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檔案 ☆
片名:華氏9·11
外文:Fahrenheit9/11
導演:邁克爾·摩爾
編劇:邁克爾·摩爾
主演:邁克爾·摩爾、喬治·布什等
上映:2004年6月25日
國家/地區:美國
獲獎:獲2004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國外獨立影片獎等
《華氏9·11》是著名的“真實電影”派的代表人物邁克爾·摩爾拍攝的一部紀錄片。影片以美國本土遭受到的最大災難之一“9·11事件”為背景,借以批判當時的布什政府。摩爾甚至直接表明自己要把布什趕下台使其不能連任的企圖,“為此他不惜放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角逐,而希望盡快在各地電視網中播映以便擴大在公眾中的影響”[10]。影片的名稱來自於“9·11事件”後影迷發給他的一封郵件(和一部小說的書名《華氏451》類似)。導演在給兩部作品做了對比之後說:“《華氏451》這本書裏,‘451’是書被焚毀的溫度。幾個月來,我越來越覺得,當這個國家的民權開始一點點被剝奪時,那麽,‘911’就是自由被焚毀的溫度——布什政府利用‘9·11’三千死難者為他們的政治目的服務。於是,我決定用‘華氏9·11’做這個影片的題目。”[11]
1.導演的創作意圖與影片的體裁
就像其他的“真實電影”一樣,摩爾在這部影片中積極地幹預影片的進程和主題,甚至采用了拚貼戲說等手法,極力地嘲諷布什的無能、貪婪、自私自利、置美國人民生活於不顧的黑幕。拍攝的手法幾乎達到了極端的地步。回顧邁克爾·摩爾的從業經曆,可以說這一部影片的出現也並非偶然。導演出生於密歇根州一個普通工人的家庭,家庭在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衰退中遭受沉重的打擊。他的第一部紀錄片《羅傑與我》(1988)就是表現當時通用汽車公司關閉了自己的家鄉——密歇根州弗林特鎮的工廠,從而導致了大量失業的情況,並借此批判美國的勞資不公。雖然有批評者認為他混淆了現實中事件發生的先後過程,但得到了著名評論家的羅傑·艾伯特的辯護。也從這時候開始,邁克爾·摩爾堅定了在影片中幹預現實的理念。
1992年他拍攝了自己唯一的一部虛構電影:《加拿大的培根》(Canadian Bacon)。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顯然受到庫布裏克的《奇愛博士》的影響,但是諷刺得更加強烈與直白。美國總統準備攻打加拿大,並認為對加拿大宣戰是一件和對恐怖主義宣戰同樣重要的行為。這部影片不僅影射了許多原型,還嘲笑了美國窮兵黷武的思想以及加拿大和美國間的曖昧關係。1997年的《大家夥》(The Big One)則把焦點對準了大規模群眾失業的現象,Nike(耐克)公司這次成為邁克爾·摩爾的標靶。接下來重要的作品《給科倫拜恩的保齡》(Bowling for Columbine,2002)定焦於美國的槍支和暴力文化。這部影片為邁克爾·摩爾贏得了眾多的聲譽。2007年的《神經病人》(Sicko)聚焦於美國的醫療保險製度,雖然在美國至少有四家醫療保險機構給員工下了禁口令,但這並不妨礙戛納電影節上觀眾為邁克爾·摩爾起立鼓掌。之後他又拍攝了《穿越美國的邁克船長》(Captain Mikes Across America)和《資本主義:一個愛的故事》(Capitalism∶A Love Story),分別關注了美國的大學生政治與2009年發生的經濟危機。縱觀邁克爾·摩爾的紀錄片生涯,他總是以一個美國的批評者的姿態出現的。他批評的領域也非常之廣,涵蓋了群眾失業、經濟腐敗、軍事政策、醫療、教育等諸多領域。作為一個紀錄片工作者,邁克爾·摩爾的左翼思想非常明顯,這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為大眾揭示了許多真相,但是這些真相在很多情況下都是被幹預的,觀眾看到的隻是另一種被編排好的“事實”而已。麵對如此具有控製欲的導演,觀眾的知情權和解讀權被大大地弱化了。看他的電影,毋寧說是抱著一枚“定時炸彈”,必須時時刻刻謹小慎微。
《華氏9·11》就有這樣的創作意圖。盡管如此,導演邁克爾·摩爾還是堅持認為它是一部紀錄片而不是政治宣傳片。以他在紀錄片界中的地位,這個說法也帶來了一個極大的爭議——關於紀錄片應然還是實然的問題。就《華氏9·11》來說,這個實然的作品無論如何獲得了觀眾極大的反響,收獲了史上紀錄片最高的票房。導演的一段話或許能說明一些問題:“從電影院出來的觀眾們所問得最多的問題是‘為什麽這些鏡頭我們從來沒見過?’‘為什麽我從來沒聽說過這些?’觀眾的這些反應並不是我製作這部電影的最初意圖,但卻成為觀眾們從電影院帶走的問題。”[12]這個問題的根源是真相離普通人越來越遠,在整個世界都是如此,揭露不為人知的一麵或許正是《華氏9·11》最大的價值所在。而聯想到邁克爾·摩爾的《給科倫拜恩的保齡》和《神經病人》都位列史上十大最賣座的紀錄片之中,這個事實就更不容否認了。
2.多種紀錄片藝術手法的運用
