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心理學?簡而言之,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科學。從哲學中分離成獨立科學以後,又產生了許多分支學科與不同的心理學流派。本節僅介紹與戒毒關係較密切的幾個主要流派。
一、精神分析理論與戒毒
精神分析理論也稱精神分析心理學,是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19世紀末,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創立,它既是一種治療神經症的理論和方法,又是一種潛意識的心理體係。到20世紀20年代,它擴展到社會科學許多領域,成為無所不包的人生哲學,被稱為弗洛伊德主義。它分為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前者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及其擴展的社會文化理論,包括社會文化觀、宗教觀、道德觀、犯罪觀、戰爭觀、婦女觀、美學觀、哲學觀等。後者指在古典精神分析基礎上分化和發展而來的一種新理論體係。
1.古典精神分析學派的基本特點
古典精神分析學派有如下基本特點:
(1)產生於精神的治療實踐,而不是產生於學院的研究機構,多為精神病學家所參與。
(2)研究情緒障礙、變態行為、人格異常。
(3)探討潛意識、情緒、動機、人格等更深層的心理現象。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潛意識為基礎的人格結構理論,包括心理地形學(由潛意識、前意識和意識所構成)。人格三部結構說(本我、自我、超我)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核心。
②本能論是弗洛伊德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他的人格動力學的基礎,早期主張有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後改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③焦慮論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矯正人格障礙和保持人格完整的一個基本理論問題,提出人有三種焦慮(包括客觀焦慮、神經焦慮和道德焦慮)以及應對的防禦機製。
④性欲論是弗洛伊德學說三大理論支柱之一,也是區別於新精神分析的主要之處。他把性欲理解為尋求個體上的快感,由力比多所驅動,是人類行為的真正動機和發生的原因。
⑤夢論也是弗洛伊德學說的一個重要理論,是了解潛意識活動的一條重要的途徑,他把夢視為被壓抑的願望偽裝的滿足。
精神分析理論的主要貢獻在於開辟了潛意識心理研究的新紀元,開創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的新領域,奠定了現代新的醫學模式的基礎。其缺陷在於存在非理性主義和神秘主義的傾向。
2.精神分析理論與吸毒
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學說運用在戒毒的研究中,探索吸毒與戒毒的規律,因為吸毒者有許多相似的人格特征,每個吸毒者在成長過程中或許在某個階段都會或多或少受到損害,同時吸毒者的吸毒行為也是一種壓抑的行為表現,可以運用精神分析理論來指導戒毒工作。
弗洛伊德認為人有從事其他違法犯罪行為或從事偏差行為的本能。弗洛伊德理論稱為“本我”。本我是人格最原始的部分,出生時即存在,它是人類最原始、野蠻和邪惡的衝動,一直以壓抑的狀態存在於個體之內,本我代表了潛意識的生理驅動,如性欲、飲食、攻擊等,並遵循快樂原則,要求個體獲得即刻的滿足,而不是關心他人的權利。
為了防止本我的自由表現,弗洛伊德認為隻有通過父母對孩子的社會化而產生內在的控製才能完成,為了描述這種過程,弗洛伊德說明了人格結構的另外兩個要素,即超我和自我。
超我是所謂的個人良心,反映外在社會的社會道德、規範,即父母的價值觀念,防止本我的隨意表現,使反社會驅動維持在潛意識底下,它遵循至善的原則,超我是人格的道德部分,評判行為。
當嬰兒在生活中漸漸學習到其基本欲望並不能即刻獲得滿足,自我開始發展,因為它幫助指導人們的行為在社會規範之內運作,自我補償了本我的要求,自我受到現實原則的指引,它根據外在的社會規範考慮何者可行,何者不可行,居間協調本我與超我。
