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信息報》報道:韓國一家大企業三美集團的副主席、62歲的徐相洛離開集團後,返回培訓所參加了再就業培訓,後到漢城市中心一家大酒店作了一名侍者,端起了不鏽鋼的盤子。他不僅沒有感到掉架,難為情,而且還怡然自樂。談及此事,他說對自己在經濟艱難時期找到工作而慶幸。
我們不知一次地聽說過關於老板經理因破產跳樓自殺的事,目睹了更多的下崗人員天天愁眉不展的臉色。同是“下崗”,徐相洛是怡然自樂,而有些人卻仿佛掉進了昏天黑地的地獄,沮喪之極。何以有如此天壤之別?其根源在於人的心靈。心靈是天堂,也是地獄。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禍福相依,事無恒定。雖然我們無法抗拒,但我們必須麵對。麵對生活的磨難和挫折,如果隻想到它對我們的無情戕害,我們必然會陷入“山窮水盡”的絕望。泰戈爾說:“依靠改變我們的精神焦點,改變我們的看法,從而也就改變了整個世界”。如果我們換一種眼光、換一種尺度來對待它,那麽我們就一定走進“柳暗花明”的境地。
當前,我們正在進行經濟體製和政治體製改革,改革的目標令人鼓舞,前景令人向往。然而,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們總要有所失去。部門職工要失去原有的崗位,部分領導要失去原有的權力。我們“失去”了,心裏總有些不痛快,但沒有失去,怎會有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怎有廉潔、高效政府的產生?國家和企業經濟盤活了,個人就業的機會也就增多了。再說,下崗也未必不是新的創業的起點,甚至會為自己的大有作為找到更為廣闊的天地。麵臨下崗,與其心灰意冷,怨天尤人,顧影自憐,不如高歌一曲“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到大市場的風雨裏奮然一搏。
人不會總是得到,也不會總是失去,利害得失相伏相依,時常轉換。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今天我們丟掉的是芝麻,明天,我們會揀回一個大西瓜。
世間的天平掌握在上帝手中,然而,天堂和地獄全靠自己的心靈營造。進天堂,還是進地獄,全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