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情勢崔百戶神色如常,朝身旁一人道:“報答漢王大恩的時候到了,你去吧。”
他說話的對象乃是個身高過丈的獨目大力士,聽了這話便頭也不回的走向城門。
旁人為了刺殺時身手靈活大多脫去衣甲。而唯有他,一身鐵甲密不透風,隻露出護眉下一隻寒光閃閃的獨眼。
隻見他走到城下,突然深吸一口氣,伸出雙手死死抵住城門。
這時禁軍也一股腦湧到此處,可十幾人的力量加在一塊兒居然還比不上這大力士,城門竟是絲毫未動。
眾禁軍趕忙呼喊:“來人,來人!”人手瞬間加了一倍。
但那大力士磐石般的胳膊上隆起道道青筋。他大喝一聲,腳下磚塊片片碎裂,竟然以一己之力擋住二十餘人。
城樓上的守軍可急壞了,紛紛彎弓射擊。但無奈獨眼力士所站之處乃是死角,箭枝隻能墜在他腳旁數尺的位置。
再看叛軍,其餘什麽也不管,直奔皇帝而去。
夕陽照在朱紅的城牆上,鮮豔似血。
後麵是撞門之聲和獨眼力士的呐喊,前麵是幾十把寒光閃閃的利刃。
朱瞻基以一人之力絕無可能對付這麽多叛軍。
誠然,紫禁城內的禁軍對皇帝絕對忠誠,論數量也遠在叛軍之上。然而遠水解不了近渴,大力士隻需再拖片刻,叛軍便能殺掉朱瞻基。
朱瞻基當然也明白這一點,登時臉色煞白,掉頭狂奔。叛軍們大聲呼叱,在後緊緊追趕。
這些人都是訓練有素的戰士,體力自然比皇帝更強,很快便追到近前。
朱瞻基左右觀瞧,忽然靈機一動鑽進身旁邊一條胡同裏。
北京的胡同蜿蜒曲折,人又極多,藏身其間或許有一線生機。
然而街上靜極了,居然連聲狗吠都沒有。就是平日裏常見的板車、醬缸衣架等雜物也都統統不見。這條胡同沒有任何可供人躲藏的地方。
朱瞻基心中湧起一陣絕望,看來是老天要收自己。他也著實跑不動了,隻得長歎一聲,背靠牆壁,準備做殊死一搏。
眾叛軍趕來,為首的崔百戶冷笑不止。
他上前幾步揚起利刃。可正要劈落,一旁民房的窗子忽然打開。
崔百戶一愣神,隻見裏麵伸出七八條黑洞洞的槍口。
刹那間白煙騰起,劈劈啪啪一陣猛響,硫磺味兒嗆得人睜不開眼。再看時街巷中、房頂上、民宅裏湧出無數手持火槍的軍士。
遠處一麵大旗緩緩行來,旗下的將領揮手道:“把逆賊通通殺盡,一個不留!”
頓時亂槍齊發,眾叛軍都是血肉之軀,怎能與槍彈抗衡?片刻便有一半兒倒下。
崔百戶也身中數槍,但他憑著一股驚人的執念重新站起,怒吼著衝向朱瞻基。
朱瞻基被這必死的氣勢所攝,竟無法動彈。
然而皇帝背後的火槍軍不是吃素的,窗子中砰砰兩聲槍響,一發鉛彈穿過了崔百戶的頭顱,另一發則擊斷他的雁翎刀。
崔百戶不甘的哀叫一聲,倒在血泊裏。
此時叛軍們死的死傷的傷,遠處承天門下的禁軍也突破阻攔,前來增援。
那獨眼力士再也頂不住了,虎吼一聲放開手,抄出背後兩把鐵戟左右開弓。人叢中血肉橫飛,七八名軍士立刻被放倒。
然而縱使他勇冠三軍,此刻也回天乏術。回首時見自己的戰友被盡數誅滅,不由心如死灰,將雙戟一扔。
無數刀劍殺來,獨眼力士被斬成肉泥。
胡同中,領軍的大將來到朱瞻基身旁,下跪道:“末將柳升率神機營救駕來遲,請皇上恕罪!”
旁邊一位文官也道:“陛下,您受驚了!”這兩人正是右軍大都督柳升以及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侍郎楊榮。
這時探子來報:“陛下、二位大人,東華門、西華門、神武門處叛軍皆已伏誅,我軍大獲全勝。”
朱瞻基驚魂甫定,神誌還不是特別清楚,但明白該安撫軍心。於是強撐著道:“叛賊潰敗,有賴將士用命。神機營……神機營救駕有功,要重賞!”可惜他氣息不勻,聲音太小,軍士們隻聽了大概。
楊榮趕忙高聲道:“陛下有旨,說犒賞三軍!”
將士們立即歡聲雷動,齊聲呼道:“萬歲!萬歲!”
楊榮轉頭對朱瞻基道:“陛下,接下來如何處理?”
朱瞻基此刻已回過神來,道:“快,檢查屍體,看有沒有活口!”
柳升搖頭道:“陛下,不可能的。”
他走到一具屍體旁,掰開那人的嘴,片刻後摸出一粒咬碎的蠟丸,呈給朱瞻基:“陛下請看,這種秘製蠟丸裏含有鶴頂紅,咬碎後半盞茶的工夫便可取人性命。這些人都是死士,不會把機會留給敵人。”
楊榮又輕聲問了一遍:“陛下,該怎麽辦?”
朱瞻基剛想說話,卻猛然一驚,抬頭隻見無數將士正眼睜睜望著自己。
他尋思片刻,忽然道:“傳旨,叛軍雖惡,卻也忠於其主,可依大明軍人陣亡之禮葬之。其家屬、後代一律不得追究。”
眾軍士都是刀頭舔血之人,聽到皇帝對敵人尚且如此仁義,對自己人定然會更好,於是齊刷刷下跪,排山倒海般再次高呼:“萬歲,萬歲!”
楊榮在一旁捋著胡須,露出欣慰的笑容。
朱瞻基終於鬆了口氣,轉頭道:“老師,沈鑒何在?”
楊榮一聽這話笑容頓止,愁上眉頭,歎息道:“他走了。”
“哦?去哪兒了?”
“說是要為陛下謀劃一個驚天大計。還說……光靠這個計策便可平定漢王之亂。”
原來朱瞻基從棋館脫身後,第一件事並不是回宮,而是趕奔詔獄。
他飛速判斷了一下形勢,猛然發覺紫禁城內竟殺機重重。刺客最好的選擇便是在回宮途中伏擊他。
而且不光是宮裏,大臣們也不盡可靠。誰知道他們有沒有收過漢王的銀子,或得到什麽承諾?
那麽,誰才是確定無疑不會背叛自己的人呢?
他腦中靈光乍現,忽然想到一個名字:沈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