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有一段時間曾經非常迷信“精英”,要求“凡是要做主管以上的位置,必須在海外,如美國、英國受過3至5年的教育,或工作過5到10年”。2001年,他更是建立了一個幾乎全部是“海龜”的團隊,全麵放棄了“土鱉”。
但是以後的事實證明,隻靠“海外兵團”是不行的。“海外兵團”對中國國情知之甚少,在這一點上遠遠不如“本土人才”,他本土作戰的能力遠遠不如“土鱉”。馬雲說:“我請了那麽多外國高官,仗打下來他們都死掉了;結果回過頭來一看,倒是這幫土八路還在拿著大刀往前衝。”於是阿裏巴巴的管理團隊從“海龜團隊”過渡到了“土鱉軍團”,建立了隻剩下一個海龜的管理團隊。
但是當阿裏巴巴再次擴張,真正走向國際時,馬雲發現,“土鱉軍團”的戰鬥力遠遠沒有“海龜團隊”厲害,光靠本土團隊也不行,還得再引進國際精英。於是,在2006年,阿裏巴巴終於建立了一支不分新老、不分土洋的第一流的管理團隊。
正是由於馬雲堅持“合適的才是最好”的用人原則,所以才打造出了一支執行力非常強的團隊。團隊中高手雲集、人才濟濟,目標一樣、夢想一樣、**一樣,成為阿裏巴巴無往而不勝的中堅力量。
人生忠告俗話說:“鞋子合適不合適,隻有腳知道。”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任何事情隻有自己親自嚐試了,感同身受以後,才能知道適合不適合自己。道理很簡單,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和發展理想,所以我們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那就是最好的。也是自己願意去付出努力去做的,這樣才會有好的心情和對美的追求。
5.對你的員工一定要真誠
創業者總是感慨管理難。一定程度上,創業者管理難的根本原因還是出在創業者的心態上,直接點說,就是民企管理者缺乏人與人之間應有的“真誠”,懷著純粹“利用”的心態來管理下屬。這樣的創業者為數不少,他們在把別人當傻瓜的基礎上,隨心所欲地利用下屬。
隻是,“傻瓜”畢竟隻是極少數,大多數人都是很聰明的,創業者不能一廂情願地把別人都當做傻瓜,糊弄糊弄就行了。因為,時間一長,下屬自然就會發現領導的用心,這樣長久下去,企業就會喪失戰鬥力。
於是有的創業者甚至采用一些“自認為聰明”的辦法:既然你已經覺察到了,那麽我就順勢辭退你,再換個新人,利用他的“熱度”也是完全可行的。但是這種缺乏真誠的管理就會導致企業管理體係混亂不堪,不能任用好人才,不能挽留住人才,委實是一種“人才浪費”。
進而,在這樣的民營企業中,員工能按崗位章程保質保量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很少,存在著大量的花拳繡腿、虎頭蛇尾、好人主義等種種形式主義現象;人浮於事,碰到事情互相推托、遇到責任互相推諉、遇到榮譽爭相邀功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些使企業總體工作質量不高,辦事效率低下。久而久之,這些企業的壽命也會像其“用人方式”一樣,“熱度”過了也就自然倒閉了,很難有什麽長壽可言。
平心而論,不管是從個體人格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人際交往的角度,創業者都應該以一顆真誠的心來尊重下屬和同事,將心比心地多替下屬想一想,多進行“換位思考”,站在下屬的立場多想一想。
唯有真誠,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唯有真誠,合作關係才可能持久;唯有真誠,企業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團結和凝聚力。相反,一切的欺騙和謊言最終都會被揭穿,並被這個世界無情地拋棄。
馬雲有一個觀點,就是對他的員工一定要真誠,他追求與員工之間要做真誠的交流。他曾經在演講的時候說:“你可以不說,但是隻要說,就要說真話。”
馬雲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有一次到一個朋友的公司裏麵去,發現中午的時候公司員工都在午休,他覺得這個老總還是很關心職工健康的。誰知道這個老總笑著說:“我哪裏是關心他們呀,我這是為了省電,所以就騙他們,讓他們中午強製休息兩個小時,可以節約不少電費呢!”