弗洛伊德認為,當嬰兒約5歲時,其人格結構的基本特征已經形成,但本我的反社會性是否占上風或自我及超我能否有效地控製本我,則視生命早期孩子接受社會化的程度而定,這種社會化以幾個發展階段出現。
人格成長的第一個階段為口欲期(0~1歲),其快樂來源為唇、口、手指頭。在長牙以後,快樂來自咬牙。如果嬰兒受到愛撫、喂食及適當的斷奶,則孩子會感到被愛,並正常發展,否則孩子會經曆挫折感與剝奪感,受到壓抑後成為潛意識或無意識而影響日後的行為。
人格成長的第二個階段為肛欲期(1~3歲),其快樂來源為忍受和排糞便、肌緊張的控製。幼兒開始從大小便的排泄或玩耍中獲得滿足,由於需要排泄方麵的訓練,超我逐漸開始發生,而幼兒若無適當的訓練,可能會使一個人變得固執或虐待狂,或完全順服即被動。反之,過於鬆懈的訓練,會使一個人變得漫不經心或完全順從即被動,隻有正確和合適的訓練,才能使幼兒日後免受肛欲期的困擾。
人格成長的第三個階段為**期(3~5歲),其快樂來源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戀母或戀父,這個時期幼兒從玩弄**中獲得滿足,男孩此時在下意識中發展戀母情結,同時叛逆父親。女孩出現戀父情結,同時叛逆母親。但無論男孩、女孩因為都仍然需要父母的愛和教育,他們很快為各自的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產生罪惡感,而有超我的逐步發展,假如孩子能較好地受到社會化,則他們可克服這種負麵的感受而與同性別的父母認同。否則會有情感困擾及偏差行為產生,假如男孩不能排除對父親的叛逆,則可能會成為厭惡所有的權威。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發展還有第四階段潛伏期(5~12歲),這時的兒童對性不感興趣,不再通過軀體的某一部位而獲得快感,而是將興趣轉向外部,去發展各種知識和技能以便應付環境的需要。第五階段生殖期(12歲以後),性欲逐漸轉向異性,貫穿於整個成年期,不過這一時期的重要性遠不如前三個時期。
由於弗洛伊德相信每個人均有從事偏差行為的本能,描述了三種導致不健全社會文化的主要途徑。
第一,認為偏差行為是一種神經性的行為。由於對某些無意識但不為社會所接受的驅力(如男孩的戀母情結)有強烈的罪惡感,因此,這種偏差性行為者有接受懲罰的衝動性需要,以減輕自我的罪惡感。雖然超我告訴他這種戀母情結是錯誤的,但其自我卻不夠強大,不足以合理化和有效處理它,因此,男孩可能犯下偏差犯罪行為→偷竊、搶劫→強奸→以期待被捕和受懲罰,而懲罰可協助其減輕其罪惡感。
第二,偏差行為是缺陷超我的結果。有偏差行為者的社會化很差,沒有發展內在的控製,屈服於原始的驅力,他們可以說是無可厚非,無感情而極具攻擊性的心理病態者,而且他們的道德行為準則尚未內化。
第三,偏差行為是尋找替代性滿足的象征。早期不健全的小孩尋找失去的滿足。例如,有些青少年成為酗酒者或者吸毒者,以滿足其口腹之欲,或者他們可能成為虐待狂或變得很殘忍,這是因為肛欲期的大小訓練不良,他們的偏差行為代表幼兒時期未能滿足的隱藏性需要。
瑞士精神病學家艾奇宏研究了許多偏差性行為少年後認為:雖然外在的社會壓力對個人造成損害,但除非個人已有犯罪或傾向或素質,否則將不會有犯罪或吸毒行為產生。他稱這種狀況為“潛伏性偏差行為”。潛伏性偏差行為的青少年,具有如下人格特征:一是以衝動方式尋求需要的即刻滿足;二是滿足自我的需要重於他人需要;三是滿足本能的需要不考慮對與錯,缺乏罪惡感。
綜合精神分析理論對吸毒及偏差行為的研究可以得出:有的人吸毒是因為早期不愉快的經曆所導致。
3.精神分析理論在強製隔離戒毒中的運用
精神分析理論是以人格理論為基礎的,而且精神分析對人格的解釋又存在不同的理論。在此,著重介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在強製隔離戒毒中的運用。
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得出,包括吸毒在內的一切心理異常或精神疾病,不外兩大原因:其一,人格結構中三個我彼此不和造成心理衝突,這種衝突不能緩解,壓抑在潛意識中長期積累形成問題;其二,因幼年各個時期性心理發展不順利所形成的痛苦經驗。精神分析治療的目的,是經過對治療對象的心理分析,將壓抑在內心深處的衝突和痛苦釋放出來,使當事人徹底領悟自己以往之所以與別人異常的原因,因此,精神分析一向將“領悟取代壓抑”。精神分析醫師對治療對象實際進行治療時一般采用五個步驟:
