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車與人都無法從名稱上得到。名稱隻是一個假名。用《金剛經》的方法,我們可以說,所謂車,其實並非車,隻是叫作車;所謂龍軍,其實並非龍軍,隻是叫作龍軍。所有的語詞,不論什麽性質的,都可以用這樣一種句型去重新敘述,比如,所謂美麗的,其實並非美麗的,隻是叫作美麗的,等等。

《金剛經》的這種表述,顯示了語言的無力:在真相或真實的世界麵前,語言是無力的。不僅無力,而且空洞。你隻要想一想世界上有十幾萬叫“張軍”的人,他們的年齡、身份都不一樣,但是都叫“張軍”。再想一想“車”這個名稱,在英語和俄語、法語等不同的語係裏,寫法、發音都完全不同,但它們指涉的都是車這樣一種交通工具。而且,無論哪種語言的“車”,都不可能窮盡所有車的狀況。隻有具體的一輛一輛的車。即使是具體的一輛車,無論用什麽樣的形容詞或名詞,也不可能真切地把它描述出來。真實的車就是實際在那裏的那輛車,語言對它無能為力。

因此,重要的不是這個名稱,而是這個名稱所指涉的對象。

你必須擺脫語詞,去看那個實際的對象。重要的不是三由旬還是五由旬,而是實際上它所代表的距離是多少。這是第一步。任何時候,不要迷失在語言的密林裏。文明的疊加,使得我們離真實的世界越來越遠,語詞、概念,以及與此相關的製度、娛樂包圍著我們。解放的第一步是,對任何的語詞、任何的表達質疑,比如,美麗的,當你開口說美麗的,你要問自己:美麗的是什麽?

什麽是美麗的?這個詞指的是什麽?不要停留在詞語上麵,不要執著於詞語所流露出來的美麗幻影之上。在日常生活裏,我們之所以被假象蒙蔽,很多時候,我們接受了人們正在使用的語詞、說法,理所當然地,接受了這些語詞,理所當然地認為是真實的,沒有任何懷疑。

因此,越過語詞,不要有任何的停留,不要停留在語詞和言語建立起來的喧嘩的王國。回到那個基本的點上,也就是那個具體的事物上,然後,真相才會漸漸地向你顯現。

我們迷戀的事物不可靠

那個具體的事物向你敞開。你向那個具體的事物敞開。不需要語言、文字。當下,就是那個具體的事物。比如車,你聚焦於那輛具體的車上。是一輛最新款的雷克薩斯,你上周買的。你正在開著這輛車,這是你的。你清楚它的每個細節,它是實實在在的。然而,佛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輛雷克薩斯如此清晰地在你的眼前,在你的手中,是它的方向盤。它怎麽可能是虛妄的呢?一個朋友對我說:名稱有虛假性,容易理解,車這個名稱是隨意的,如果開始把它叫作牛,那就是牛了;但是,你說那部具體的車也是虛假的,很難理解,除非你像魔術師一樣把這輛車變走,我就相信佛陀的話了。

當然,我不可能把車變走。佛陀在世的話,也不可能把車變走。因為佛陀所說的虛妄、所說的空,並非不存在,並非沒有。

那輛車,確實在那裏,而且,此刻它確實屬於你。佛陀要告訴你的是,第一,廣告、銷售資料、銷售員的介紹以及車的外形、車的裝飾構成了一個影像,賦予了這輛車許多品質,比如高貴,比如優雅,等等,喚起我們許多想象和願望,以為擁有了這輛車,就可以達到什麽境界。這是一個幻覺。無論外在的裝飾和廣告裏的文字、畫麵如何渲染,這輛車實際上隻是一輛汽車,一輛裝著發動機的汽車而已。如果你沉迷於那種幻覺,你注定要失望。所以,你必須學習在享受這種幻覺的同時,把這輛車隻是看成一輛車,沒有什麽附加的東西,那是你的想象。

夏天的天空,雲彩變幻出許多形狀,有的像小狗,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宮殿,如果有人把這些小狗、猴子、宮殿當作是真的,那麽,大多數人會認為是一種愚癡。然而,在日常生活裏,我們常常把這些白雲蒼狗當作了真實的東西,卻並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是一種愚癡。

第二,這輛車之所以成為這輛車,以及成為你的車,是許多因素造成的。這輛車不可能自己成為自己,需要技術,需要工人,需要各種各樣的條件,相互配合,當因緣具足的時候,才能生產出這輛車。然後又需要其他的種種因緣,它才可能被你買到,成為你的車。隻要某個因素改變了,這輛車,以及它與你的關係,就會改變。沒有什麽獨立的絕對的因素,使得這輛車成為一部這樣的車,成為你的車,是各種因素相互依存的結果。因此,當你把這部車隻是看成一部車的時候,不要以為它是一個獨立的絕對的整體,而是一種組合,一種依賴各種因緣和合而成的組合。

