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貨幣了。

在農稅征收的事宜被朱至澍剝離、劃分到稅務部之後,戶部管轄的事情大為減少。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人口、以及相當於大明中央銀行性質的帝明錢莊了。

承擔著發行天統通寶這一新型貨幣、以及貨幣存取、殘舊幣兌換、低息借貸等諸多職責的帝明錢莊;

如今已經力壓許多傳承百年的老牌錢莊,成為整個大明實力最為雄厚的錢莊。

和官辦醫館、官辦學堂一樣,在大明內陸以及南疆,已經做到了每一個縣城都有一家帝明錢莊;

在其它地區,也做到了每個府都有一家帝明錢莊。

極大的便利了各階層百姓的生活。

而它能有今日這等成就;

除了官辦的背景、官家的支持外,本身經營有道、口碑漸佳、得到了大多數百姓們的信賴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在信譽度已經建立、防偽技術和印刷技術也進步巨大的基礎上,帝明錢莊已經試點發行了天統年號以來的第一版紙質貨幣。

和發行天統通寶一樣,都是先選擇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地方進行試點使用;

等試點完畢、紙質貨幣各方麵都成熟之後,才會正式大麵積的推廣。

離百姓們使用上更加便捷、朝廷利潤也更大的紙幣,不需要很久了。

除了這些之外,蒸汽機,以及其衍生出來的蒸汽火車、蒸汽輪船、其它各種各樣的蒸汽機械;

發電機,以及其衍生出來的電報、電燈;

還有得益於水泥和鋼鐵產量的大幅增加,建設數量越來越多、質量也越來越高的水泥路、鐵路、橋梁、水庫......

等等等等。

這些各種各樣的民用設施,都在這些年的時間內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每一項,都在極大的改變、改善著大明子民的生活,增強著大明的國力。

在這一件件事物的不斷進步中,時間也在一點一滴的流逝。

轉眼間,天統十二年、天統十三年都過去了,時間進入到了天統十四年。

也就是開元4381年、公元1664年。

這一年,朱至澍四十七歲、朱平楷十七歲。

這一年,是朱至澍來到這個時空的第二十一年。

這一年,西、南、北三個方向,都已經沒有了大規模的戰事,大明經過這兩年的休養,也已經是兵強馬壯、府庫充盈。

於是在這一年,朱至澍批準征伐高麗!

此戰,由鎮東都督王成仁擔任督帥;

三十萬大軍兵分三路、海陸並進。

高麗李氏王朝時任君主李棩(yuan、第一聲)遣使向朱至澍議和,還搬出了太祖時期欽定的‘不征之國’的說法,以求保全國祚。

朱至澍不允,仍命王成仁繼續進攻。

五月,高麗國都漢城被攻破,李棩難逃。

六月,李棩為在高麗半島南端登陸的明軍所俘獲。

國祚延續了三百多年的高麗國,就此宣告滅亡。

而對於大明來說,攻滅高麗國,則是收複了這片失去了三百多年的故土。

上一次高麗國成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還是在元中期之前。

攻滅了高麗之後,朱至澍依照其它被征服地區的故例,遷高麗貴胄豪強至大明內陸,安置在湖南、江西一帶。

然後重新劃分了東北的遼東、吉林兩個布政使司的版圖;

使得這兩個布政使司的管轄範圍,各自往東南方向做了一定的延伸,便於這兩個布政使司插入高麗報道境內,以占據地利優勢、以及獲得對東瀛方向的出改口。

高麗國則是被劃分成了兩個布政使司,各派官員和軍將治理。

同時也開始對這兩處地區進行移民,革新語言、文化、教育等等一係列內容。

而高麗國的被攻滅,讓隻隔著一道海峽的東瀛國大受震撼。

強烈的不安之下,東瀛國主動遣使來朝,協商歸降、議和等事宜。

但東瀛國鼠目寸光、夜郎自大;

提出的歸降,竟然是有條件的歸降。

希望大明不對東瀛開戰,轉而在其上設立東瀛都護府;

東瀛則每年向大明朝貢歲幣奇貨若幹、大明人在東瀛享有等同於武士的特權,但內部事務則由東瀛人自治自決......

甚至為了促成這一協議;

還遣使攜大量的禮物前去拜謁與東瀛有舊的鄭芝龍,妄圖讓身為大明南安伯的鄭芝龍,在大明皇帝麵前為東瀛美言幾句。

但早已辭官不就、隻在族中做個富家翁的鄭芝龍豈會摻和這事?

直接就是大門緊閉,連東瀛信使的麵都不見。

東瀛人的這種歸降條件,朱至澍自然不會接受。

且不論東瀛人開什麽條件,朱至澍都是不會接受的。

這東瀛,朱至澍打定了!

天統十五年,也就是攻滅高麗國的第二年,大明的戰鼓再次擂響。

依舊由鎮東都督王成仁為督帥,五十萬大軍以高麗國為基地,分數路登陸東瀛數個地點,對東瀛展開攻伐。

這一次大戰和此前有一個非常大的不同;

那就是在這一次戰事中,首次動用了蒸汽戰艦!

當這種無帆無槳、航速極快,體型碩大、火力強勁的戰艦出現在東瀛沿岸時,嚇得那些愚昧的東瀛人、猶如見到了魔神一般;

當時便有許多的東瀛人不顧正在進行的戰事,對大明的蒸汽戰艦頂禮膜拜。

而大明的戰艦可不管這些東瀛人跪不跪,通通都是火力伺候。

而且,一貫溫良和善的陛下,這一次還一反常態的特意下令:

要將這些東瀛人徹底打服、打出幾百年都磨滅不了的心理陰影!

參戰的將士們自然很好的領悟到了朱至澍的意思,下手格外的狠。

於是乎:

雖然其實被大明南征北戰的輝煌戰績所震懾的東瀛人,抵抗的並不算激烈和頑強,甚至有不少都是直接就投降了的。

但是東瀛人的傷亡,卻是大明這些年來所有的征服戰中,最大的那一個。

連漠北的那些蒙古人都比之不及。

戰後野史估算,起碼有以百萬人為計的東瀛人,死在了這一次的征服之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