(1)自由聯想。自由聯想是指讓治療對象在毫無拘束的情境下,盡情地說出心中所想的一切,無論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經驗,或是存在內心中荒誕不經的觀念或思想的過程,他是開啟治療對象潛意識之門的鑰匙。
(2)釋夢。在自由聯想時,治療對象往往會提到做夢的經曆,這是一項重要的精神分析資料。治療對象所陳述的夢是有意識狀態下所做的回憶,但他真正做夢時,卻在潛意識之中,所謂釋夢就是根據治療對象在潛意識狀態下所“說的夢”,去解析在他潛意識狀態下所“做的夢”,也是分析師根據治療對象的陳述夢中情境去解釋夢的含義。釋夢的目的,就是使治療對象了解他夢中所見一切所代表的內在意義。
(3)移情分析。所謂移情是分析治療過程中,治療對象將以往對別人的情感關係,以扭曲的形式或轉移到分析師身上,使本來單純的醫師與病人的關係,轉為“親子間”或“情人間”的關係,移情作用是一種潛意識的表達,雖然在表麵上治療對象以分析師為感情對象,但事實上分析師為替代者而已,通過移情分析,可以了解治療對象以往的人際關係及感情經曆,並幫助治療對象從不真實的感情世界中解脫出來。
(4)抗拒分析。在自由聯想過程中,治療對象對其痛苦的經曆或隱藏在內心中的感情欲望等,不肯聽分析師的全部陳述,致使分析治療無法順利地進行,此種對象不合作的態度稱為抗拒。根據弗洛伊德的解釋,抗拒是一種防衛作用,潛意識不合理欲望浮現到意識層麵時會感到羞愧而焦慮。由此可知,在自由聯想過程中,凡治療對象對其生活經驗的陳述表示抗拒者,其中必有原因,而這些原因極有可能是他心理病因之所在。因此,治療對象在談話中的抗拒表現,即成為分析師特別注意的焦點,化解治療對象的抗拒,讓他把任何心中的秘密都說出來的方法,成為抗拒分析,分析之後,可使治療對象內心中壓抑的矛盾與衝突得到傾訴,從而緩解其緊張情緒。
(5)闡釋。闡釋是分析師根據治療對象在前四個階段的一切資料,耐心與真誠地給治療對象分析,讓治療對象了解他所表現出來的一切具有更深層的意義,從而領悟到分析師所闡釋的就是他心理困擾的原因,就精神分析的目的而言,闡釋的過程就是治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療方法和步驟對吸毒的心理矯治有借鑒意義,許多吸毒人員主要是由於缺乏愛、缺乏認同,沒有真正形成正常的超我或理想自我所致,所以,對吸毒青少年和兒童進行治療的核心,就是為他們提供幸福、快樂的生活環境,使他們在這種環境中對成年人重新產生依戀、信任和認同,從而重返理想自我,形成正常超我。如果對違法吸毒兒童和少年熱情相待、同情、理解,堅定地遵循懲罰無益的原則,對兒童的攻擊行為充滿耐心,不是以嚴厲的懲罰和報複手段,而是以舒適的環境、友好親切的態度對待吸毒的兒童和少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兒童和少年逐漸產生了信任、尊敬甚至產生了愛,當他們最後產生認同時,他們就能把自己融進集體中,不斷取得進步,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二、行為主義理論與戒毒
行為主義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於1913年創立,影響世界達半個世紀之久,是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以行為為研究對象,華生的名言是“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將他們加以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生、律師、藝術家和富商,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和強盜。”
1.行為主義的基本觀點
行為主義的基本觀點可以概括如下:
(1)在研究內容上反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將意識作為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主張心理學是研究外部行為的純客體的自然科學。
(2)在研究方法上摒棄意識心理學的主觀內省法,代之以客體觀察法、條件反射法、測驗法。
(3)把刺激(S)與反應(R)(即S-R)之間的關係看作有機體行為的共同因素,並以S-R作為解釋行為的基本原則。
