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4年,幹支紀年為甲辰,生肖為龍。

這一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這一年前後,宋朝境內發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大事,曆史在考驗著所有參與者的智慧與勇氣。而這一連串的事件,也整個地影響了宋朝以及周邊國家的走向。

這一年,宋朝執掌天下的皇帝是宋真宗趙恒——一個在深宮內苑長大的孩子,從未見過戰爭。到這一年,他已即位八個年頭。他從一個太子正式轉變成九五之尊的皇帝,理順了一切國家大事。

這一年,是宋代曆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汴京就發生了數次地震,這讓還沉浸在年味中的宋朝上下有了一絲慌亂。而這種大地震顫,隔一段時間就會在不同地方發生。雅安那個地方,地震頻次多到讓人無法計算的地步。已走過四十四年的大宋王朝,隱隱有種不祥的征兆。

一切並不平靜,且那些不平靜的因素正在逐漸增多。這些不平靜的因素,無不向外界釋放著一個強烈信號:天下將有變。

引起這種變動的內因是兩個地方,一個叫幽雲十六州(1),一個叫關南地區(2)。幽雲十六州,曾多次出現在電視劇中,楊家將的故事裏就不止一次提到過,雖算不上家喻戶曉,可也算是深入人心了。但說到關南地區,知道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這兩個地方,其實相互關聯著。幽雲十六州是遼的地界,而關南之地是宋的地界,兩地毗鄰。宋遼為了爭奪這兩塊地方,二十五年間發生了多次大規模戰爭。

鹹平後幾年,這種戰爭的密集程度遠高於宋太宗趙光義時代。隨著趙光義去世,曆史最終將遼宋之間未了的關係推到了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遼宋之間是和是戰,冥冥之中似乎已經注定,要等到景德元年來一錘定音。畢竟長期懸而未決的局勢,耗盡了兩國國力,遼宋高層在某種層麵都想做一個了結。

這就促成了大聯盟——澶淵之盟。

讓我們沿著曆史的足跡,去尋找遼宋戰爭的兩個內因,為這本書的展開交代背景。

事情還得從幾十年前說起。

五代十國時期,後唐李從珂繼位後,一直忌憚石敬瑭擁兵自重,以致君臣嫌隙不斷。李從珂為了遏製石敬瑭,意圖通過調任的方式,將石敬瑭調離其長年盤踞的太原(今山西太原),以瓦解石敬瑭的勢力,進而實現中央集權。

但此舉遭到石敬瑭強烈的反彈。石敬瑭當然不肯放棄自己多年經營的太原去別處任職。畢竟他在太原待了一輩子,所有將士他都熟悉。太原這片地方,是石敬瑭的根據地,也是他的大後方。若按照李從珂的意思,石敬瑭苦心經營的太原這份家業,就會被分而化之,這自然是石敬瑭極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為了自保,石敬瑭不惜向契丹求助。石敬瑭承諾:契丹若救他,他願以幽雲十六州作為報答,無償獻給契丹。石敬瑭還表示,隻要契丹幫他擊退李從珂,他願意認耶律德光為父親,自己甘願當兒子。

幽雲十六州和契丹毗鄰,但幽雲十六州是農耕文明之地,擁有發達的農業,生活在此處的百姓擁有先進的技術,這對於一直逐草而居的契丹人,無疑是巨大的**。與中原王朝交涉這些年,契丹人對中原農耕文明帶來的成果早就垂涎三尺。

麵對如此巨大的**,契丹國主耶律德光心動了。幽雲地區連接草原遊牧民族和漢民族,以長城為界,周圍土地平坦肥沃,農耕技術先進。這是幾千年來,草原遊牧民族一直覬覦的地方。但是,契丹在耶律阿保機南下受挫後,便不敢輕易入侵中原。

石敬瑭的求救,對於契丹來說,無疑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雄才大略的耶律德光早就想帶領契丹鐵騎到中原腹地來掃**一圈,看看中原是否真的像那些穿梭於遼宋之間的商人說的一樣神奇。

隨即,耶律德光率軍五萬南下,支援石敬瑭,與他一起擊退了李從珂。這是耶律德光一生中難有的輝煌。

耶律德光保全了膽戰心驚的石敬瑭,並扶持石敬瑭在汴梁建立晉,史稱後晉。

從此,石敬瑭成為契丹兒皇帝,幽雲十六州全部落入契丹手中(後來,還丟了平、寧、營三州)。長城防線從此亦失去意義,整個中原地區無險可守,**在草原的鐵騎之下。

契丹接手了幽雲十六州後,推行了大包容政策。他們讓居住在此處的漢人繼續務農,生產糧食,加工產品。幽雲十六州的作用一點點顯現出來。

嚐到農耕文明帶來的好處後,契丹就一直想入主中原,利用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和文明來壯大自己,實現霸業。