當時,馬雲就覺得這家公司活不了多長時間。如果這點小事都不能夠對員工講明,像對待賊一樣地防著員工,員工又怎麽能夠為公司全力以赴呢?果不其然,這家公司很快就倒閉了。
馬雲特別強調對待員工要以誠相待。還是在1995、1996年的時候,那時的馬雲還在做中國黃頁。有一次由於資金緊張,離發工資的時間隻有3天時間了,公司賬號上卻隻有2000多塊錢,而工資就要發8000多塊錢。
馬雲沒有隱瞞這種情況,他直言不諱地將公司的困境告訴了員工。馬雲真誠的態度贏得了員工的理解。員工告訴馬雲:沒關係,就是兩個月不拿工資也跟你幹下去。雖然馬雲最後還是按時給員工兌現了工資,但是這種對員工以誠相待的做法,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馬雲對於員工真誠相待,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收購雅虎的時候。麵對雅虎員工對自己的不信任,馬雲依然真誠相待,他給予雅虎員工“N+1計劃”,並且用股權真心地挽留員工。結果,隻有4%的員工選擇了離開,大部分員工都為馬雲及阿裏巴巴的誠意所打動,選擇了留下。
當雅虎員工到杭州的時候,馬雲更是用一顆真誠的心熱情地接待他們,甚至細致到連雅虎員工的早餐問題,都進行了認真的討論,進行精心的準備。
考慮到雅虎員工的生活習慣,馬雲采用了“中西合璧”的早餐:當滿載雅虎員工的專列到達杭州的時候,每一位雅虎的員工都收到了一個小袋子,裏麵裝著兩個熱包子,一瓶牛奶以及餐巾紙。考慮到這些人長途奔波,洗漱不方便,小紙袋裏甚至還有一盒口香糖!一頓早餐就讓雅虎員工心裏暖暖的。馬雲對於雅虎員工的真誠關懷由此可見一斑。
馬雲對於員工以誠相待,在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上都能夠得到體現。馬雲不讓員工稱呼自己“馬總”。他說:我希望和同事之間是真誠的感情,像親人一般的感情,而不是單純的老總和下屬的關係,叫我的名字不是很正常嗎?名字起了就是給人叫的呀!
馬雲的真誠也贏得了員工的稱讚。一位阿裏巴巴的員工這樣評價馬雲:“我感覺他本質非常好,非常善良,比較照顧周圍的人,而且不是應付也不是應酬,而是發自內心的關心。他把我們當做真正的朋友,他付出從來不講回報,他平等待人,而且處事很公正。很多事情我們覺得困難,可是他卻說,你看我們還有那麽多的希望,跟他工作很高興。”
正是由於馬雲對待員工很真誠,所以員工也以積極的工作回報馬雲。阿裏巴巴的團隊是一個富有戰鬥力的團隊,應該與此說有很大的關係。
傑克韋爾奇曾說過:“在你的企業中,80%的利潤來自於滿意的員工。”滿意的員工才能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幫助企業走向成功。
誠信不僅體現在經營上,更體現在對員工的真誠上。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人才,通過公司的真誠與人才建立良好的溝通機製,才能夠極大地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員工的態度決定了其效率高低和產量多少,從而決定了企業的利潤大小。有些管理者受短期利益驅動,隻顧眼前能夠“撿到芝麻”,不管將來會“丟了西瓜”。
進一步來講,這與企業老板或決策者的用人觀念也是有緊密關係的。許多創業者都把人當做“成本”來對待,而沒有把“人”當做一種資源。既然是企業的成本,那麽,企業最關注的就是如何降低成本。於是,企業就會形成一種不良氛圍:拚命地壓榨。老板壓榨高層,高層壓榨中層,中層壓榨一般員工,總之是一層層地往下壓榨,恨不得把所有的油水都擠幹,哪裏還談什麽“真誠”,哪裏還談什麽“尊重”,哪裏還會有什麽“換位思考”。
隻有彼此“真誠”,才會相互“尊重”,才會讓管理者與員工感到彼此之間在人格上是同等的,才會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潛能,切切實實地為企業降低成本。創業者迫切需要認識到這一點。
人生忠告
誠信二字對任何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為人真誠、誠實待客、言而有信,是一個人立足社會、成就事業的前提。反之,為人虛偽、欺騙別人、言而無信,即使能騙得了一個人、騙得了一時,但終究騙不了所有人、騙不了一世,最後必將被人唾棄,一事無成。
6.豁達為人,寬容處世
據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全線建成後,參與工程的主要人員舉行了一場慶功宴。在舉杯歡慶的時刻,一個外國記者這樣問道:“在建造工程的過程中,誰的貢獻最大?”在場的著名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回答說:“反對三峽工程的人貢獻最大。”
也許這個回答會讓提問的記者一頭霧水,更會讓聽到這句話的所有人都疑惑不解,不過仔細想想,這句話卻不無道理。
正是因為有了反對者的存在,才能讓人們始終保持著清醒理智的頭腦,保持豁達大度的胸襟,迸發出生命的潛能。無怪乎西方媒體會這樣評論:“是寬容鑄成了一座世界大壩!”