(4)堅持環境決定論,忽視內發性動機和個體的自由意誌,強調外控製的訓練價值。
2.行為主義形成和發展的曆程
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創立行為主義以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早期行為主義,也稱古典行為主義(1913—1930年)。包括第一代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梅耶、巍斯、霍爾特、亨特。他們都主張心理學應該放棄意識,改以行為作為研究對象,拋棄內省法,以客觀法作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1930—1960年的新行為主義。這個階段的新行為主義包括古斯裏的聯想行為主義,托爾曼的目的行為主義、赫爾的邏輯行為主義、斯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這些第二代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雖然理論體係有所不同,但他們已不像早期行為主義者那樣完全無視有機體的內部過程,開始注重對動機和認知機製的研究。
(3)1960年以後的新行為主義。包括兩個分支:一個是上述四位新行為主義者的後續者們對各種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發展;另一個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前者影響相對較小,後者影響較大,並代表行為主義的最新發展。雖然第三代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古典行為主義的理論構架,但是他們已經大膽地把傳統上被行為主義拒之門外的心理學概念,諸如意識、思維、心像等,回歸為心理學合法的研究對象,他們吸取了認知心理學的成果,主張行為與認知結合,給予認知、思維等心理因素在行為調節中的作用以足夠的重視。
行為主義對心理學發展的主要貢獻在於摒棄心靈主義與內省主義,使心理學走上客觀的科學研究的道路,使動物心理學與兒童心理學,尤其是實驗心理學取得重大成果,促進心理學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當然也適用於司法行政機關、公安機關的強製隔離戒毒。但是由於行為主義存在著客觀主義與還原論(生物學論,機械決定論)的傾向。20世紀50~60年代後,隨著人本主義和認知心理學的崛起,行為主義逐漸衰退。
3.行為主義與吸毒
行為主義認為,人類行為是通過學習而來的。與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不同,行為主義不探討幼兒時期發展而成的潛意識人格特性,後認知層次,而是探討日常生活中人類行為是如何產生的。其基本假設是人們根據外來的反應而改變行為。因此,行為不端根據生活經驗而改變,就吸毒本身而言,如果從行為主義的觀點分析,吸毒是對生活環境的一種學習反應,並不一定是不正常或道德不成熟的表現。
在行為主義理論中,社會學習理論與吸毒成癮的關係最為密切。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米勒和多拉德最早提出社會學習的觀念,並提出了驅力→線索→反應→獎賞的概念。這個概念很好地詮釋了為什麽有人會冒死吸毒的心理過程。20世紀60年代初,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班杜拉等人發展了米勒和多拉德的觀點,特別是通過對攻擊行為的研究,於70年代初產生了一種新的社會學習理論模式,並將該理論應用於攻擊行為的解釋上。由於這一理論本身包含著對違法犯罪行為的研究,加之班杜拉等人宣稱,不論犯罪行為還是高尚行為,都通過同樣的機製獲得、發生和調節,因此這一理論,可以用來解釋吸毒行為心理機製的理論。
根據行為主義的理論,可以認為,吸毒並非人生來想吸毒,吸毒也是通過學習模仿而來的。關於模仿,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G.Tarde)最早進行研究,他在1890年出版的《模仿律》一書中認為:模仿是“基本的社會現象”“一切事物不是發明,就是模仿”。從吸毒人員的訪談調查與問卷調查也可以證明,許多人吸毒是因為好奇心而去模仿學習他人吸毒的,怎麽模仿學習呢,通過觀察他人因攻擊而達到目的,或在電影、生活中觀察他人吸毒而受到影響等,均可能是觀察這些而學習到攻擊或暴力行為,也就是說,幼兒觀察成年人因暴力行為而未受到懲罰,則長大後容易以暴力或攻擊行為處理日常事務,而習得了暴力行為。