但中原王朝此時由石敬瑭統治,契丹貿然出兵會引來非議,也可能會招致禍端。加之此時石敬瑭對契丹畢恭畢敬,年年進貢,契丹與後晉的關係不允許契丹做出南下進攻的舉動。

然而,石敬瑭死後,其侄子石重貴繼承皇位,兩國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石重貴認爺不認主的做法,激怒了耶律德光。他率兵南下,滅了後晉,達到了占據中原的目的。可耶律德光占據中原容易,守住中原難,最終被群起的汴梁人趕出了汴梁。但契丹入主中原之心不死,經常躍躍欲試。

劉知遠建立後漢以後,與契丹的關係沒有後晉那麽親密。中原回到漢人之手。劉知遠也想擴大疆域,在五代十國亂局中爭得一席之地,可惜他命不長。不久,郭威推翻後漢建立後周。雄心勃勃的郭威想實現中原統一大業,可他的命也不長。郭威死後,他的養子柴榮繼位,是為周世宗,繼承了他的遺願。

為了破解這道難題,奪回幽雲十六州,柴榮率部北伐。時值契丹政局不穩,君主慘遭弑殺,後周大軍順勢奪得了關南之地。由此,與幽雲地區相連接的瓦橋、益津、淤口三關及瀛、莫二州,落入後周手中。這些地方,在宋朝建立後,被稱為關南之地,其實也是幽雲十六州的部分地方。

然而,天不假年,周世宗也英年早逝。後周皇位傳到了柴宗訓手中。但柴宗訓年幼,無法持國,小符太後也缺乏執政能力,趙匡胤順勢在陳橋驛發動了兵變,奪取了後周的政權。

宋朝建立後,基本滅亡了南唐、後蜀等十國政權,實現了國家的基本統一。但趙匡胤時代,不敢與契丹硬碰硬。可幽雲地區又極其重要,關乎著宋朝江山社稷的延續。

趙匡胤自知與契丹開戰的時機未到,就想從契丹手中贖回長城防線。於是,他設立了封樁庫,時時刻刻積攢財富。可贖回幽雲十六州這件事,趙匡胤到死都沒有實現。幽雲十六州依然牢牢握在契丹手中。贖回或者說奪回幽雲十六州,成了一項未竟事業,也成了宋朝的一個夢魘,折磨著以後的曆代君王。

在趙匡胤最後的日子裏,他對從遼國手中贖回幽雲十六州失去了信心。這時候,他想到了遷都。

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初九,宋太祖趙匡胤帶著一幹人等,到西京洛陽祭祀父母,在父母墓前痛哭流涕,追思先人。(3)

趙匡胤的一生,一直在外闖**,回鄉祭祖的機會很少。到了開寶九年,整個南方地區基本平定,南唐後主李煜也被俘虜到了汴梁。

此時趙匡胤像任何功成名就的人一樣,想起了洛陽的祖先,於是,帶領滿朝文武到了洛陽永安陵。

麵對祖先的陵墓,趙匡胤感慨萬千,從二十多歲出門遠行,便與故鄉長期分離。父親沒有享受過一天好日子就告別了人世,母親也是在他建立宋朝後不久便與世長辭。

趙匡胤在永安陵舉行了盛大的祭祀儀式,向父母稟告自己的業績,也訴說了自己在統治國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祭拜完祖先後,趙匡胤便登上了闕台,親自向西北方向射箭,大有今天放禮炮的意思。(4)

趙匡胤為什麽偏偏選擇了西北方向?因為西北方向有兩個勁敵——北漢和遼國。這是他沒有拿下的兩個政權。

舉行了這些儀式後,趙匡胤才對眾人說,等我百年之後,也將我埋葬於此。(5)

趙匡胤為何這樣說,不得而知。他是否已經感覺大限將至,亦不得而知。隻是在這一年的十月,他便在燭影斧聲中去世了。(6)這是後話。

祭祀完畢,趙匡胤並未急著回東京汴梁,而是到了洛陽南郊。(7)隨即,他又開始祭祀(8),祭祀完畢,趙匡胤便住在了洛陽,這一住就是一個月。

趙匡胤成為皇帝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從未有過片刻懈怠。此時,他卻住在洛陽不走了,這讓隨行的文武一頭霧水。

趙匡胤住在洛陽不回汴京,到底是為什麽呢?