邁克爾·摩爾在《華氏9·11》中是如何實現有目的剪輯的?第一,影片在對題材的處理上,導演有選擇性地選了一批能夠表現布什政府的無能的材料,而排除了其他的幹擾因素。這個幹擾因素就是布什在就職演講中做出的承諾:“帶領美國經濟複蘇,以平民節儉的作風,重塑白宮的尊嚴與榮譽,重視教育和基礎研究。”[13]事實上布什政府之後相繼履行了這些承諾。更為重要的是,邁克爾·摩爾激勵批判的伊拉克戰爭,當時獲得了占多數(59%)的美國民眾的支持[14]。美國所麵臨的問題並不能完全歸罪到布什政府頭上。而導演邁克爾·摩爾在表現布什政府的無能時,采用了許多精心安排好的剪輯。一個場景是,“9·11事件”出現後,布什當時正在一所幼兒園陪孩子們朗誦課文,這時候他的助手走過來在他的耳邊說了幾句話,布什停止了朗誦並沉默了好一會兒,之後是將近8分鍾的表現布什沉默的鏡頭。影片通過這樣的一個長鏡頭來表現布什內心的煎熬,把他的驚慌不知所措充分放大展現在觀眾的麵前,就這樣導演傳遞給觀眾一個懦弱無能的總統形象,也表明了作者的態度:“布什總統在這部影片中是一個優秀的喜劇演員,借他之口,我讓人們知道了他們根本沒機會了解的東西——愚蠢、恐怖、真相。”[15]
最能表現導演目的的段落在於影片開始的白描,它講述了布什參與美國總統大選那一年的戲劇性變化,媒體都在大呼戈爾取得勝利的時候,劇情急轉直下,小布什在佛羅裏達州獲得了關鍵性的勝利。邁克爾·摩爾自己配的旁白說,“布什偷去了這屆總統職務”。接著,鏡頭出現了人們從未看到過的畫麵:布什的車隊在首都華盛頓遇到了龐大的抗議示威者,人們把雞蛋扔向總統的座駕,布什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從後門溜進白宮上任的總統。邁克爾·摩爾在影片開始時就對布什總統職位的合法性提出了質疑。不過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布什在選舉中采用了非法手段。
第二,導演在影片中突破紀錄片的忌諱采用了煽情段落。最突出的例子體現在導演自己家鄉弗林特小鎮的一位母親麗拉·利普斯考姆(Lila Lipscomb)——一位普通的美國婦女、一個士兵的母親身上。她幾十年如一日地把美國國旗插在旗杆上,她自豪自己是一個美國人,她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當兵,希望他有一個好的前程。在伊拉克,她兒子的直升機被擊落。對著攝像機,麗拉念了兒子給她的最後一封信。信中說:“媽媽,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麽要到這來。不知道還要讓我們在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中打多久。希望下次選舉時,布什這個笨蛋不會再次被選上。”這封信讓電影院裏的觀眾流下了眼淚。導演邁克爾·摩爾說這段是他在拍攝中感覺到最有力量的段落,“我從未在拍攝的現場這樣哭過。我事先不知道她要念什麽。等她開始念了,我人幾乎垮了。我記得,我在努力聽和想,為的是止住自己的哭。聽到這些話,我覺得這是他從墓地裏發出來的請求,是他的最後的願望。我知道我要承諾自己去努力實現這個願望”[16]。導演知道在伊拉克戰爭中失去生命的美軍的痛苦,也知道失去兒子的母親的痛苦,他用這樣的一個悲傷的事情能夠極大地喚起公眾的同情心與厭惡戰爭的情緒。
第三,導演在影片中還使用了大量的對比和交叉剪輯。有一個鏡頭用蒙太奇表現布什對著導演大喊“年輕人,去找份工作吧”,之後就是他在公眾場合做土豆泥的場景,邊做邊誇耀自己的手藝,然後就是布什在農場裏休憩,結尾是小男孩和媽媽接吻後睡覺。這一段對比剪輯形象地表現了布什的不問國事。影片還虛造了布什家族與拉登家族握手的鏡頭,用以表明兩個家族之間的緊密聯係,進而揭露薩達姆隻是布什打擊恐怖主義的一個替罪羊而已。還有一個著名的剪輯是,布什在台上高呼美國需要盟友的時候,下麵接著剪輯進三隻抓耳撓腮的猴子畫麵。這個極具象征性的鏡頭充分地說明了英國等盟友在其中所處的傀儡角色。
第四,邁克爾·摩爾有時親自上陣幹預電影的進程。比如在說到伊拉克給美國家庭帶來的深重災難時,他提著攝像機去采訪一些議員問他們願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戰場,結果那些議員都露出了無比尷尬的表情。導演在這兒充分地表明了議員和美國政府是一丘之貉,他們在共同欺騙美國家庭。
3.結語: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守
總體而言,邁克爾·摩爾的《華氏9·11》在社會的公平正義上的成就最終還是大於它的藝術上的成就。影片上映的第二天,美國在伊拉克前線士兵的家屬組織和“9·11”死難者家屬組織就發表公開聲明,呼籲布什總統看這部影片。麵對白宮發言人對該部影片虛構事實的指責,邁克爾·摩爾則公開聲明:這部片子前後有一打的研究人員、三組律師隊伍和來自著名的《紐約客》雜誌的專業事實核對人員對所有事實進行核實,以確保這部影片“是這個時代研究最徹底,診斷最徹底的一個紀錄片”[17]。導演的這句話既透露了他對事實的掌握,也表明了他對此片影響力的確信。但是從對取材的運用上看,他也難以使人相信這不是一部宣傳他個人政治主張見解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