在社會學習理論中,心理或生理因素有可能使一個人具有實施暴力行為的傾向,但行為發生主要是從環境中學習而來的。因此,班杜拉認為,攻擊行為發生的具體形式,發生的頻率,在何種情況下發生以及發生的對象均有社會學習的決定。
攻擊行為主要通過模仿學習獲得。在現代社會,模仿學習主要三種途徑:一是家庭成員提供的模仿行為。班杜拉對家庭的研究發現,有暴力行為的小孩,其父母常有相同的行為模式。二是周圍的生活環境。居住在經常有暴力行為發生的地區的人比居住在傳統行為地區的人較可能有暴力行為。三是大眾傳播媒體。電影、電視及其他傳播媒體,常將暴力描述成為可接受的行為,而暴力英雄若未受到法律或社會的製裁,則人們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習得以暴力行為或態度處理日常事務的人際關係,所以吸毒行為也是學習和模仿而來的。
社會學習理論同時也認為,行為者還可以通過對自身犯錯行為或錯誤行為及其結果的直接體驗來獲得違法行為的方式,通過直接體驗獲得犯罪行為是一種強化學習的過程,如果犯罪人通過犯罪行為的實施而體驗到一種獎勵性後果時,就會鞏固這種犯罪行為並有可能再次實施。相反,如果犯罪人在犯罪行為中嚐到了痛苦的不愉快體驗,那麽他雖然學得這種行為方式,但是由於帶來的是消極體驗,行為人也不會再將這種行為付諸實施。
已獲得的吸毒行為方式是怎樣得到實際的體驗或者說被激起的呢?社會學理論認為:具體的違法犯罪行為是由環境因素激起的。班杜拉稱這種激怒攻擊行為的因素為“鼓動者”。根據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激起吸毒行為及其他攻擊行為的因素或“鼓動者”主要有五類:一是能夠喚起攻擊情緒和行為的令人厭惡的刺激因素;二是當人們期待能從攻擊行為中得到好處,作為對未來可能得到好處的這種預期的誘因性鼓動者;三是由於模仿別人而產生的示範性鼓動者;四是作為命令和強迫的指示鼓動者;五是人在不自主的言語控製下,根據虛幻的命令或妄想猜疑所產生的妄想性鼓動者。
當通過觀察學習實施了初次違法吸毒之後,這種行為方式或傾向怎樣才能保持下來呢?社會學習理論認為:違法行為得以保持下來是由於外部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的結果,正是由於這些強化,吸毒人員在經過強製隔離戒毒以後才有可能繼續實施新的吸毒行為→複吸。
4.行為主義理論在強製隔離戒毒中的運用
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人及動物的行為是後天習得的,是行為結果被強化的結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種行為,可以對其行為進行陽性刺激,即獎懲,通過獎懲強化該行為,從而出現該行為的產生和出現的頻率,行為得以產生或改變。吸毒人員經過法定程序在強製隔離戒毒所實施戒毒,就是根據行為主義的基本原理,通過強化獎懲的方式進行強化訓練,改變和消除不正常的吸毒行為,使吸毒人員養成新的健康行為。
根據行為主義基本原理總結出的行為治療方法很多,他們可以在強製隔離戒毒場所選用。包括放鬆訓練法、陽性強化法、係統脫敏法、厭惡療法、行為塑造技術、代幣法、暴露療法、生物反饋療法、衝擊療法等,作為行為治療的方法,它們有如下共同的特征:
(1)行為治療的理論基礎是條件反射,認為個體的一切行為都是經過條件反射學得的習慣性反應,條件反射分為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條件反射兩種。所謂心理異常,事實上亦即行為異常,而行為之所以異常,隻不過是個體經過反射學到不良習慣而已。
(2)行為治療的目的在於消除個體的不良習慣,消除不良習慣就叫行為治療。
(3)要消除不良習慣就得重新學習。重新學習就是在某一特定的刺**況下,重新建立刺激(S)與反應(R)之間的關係,將刺激所引起的不適當的反應,用另一適當的反應代替。重新學習的過程,可以按經典條件反射過程,也可以按操作條件反射的過程進行,根據不良習慣的性質和治療目的而定。
(4)行為治療改變個體的不良習慣是可以觀察測量的,經過重新學習建立的新的行為習慣也是可以觀察測量的。經前後觀察測得的結果,即可以確定行為治療的效果。因此,行為治療所強調重視的,隻是現在習慣性行為的改變上,而不重視以往的社會曆史,也不像精神分析心理治療法所強調的內在壓抑釋放或衝突的解決等問題。
