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解決興建難題(1/3)

●1952年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25周年紀念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工程在這一天正式開工。

●1953年4月11日,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確定采用青島浮山所產的紫百合色花崗岩,作為碑身用料後,大批工人開進駐青島浮山石礦,開始了紀念碑石料的開采工作。

●彭真特別告誡設計人員:“這個工程一定要做好,不能出半點差錯,寧可多用些材料絕不能發生安全問題。”

● 解決興建難題

澆灌紀念碑主體結構

1952年8月1日,是建軍25周年紀念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工程在這一天正式開工。

在開鑿地基前先鑽探地層,打了17個鑽眼,做承重試驗4處,基礎混凝土在地平麵以下3米,距地下水麵尚有60厘米,無須打樁。

基礎鋼筋混凝土按重量比進行配合,分層連續築打,用氣壓振搗器振搗,於11月13日完成,養護保溫在1個月以上。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身結構是鋼筋混凝土空筒,成為碑身主要受力的內胎,外砌的花崗岩石塊用鍍鋅的鐵釘鉚固,並用水泥灌漿澆鑄成整體。

碑體上層及月台下內部,可從幾處活動的地平麵蓋板下去,並有鐵爬梯直達碑頂,以便維修。

碑身坐落在30米見方的獨立擴展的鋼筋混凝土平基中央,為一次澆鑄而成。

為了使工程主要負荷施加後,結構的重力變形盡早完成,盡量減少外砌石料結構受重力變形影響。

建設者嚴格控製了先中央、後四周的安裝程序,使工程保持了長期的變形穩定。

工程事務處的結構設計組由北京市各有關單位臨時抽調。

由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的沈參璜主持,成員有沈兆鵬、葉於政等人。

由於中央要求早日完工,經過主持工程的領導初步商定如下工程結構樣式:

第一,台基部分先按做陳列室的設計,以後如有變更再做修改;

第二,下層平台不做檢閱台使用,因已有天安門做檢閱台;

第三,碑身內部做成空筒,頂部不開瞭望窗以維持碑的莊嚴肅穆,但在筒壁安裝鐵爬梯,以便日後更換碑頂造型及查看筒內構造;

第四,碑頂造型設計可以推遲一些,進一步在工地製作3個不同類型的足尺模型,繼續征求各方意見。

後來決定暫時選用目前近乎小廡殿的形式,以後如有更好的造型,再予更換。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內部為鋼筋混凝土矩形筒體,碑體的各花崗石塊用鐵錠榫連成整體,同時與筒體的預埋鋼筋用細石混凝土澆灌為一體,這樣增加了碑體的整體性及鋼度。

碑頂石下麵的筒壁留有細長的縫隙,以利通風。碑頂石塊間的縫隙以金屬條覆蓋,以防長草,顯得不嚴肅。

在全部陳列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即將完成時,對台基部分應做成實體的意見又占了上風,最後決定放棄陳列室。

此時陳列室主體結構已澆灌完畢,為加寬二層平台,隻得將陳列室四周頂板適當外挑,花崗石即鋪在陳列室的頂板上,並在碑身四邊的平台區各留一個進入孔,便於日後入內檢查,這就是紀念碑最後的結構式樣。

采集碑心石並運抵北京

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需要使用大量堅固的花崗岩和漢白玉,為此,碑建委專門成立了采石小組,專門負責石料采集工作。

在決定采用何種石料時,采石小組頗費了一番周折。

最初認為漢白玉顏色太白,因此,考慮采用北京昌平所產的黃色花崗岩。但是經礦產勘探局專家論證,黃色花崗岩多年後會變黑,所以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建築專門委員會決定,選用青島浮山所產的紫百合色花崗岩作為碑身用料,以山東泰山所產的青灰色花崗岩,鋪設紀念碑周圍地麵,甬道為昌平微黃花崗石。而紀念碑碑心所用的大石料采自青島浮山。

1952年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在青島黃台支路1號設立了辦事處,負責采石與運輸事宜。直到1955年12月完成采石任務後,石料供應組撤消。

在紀念碑所有的石料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塊整石料碑心石。稱得上是中國建築史上少有的完整花崗石。而采運工作更是讓人叫絕。

