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檔案 ☆
片名:與狼共舞
外文:Dances with Wolves
導演:凱文·科斯特納
編劇:邁克爾·布雷克
主演:凱文·科斯特納、柯克·鮑茲
上映:1990年10月19日
國家/地區:美國
片長:181分鍾/236分鍾(導演剪輯版)
獲獎:獲1991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效、最佳音樂/歌曲等
1.《與狼共舞》成功標誌著西部片的複蘇
西部片是美國電影史上較早出現的類型片之一,有其十分明顯的符號特征:茫茫的草原,傳奇的牛仔,奔騰的駿馬,以及不離手的左輪手槍。西部片大多取材於西部文學和民間傳說,是美國人民對西部的拓荒史,表現了美國人民的不屈精神和民族性格。西部片最初起源於20世紀初的《火車大劫案》,此後十年出現的多數西部片都較為平庸。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西部片達到了高峰,《關山飛渡》被譽為“好萊塢敘事形式典範影片”,獲得了奧斯卡三項大獎,導演約翰·韋恩和約翰·福特成為創造西部片三十年輝煌的曆史性人物。進入20世紀60年代,西部片略顯頹勢,開始走向低穀,此時出現了注意渲染氣氛和心理描述的“意大利西部片”,美國西部片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直到1990年,凱文·科斯特納自導自演的影片《與狼共舞》出現,一舉獲得了七項奧斯卡大獎,它的成功標誌著傳統西部片的再次複蘇。《與狼共舞》講述美國在南北戰爭結束之後,一位美國士兵與印第安族群相處並融合的故事。與傳統西部片不同的是,它在銀幕上為印第安人正名,以一種正確的曆史觀來麵對過去。
2.主題反省:首次正麵表現印第安文化
美國大陸印第安人對於殖民者的態度在曆史上發生過很大的改變。對於早期英國殖民者的到來,印第安人很熱心,幫助他們戰勝了艱苦的環境。他們大多是善良、純真的,好像是大自然造化中被保留的一支,天性淳樸、忠誠,崇尚自由和勇敢。然而,隨著殖民地的逐步擴張,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印第安人變得凶猛、野蠻。在傳統西部片中,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印第安人形象,白人永遠驍勇善戰,是文明的代表,印第安人野蠻、殺戮,是白人拓荒史上的阻礙。美國的西部片一般都著力於塑造一個群體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形象,但印第安人則是以群像的形式出現,沒有個性化的表達,加之語言上的難以溝通,他們在劇中隻是扮演衝突和對抗的目標,並沒有發聲權,所以銀幕上的印第安人並不夠真實貼切,隻是西部片為了塑造西部英雄而樹立的對立麵。而《與狼共舞》第一次嚐試為印第安人正名,改變了印第安人的一貫形象,變得真實、可接近。男主人公鄧巴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立下了戰功,痊愈之後,他要求派到美國西部邊境去守護最艱苦的地方,在那裏,他與印第安蘇族人和睦相處,由一開始的陌生、恐懼,發展到後來與部落共同打獵、一起抗擊敵人,與印第安人建立起了深厚友誼。影片展現了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他們說著本族語言,不再是荒蠻可怕,而是比較文明。其中的“文明人”——首領“踢鳥”,冷靜理智,給予鄧巴幫助,並請他到族群中來做客,送暖和的牛皮給鄧巴保暖,甚至還叫來多年前被收留的白種人“握拳而立”來實現與鄧巴的語言交流。他們真誠善良、愛憎分明,並給鄧巴起名叫“與狼共舞”。通過與蘇族人的相處,鄧巴學習他們的民族語言和生活習慣,甚至愛上了“握拳而立”,在後來與士兵們的對抗中,與蘇族人榮辱與共。
3.人物形象:表現鄧巴心理變化與蘇族人友好的過程