用行為主義的理論,觀察吸毒人員的吸毒行為,可以得出結論,吸毒行為是人們後天習得的,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產生的,而不是與生俱來的。這是每個從事戒毒工作的人都應該堅信不疑的。所以在強製隔離戒毒所,運用行為治療的方法矯正戒毒人員的吸毒行為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的總結。
三、人本主義心理學與戒毒
1.人本主義心理學概述
(1)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特點。人本主義心理學亦稱“現象心理學”。20世紀50~60年代產生於美國的一種心理思潮和革新運動。它反對行為主義環境決定論和精神分析生物還原理論思想,主張研究人的本性、潛能、經驗價值、創新力及自我實現等,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它是針對美國後工業化社會科技文化高度發展的背景下人性異化,要求尊重人的價值和自我選擇的產物,以及對傳統非人性化心理學的否定,對人道主義傳統思想的繼承,對人類潛能運動的發展,對現代整體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心理治療和心理谘詢等學科的吸納,並受現象學、存在主義、東方哲學思想,尤其是道德和禪宗影響的結果。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建者為馬斯洛和羅傑斯。其主要特點如下:
①在研究對象上,它不是從動物、患者或一般人中去選取,而是從精英、名人或心理健康者中去抽樣;
②在研究內容上,它不是探討低級心理現象和認知曆程,而是專門研究人的高級整合的動力心理,如人的本性、潛能、價值、尊嚴、創造力和自我實現等富有意義的根本問題;
③在研究原則上,它不拘泥於傳統心理學的學院式研究,而重視結合廣泛的社會問題開展應用心理學的研究;
④在研究方法上,它不熱衷於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而采用整體分析和現象學方法。
(2)人本主義心理的基本理論。人本主義心理的基本理論有:
①人性本善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人性觀,是動機理論和人格理論的基礎。人本主義堅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至少是中性的,惡是環境影響造成的。
②需要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理論的核心。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宿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③以人為中心療法。旨在提供一種良好的心理氛圍,調動來訪者內部資源進行自我理解、自我矯正,以達到心理健康。
④教育改革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重要內容。
⑤超個人心理學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3)人本主義心理的主要貢獻。第一次將人的本性與價值提到心理研究的首位,闡明需要層次理論及感覺需要和動機的重要價值,提出主觀經驗範式與客觀實驗範式的構想,倡導以人為本的心理治療,組織管理和教育改革的新模式,它對西方心理產生重要而不可低估的影響,如促使行為主義重新思考人在心理學中的地位,推動了認知心理學突出意義問題的探討,促進新精神分析加強個體主觀體驗和自我心理學的研究。但人本主義心理學過分強調人性中生物因素的自然主義傾向。另外,由於人本主義心理學缺乏實證檢驗與支持,故有人稱為“哲學和詩人心理學”。