寬容者讓別人愉悅,自己也快樂;刻薄者讓別人痛苦,自己也難受。寬容和豁達,體現了一種淡定的從容,一種非凡的氣度,一種高貴的修養,一種難能可貴的品德。它不僅僅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還是精神和心靈的成熟,一個懂得寬容的人,不僅能讓自己感受到無限希望,同樣也會讓自己更加充實和快樂。
隻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中,就避免不了要和他人打交道,而世事又不會總順著自己的心意,因此隻能用寬容和豁達來平衡人際關係。在寬容和豁達當中,所有的糾葛、怨恨、偏見和不快,都會煙消雲散,消失地無影無蹤。
馬雲從小就有一身俠肝義膽,小時候為了朋友而兩肋插刀的事情幹過不少,因此交友甚廣,朋友眾多,而在他創業之後,那些他曾經幫助過的朋友也紛紛前來相助,成為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馬雲還在上大三的時候,曾擔任院學生會主席,經常為了同學們的事兒而四處奔波。有一次,班上有一個同學犯了一個錯誤,學樣的領導研究後決定取消他研究生考試的資格,這個同學後悔不已。雖然馬雲和他並不十分熟悉,但也為學校的這個決定而深深地為他感到惋惜,因為他的專業成績相當不錯,如果不能參加考試實在有些浪費人才,而且說不定以後就再也沒有專業發展的機會了。於是馬雲熱心地對他說:“你先別著急,我去跟領導們說說看。”然後馬雲就找到了班主任,係領導,院領導,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足足花了兩天半的時間,終於為那個同學爭取到了考試的資格。後來,這個同學也十分爭氣,一下子就考上了研究生。但是,在那以後的好幾年裏,馬雲再沒有他的消息了,對於馬雲的幫助,那個同學甚至沒有一點感謝的語言,馬雲心裏有一絲隱痛,好像自己被出賣了一樣。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他也漸漸地把這件事給忘了。
1995年的一天,馬雲在深圳,突然一個人來找他,激動地握著他的手說:“我聽到了你在深圳的消息,所以專門從廣州趕來看你。”原來,這個人就是當年馬雲曾經幫助過的那個同學,現在他已經是一家外資公司的高層領導。馬雲曾經十分欣慰地說道:“雖然很多時候都有過被出賣和利用的傷痛,但我相信一顆善良寬容的心,總能交上幾個真誠的朋友。”
俗話說:“處世讓一步為高。”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用豁達和寬容處世是十分重要的,遇事存一分豁達,可以使人彼此認同和理解,也會讓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幾分障礙,多一些推動力。一個斤斤計較的人,永遠隻能生活在雞毛蒜皮的鬥爭與掙紮中,讓他人受到攻擊,自己也逃脫不了傷害。
說起豁達和寬容,其實人人都不否認它的巨大力量,但是做到卻真的很難。
我國古時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不僅在書畫藝術上有頗高的藝術造詣,他的寬闊胸襟和大度為人更是備受人們的尊崇。
有一次,鄭板橋從江蘇老家來到了當時的繁華大都市蘇州,並在城東的桃花巷東頭開了一家畫室,以賣畫為生。湊巧的是,在桃花巷的西頭也有一間畫室,畫室的主人名叫呂子敬,在當地小有名氣。
