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畢業分手定律(1)

5、6月的大學校園,基本上是浸泡在悲情之中的。圖書館的長凳上,林蔭路的樹影下,咖啡店的角落裏,男男女女們或坐或站,或相互糾纏,或相對無語。周圍充滿了眼淚的味道,時間也似乎要凝固了。純粹而且不負責任的校園戀愛如綠茶一般清新怡人,但綠茶終究不宜一生享用。畢業在即,學子們把握最後時機,紛紛將喝剩的茶倒掉。在校園裏產生的問題,能在校園裏解決,也算是善始善終的一種表現。

徐巍所在的505宿舍是海大的一個典型。此宿舍的四名住客陳英傑、林蕭、李誌遠和徐巍都交了女友,戀愛率是百分之百,因此,畢業分手關係到每一個人。

跟公務員考試一樣,畢業分手也成為大學校園的一種風氣。在此風之下,陳英傑首先回複了單身。兩個月前,他和女友小敏去海嶺體育館參加一場招聘會。當時,兩人還天真地抱著進同一單位的目標,可是在招聘會裏轉了幾圈,不是陳英傑覺得不合適就是小敏感到不滿意。情侶搭檔求職好比商場促銷時買一送一,一望而知是賣不出去的次品。陳英傑不甘心當次品,提議分頭行動以便抬高身價。偏偏女友小敏有著陶淵明的氣節,不肯為五鬥米拆夥。兩人為此大吵一架。其實,早在他們之前,已有不少同學因就業問題而分了手,他們在前輩的模範帶頭作用下,借著吵架的契機,也把手分了。為了證明自己的選擇沒有錯,陳英傑分手後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求職上,進了一家不錯的公司。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陳英傑對於分手的解釋倒是簡潔非常。

像陳英傑這類分手是典型的跟風行為,相對而言,英語係的高才生林蕭的分手就顯然有計劃得多。“分手是我們一早規劃好的。”他說。

在宿舍裏,林蕭與其他三人有些不同。用比較流行的話來講,他長得很偶像派:臉上常常留著胡碴,無論何時總是一副懶洋洋的模樣;習慣晝伏夜出,和熊貓一樣,黑眼圈是常備之物,自詡為“頹廢之美”;最愛詩人波德萊爾,常把“一切美的、高貴的東西都是人謀的結果”、“善始終是人為的產物”等名句掛在嘴邊。

詩人的氣質加上藝人的外表,自然大受無知少女的歡迎。大學期間,他的女友像是歌手舉行演唱會時穿的衣服,唱一兩首歌就換了。

本次分手的對象,是林蕭大學裏的第六任女友,感情始於半年前。交往之初,他便或明或暗地提醒對方,兩人的感情到畢業時就結束,但結束前必須善待對方。剛戀愛就想到了分手,如同一出生就想到死亡,實在是很高的境界。

可惜林蕭的女友境界不夠高,以為他隻是隨便說說,自信能憑著真情令浪子回頭。所以當他正式宣布兩人分手時,女友大哭大鬧。他無奈,隻能安慰說:“不要哭了,一切都計劃好了,我們隻是按照計劃進行而已。”

林蕭的整個戀愛過程和20世紀50年代新小說派的創作過程極為相似,都講究“感情的零度介入”。因此,分手對他沒有任何影響,更不需要任何理由,這一行為不過是中斷兩人交往的一種形式而已。

畢業分手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一發不可收拾,有誌之士前仆後繼――林蕭剛分手,李誌遠馬上就來了。

李誌遠分手的原因比較特別。那天,正是公務員筆試成績的發布日。徐巍以0?5分的優勢,名列榜首,順利進入麵試;李誌遠的分數和徐巍相差無幾,但所報職位競爭激烈,無緣麵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