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憲問》

有人問:“以德報怨,可以嗎?”孔子說:“那怎麽報德呢?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在一個星期五的早晨,摩斯的禮品店依舊開業的非常早。摩斯靜靜坐在櫃台後邊,欣賞著禮品店裏麵各式各樣的禮品和鮮花。

忽然,禮品店的門被推開了,走進來了一位年輕人。這位年輕人的臉色顯得非常陰沉,眼睛瀏覽著禮品店裏麵的禮品和鮮花,最後將視線停留在了一個精致的水晶烏龜上麵。

“先生,請問您想購買這件禮品嗎?”摩斯親切地問。但是,年輕人的眼光依舊非常冰冷。“這件禮品多少錢?”年輕人問了一句。“50元。”摩斯回答道。年輕人聽摩斯說完之後,伸手就掏出50元錢甩在櫥窗上。

摩斯感覺非常奇怪,自從禮品店開業以來,她還從來沒有遇到這樣豪爽、慷慨的買主呢。

“先生,您想將這個禮品送給誰呢?”摩斯試探性地問了一句。“送給我的新娘,我們明天就要結婚了。”年輕人依舊麵色冰冷地回答著。

摩斯心裏咯噔一下:什麽,為什麽要送一隻烏龜給自己的新娘,這樣豈不是給他們的婚姻安上了一個定時炸彈?

摩斯認真思考了一會兒,對年輕人說道:“先生這件禮品一定要好好包裝一下,這樣才會給你的新娘帶來更大的驚喜。可是今天我們這裏已經沒有包裝盒了,請你明天再來取好嗎?我一定會利用今天晚上為您趕製一個新的、漂亮的禮品盒……”“謝謝你!”年輕人說完就轉身離開了。

在第二天清晨,年輕人早早地來到了禮品店,取走了摩斯為他趕製的精致的禮品盒。

後來,年輕人匆匆地來到了結婚禮堂,原來新郎不是他,而是另外一個年輕人!

這位年輕人快步跑到新娘跟前,雙手將精致的禮品盒捧給新娘。之後,轉身迅速地跑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焦急地等待著新娘憤怒與責怪的電話。在等待的過程中,他的淚水撲簌簌地流了下來,有些後悔自己不應該這麽去做。

傍晚,婚禮剛剛結束的新娘便給他打來了電話:“謝謝你,謝謝你送我這樣好的禮物,謝謝你終於能夠明白一切了,可以原諒我了……”電話的一邊新娘高興而感激地說著。

這個時候年輕人萬分疑惑,什麽也沒說,便掛斷了電話。但是,他似乎又明白了什麽,於是迅速跑到摩斯的禮品店。推開門之後,他驚奇地發現,在禮品店的櫥窗裏依舊靜靜地躺著那隻精致的水晶烏龜!

一切都已經明白了,年輕人靜靜地望著眼前的摩斯。而摩斯依舊靜靜地坐在櫃台後邊,衝著年輕人輕輕地微笑了一下。

這個時候,年輕人冰冷的麵孔終於在這一瞬間被改變成為一種感激與尊敬:“謝謝你,謝謝你,讓我又找回了我自己。”

當別人有恩德於我們的時候,我們自然要回報恩德。當別人傷害侵犯了我們,能夠不以怨報怨,因為不這樣做就降低了自己的道德水準;當然,我們也不提倡以德報怨,因為那會使得這個世界沒有是非,甚至可能助長罪惡。

以直報怨,其實就是用正直的態度來對待怨恨。包含著不降低自己的道德水準與對方混戰一團,包含著既正義凜然又克製的沉默,還包含著一如既往誠信待人的基本信條,其實在處理人際關係的“態度體係”裏,就應該這樣地完備建立起來。

無論你是個多麽強的人也會由於沒有了對手而無生命的意義,這也就好比沒了磨煉自己的事務,就會慢慢走向滅亡。有的時候,我們應該感謝自己的對手,不要以怨抱怨,因為在某些情況下,正是由於對手的刺激和反麵的激勵,反而讓你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