呂子敬十分擅長畫梅花,他的畫可謂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過他這個人非常自負,時常當眾自稱他畫的梅花“遠看花影動,近聞有花香”。
鄭板橋得知這一切之後,便隻畫一些蘭花、翠竹、花鳥、蟲魚之類的東西,從不描繪梅花。一次,有一個從京城來的官吏酷愛字畫,當他看到鄭板橋那精湛的字畫時,非常高興。於是便請鄭板橋以“梅花幽穀獨自香”為題,為他畫一幅梅花圖,酬金是50兩銀子。
不過,鄭板橋卻沒有被高價**,他連忙推脫道:“要說畫梅花,當屬呂子敬先生畫得好,他畫的梅花遠近聞名,可值百兩銀。”於是,這個官吏就去了呂子敬的畫室。
後來,呂子敬聽說了這件事,更加自高自大,覺得自己的畫比鄭板橋的強多了,甚至在外人麵前誇下海口:在蘇州城裏隻要他說第二,就沒人敢排在第一。一些看不慣他的人,便將這番話帶到了鄭板橋那裏,不過鄭板橋並不計較,他隻是一笑了之。
就這樣,鄭板橋在蘇州呆了三年,臨走時許多文人墨客前來相送,呂子敬也在其中。當著眾人的麵,鄭板橋酣暢淋漓地畫了一幅氣韻不凡的梅花,並將其贈於呂子敬。呂子敬接過畫,看的是目瞪口呆,平時侍才傲氣的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鄭兄始終不肯畫梅花,隻是為了讓小弟保住一口飯碗,小弟為以前的言行感到十分慚愧。”
鄭板橋雖然技壓群雄,但他卻從不張揚,還時刻留給別人一個生存的空間,這種氣度和胸襟實在令人敬佩!這種心態和馬雲十分相似。馬雲創辦的公司雖然一天下來的利潤可能就高達幾個億,但他從不以此拿來炫耀,在他看來,他隻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
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學會寬容,無論是對相左的意見,還是對敵意的攻擊,豁達就是一尊善意的包容,這種寬厚足以讓人馳騁天下。沒有了寬容,人生將會寸步難行。一個不懂得寬容的人,常常會因為把生命的弦繃得太緊而體無完膚,也給自己帶來許多無謂的衝突和不良的後果,長期下去,總有一天會承受不住這巨大的壓力而斷裂。
人生忠告
寬容和豁達,是用一種博大的胸懷和善意的理解,去寬待有著各種各樣缺點的人們,甚至是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們。這種魄力令人佩服,使人尊敬,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懂得寬容的人就像一道耀眼的光芒,不論身在何處,總是能散發出獨特的亮點,聚集無數人的目光。這是一種仁愛的光芒,是對他人的釋懷,更是對自己的善待。
7.人才永遠是企業的常青樹
馬雲知人善用,任人所長,還特別強調了“雙手合十方可鼎力相助”。因為馬雲深切地明白能否做到“禮賢下士,不拘一格,慧眼識珠”是事業成功的根本所在。
千裏馬常有,但伯樂卻不常有。而他正扮演著一個很出色的伯樂,大量起用年輕一代的人才使得企業超常規發展,最終執中國網絡史之牛耳。
“人”才是企業之根本。有了人,善於用人,企業就會擁有一切;反之,則會失去一切。其實所有的企業管理人員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又有幾個管理者能像馬雲一樣——有一顆虔誠之心來領導員工呢?
