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八日,我曾有機會拜訪了一位伊斯蘭教大阿訇馬鬆亭老人,他告訴了我一些非常重要的細節。

馬鬆亭老人和老舍先生是多年的老朋友,友誼可以一直追溯到三十年代初,在濟南。抗戰時,馬阿訇主持重慶大清真寺的教務,並組織“回教救國協會”。和老舍先生也有過很密切的交往。應“回教救國協會”的請求,老舍先生和宋之的先生創作了話劇《國家至上》,曾在後方許多地方上演。主演的女演員張瑞芳曾被回族民眾親切地叫作“我們的張瑞芳”。

馬鬆亭老人一九五七年被錯誤地打成“右派”,思緒低落,生活處境也很淒涼。“文革”初起,老人更是不安,常常悶坐在河邊,一坐便是半天。

八月初的一天,他和夫人又來到什刹海岸邊,悶悶不樂地坐到黃昏。突然,一抬頭,他看見老舍先生獨自一人拄著手杖慢慢地沿著岸邊迎麵走來。馬老拉他一起坐一坐。

老舍先生一開口,就讓馬老夫婦大吃一驚。他非常坦率。他說他想不通,很苦悶,要“走”。

“馬大哥,咱哥兒倆興許見不著了!”老舍拉著老人的手,掏了心窩子。麵對多年不見的老兄弟,他完全無顧忌,反而能對麵直說。

馬老無言以對,站起來和他同行,送了他一程。

老舍先生說:“你們回家吧,我走啦……”

什刹海離家還有一段距離,除非專門來,並不順腳。老舍先生是專門來的。

他似乎在選擇自己的歸宿地。

他記得他的剛烈而清白的兩位殉難老朋友的選擇。

馬老和夫人的回憶使我震驚,當風暴還未刮到他的頭上時,他已經做好結束自己生命的一切準備,包括方式、地點。

馬鬆亭大阿訇的回憶實在是厲害,它把老舍之死的謎團裏的那最後一點殘霧徹底地吹散了。

它說明,投水隻不過是最後的一筆,圖畫的大框架卻是早已勾勒好了的。

它說明,人比動物不知道要偉大多少,因為人能計劃和安排自己的死。

它說明,就是沒有八月二十三日的批鬥,悲劇的結局也是注定了的。

它說明,士不可辱和寧折不彎並不能全部概括他的死。

全隻因為,他是一個極清醒的人。他看到了災難,不光是對他一個人的災難。

他最後選擇了太平湖,一個不出名的城外的野湖,是漁民養魚和打魚的地方。他對太平湖很熟。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二二年,他在這一帶當北郊勸學員,專門管城外北郊的私塾,他的辦公處便離太平湖很近。這段經曆讓他日後創作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三十年代,他替老母親在和太平湖相對應的城根兒裏買了一所房子,十間大北房,外加一個大院子。五十年代,北京師範大學在太平湖北麵建了新校舍,他在那裏做兼職教授,給中文係的學生講過小說課。這裏很安靜,沒有遊人。

老舍先生成了太平湖中第一位殉難者。當天,曾有成百上千的人聞訊而來,消息迅速傳遍北城。繼老舍先生之後,太平湖成了“文革”殉難者的盛地,連續幾日,每天幾十人往裏跳。

這一切,都是旁人無法替他安排的,是他的本意,有源、有根、有理。

他的好朋友巴金先生、冰心先生還有許多其他的人得知這一消息後,放聲痛哭過,國外的文學家率先寫了悼念他的文章和小說,瑞典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甚至準備給他頒發諾貝爾文學獎,可是,這一切,他都不知道了,他走了,實現了他的哲學——當發生禍患時,身諫,投水,殉難。

這個悲壯而淒慘的選擇,至今,還震撼著人們的心,深深地,重重地,久久地,讓一切善良的人們想起來便黯然淚下……並在酸楚中終於明白了他的死的全部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