2.人本主義心理的治療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治療是當代心理治療的三大流派之一,是以現象學和存在主義為哲學基礎,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原理創建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它與精神分析和行為治療不同,不是探究潛意識的情結和改變反應形式來糾正不正常的行為,而是著重於調動人的主體內在的潛能進行自我治療,人本主義心理學通常指羅傑斯創建的人本主義的中心療法,即促進和協助來訪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自己問題的療法,這種治療方法始於1942年,開始稱為非指導式谘詢或非指令療法,1951年改為來訪者療法,1974年又改為以人為本中心療法。
人本主義心理治療的特點如下:
①堅信人具有完善機能和自我實現的傾向;
②重視來訪者的主觀現象世界;
③來訪者主導治療過程;
④建立朋友、夥伴式的谘訪關係;
⑤注意尊重、關懷、同情、寬容、理解、鼓勵和支持。
人本主義治療目標在於人性的實現和人格的改變。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設身處地的理解,坦誠交流和無條件積極關注。交朋友小組也是羅傑斯創建的人本主義心理治療法,即利用團體的力量解決心理問題和改變不良行為的一種形式。
3.人本主義的治療理論與戒毒
羅傑斯的當事人中心療法創立以後,很快在犯罪矯治領域得到普遍應用,盡管人本主義心理學對吸毒的問題沒有進行專門的研究與論述,但是在戒毒矯治實踐中運用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及人本主義的治療方法幫助戒毒人員重塑信心,徹底戒除毒癮,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1)以人為本是戒毒方針政策在法律上的體現,《戒毒條例》明確規定戒毒工作的原則是“以人為本、科學戒毒、關懷救助、綜合矯治”。
(2)以人為本把場所安全的重心從民警對戒毒人員的管理轉向戒毒人員的自我約束與自我潛能的實現上,改變了傳統的抓戒毒場所安全的模式。
(3)以人為本改變了傳統的教育矯治模式。戒毒場所傳統的教育矯治模式沿用的是社會灌輸式的教育,雖然設有5門課程140課時,但在許多戒毒所流於形式。
(4)以人為本觸及戒毒人員心理的靈魂,通過戒毒人員與心理治療師(民警)一對一的溝通,重啟其人性善的潛能,能夠為根除毒癮,徹底戒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戒毒
1.認知心理學概述
認知心理學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一個新流派,它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之後迅速發展。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認知心理學》一書出版,被認為是認知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事件,標誌著認知心理學作為一個流派立足於心理學界。隨著工業社會科技革命的迅速發展,有關人的認知因素的研究課題日益受到重視,同時計算機科學、傳播通信學、控製論、神經科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發展,使得認知心理學興起、壯大,直至70年代以後,成為美國和整個西方心理學的主流,在心理學研究中占據核心地位。
認知心理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界定。廣義的認知心理學泛指一切以認知過程為對象的心理研究。它可以分為三種狀態:一是皮亞傑的發生認知論,亦稱結構主義認知心理學;二是行為主義盛行時期仍然堅持意識現象,特別是認知過程進行研究的心理學,又稱心靈主義認知心理學;三是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又稱現代認知心理學。狹義的認知心理學專指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目前認知心理學未有一個公認確切的定義。一般而言,可以認為它的基本指導思想是把人看成計算機式的信息加工係統,認為人腦的工作原則和計算機的工作原則,即信息加工原則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計算機和人腦之間進行對比。強調人已有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他的行為及當前認知活動的決定性作用,是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觀點,它力求通過揭示人們如何獲取和利用知識的機製,以探究人類認知活動的規律。