1953年初,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開始從全國尋找適合建紀念碑碑心的石料,最後確定采用青島浮山所產的紫百合

,因此對傳統石刻工藝有很高的技藝,他們有著自己習用的一套石刻方法。但對從西洋引入的西方雕刻技術卻知之甚少,甚至幾乎沒有人見過用於放大雕刻的點星儀。

據《新觀察》雜誌記者張祖道回憶,他在工地看到了許多石工們練習刻的佛像與馬等,相當精美。但梁思成對他說:

要把石工們訓練成比較統一的風格,如果各人風格不同,對紀念碑浮雕的刻製就不好了。

在劉開渠的領導下,1953年4月至1954年3月美工組對石工進行訓練,使得這些工匠在實踐中成長為新中國第一代兼通東西方石刻技藝的優秀石雕藝人。

在訓練其間,參與紀念碑工作的雕塑家們先拿出自己的雕塑作品,讓石工作為練習對象進行臨摹。

這些作品先後有劉開渠的《毛主席半身像》、蕭傳玖的《朱總司令像》、沈海駒的《毛主席半身像》,王丙照的《老頭半身像》,穀浩的《工人半身像》,劉士裕的《農民半身像》。

其中滑天友的《工廠努力生產,建設光輝的新中國》由12個石工參與,刻製了4個月。王臨乙的《民族大團結》也是由12個石工參加練習,從1953年11月起至1954年3月底,用去5個月。

由於紀念碑浮雕所采用的漢白玉開采於北京房山,完整的大料不易取得,為了確保不出現石料的損毀,美工組在人像練習的基礎上,指導石工再進一步試刻紀念碑浮雕人物,如劉開渠的《婦女頭像》、渭田友的《五四運動青年頭像》。

1955年後,雕刻組的100多名成員正式依照第一次創作的泥塑形象進行雕刻。

正是在一年多的石刻練習中,石工們熟悉了運用點星儀放大雕刻的技術,掌握了從粗刻到細雕的方法,有力地保證了紀念碑浮雕石的完成。

比較完成後的石刻浮雕與泥塑稿,可以看到,紀念碑浮雕基本保留了泥塑稿的精華,雖然失去了一些細節的生動,但成為概括整體。

1958年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後,劉開渠將這些石工留在北京建築藝術雕刻工廠,繼續為北京的古代建築修複和城市雕塑做出貢獻。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造過程中,有這樣一批默默無聞的工匠,他們在施工期間,披星戴月地奮戰在工地的第一線。他們的故事盡管很少被人提起,可是,對紀念碑的建設他們同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討論解決紀念碑朝向問題

按照中國的傳統,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正向即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大字,因此,原先被設計在南麵。但在施工的過程中有人提出,人們從東西長安街進入廣場應麵對紀念碑正麵,建議正麵應朝北。把群眾意見收集後,報請周恩來。周恩來經過認真的思索後確定,北麵為紀念碑正麵。

這樣,紀念碑就旋轉了180度,施工過程中“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也被鑲嵌在了紀念碑的北麵。

其實關於紀念碑的朝向問題早在一年前已經開始討論。

1953年9月26日至10月30日,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舉行了碑形資料展覽會,建築工程學會的代表們參觀之後在座談會上提出建議

碑的正麵一定朝南,但北麵亦可作正麵,毛澤東的題字,南北都有,政協通過的碑文刻在東西兩側,否則毛澤東在天安門檢閱,看到碑的背部,不太好。

這是比較早地考慮將毛澤東題寫的8個大字放在北麵,將北麵也作為主麵的一個建議,但提出將碑文置於碑的東西兩側,是與“將碑文置於中軸線上”的設計要求相連的。

現在我們看到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麵朝北,背麵朝南,正好和傳統的宮殿建築和傳統石碑的朝向相反。

有人可能會這麽認為,這種布局正是中國共產黨扭轉乾坤,人民當家做主的體現。

據當年參與紀念碑創作的雕塑家李幀祥的回憶:

原來設計是正麵朝南,已經施工了,有一年國慶檢閱,毛澤東在天安門上說:“幹嘛廟門都朝南?”當時大石頭都已打好,要往上吊裝,就改為朝北。

1953年11月至1954年8月期間,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設計在施工期間仍然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並再次做了修改設計。

