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決定建紀念碑(1/3)
●在確定紀念碑位置時,周恩來提議:“將紀念碑建在天安門廣場上。”
●周恩來在致辭中說:“為號召人民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特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建立一個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1958年12月,中央政治局討論國慶工程時決定:廣場正中是人民英雄紀念碑……
● 決定建紀念碑
共和國故事·曆史豐碑
政協會議決定興建紀念碑
1949年8月3日《人民日報》刊載新華社的報道說:
“為國犧牲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工程,在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25周年紀念日正式興工。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除了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重要法律外,還討論通過了興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定。
會議在討論決定紀念碑的興建地點時,大家各執其詞,據理力爭。當時,有人主張建在東單廣場,有人主張建在西郊八寶山上,但是,更多的人主張建在天安門廣場。
人民英雄紀念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城市雕塑,也不是一個孤立的建築單體,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立,在時間與空間上都有著重大的政治象征意義。由此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研究,就必須將其與具有重大曆史文化意義的天安門廣場聯係起來考慮。
興建紀念碑涉及的問題很多,首先一個就是確定城市中心究竟在什麽位置。
有關城市的中心有兩個概念,即從地理空間角度確立的城市幾何中心和從政治、經濟等因素確立的城市中心。作為明清兩代的都城,紫禁城不僅位居老北京的幾何中心,也是古代北京的政治中心。
但是,城市中心會因政治、經濟,交通乃至規劃等多種因素影響發生變化和移動,比如遼、金時期,北京的中心在今天的廣安門外;元代則在今天的鍾鼓樓一帶,明、清時期移動到東四、西四和前門,形成三個中心鼎足而立。民國後因長安街打通才逐漸擴大並發展成為今天以長安街和天安門廣場為核心的北京城市中心
解放前,天安門廣場有過多次革命運動的遺跡,有過為震懾來朝臣民而設置的千步廊,中軸線上有貫穿南北的前後共15公裏和橫貫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約 50公裏的十字交叉軸線,說明這裏就是北京地區中心部位。
城市廣場是為滿足多種城市社會生活需要而建設的以建築、道路、山水、地形等圍台,由多種軟硬質景觀構成的。
位於天安門廣場北邊的天安門,原為1420年建成的。明代皇城的正南門,即承天門,是一座黃瓦飛簷、三重樓、五牌坊式木結構建築,1457年毀於火災。
1465年重修,已大體具備了今日天安門的規模。明末承天門又遭戰火焚毀。
1645年,清順治皇帝下詔重修承天門,1651年竣工,定名為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是全中國人心中的聖地。為什麽到北京的人,都要去天安門廣場區走一走,看一看?為的是在那裏體會一種個體與民族血脈相連的感情。作為中國人民舉行重大政治活動和紀念活動的場所,天安門廣場上發生的重要事件成為中國部分曆史的鮮明見證,天安門廣場已經成為一種國家和民族的象征。
這片開闊地帶已不是單一的物質廣場,它是一種精神聖壇,是中國人進行自我確認與感受日漸強大祖國的感情舉行儀式的場所。
因此,北京城的城市中心就是天安門廣場,其地理位置無與倫比地優越。
還有就是,北京城的中軸線與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關係極大,這是必須要搞清楚並確定的。
曆史上,從永定門到天安門長約7公裏的中軸線所起的作用,是進入皇宮的必經之路,而進入大清門也就是中華門,則是一個前奏,即引導來朝巨使逐步進入紫禁城中太和殿前的廣場,所以由千步廊所圍合的狹長空間並不是來朝巨使停留的地方,功能是舉行夾道迎送儀式的“禦道”,是一個行進的空間。
長安街交通線即今日的長安街東西軸線,在清代是不通行的,由於東邊的長安左門和西邊的長安右門與邊繞的宮牆一起,隔絕了外部才形成一個以行進功能為主的具有空間過渡性的“T”型廣場。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選址,對天安門廣場格局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將清代的政治中心廣場,即太和殿前廣場,轉換為天安門城樓外的天安門廣場。
建國初期,每年“五一”和“十一”兩個節日在這裏舉行慶典。改建前的天安門廣場,在天安門城樓東、西各有一座三座門圍成的橫向廣場,在中軸線上有一個千步廊。開國大典時已形成站隊的傳統,和莫斯科紅場不同,天安門到正陽門相距約880米,紀念碑正好可建在其中,前後各440米。因為原千步廊的序列是先收後放,使來朝的人有層層放寬的懾人氣氛,這個現狀不適應以人民為主的紀念性廣場。
包括故宮文物在內,必須把天安門廣場的環境、氣氛作一個徹底的革新,以適應社會主義祖國首都的精神麵貌。
周恩來提議建紀念碑位置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前期設計中,有一種意見認為最好不要遮斷從天安門向南望的中軸線,這恰恰是忽略了由於開國大典的