2.認知心理學與吸毒的關係
在認知心理學的幾個分支中,皮亞傑的道德和認知發展理論與犯罪學的聯係最緊密。運用該理論研究吸毒,會發現吸毒是由其道德發展水平低造成的。由於道德發展水平低,對社會道德規範的理解有偏差,對個人認為的道德控製較弱,因而會產生違反道德準則或吸毒等違法犯罪行為。
這一理論倡導者皮亞傑將認知發展與道德發展聯係起來,把人的道德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即自我中心階段、權威階段、可逆性階段和公正階段。根據該理論的分析,吸毒人員特別是青少年吸毒的道德發展可能停留或未達到相應的水平。
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科爾伯格認為人們在成長過程中經曆不同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對於錯誤的道德問題有不同的判斷理由,吸毒者的道德發展可能不同於守法者的道德發展。科爾伯格的六個道德發展階段分別如下:
(1)僅是為了遵守權威和避免懲罰。
(2)是為了自己負重,滿足自己的需要,而讓別人為自己負責。
(3)是要成為好人,有好的動機,關心他人,站在他人的立場著想。
(4)維護社會規範,為人類和社會的利益而效力。
(5)是以社會大眾共同認知的規範而承認個人的權利。
(6)是要適用於全人類的原則、正義和平等原則,以及對人格的尊重等原則責任。
(1)(2)階段稱為前傳統階段,10歲左右,這一階段他們會想:假使我吸毒,我不被抓到的可能性如何?(3)(4)階段為傳統階段,15歲左右。這一階段他們會想到:吸毒是犯法的,因此,無論如何我不能吸毒。(5)(6)階段為後傳統階段,20歲左右,這一階段他們會想:一個人固然需要在法律範圍內生活,但某些共同的道德原則,如對人權的尊重,對人格尊嚴的敬重卻超越這些法律。
科爾伯格根據每個人道德發展階段不同將人作不同的歸類,結果與他的同事發現,犯罪者或吸毒者的道德發展遠低於具有相同社會背景的非犯罪者。大部分非犯罪者的道路約為(3)或(4)階段,但大部分犯罪者的道德發展約為(1)或(2)階段,因此,遵循法律隻為了避免懲罰或隻為了自我利益著想的人比那些認為法律可使全社會受益或尊重他人權利者,更有可能從事犯罪行為。根據科爾伯格的理論,吸毒行為由發展水平較低的道德狀況引起的,對於達到較高層次道德水平的人來說,良好道德品質可以使他們避免進行發展行為,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是預防發展的主要手段。
3.認知心理與戒毒
認知心理學關於心理治療的方法稱為認知治療法。認知治療法是指經解說與指導的再教育方式,糾正治療對象原有的對人、對事的錯誤思想觀念,幫助其重組認知結構,使治療對象收到“覺今是昨非”的效果。認知治療強調認知過程在決定行為中的主要作用,認為人的一切有目的的行為和一般情緒都有認知發動和維持,認知上的歪曲與局限,則導致情緒紊亂以適應不良。因為治療病態的行為和情緒關鍵在於矯正錯誤的認知過程即由此形成的錯誤觀點。認知療法有三個基本假設:第一,行為和情緒是通過認知過程發展起來的;第二,在學習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治療程序,能有效地影響認知過程;第三,心理醫生應當作為一個“診斷家”和“教育家”,發現適應不良的思想或認識過程,並且通過安排一定的學習來改造他們。
認知治療與傳統矯治的區別在於強調認知的首要作用,而傳統心理治療更多強調情緒。另外,它還關乎於無意識驅力和無意識防禦,認為絕大部分心理問題不用深入追尋埋在無意識之中的內容根源便能解決。它與行為主義太狹隘,不考慮心理現象,致使許多問題不能解決相區別。認知療法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霍姆在20世紀初提出,到60~70年代才得以迅速發展。當前認知療法包括許多種類,如艾利斯的合理情緒療法、貝克的認知療法、麥生保的自我指導訓練法,高於傳統的精神分析,也高於行為治療。
錯誤的認知,既是吸毒的重要原因,也是吸毒心理中需要矯治的重要內容,認知心理學關於心理矯治的理論及認知療法的具體方法對吸毒心理矯治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