第三,這輛車此刻確實是一輛車,是屬於你的車。但是,在接下來的每分每秒,它的零件都在老化,在變異之中。還充滿著許多不確定性,比如,車禍,比如你的經濟狀況,都可能改變目前的狀態。目前的狀態並不是一個常態。實際的情況是無常。這輛車存在於無常之中。因此,當你把這部車看成一種組合的時候,還要把它看成是一種動態的無常的存在。

這樣的觀察好像遊戲,然而,佛陀仿佛很認真地做著這樣的遊戲。因為,這樣的遊戲揭示了我們所追求、所迷戀的事物,其實非常“空洞”,非常“不可靠”,我們在擁有、享受的同時,必須摒棄對於它們的執著。如果我們執著,就注定失敗。所以,佛陀所昭示的“空”,並非消極的逃避,而是對於真相的勇敢承擔,從而在不可靠的存在裏找到可靠的、不變的東西。

惠能的頓悟

夏天的雲彩變幻出許多小狗、猴子,等等,一些人明白到這些小狗、猴子不過一個幻覺,是一個假象。然而,他們以為雲彩是真實的,於是,執著於雲彩。佛陀在《金剛經》裏反複說明的是,隻有放棄,隻有不執著,才有可能真正得到。佛陀如此確切地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試圖在各種形相、聲音裏去尋找如來,尋找覺悟的道路,是完全不可能的。佛陀提醒修行者,不要拘泥於形式,重要的是那個最基本的點,如果沒有對於“空”的領悟,即使每天向佛像禮拜,每天坐禪,其實,沒有什麽真正的益處。

就像一位中國禪師說的,磚塊怎麽能夠磨成針呢?如果你想要針,首先得改變磚塊的內涵,讓它變成金屬,否則,永遠是無用功。惠能對於《金剛經》的旨意領會得特別深刻,才會如此強調頓悟,很多人簡單地以為,頓悟,就不需要漸進的修行,一下子就覺悟。但實際上,惠能的頓悟,來自《金剛經》,針對的乃是形式主義的修煉,強調必須在當下,就捕捉到存在的真相,也就是領悟到空性,然後,形式就有意義。時時刻刻,修行者不能執著於各種修行的形式,而是應該向著存在的真相敞開,處於“空無”之中。

這是修行。如果運用到日常生活,我們要記住的是,任何時候,應當回到那個基本的點,回到那個真相,而不是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謂的形式,以及形式營造的幻影之上。有些人熱衷於各種各樣的戀愛技巧,不停地追逐異性,但忘了一個根本的點:首先你必須找到你愛的,以及對方也愛你的人,那些技巧才有意義。所以,判斷力才是首要的,你必須要明白的,是誰才是喜歡你的人,你自己喜歡的是誰。如果有了相互的喜歡,那麽,所謂的技巧就沒有太大的意義。有些婚姻輔導專家不斷地教誨別人夫妻相處的藝術,然而,忘了一個基本的點,那就是,如果夫妻之間已經不相愛了,那麽,無論怎樣的相處藝術都是沒有用的,即使暫時學會了忍耐,那個真正的矛盾還在內部,始終會爆發。在男女關係裏,愛是一個你必須去清晰的真相,而不是約會,不是玫瑰,不是什麽結婚紀念日的燭光,不是情人節的甜言蜜語。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愛在哪裏。很多時候,我們活著,卻不願意去麵對那個真相,隻在形式、技巧的層麵打轉。

婚姻之所以是一個問題,是因為人們不願意麵對愛這個真相。為什麽不願意麵對,是因為我們把願望當成了現實,當成了道德規範。愛得天長地久,白頭到老,是美好的願望。然而,就如張愛玲說的,所謂白頭到老之類的話,很悲哀,因為不可能。

不過,我們仍然把這個願望賦予婚姻,漸漸地,婚姻這種形式變得牢不可摧。情感上是否仍然相愛,變得不重要了,人們滿足於婚姻這種形式。但是,當愛不存在了,無論形式如何完美,依然是個問題。因此,婚姻的問題,必須回到一個基本的點上,如果婚姻必須以愛為基礎,那麽,當愛不再存在,婚姻也就不再存在。但是,在中國以及一些東方國家,社會習俗把離婚道德化,以為離婚是一件負麵的事情。無論怎樣,都要維持婚姻。結果,是催生了許多無愛的婚姻,催生了更多不道德的行為。