舉行,一個新的政治中心廣場正在形成,而人民英雄紀念碑將成為這個廣場的中心。
在大家討論興建紀念碑的位置時,周恩來提議:
將紀念碑建在天安門廣場上。
他解釋說,之所以這樣提議,是因為天安門廣場有“五四”以來的革命傳統,同時這裏也是全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
周恩來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讚同。
確定了把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立在天安門廣場後,接下來的問題是將紀念碑建在天安門廣場的哪個位置。
在確定位置的時候,有人主張建在前門樓上或放在中華門南麵約相當於現在毛主席紀念堂的位置;也有人主張拆除端門的城樓,將紀念碑建在端門台基上。
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從周代起就有在中軸線上建碑的傳統。看一下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中所處的位置可以發現,與古代天子諸侯宮殿前的空地廣場上碑的位置也十分相近。另外,建國以後,由永定門經前門、中華門到天安門的南北行進由於前門的封閉而阻斷,天安門廣場的行進路線轉向廣場東西兩側的道路,這也使人民英雄紀念碑成為一個由周邊建築圍合的廣場中心,這使得紀念碑的設計,可以向高而挺拔的方向發展。
也可以說,天安門廣場性質的轉換,確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思想和造型方向。
經過反複討論,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通過:紀念碑建在天安門廣場國旗旗座之南,天安門與原中華門門洞的中軸線上,並與天安門與正陽門的距離大致相當。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修建人民英雄紀念碑,並於9月30日舉行了奠基典禮,同時通過了紀念碑碑文。
這座為紀念1840年至1949年間為革命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高大塔碑,堪稱中國“第一碑”。
從後來建成後的效果來看,中間留出了寬闊的群眾場地,從廣場北部南望紀念碑,前庭開闊,恢宏雄偉。
在紀念碑建成後,這裏多次舉行全國性的大規模的群眾集會活動,都很成功,證明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位置確定是深謀遠慮的規劃與布局。
周恩來在奠基儀式上致辭
1949年9月30日,毛澤東等剛參加完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們,邁著穩重的步伐,緩緩地,默默地,從中南海的懷仁堂走出,來到天安門外的奠基石碑前。
在夕陽餘輝的照耀下,整個天安門廣場顯得柔和而莊重,時間好像在此時停止,曆史好像在這裏定格,一切都停下勿勿的腳步,等待莊嚴的時刻到來。
在這裏,即將要舉行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這是一個虔誠的神聖儀式,也是一個充滿無形潛力的偉大儀式。
在中國人民擺脫屈辱曆史、反對殖民統治的鬥爭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光輝曆程中,中華兒女不屈不撓,英勇奮鬥,寫下了一篇篇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樂章。
為了永遠紀念革命的先烈,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在新中國誕生的前夜,黨和人民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這是個重要的時刻。此時的天安門安靜而肅穆,3000多名首都各界群眾代表早已提前到達現場。
一般奠基典禮,由奠基人鏟一鏟土,投入坑即成,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儀式,顯得格外莊重嚴肅。大家都感到有一種告慰五千年中華曆史、告慰無數革命先烈的沉重感。
毛澤東精神抖擻,麵對全體政協代表,站好立正姿勢,兩手緊貼褲縫,以昂揚的聲調,喊出了符合步兵操典要求的口令。
盡管事前沒有經過任何統一訓練,但大家的行動卻是那麽一致與規範,可見,此時都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支配著大家,那就是虔誠的心。
紀念碑奠基禮儀式,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主持。
隨著,國歌響起: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
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
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
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
起來!
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
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
前進!
前進!
前進!進!!
國歌響徹天安門廣場,餘音繚繞,伴隨著藍天,伴隨著白雲,在天空久久回**。
每個人都在心中默默地唱著,唱著,一種潛滋暗長力量注入了每一個人的熱血。
18時整,林伯渠秘書長走向前,莊嚴的國歌樂曲聲中,他充滿感情的聲音宣布:
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禮儀式現在開始!