企業家如何管理好企業已成為商場中不可回避的話題之一,而企業的管理重在用人。而馬雲作為成功的企業家,對此有著獨特的看法。
馬雲說:“當員工達到100人時,我必須站在員工的最前麵,身先士卒,發號施令;當員工增至1000人時,我必須站在員工的中間,懇求員工鼎力相助;當員工達到10000人時,我隻有站在員工的後麵,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員工增到50000—100000人時,除了心存感激還不夠,必須雙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誠之心來領導他們。”
人才是經營公司的頭等任務。而在用人方麵,怎樣對待人才,則是管理者領導能力和駕馭能力的最高體現。在競爭激烈的商場王國中,要想在戰爭中取得勝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懂得用人。所以,人才永遠是把事業做大的資本,人才永遠是企業的常青樹。
尤其是在對待員工方麵,要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使他們願意為自己服務。一定要讓員工看到希望,這樣他們才會拚搏向上,同時也要給他們一定的後備保障,以此來免去他們的後顧之憂,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另外要讓員工感覺到你對他們的重視,讓其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價值,變得自信。
然而,有了人才,還要善於運用才是真理。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每一個人也都有優點及缺點之分,就好像大象的食量是以鬥計,螞蟻以一小勺便足夠的道理是一樣的。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為原則;又像一部機器,假如主要的機件需要用五百匹相比是小得多,但也能發揮其一部分作用。
無論大小的企業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做最多的事拿最少的錢。他會告訴員工你現在是在學習,在當你在公司有了無可替代的地位的時候你就有資本了。但是員工卻希望老板在給自己做了體現能力的工作時可以得到讚同,同時達到付出與收獲成正比。
而事實上,老板和員工的想法是永遠都不會統一的,因為出發點不同。但是阿裏巴巴的馬雲卻是一個例外,他認為,員工是創造財富的來源,是成功的基石,隻要有了他們,天下盡其所有,所以在阿裏巴巴時,隻要是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員工,都可有機會入股,做股東,讓他們時刻感覺到自己是阿裏人,時刻感覺到老板原來也是如此地看重自己,時刻感覺到為他人工作,其實就是為自己賺錢,充分體現了讓員工做“老板”。
馬雲如此看重員工,也正是他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在阿裏巴巴,每個員工都能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都會盡自己的最大能力為公司創造財富,從而有了阿裏巴巴輝煌的今天。
所謂企業感恩文化就是以保障企業共同利益和回饋他人為根本,通過反哺的形式構建企業與投資人、員工、顧客、群眾、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感恩互動,最終形成企業發展成果共享最大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精神文化。
在阿裏巴巴有這麽一個故事廣為流傳:
飛畢業於名牌大學,自走出校門就在阿裏巴巴上班,一工作就是五年,在這五年的時光裏,由於他工作能力突出,每兩年得到一次提升。如今的他,已晉升為公司的部門主管,年薪超過十五萬元。
五年來,飛認識了不少的業內精英和成功人士,而他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業內的一致好評。有一家公司看中飛,於是便出更優的待遇想把飛挖走。麵對各種**,是辭是留?飛非常矛盾。
就在這時,阿裏巴巴的總裁馬雲先生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打消了飛所有顧慮,堅決地拒絕更優待遇的**,繼續為阿裏效勞。
那時,正逢中秋節,公司專門為外省籍的員工每人訂購了一盒月餅,在中秋節前幾天,連同一份由公司董事長簽字的中秋慰問信,寄到每一位員工的家中。當飛遠在西部小山村的父母收到“天外”飛來的月餅時,激動滿眼熱淚盈眶,這是整個村子從未有過的事情。村子的鄉親都來了,飛的父母把月餅每人一小口分給鄉親們吃,還請了村裏一名高年級的學生大聲朗誦公司的慰問信,聽完後讓人感慨不已。