這個時候的設計圖紙上的方案仍然將南立麵

正在建設中的紀念碑的碑身細瘦而高,建議“加肥”、“縮短”。對此,劉開渠處長組織了各組負責人開會加以研究。因為紀念碑尚未完工,碑體在夜間因沒有燈光而顯得細瘦,如果此時將混凝土碑筒加以縮短,可能會帶來工程上的很多問題。最後決定,維持原方案不動。

這一決定在12月13日以報告的形式交彭真市長。

12月14日,彭真批複同意,避免了紀念碑建設中的隨意性。

人民英雄紀念碑揭幕落成

人民英雄紀念碑從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開始動工興建到1958年5月1日揭幕落成,曆經了將近9年的設計施工時間。

建成後的紀念碑和天安門相對,碑身由大小不等的413塊花崗石組成。

碑基占廣場地麵3000多平方米,碑高達37.94米,為我國自古以來最大的一座紀念碑。

碑的形式既有民族風格又有新時代特征。

碑心石重60噸。

碑身正麵最醒目的部位裝著一塊高14.4米,寬2.72米的巨大花崗石;上麵鐫刻著毛澤東題的8個鎦金大字。

碑身另一麵用每塊2.4米高,4.62米寬的7塊大石組成,鑲著周恩來書寫的碑文。

紀念碑的台基分兩層,上層長寬各32米,下層台基東西長61.54米,南北長50.4米。兩層台基四周都有寬敞的台階和漢白玉護欄;碑身台座四麵鑲嵌8塊巨大漢白玉浮雕,浮雕高2米,總長406.8米。

用肉眼觀察,可以看出從下向上數,在第13層碑石處碑身開始有收分,使碑形更顯挺拔。

紀念碑上的浮雕作為建築的裝飾,不僅與整體建築渾然一體,而且因其題材表現了近代史中重大的事件。

作品又表現了重大曆史事件中的典型場景和典型形象,所以這一組浮雕亦具有獨立的欣賞價值。

浮雕刻畫十分精細,發揮了浮雕藝術的特殊魅力,於相對的平整中表現了立體的深度。

在藝術形式上,既有相對統一的風格,又發揮了各位雕塑家的長處,從而形成和諧的整體風格。

《新中國美術史(1949~2000)》稱:

作者絕大部分是從歐洲留學回來的雕塑家,所以整體風格上也是以西方雕刻藝術手段為主要造型方式,盡管有些藝術家已作了一些民族化的探求,主要是在衣紋等方麵的處理上具有一些民族特色。

《新中國美術圖史(1949~1966)》認為: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美術史中雕塑的開篇大作,是時代的精品,也是時代的經典。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全部建築,加上地下30米見方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在內,總重約1萬噸。

4月22日,從建碑開始就在這裏艱苦勞動的雕刻工人們,在10塊大浮雕上麵作完了最後一遍修飾。

負責領導紀念碑美術設計的雕刻家劉開渠和紀念碑工地負責人賈國卿,仔細地檢查了每塊浮雕、欄杆等工程的質量。

紀念碑第一項工程的質量都完全符合要求。

每一塊浮雕都很細潔光滑,沒有什麽細微的損傷。用花崗石鋪成的月台地麵和台階,像玻璃板一樣平整。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整個興建過程中,沒有發生過一件工傷事故和刻壞過一塊漢白玉。

新中國建立初期,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經過參加紀念碑工程建設的建築師、藝術家、工程師和許許多多民眾的忘我勞動,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在天安門廣場上建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開國大典舉行於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之後,這是億萬民眾的意願,也充分體現了共和國開國領袖群體卓越的政治智慧。

可以說,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的不僅有歡呼跳躍的數十萬群眾,還有無數革命先烈的英靈。人民英雄紀念碑可以稱之為新中國建國後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公共藝術工程。它的完成,體現了3個重要特點,即人民性、民族性、整體性。

首先是人民性。

早在1949年10月8日,渭田友在一封回複北京市建設局關於征求紀念碑設計意見的信中,就提出了4個紀念碑設計時的原則條件:

一要人民一望就懂;二要適合場所需要;三要具有共通性;四要人民在集會時可以看見。

這可以說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理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