接下來,周恩來代表主席團走向前,麵向參加儀式的同誌們,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致辭:
我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號召人民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特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建立一個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現在,1949年9月30日,我們全體代表在天安門外舉行這個紀念碑的奠基典禮。
這時,全體代表都向人民英雄脫帽致哀。大家低垂著頭,一分鍾,兩分鍾……時間好像凝結了一樣,它濃縮了五千年的中華曆史,凝結了無數革命先輩的心血結晶,在此時此刻,都化為了中華民族的永恒力量。
毛澤東在奠基儀式上宣讀碑文
全體代表向人民英雄
脫帽致哀完畢,毛澤東走向前,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宣讀由他親自撰寫的紀念碑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曆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年以來”指解放戰爭;
“三十年以來”指1919年“五四”運動到建國期間,其中所指戰爭包括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一千八百四十年”指1840年鴉片戰爭。
碑文的含義就是分別對三年解放戰爭時期,為了最後摧毀國民黨反動統治而犧牲的英雄們,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以及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100多年來在反帝反封建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表示永遠的紀念。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他們英勇鬥爭的勝利果實,他們雖然死了,但是他們的鬥爭精神和豐功偉績千秋永照,萬古長存。
毛澤東的聲音鏗鏘有力,在天安門上空久久回**。他的碑文也寫出了,所有生者對英雄們懷念與崇敬的心聲,許多人流下感動的淚水。
爾後,毛澤東跨步向前,執鏟鏟土,投入坑中。
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其他代表們也都一一鏟土如儀。
以紀念碑為中心規劃廣場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舉行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決定:為了迎接共和國的第10個國慶紀念日,要改建天安門廣場,並在北京建設一批公共建築工程,即:萬人大禮堂,即後來的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曆史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中國美術館、釣魚台國賓館、全國農業展覽館、北京火車站、北京工人體育場,總建築麵積64萬平方米,簡稱“國慶十大工程”。
這次擴建工程中的天安門廣場建築規劃,最突出的一點,是以人民英雄紀念碑為中心提出了“品”字型、“四”字型等方案,最後綜合以上方案,由毛澤東、周恩來、彭真確定。
1958年12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國慶工程,正式批準了天安門廣場規劃和施工方案。
改建天安門廣場關係到迎接建國十周年、解決全國性大型會議場所、對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需要,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曆史意義。
最後審定的天安門廣場規劃方案是這樣的:廣場正中是人民英雄紀念碑,西側為人民大會堂,東側為中國曆史、革命博物館,東西相距500米。廣場南麵拆除了中華門,從天安門城樓到正陽門之間相距860米。廣場由原來的21公頃擴大到44公頃,可容納40萬人聚會。在人民大會堂以及中國曆史博物館和革命博物館的南麵,預留了另外兩座大型公共建築的位置。
國慶10大工程中,天安門廣場的改建無疑是國慶工程的核心。宏偉壯麗的天安門廣場,處於北京的心髒位置,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廣場。
1949年開國大典前,天安門廣場進行了一次整治,立國旗旗杆,移天安門門前的華表和石獅;1950年,拆除東、西3座門;1952年,拆除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將觀禮台改建為永久性建築;1955年天安門廣場進行了一次較大的改建,拆除了沿公安街和西皮市的東西兩道宮牆,廣場麵積擴展了近一公頃,天安門前的榆槐樹換植油鬆,廣場鋪砌了混凝土方磚。
自1949年到1954年,北京市就天安門廣場的改建陸續做了15個方案,反映當時對天安門廣場的性質、規模,對古建築的處理以及廣場的尺度等都有很大爭論。
毛澤東對天安門的改建表態:改造天安門廣場要反映出我國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特點,氣魄要大,要使它成為莊嚴宏偉能容納100萬人集會的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在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向彭真指示,天安門廣場要從原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處一直向南拓展,直抵正陽門一線城牆。
1958年12月,中央政治局正式開會討論國慶工程,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出席,周恩來親自介紹天安門廣場規劃設計。
會議通過了綜合設計方案:天安門廣場是一個莊嚴雄偉的政治性廣場,保留正陽門和箭樓,拆除中華門,東西兩側分別為革命博物館、曆史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其體形、體量和高度,既取決於建築物本身的需要,也要與廣場的整體性,乃至舊有的古建築相協調。廣場麵積初定40公頃,略呈長方形。
天安門廣場的工程從1959年3月開工至1959年9月結束,僅用了6個月時間。按照這一指示進行的天安門廣場改建,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60米,最終實現的麵積達44公頃。廣場中心幹道長390米,寬80米,可同時通過150列縱隊遊行隊伍,廣場中部可容納40萬人遊行聚會。
這就是當年“國慶十大工程”的核心,即天安門廣場改建的最終格局,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天安門廣場的格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