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學淵源

莫紮特的全名是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紮特,他出生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薩爾斯堡位於阿爾卑斯山山麓的一條河邊,當時是一個隻有一萬人口的小鎮。親王們在鎮內建造了許多意大利式的教堂,這使它有“德國的羅馬”之稱。由於建築和風景相得益彰,薩爾斯堡曾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小鎮之一。

薩爾斯堡是薩爾斯州的首府,它在理論上是獨立的,但名義上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四十個州之一。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東起匈牙利,西到荷蘭,南達意大利,北到丹麥,包括這個範圍內的所有國家,當然,這隻是形式上的組合。

當時的每一個州都有自己的貨幣、征稅製度和行政機構。薩爾斯堡的統治者是一位親王兼總主教,手握世俗和宗教兩方麵的權力。每一位親王總主教都是由一小群富有的地主選出來的。

如同其他各州一樣,薩爾斯堡也有一個宮廷和一群貴族階級,他們講究奢華的排場,盡可能地以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作為效仿對象。各州的宮廷都在宴會、打獵和其他的娛樂上花費大量金錢,當然這些娛樂項目中也包括音樂。在戰爭和饑餓的年代,宮廷的奢華和享受無疑成了很多人夢想的世界,也是很多人仇視的對象。社會最底層的農奴,長年在土地上辛勤耕作,卻常常吃不飽,穿不暖;貴族階級和宗教人士“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卻生活得異常奢侈和糜爛。這種強烈的對比就是當時的社會現狀。

今天的薩爾斯堡已經是每年接待成千上萬遊客的遊覽勝地,這與莫紮特的成就有很大關係。它保留著莫紮特的故居,興建了莫紮特博物館,每年還會舉行一次音樂節,吸引了大量全世界各地的遊客。

莫紮特的父親利奧波德·莫紮特是當地天主教樂團的小提琴手,還會作曲和指揮,可算是小有名氣。

利奧波德年輕時,既唱歌也彈風琴,但是並不出色。後來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成了小提琴手。他的第一首作品發表於1740年,三年後,他開始為薩爾斯堡的親王演奏和作曲。

利奧波德寫的都是當時盛行的音樂即教堂音樂、劇院音樂和室內樂。教堂音樂包括彌撒曲和讚美詩;劇院音樂是劇場演出時所用到的音樂;室內樂包括管弦樂隊演奏的作品。

利奧波德的作品並沒有能夠長久地流傳下來,因為它們就像那個時代或其他任何時代的大多數音樂一樣,沒有什麽特別之處。

他最大的成功是一本關於如何演奏小提琴的手冊,叫做《小提琴實用基本教程》,曾在1756年公開出版並受到廣泛的好評。這部作品被當做標準的教科書長達一百多年。

莫紮特的母親安娜·瑪麗亞酷愛音樂,會拉大提琴和小提琴。她是一個愉快、熱心、意誌並不特別堅強的女人。她長得很漂亮,和利奧波德被稱做薩爾斯堡郎才女貌的一對。兩人在1747年結婚。婚後,全家以裝訂書籍為業,是介於貴族和農奴之間的自由公民階層。

公元1756年1月27日晚上,莫紮特誕生在隆冬的嚴寒之中。據說,莫紮特接受洗禮的那天大雪紛飛,十分寒冷,但是他卻安然無恙。18世紀的歐洲,嬰兒死亡率極高,很多嬰兒出生後尚不滿一年,就夭折了。利奧波德的五個孩子都在嬰兒時期就死掉了,到莫紮特出生時,他隻有一個四歲的姐姐。

莫紮特出生的這一年,空前慘烈的“七年戰爭(1756—1763年)”正好爆發。這場戰爭參戰國家眾多,戰場涉及歐洲、亞洲、北美洲等很多地區,促進了當時歐洲社會封建製度的瓦解,對18世紀後半期國際戰略格局的形成和軍事學術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莫紮特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