當飛聽說後,對公司、對老板的感激和衷心油然而生。當天晚上,飛是徹夜難眠,他一直在思考困擾自己的職業規劃問題。不停地問自己,我有什麽優勢嗎?我有更想做的工作嗎?這時他才真正地發現,其實自己最想做的就是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武裝自己,而自己的優勢就是對工作的熱情,對他人講誠信,給人一種靠得住的印象。想清楚之後,壓在飛胸口的一副重擔終於放下了,他繼續留在阿裏巴巴快樂地工作和生活著。
由此可以看出,企業感恩文化首先強調的就是對員工感恩,然後促動員工對企業感恩,進而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在馬雲的眼裏,其實要想建設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感恩文化並不難,隻要企業有心去做,並長期堅持下去,就一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馬雲深知,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堅強後盾,是企業創新的主動力,是企業不斷壯大的強大隊伍,因此阿裏巴巴以“銜環結草”“投桃報李”“知恩圖報”“感恩報德”的傳統美德為出發點,無疑就是兌現當初對員工的諾言。在馬雲的思想理念中,任何財富都不敵人才。
除此之外,阿裏巴巴的感恩文化不僅是企業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和福利待遇,而更多的應體現在企業對員工的尊重程度。企業應認真建立員工檔案,細心地收集員工的相關信息,譬如員工的興趣愛好、員工的生日、結婚等重大紀念日等,根據每個員工的不同需要,營造企業內部濃厚的“人情”氛圍。而員工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工作,將回報給領導者的更多,甚至於幾十倍。
人生忠告
企業須以員工為根本,最大程度地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一分子,公平、合理地享受企業發展成果,而不是把員工看成被管製的對象,視為榨取利潤的機器和工具。將凝聚企業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發揮出倍增的振興效應和強大的文化功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8.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關於企業家境界,民間流傳這樣一種說法:三流的企業家是純粹的商人,以賺錢為唯一目的,不注重人格形象,為了賺錢不惜一切代價,“無奸不商”是對其的形象概括;二流的企業家是儒商,既注重利潤又注重個人形象,以儒家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為準則;一流的企業家是佛商,創造財富、注重形象,在骨子裏還存在著某種普世情結。馬雲就是一個具備“普世情結”的一流企業家。
2006年,馬雲率領他的阿裏巴巴公司收購了世界上最大的門戶網站——雅虎在中國的全部資產,這讓馬雲和他的阿裏巴巴公司一夜之間身價達到了40億美元,躋身於中國億萬富豪的行列。
麵對中央電視台《新聞會客廳》主持人的提問:“這筆交易當中,雅虎和阿裏巴巴誰更賺一點?”馬雲如是說:“我往往很少考慮經濟利益,在阿裏巴巴有一件事情是永遠圍繞我們的,我們想創辦一個由中國人創辦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我做的任何收購、兼並首要考慮的是,是不是圍繞這個目標,圍繞這個目標的前提下我再考慮經濟利益。”
“很少考慮經濟利益”,聽起來很令人難以置信,畢竟創造最大價值是商人的天職。但問題是,馬雲從來不把自己當作一個一般的商人。
馬雲說:我不想做商人,我隻想做一個企業,做一個企業家。在我看來,生意人、商人和企業家是有區別的:生意人以錢為本,一切為了賺錢;商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企業家的目標則是創造財富,影響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賺錢是一個企業家的基本技能,而不是所有技能。
賺錢是很容易的事情,這是我的結果,不是我的目的。世界上會賺錢的人很多,但世界上能夠影響別人,完善社會的人並不多,如果想要做一個偉大的公司,就要做那樣的人。
在馬雲看來,微軟就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它改變了整個人類的生活;星巴克也是偉大的公司,它賣的不是咖啡,而是生活方式,也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對於馬雲來說,他所創立的阿裏巴巴集團現在不能說是偉大的公司,但也是改變了很多人命運的值得引以為榮的公司。
馬雲認為:“阿裏巴巴今天最大的驕傲是什麽?很多人說我們上市了、成功了,成為中國首富、亞洲首富,其實我們驕傲的是讓幾千個人成為百萬富翁,我們讓幾十萬家的企業賺到錢,我們讓上百萬的創業者獲得成功。”