鄧巴作為美軍守衛邊防的士兵,一開始也對印第安人有著很強的防禦意識。他甚至已經準備好了對抗蘇族人的方式,設想會發生一場意想不到的戰爭。這是美國電影中對印第安人的一貫態度,但是隨著事情的發展,鄧巴發現印第安人並沒有要傷害自己的意思,隻是對他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於是鄧巴開始改變態度,嚐試用一些肢體語言來與他們溝通,甚至請蘇族人到營帳裏來磨咖啡給他們喝,給他們嚐從來沒見過的糖。在一段時間的接觸以後,蘇族人也表現出了他們的友好,邀請他到蘇族部落裏來做客,鄧巴開始了與蘇族人和睦相處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鄧巴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代表著白種人對印第安人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在鄧巴眼中,蘇族人並不是野蠻殺戮、沒有人性的群體,而是原始人,之所以被稱之為“人”,就是因為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情感、好惡和行為習慣,當然遠不及文明人。我們看到人和人、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間的溝通不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衝突和對峙也不是不可以調和的,文明並不一定非要戰勝野蠻,甚至影片透露給我們的反倒是文明人尚且不如這些野蠻人。這樣的關係就像是影片中設置的狼的角色一樣,在我們的意識中,狼就代表著凶猛殘忍,但在影片中,狼在一開始也並沒有要攻擊鄧巴的意思,而是在鄧巴孤獨的生活中,做了他唯一的朋友。但是狼最後的結局卻是為了尋找自己的朋友,被無情的士兵在一片嬉笑聲中用槍活活打死,對於無情的、所謂的文明人來講,這其中具有極強的諷刺意味,這樣的關係也表現在和蘇族人的關係中,讓我們對所謂“文明的拓荒者”產生了懷疑,而對野蠻的蘇族平添幾分理解和歉意。我們被鏡頭中印第安人的真誠善良打動,開始欣賞他們的族群文化,在價值觀念上與之前的西部片產生了較大差別。《與狼共舞》在很大意義上改變了印第安人的形象,他們才是原生態土地的主人,才擁有居住在這裏的權利。但是在影片結尾,鄧巴得到印第安人的解救,回到部落裏。鄧巴表示自己已經成為白人世界的“叛國賊”,不想因為自己使得整個部落受到連累,所以決定離開。蘇族人對這個決定很失望,甚至有些氣憤,但是鄧巴還是帶著妻子離開了蘇族。這使得原本看似與印第安人已經和睦相處的鄧巴,還是表露了他的實質內心——回歸白人的文明世界。導演也借此表達自己的態度:鄧巴通過婚姻將原本為白人而印第安化的妻子重新帶回白人社區中,盡管離別很煽情,但是也看到了一個鄧巴是改變不了什麽的,他隻是連接白人和印第安人的一個紐帶,但是衝突和對峙永遠都在,這不僅是種族的衝突,更是文化和價值觀的衝突。
4.經典場麵:恢宏的“草原獵牛”段落
影片中出現了一些經典鏡頭。為了拍攝出預期的效果,導演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為了拍攝田納西戰鬥場麵那場戲,導演請來了二百五十名參戰者,他們被分成一組一組的,穿上軍隊的服裝,騎上戰馬,在指揮下重新再現了內戰時交鋒的場麵。野牛的運用也為影片贏得了不少嘉獎,導演之所以選擇野牛出演是因為它們比馬跑得快,更加勇敢且有耐力,這也使得“野牛群”那場戲顯得與眾不同、超凡脫俗。作為全片的重頭戲,氣勢恢宏的獵捕野牛場景耗時八天才拍攝完成,劇組動用了一架直升機、十輛挖土機,讓二十四個印第安人騎上沒有鞍的馬,外加二十個牧馬人、三千頭野牛。在蔚為壯觀的龐大牛群中,沒有一隻野牛出自CGI(電腦三維動畫)特效,隻有極少部分是電子模型。片方又借來經過馴化的牛,甚至用一些金屬絲和牛皮來做一些被打倒的假牛,從而實現了拍攝。在拍攝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難以控製的場麵,三千頭野牛迎麵而來,根本無法預估下來將會發生什麽事,不過這也增加了影片的觀賞價值,效果是超乎想象的。為了表現印第安人的真實,在設計騎馬的戲時,他們用的是真正原始的韁繩而沒有馬鞍,演員們通過很好的操控,配合精良的騎技,騎起來像是飛一樣。為了實現拍攝環境的預期,劇組甚至還用了一萬加侖(約合三萬升以上)的顏料,把玉米塗成黃色、草地染成綠色,畫出了一個秋天的模樣[13],產生了極好的視覺效果,就這樣,一部偉大的影片才得以誕生。
影片的最後,大雁排著人字形的隊伍從天空略過,冬季的山穀在雪的包裹下顯得格外寧靜,遠處美麗高原的天空下,是罪惡在進行,是行進中的軍隊和遠走的鄧巴夫婦。片中人性的主題得到了升華,蒼涼、冷峻,令人思緒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