根本上,男女關係的真諦在於:彼此相愛。喪失了彼此相愛這樣一個基本的真相,不敢麵對,還要維護神聖的婚姻,還要活在白頭到老的神話裏,結局隻能是迷亂。

到處是迷亂的氣氛。比如股市。我的許多朋友在炒股票。不過,我的感覺是股票在炒他們。當股票上漲的時候,他們充滿興奮,相信會一直漲上去,而一旦下跌,他們又變得憂心忡忡,完全受製於股票的漲或者跌。但真正的高手,超然於漲跌之外,漲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漲跌的規律,如果明白了漲跌的規律,就不會受製於它。當然,還有最基本的真相,一個常識性的真相:

無論什麽股票,有它的真正的價值,離開了這個基本的價值,瘋狂地漲或跌都不是真實的。所以,所謂的高手,其實隻是不為眼前的那些漲跌所迷惑,他知道那個規律,知道那些股票的真正價值,因此,他不會被表麵的漲跌所左右。

而許多人,在漲和跌的幻象裏尋求利益,最終隻會失敗,因為關於漲和跌的預期,不是基於對於真相的把握,而是基於希望和恐懼。有一個詞語叫作“股市神話”,所謂神話,就是源於希望和恐懼,並非真相,而是我們內心希望什麽和恐懼什麽的折射。神話來自遠古時代,似乎是科技不發達的產物。但事實上,即使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仍生活在神話的氛圍裏,股市裏彌漫著神話的氣息,其他領域也莫不如此。當過美國副總統的戈爾最近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名為“不願麵對的真相”,據說是關於環境保護的,我沒有看過影片,但很喜歡這個名字。是的,人類的許多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都是因為不願意麵對真相。

哭泣的牧羊人

我們生活在繁華的世界裏,到處是豐富的影像、物質和聲音,到處是林立的高樓和擁擠的街道,到處是宮殿一樣的購物中心。我們生活在其中,以為身處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突然,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改變了一切。我們的車無法上路,無法從提款機裏隨時取到錢,無法上網,無法看電視,無法在夜晚泡酒吧……那個華美的聲色世界突然消失了,因為沒有電。僅僅沒有電,一切的熱鬧都消失了。我們所擁有的,原來如此脆弱。但這是真相:我們的文明所創造出來的繁華,那個美麗的世界,大自然一下子就可以讓它消失。一場雪災,或者海嘯,人類的生活即刻回到原點,回到農業時代,甚至回到洪荒時代。文明是一種虛飾。甚至,許多的所謂文明,是人類的慢性自殺。也許,這就是戈爾所說的我們不願意麵對的真相。

我們不願意麵對真相,我們願意活在夢幻裏。當自然災難把人類的生活還原到起點時,最能顯現我們的生活原來不過一場夢幻。

明代作家張岱曾說:“雞鳴枕上,夜氣回方,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生命不可重複,從誕生那一刻起,就向著死亡前行,每個階段所建立的東西,都在回憶裏,變成影像,似真似幻。而在弗洛伊德看來,夢是潛意識的泄露,潛意識裏希望的事情和恐懼的事情,都透過夢加以顯現。所謂希望和恐懼,其實是一個硬幣的兩麵。

恐懼意味著我們害怕失去,希望意味著我們渴望得到。沒有得到的時候我們希望著得到,得到以後我們害怕著失去。因此,我們總是生活在希望和恐懼之中,因著希望和恐懼,我們的心造了許多幻象,然後我們為著這個幻象而勞碌。

我聽說有一個很吝嗇的牧羊人,養了很多肥美的羊。有一個狡猾的人想得到他的羊,於是,就對他說,很遠的地方,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我幫你把她求來做媳婦。牧羊人一聽漂亮的女孩,就非常高興,給了那個人很多羊和其他的財物。過了不久,那個人回來,告訴牧羊人,你的媳婦已經生了兒子了。牧羊人突然做了父親,更加興奮,給了那個人更多的財物。又過了一陣子,那個人回來對牧羊人說,你的兒子不幸生病死了。牧羊人嚎啕大哭,他真的很悲哀,並不認為那個女孩子,還有他的孩子,其實是虛幻的。如果細細觀察我們自己,以及我們周圍的人,很多很聰明的人,也許會發現,我們實際上和這個愚蠢的牧羊人一樣,為著那些虛幻的東西在奔波、操勞。

所以,《金剛經》在最後,還是回到最眼前的事物,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必須在當下,在任何一個時刻,覺知到這個世界的虛妄性。回到開頭,你可以猜猜,如果佛陀去參加那家人的滿月宴會,會說些什麽?會做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