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漼表示,老爹雖然不喜歡他,可他還是做了皇帝,這就是命。登基之後,李漼弄死了李玄伯、虞紫芝、王樂等術士,將王宗實封為驃騎上將軍。隨後,李漼開始任命新的宰相班子。畢竟,新皇新氣象,基本操作還是要有的。

作為帝國的掌舵人,未來的路該走向何方呢?

李漼在思考,可一直沒有想清楚。

大中十三年(859)十二月,一次常規的朝會,答案終於浮出了水麵。當時,宰相告訴李漼,浙東傳來消息,有個叫裘甫的私鹽販子造反了。

對李漼來說,這絕對是個壞消息。古往今來,帝國由盛轉衰的標誌不是土地兼並,不是貧富分化,而是戰爭。要麽是軍閥混戰,要麽是農民起義。安史之亂讓大唐帝國四分五裂,經過幾代帝王的努力,大唐終於緩過氣來,如今又爆發農民起義,而且是在富饒的江南,李漼確實有點慌張了。

寶應元年(762),唐代宗李豫統治時期,浙東就爆發過一次起義。

當時,朝廷發布告示,要征收754—761年間浙東地區拖欠的賦稅。很顯然,老百姓拿不出那麽多錢,隻能拒絕納稅。台州官府派小吏袁晁去捉拿百姓,當他到達鄉下後,看到了這樣的場景:老百姓為了交錢,把自己的兒女插上草標,像牲口一樣牽到大街上叫賣。老百姓沒有飯吃,隻能拿樹皮、白蟹刺根頭(會導致便秘)充饑,以至於餓得皮包骨。整個浙東,猶如人間煉獄。

袁晁雖然為官府打工,可看到此情此景,還是動了惻隱之心。他告訴領導,這差事他辦不了。領導當場暴走,賞了他一頓鞭子,隨後將他驅逐出府。

養傷之際,袁晁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帶領百姓奔小康。傷好之後,袁晁振臂一呼,率領百姓攻占了台州府衙,短短半個月時間,袁晁擁兵二十萬,威震江南。然而,袁晁隻是個小吏,沒有眼界,不懂得拉攏地主勢力,也不懂得結交讀書人。起義之後,袁晁將幾十名老鄉提拔為“公卿官僚”,搞起了自娛自樂的小朝廷。一年之後,起義軍就被大唐戰神李光弼鎮壓。

袁晁雖然失敗了,可他的造反精神猶在。說白了,農民起義就像廣場舞,剛開始大家都害羞,可隻要有人站出來秀一波,其他人就會放下心理負擔,跟著一起嗨。時間久了,這個地方絕對會成為廣場舞文化最繁榮的地方。

百年過後,裘甫站了出來。

原因還是一樣,官府想要錢,老百姓沒有活路可走。當然,浙東能成為造反頻發的地方,除了百姓彪悍,還因為浙東是賦稅基地。朝廷想要錢,隻能找江南,而浙東又是江南的經濟中心。

大中十三年(859)十二月,裘甫帶人攻占了象山縣衙(今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

在台州官府看來,鬧事的隻有一百多人,屬於小規模群體事件,鬧不出什麽大動靜。於是,浙東觀察使鄭祗德任命了兩名副將,讓他們率領三百名官軍前去彈壓。毫不客氣地說,這是台州官府最愚蠢的一次判斷。

鹹通元年(860)正月初四,裘甫和官軍在桐柏觀(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境內)交戰,討擊副將範居植戰死,討擊副使劉勍(qíng)隻身逃走。說白了,老百姓早就想造反,礙於官軍的存在,他們還在觀望,如今官軍吃了敗仗,他們便決定投靠裘甫。

鹹通元年(860)正月十四日,裘甫攻下剡縣(今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開倉放糧,招募新兵,部隊瞬間暴漲到四千人。從裘甫的行軍路線來看,他幾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向北運動,目標是拿下紹興、杭州,乃至蘇州、杭州等地,而不是在老巢象山自娛自樂。這樣的戰略格局,和普通起義軍領袖還是有區別的。

很遺憾,裘甫的崛起並沒有引起官府的重視。

鹹通元年(860)二月初十,浙東觀察使鄭祗德再次調兵,可他卻隻加派了五百官軍,雙方在剡縣以西交戰,官軍再次大敗。第一次獲勝,可以說裘甫出其不意,官軍措手不及;可第二次獲勝,在百姓看來,裘甫就是個狠角色。很快,各地的綠林好漢、響馬強盜、亡命之徒相繼前來投奔,隊伍越來越壯大。

裘甫早年販賣私鹽,走南闖北,見過世麵,頭腦靈活。他預感到,隊伍可能會越來越大,為了激勵人才,方便管理,他將編製擴充為三十二個,讓親信負責管轄。同時,裘甫自稱天下都知兵馬使,改元羅平,還鑄了一顆刻著“天平”二字的大印。至於搶劫財富,招兵買馬,鑄造兵器,都不在話下。

事情越鬧越大,浙東觀察使鄭祗德開始著急了。

畢竟,江南是經濟重鎮,不是軍事重鎮,常駐軍隊太少,而且太平已久,軍隊的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鄭祗德一邊向朝廷告急,一邊向浙西方麵的兄弟單位求援。礙於大局,浙西調派了七百名官軍,這已經是他們能做的極限。

