳信給了一些漕軍將領。

隨著漕軍的不斷趕來,張巡掌握的漕軍不斷壯大,最終達到了五千人。

張巡手裏有了足夠的兵馬,京城禁軍也就不敢輕舉妄動,處在了僵持的狀態。

趙慶這一趟憑借本事,收繳了足夠的糧食,足夠十萬大軍吃上一個月的時間。

堅持再久的時間,也不怕沒了軍糧,隻能束手就擒了。

有了軍糧的支撐,一直陷入了僵持。

直到安西軍將領的到來,率領一支支精銳騎兵,風塵仆仆的趕到了京城和小汴京之間的軍營。

京城禁軍還沒當回事,沒把安西軍放在眼裏,認為這幫從邊關來的蠻子不可能突然出手,禁軍可是來自京城。

結果,卻出乎了禁軍將軍的預料。

安西軍將領們全都是興奮的舔了舔舌頭,一聲令下,連個清剿匪寇的口號都懶得說出來,殺向了禁軍,沒有任何的留手,展現了安西軍的凶悍。

禁軍在京城裏養中心處有很多年,全都披掛了明光鎧,手裏了著精鋼橫刀,擁有最為精良的甲胄和武器。

在安西軍麵前還是不堪一擊,脆的就像窗戶紙,一碰就碎。

禁軍像是麥子一樣,一片一片的倒下。

安西軍隻是用了一個來回,殺光了所有的禁軍。

趙慶站在軍營的瞭望塔上,注視著外麵的場景,看到了安西軍的凶殘,明白了劉晏為什麽說等到安西軍到來以後再前往京城。

趙慶忍不住讚歎了一句:“真是天底下少有的虎狼之師。”

隨著安西軍將領下了戰馬,一個個走進張巡的軍營,趙慶還見到了兩個熟人。

一個是京城的權貴子弟王思禮,另外一個是族人滿桂。

陝王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都是以淚洗麵,想要盡快趕到京城裏給天子奔喪。

結果卻被辛稼軒、劉晏兩人攔在了軍營,為了防止陝王突然走出去,還把他綁在了官帽椅上。

等到安西軍將領率領數萬鐵騎趕到了軍營,劉晏終於可以鬆口氣了,開始給陝王鬆綁。

安西軍將領走進軍營裏,看著滿臉憔悴的陝王,全都是亢奮了起來。

安西軍這些年來在邊關拋頭顱灑熱血,整天與西域各國廝殺在一起,在苦寒之地吃盡了苦頭,依舊是被京城裏的禁軍將領看不起。

升遷更不用說了,立下再多的功勞,也沒有禁軍將領升遷快。

安西軍早就是充滿了不滿的情緒,收到劉晏傳來的書信以後,立即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中原腹地。

因為所有的安西軍將領都明白一件事,飛黃騰達的機會終於來了。

還能趁著這一次的機會,血洗了那些曾經看不起安西軍的禁軍將領。

辛稼軒介紹起了大帳裏安西軍將領的情況:“這個人是李嗣業。”

趙慶聽到李嗣業這個名字,眼前一亮,他可是掌握著天底下最精銳的陌刀軍,雖然隻有幾千人,麵對數萬草原精銳依舊是麵不改色。

李嗣業更是天底下少有的猛將,可以說是唯一能夠與李存孝平分秋色的猛將。

辛稼軒介紹起了第二位安西軍將領:“這個人是高仙芝。”

趙慶聽到高仙芝的名字,心裏徹底地安慰了,因為他是安西軍副節度使。

高仙芝親自過來了,說明安西軍全軍上下決定要陪著陝王共患難了。

如果事成了,整個安西軍都會飛黃騰達,從苦寒之地調遣到京城擔任禁軍。

如果陝王失敗了,安西軍上下全都會遭到清洗。

辛稼軒隨後又介紹了安西軍的情況,大帳裏趕來了七八名安西軍的將領,無一例外,全都是安西軍裏最為驍勇的猛將。

趙慶說出了心裏的看法:“看來安西軍這次是孤注一致了,陪著陝王走到底。”

高仙芝進言了:“已經到了這種時候,陝王不能猶豫不決了,需要盡快前往京城清君側,查明天子駕崩的真相。”

高仙芝的話說出口,立即引起了所有安西軍將領的勸解,紛紛勸起了陝王。

“肯定是有人謀害了天子,不用猜也知道是太孫那個狗東西。”

“咱們現在就殺進京城,為天子報仇。”

“如果沒有謀害了天子,太孫也不用三番兩次派遣太監過來帶走陝王,甚至是安排了數千名禁軍過來攻打陝王的軍營。”

安西軍將領提到禁軍攻打軍營,全都是同仇敵愾的起來,恨不得立即殺進京城,宰了太孫為陝王出一口氣。

陝王是一心為國,一心為了天底下黎民百姓的王侯。

正是因為他一心為國的性情,這才與新黨官員站在一的,不惜對抗勢力龐大的舊黨官員。

到了當前這種時候,也正是因為陝王一心為國的性情,不會做出謀反的事情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