一個企業能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能不能走得很遠,往往與企業家“最初的夢想”有關。偶然或許可以促成一時的成功,但是具有永續性的成功,卻必須有非凡的價值觀,或者說一種普世情懷來支撐。
時間回溯到1999年2月,在新加坡召開的亞洲電子商務大會上,出現了這麽一幕有趣的情況:大會美其名曰“亞洲電子商務大會”,但放眼望去,與會人員中,盡是金發、碧眼、高鼻子的歐美人,黃皮膚、黑頭發的東方人隻有寥寥數人。在這“寥寥數人”中,就有馬雲。
當時,亞洲電子商務才剛開始起步,所以主辦方不惜重金邀請了毫不知曉亞洲國情的西方專家在台上高談闊論。這些西方專家侃侃而談的都是eBay、亞馬遜等歐美式的電子商務。輪到馬雲發言的時候,他直言不諱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歐美是歐美,亞洲是亞洲,歐美模式的電子商務未必就適合亞洲實情,亞洲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模式。”
亞洲電子商務的獨特模式究竟應該是什麽樣子的?這個問題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一直縈繞在馬雲那顆“外星人”般的大腦。對這一問題的思索,催生了他自己創業的念頭。“我要做數不清的中小企業的解救者”,馬雲思索的結果就是:“我要領導窮人,掀起互聯網革命,通過互聯網組成獨立世界,為小企業謀生存,求發展。”
專注中小企業,為中小企業服務,這在當時確實不啻為一種革命性口號。當時風行的美國電子商務的模式,是按照“二八定律”,瞄準20%的大企業,竭盡全力為其服務;而馬雲決意反其道而行之,瞄準80%的中小企業。
在馬雲看來,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和窮人,那麽互聯網就是窮人的世界。因為大企業有雄厚的實力,有渠道,有廣告能力,而小企業什麽都沒有,他們才是最需要互聯網的人。
馬雲認為,在現在的經濟世界,大企業是鯨魚,大企業靠吃蝦米為生;小蝦米又以吃大鯨魚的剩餐為生,互相依賴。而互聯網的世界則是個性化獨立的世界,小企業通過互聯網組成獨立的世界,這才是互聯網真正革命性所在。小企業好比沙灘上的一顆顆石子,但互聯網可以把一顆顆石子全粘起來,用混凝土粘起來的石子們威力無窮,完全可以與大石頭抗衡。
馬雲創立的商業模式的關鍵之處在於,它假設中小企業是從互聯網中獲益最大的企業——因為互聯網向他們提供了接觸買家的渠道,否則,他們隻能在貿易展會上見麵,而事實證明,這個假設是極富遠見的。通過讓這些企業接觸到範圍更廣的客戶群,阿裏巴巴讓它們降低了對在市場中占主導地位的客戶的依賴。
馬雲說:“像沃爾瑪(Wal-Mart)這樣的大型采購商,曾滅掉了許多中小企業采購商。例如市場上一支鋼筆的訂購價是15美元,沃爾瑪開出8美元每支,但是1000萬美元的訂單,供應商不得不做,但如果第二年沃爾瑪取消訂單,這個供應商就完了。而通過互聯網,這個小供應商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客戶,悲劇即可避免。由於阿裏巴巴的出現,現在大部分中小企業采購商和銷售商都已經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因此,我認為世界已經改變了。我堅信小的就是好的。”
馬雲之所以選擇為弱勢企業服務,是因為他的同理心。馬雲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他從最底層的市場摸爬滾打過來,深知中小企業的艱辛,以及它們被壓榨,被控製的困境。
“我們一直在用互聯網幫助中小企業,幫助創業者,幫助弱勢群體。走到今天為止,我認為,第一,互聯網改變人類生活不錯;第二,我們堅持為中小企業服務沒有錯;第三,因為中小企業才有今天的阿裏巴巴,我們不能忘掉中小企業。”在阿裏巴巴十周年會議上,馬雲如是說。
在入選CCTV十大經濟人物年度獎時,說起為何會在短短數年間取得如此發展,馬雲認為其實這與自己的為人處世原則有關,那就是做任何事不能帶有太強的功利性。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創業的頭三年,即1999年、2000年和2001年,阿裏巴巴幾乎沒有一分錢的收入。“鼓勵我們堅持下去的是我們每天收到大量客戶的感謝信,這些信件支持我們走到了現在。”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個做人的簡單道理,在商界依然適用。馬雲和他的阿裏巴巴集團一心為弱勢企業服務,這些成長起來的小企業為其帶來的回饋如今震撼了世人。
人生忠告
馬雲說:我不想做商人,我隻想做一個企業,做一個企業家。在我看來,生意人、商人和企業家是有區別的:生意人以錢為本,一切為了賺錢;商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企業家的目標則是創造財富,影響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賺錢是一個企業家的基本技能,而不是所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