其實,此時的趙匡胤有自己的打算——他正在考慮遷都。

自從宋朝建國以來,由於幽雲十六州在遼國手中,汴梁地處平原之上,無險可守,不是國都的最佳之地。而他既然沒辦法奪回或者贖回幽雲十六州,隻好選擇了退一步:遷都。

趙匡胤此次到洛陽,就是要考慮遷都洛陽,依靠洛陽的地理優勢,為宋朝建立新的都城。當然,遷都洛陽隻是趙匡胤的第一步。他把真正的國都目標定在了長安,那裏有關中盆地,周圍有群山環繞,易守難攻,是建都的絕佳之地。

可當趙匡胤將遷都洛陽的想法表達出來時,卻遭到了滿朝文武的強烈反對。大家認為洛陽已飽經戰亂,要想遷都就需要重建,而重建勢必會耗資巨大,勞民傷財。而反觀汴京,在經曆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不斷擴建後,已然成了大都市,定都汴京比定都洛陽要劃算。況且大家已經在汴京生活多年,在汴京紮下了根,遷都洛陽勢必會影響整個家族的發展。(9)

趙匡胤沒想到遷都的打算竟然會遭到群臣的強烈勸阻。晉王趙光義則以“在德不在險”反對趙匡胤的遷都之舉。趙匡胤的遷都想法,就此胎死腹中。

盡管趙光義勸阻了趙匡胤遷都,但趙光義很清醒,汴京確實有它致命的弱點:無險可守。若北方的遼國大兵壓境,汴京就危險了。

為此,趙光義即位後,首先采取了穩定國內的策略,隨即利用高壓政策,征服了南方的吳越和盤踞在漳、泉二州的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

此時,宋朝的右文政策凸顯出了優勢,讓宋朝的國力有了長足發展。趙光義認為,收回幽雲十六州的時機到了,便率部北上,首先滅了北漢。

滅亡北漢給了趙光義極大的信心,從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開始,他發動了兩次大規模北伐,意圖從契丹手中奪回幽雲十六州。然而,兩次北伐均以失敗告終。

宋遼之間,為了幽雲十六州和關南地區進行了多次慘烈的戰鬥。多少英雄兒女命殞疆場,多少文臣武將裹挾其中,多少曆史留下了唏噓之語,以致多年積攢的國庫,為了應付戰事,被消耗殆盡。

這兩次北伐的失敗,也讓宋在對遼的戰略部署上,從先期的主動出擊,變成後來的被動防禦。趙光義最終因為北伐的箭傷複發,一命嗚呼。

然而,隨著宋朝的北伐頻頻失利,遼國卻看到了宋朝的虛弱。於是,遼國鐵騎經常騷擾宋遼邊境。在遼國眼裏,當年周世宗奪取的關南之地,經由陳橋兵變落入宋朝手中,可這關南之地,本屬幽雲十六州外圍,也就是契丹的土地。契丹土地落入宋朝手中,讓他們很有挫敗感,甚至視其為一種恥辱:不奪回關南之地,遼國就永遠不完整。

時間繼續往前推移。這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被曆史推給了宋代第三位皇帝宋真宗。他無可回避地接過了這份擔子。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是父輩們的未竟事業。幽雲十六州在他的手裏能否奪回,宋遼疆域問題能否最終解決,都有待時間來檢驗。

宋真宗即位之初,選擇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他起用李沆、畢士安、寇準、王旦等人,利用幾年時間發展農業、工商業,宋朝出現了一段繁盛時期。但這種繁盛是短暫的,宋遼都不想就這麽耗下去。尤其是已經高齡的蕭太後,更加迫切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從鹹平元年(公元998年)開始,遼國發動了多次戰爭,意圖拿下關南之地。

到了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遼宋關係日趨緊張,宋真宗及其同時代的人不得不去麵對。

隻是,公元1004年遼宋之間的戰爭,並沒有馬上變得劍拔弩張,一切都如噴發前的火山,正在積蓄著力量。

(1) 泛指五代至宋朝時期河北、山西北部的一大片地域,包括幽州(今北京市)、順州(今北京順義)、儒州(今北京延慶)、檀州(今北京密雲)、薊州(今天津薊州)、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新州(今河北涿鹿縣)、媯州(今河北懷來縣)、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縣)、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朔州(今山西朔州)、雲州(今山西雲州)。

(2) 又叫關南十縣,是後周世宗柴榮於公元959年親征遼國時收回的十個地方,包括瓦橋、益津、淤口三關以南的所有地區。

(3) 《續資治通鑒·卷八》:“庚辰,帝謁安陵,奠獻號慟,左右皆泣。”

(4) 《續資治通鑒·卷八》:“既而登闕台,西北向發鳴鏑。”

(5) 《續資治通鑒·卷八》:“指其所曰:‘我後當葬此。’”

(6) 《宋史·本紀第三》:“癸醜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

(7) 《續資治通鑒·卷八》:“辛未,帝至西京,見洛陽宮室壯麗,甚悅。”

(8) 《續資治通鑒·卷八》:“夏,四月,庚子,合祭天地於南郊。”

(9) 《續資治通鑒·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