不可否認,他們是平叛的生力軍,鄭祗德不敢大意,好酒好肉地招待,而且還給他們準備了十三倍的戰爭激勵獎金。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提出了條件:如果打仗,他們可以上場,但是要讓浙東的官軍打先鋒,做炮灰。

浙東官軍不幹了,憑什麽浙西官軍吃香的喝辣的,拿高額的工資,危險係數還比他們低?他們覺得不平衡,於是暗中咒罵。接下來,奇怪的劇情開始上演:浙東將領開始稱病,拒絕出行;有人騎馬掉下來,摔斷胳膊摔斷腿;有些人直接厚著臉皮,找官府要高額的獎金……

史書記載,兩浙太平已久,官軍的鬥誌消耗殆盡,府庫的兵器損毀嚴重,因此才打不過農民起義軍。這樣說有一定道理,可人禍才是最主要的。畢竟,浙東觀察使鄭祗德性格懦弱,不懂軍事,鎮壓不住下屬,這才是根本原因。

鄭祗德毫無作為,朝廷終於失去耐心,李漼決定,由前任安南都護王式前往浙東平叛。鄭祗德調回長安,擔任太子賓客。

臨行前,李漼問道:“愛卿,你可有好的平叛方略?”

王式信心滿滿:“請陛下給臣一支軍隊,臣自然有信心平叛。”

站在旁邊的宦官提醒李漼:“軍隊越多,花費越大。”

王式回答道:“戰事拖的時間越久,對朝廷越不利。”

就這樣,李漼將忠武、義成、淮南等地的軍隊全部交給了王式。事實證明,任命王式的消息傳到浙東,民心很快就穩定下來。

官軍啞火的時候,裘甫正在掠奪衢州、婺州、明州、上虞縣、唐興縣、餘姚縣、慈溪縣、奉化縣、寧海縣,起義軍所過之地,青壯男子悉數充軍,不願入伍的百姓,要麽被活活打死,要麽慘遭**,可謂哀鴻遍野。

最要命的是,裘甫好像迷失了奮鬥方向。

剛開始的時候,裘甫一窮二白,於是想著攻占紹興、寧波等大城市,先把肚子混飽。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裘甫不僅能吃飽飯,還實現了財務自由,他反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何在了。更何況,大家都是為了生存,生存就需要糧食和錢財,隻要在江南打遊擊,就有吃不完的糧食,花不完的錢財,誰還願意走出江南?

劉暀(wǎng),裘甫的謀士,給他出了個主意:先攻占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以此作為根據地,再派五千人駐守西陵,修築堡壘,抵禦官軍的進攻。在長江邊上搜集船隻,找機會進取浙西,劫掠揚州等地。修繕石頭城(今江蘇省南京市),等待其他義軍的支援。任命劉從簡為大將,讓他率領一萬人進取福建。如此一來,江南盡歸裘甫,就算子孫後代守不住江南,也可保這輩子的榮華富貴。

很遺憾,裘甫直接來了一句:“你喝醉了,明天再議吧。”

在劉暀看來,裘甫已經喪失了鬥誌,接下來恐怕就是自取滅亡。第二天,劉暀假裝喝得酩酊大醉,大搖大擺地離開了叛軍基地。

過了幾天,有個叫王輅的進士說道:“劉暀說的,乃當年孫權占據江東的謀劃,然而當年是因為天下大亂,孫權才有機會。可如今浙東雖亂,但中原固若金湯,想和朝廷劃江而治恐怕非常困難。最好的選擇就是在海邊選一塊寶地,進可以在陸上種地,退可以入海自保,這才是萬全之計。”

事實證明,裘甫動心了。如果對手是鄭祗德,裘甫可能繼續北進,搞更大的事業,可朝廷起用了王式,裘甫隻有一個想法:保住現有的勝利果實。

裘甫搖擺不定的時候,王式已經來到浙東,完成了工作交接。

第一步:砍了一批官軍將領,讓官軍重新燃起了鬥誌。

第二步:拔除了裘甫安插在官府的間諜,讓他成為睜眼瞎。

第三步:開倉放糧,將搖擺不定的百姓爭取過來。

第四步:聯係江南的吐蕃人、回紇人。據史料記載,他們是戰爭降俘,早年間被流放到江南,已經落地生根,在王式的勸說下,他們重新拿起武器,組建了一支百餘人的精銳騎兵。

第五步:征調江南的土兵,他們不能做主力,卻可以保衛鄉土。

就在此時,各道援軍也趕到了越州。王式給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切斷裘甫通往海上的道路,切斷裘甫的援軍,找機會在大後方搗亂。

最後,王式下達了對裘甫的剿殺令。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率先起義,劉邦得了天下。東漢末年,張角起義,曹操、孫權和劉備得了天下。隋朝末年,王薄起義,關隴的李淵得了天下。曆史證明,天下大亂的時候,能笑到最後的,肯定不是第一支起義軍。這是曆史的宿命,裘甫也逃脫不了。鹹通元年(860)六月二十一日,裘甫戰敗投降,起義宣告失敗。然而,裘甫起義是一把火,燃燒的卻是整個大唐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