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失去自我的方式融入群體,我們就會像一鍋粥,每個人都失去了個性、獨特性和完整性。
——【極簡便簽】
讀大學的時候,我就是一個不太喜歡熱鬧的人,經常會跑到圖書館裏躲清靜。但有些時候,我卻躲不過去,那就是舍友生日。壽星要請客吃飯,大家禮尚往來,都得為她準備一份小禮物。價格並不算貴,幾十塊錢而已,但我內心並不喜歡這樣的互動方式。
礙於麵子,每次我都應邀參加了。席間,聊的話題沒有太多的營養,偶爾我會走神,覺得這兩三個小時,還不如去看場奧斯卡的電影,起碼也是精神食糧。現在的我,能夠理解自己當時的想法:既然住在同一個寢室,就要努力跟室友保持良好的關係,這有利於“生存”。所以,寧肯犧牲點自己的偏好和感受,也要盡量做到合群。
終於,熬到了畢業,再不用給舍友過生日了。可是,這樣的聚會邀請卻依然不間斷。偶爾,會有舍友在群裏組織春遊、秋遊、BBQ,我如約參加了一兩次,大概就是每個人繳納一定的活動經費,多退少補。整個聚會的過程,和上學時沒有太大的差別,相互聊得無非還是誰家的衣服、誰家的飯菜、誰家的男友,沒有一個是我感興趣的話題。
再後來,我開始回絕這樣的應邀,也終於有勇氣麵對自己的心聲了。
起初,關係相對較親近的同學會勸解我,說好久不見一起聚聚,聯絡感情。我也沒有再隱瞞,如實告知:“我平時的工作很累,休息的時候就想陪陪家裏人,或者安靜地待會兒。大家有聚會時都想著我,我很感謝,但也希望各位理解我。”
每個人都有必要去合群,但不是要合所有的群。為了合群而委屈自己,違背意願去參與某些社交活動,無異於把生活和自我的掌控權,都交與了他人。更何況,生活和工作本身已有一連串讓自己感到疲憊的問題,好不容易留下的休息時間,真的不應該再被那些內心不喜歡的社交霸占。如果我那樣做了,也許能換得他人的一句認同,但我卻沒有做到尊重自己。
現在,距離大學畢業已十餘年,盡管和舍友的聚會次數很少,但隨著年齡和閱曆的增加,她們似乎也越發能夠理解我的決定了。同學也好,朋友也罷,在一起相聚的目的就是為了放鬆和愉悅,每個人的性格和喜好都不一樣,消遣的方式也不相同,沒有必要強拉硬拽。
在很多人的意識裏,不合群似乎是跟社交能力差劃等號的,所以時常會逼迫自己去融入某一個群體。這樣做,真的有必要嗎?人與人在性格上存在差異,有些人向來都喜歡往人群裏紮,而有些人則傾向於獨處。在我看來,如果這就是他的本性,是他最自然的狀態,沒有什麽好與不好之分。唯有在兩種狀態之前加上“刻意”二字,才是真的需要反思。
當我們刻意去做一件事時,必然會違背自己的意願,打亂自身的節奏,犧牲一些自我,否則是很難平衡的。往往,我們犧牲的那部分,都是自己真正在意的。就像身在職場裏,如果你不喜歡喝酒,那就沒必要在應酬中逼迫自己喝;如果你不喜歡玩遊戲,也可以在室友拉你入隊的時候,果斷地拒絕。那些非要犧牲你的想法,而要你順從多數人意願的朋友,也算不得真正的朋友,因為真心交往的前提需要相互尊重。
美國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說:“如果我們以失去自我的方式融入群體,我們就會像一鍋粥一樣,每個人都失去了個性、獨特性和完整性。”當然,我們不必成為一鍋粥,我們可以像沙拉一樣,保持各自完整的成分與豐富的口感,呈現在一起。
餘生很長,願我們都能多一點真實,少一點偽裝;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跟隨內心的節奏前行,在人際關係中感受從容與舒適,而不是平添別扭和擰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