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可行文邀請淵蓋蘇文來長安,協同偵破此案。若他推故不敢來,則太子便可請陛下詔告天下諸邦,不是我大唐不肯為高句麗使團伸張正義,實在是因為高句麗人不願從旁協助。”
孟凡把心中想法全盤托出。
“淵蓋蘇文之所以敢將汙水潑到微臣身上,不過是因為微臣沒有拿獲他本人。太子此次行文,以朝廷的名義相邀,若是他不來,便是自承說謊。那時天下人心中自會有公論。太子再將了解到的實情公諸天下,萬邦便沒有不信服的。”
李承乾聽罷,眼中露出喜色,連聲說道:“老師之計策果然高明。料想他好不容易逃出生天,斷然是不肯輕易再來長安的。可如果這廝竟然膽大包天,大張旗鼓的來了長安,我們又當如何應對呢?”
孟凡大笑道:“若是他果然來了,微臣勸太子早做決斷。此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幾次三番構陷我大唐。是可忍孰不可忍。何況以微臣了解到的情況,這淵蓋蘇文家族,在高句麗曆任三代莫離支。淵家大權在握,實際上早已架空了高句麗現任大王榮留王高建武的權利。若他此次膽敢前來我大唐,太子剛好趁此機會,將此人軟禁在長安,給他個一官半職。微臣相信,高建武一定樂見其成。若淵蓋蘇文不肯就範,太子可就地處置。到時彼在我手,猶如魚在鯰板,就由不得他了。”
“老師果然好手段,學生領教了。”李承乾會心一笑,話鋒一轉,忽然說道:“前幾日,本宮已命冀州刺使將高句麗使團一案的全部案卷,全都送來了東宮。一並連使團成員都押送到了京師大理寺關押。包括那具死屍和當時的驗屍格目,也都一並在列。”
“讓本宮頗為好奇的是,驗屍格目中所載,那死者的死狀甚為可怖。後背布滿密密麻麻的坑洞,竟是被激射而出的鉛丸所殺。案卷中寫到,老師自陳那是從拂菻國購得的燧發槍所致。隻是證物中卻未曾見這燧發槍。想來是此物珍貴,冀州府已將之放還給了老師。”
聽到一半,孟凡心裏便咯噔一聲,心想壞了,自己這燧發槍算是暴露了。到了這份上,若是不肯拿出來,必定招致太子懷疑。
孟凡隻得不情不願的說道:“確如太子所言,這燧發槍確實在微臣府中。當日走得匆忙,又恐淵蓋蘇文半路截殺。微臣便請求博陵知縣,將此物放還。太子若是想看,臣這便回家去取來。”
李承乾本是好奇心重的年紀,聽了這話,很是欣喜,一迭聲說道:“好哇,好哇。這東西威力如此驚人,本宮很是喜歡。不知此物可能打獵?那拂菻國商人可還在長安?若是可以,本宮還想請老師幫本宮也買一支。”
孟凡的腦袋登時大了。
不小心撒了一個謊,就要用無數的謊言去圓。若是到時候太子玩上了癮,又推薦給了旁人,甚至讓李二知道了這東西,那可怎麽好?
到那時,找個拂菻國商人一問,便會知道,這東西根本不是產自拂菻國。自己又怎麽解釋?
孟凡隻好硬著頭皮,躬身拜道:“請太子恕臣欺瞞之罪,這燧發槍,其實是微臣自主研發的。當日因擔心被他人所知,遂妄言說是從拂菻國購得。如今見太子動問,微臣不敢欺君。”
“老師不必如此,既然是老師研發的,那便更好了。老師可否讓本宮開開眼界,本宮不勝感激。”李承乾瞪著大眼睛,站了起來,連腿疼都忘了。
男孩兒就沒有不喜歡刀槍的,這下惹起了李承乾的好奇心,不知道還會鬧出什麽亂子。
“謝太子不責之恩,臣這便回家去取來,為太子演示。”孟凡辭別了東宮,打馬回了平康坊,心裏七上八下的。
果然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這燧發槍再難掩其光芒,早晚會傳到陛下的耳中。
它毫無疑問,將會是革命性的大殺器,若是被李二關注到,自己禍福可就難料了。
若說壓縮餅幹僅僅是後勤補給,沒有了還可以用原來的胡餅代替。這燧發槍可就是冷兵器時代的至勝法寶了。
誰得到了這種神器,便會對皇權產生極大的威脅。
如果大批量製造,短時間內,就會形成一股可怕的力量。
若是被李世民看見這東西,定然會從中看出危機。那時自己若想脫身做個逍遙翁,恐怕就難了。
作為一代雄主,李世民不可能讓這股力量外流,成為別人手中的利器。
一旦將燧發槍呈上,也就等於葬送了自己後半輩子的自由。除非李世民對自己絕對的信任。
可哪個皇帝會對臣子絕對信任呢?特別是這個臣子手中還握有一股足以顛覆皇權的力量?
孟凡騎在馬上,感覺到了自己目前危險的處境。
這種危險,比當日被淵蓋蘇文追殺,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就在孟凡前往家中,去取燧發槍的同時。
遠在高句麗國王城平壤城內,莫離支府。
莫離支淵蓋蘇文大發雷霆,揮手將案上的瓷器茶具摔了一地。高句麗國莫離支,相當於唐朝的宰相,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莫離支因何事動怒?”莫離支府主薄李佐升侍立一旁,小心問道。
淵蓋蘇文憤憤然道:“皇上老邁昏聵,不堪大任,他日我必廢之。”
“唉呀,莫離支小聲些,須知隔牆有耳。若被皇上的人聽了去,咱們可是要掉腦袋的。”李佐升額上冷汗直流。
隻聽蓋蘇文輕蔑一笑,說道:“怕什麽?還怕那老家夥要殺我不成?我淵家世代繼任莫離支,為國朝立下不世功勳。今我請戰唐國,這老家夥居然畏畏縮縮。看來老家夥年老血衰,早已沒了爭勝之心。如今唐國國力日盛,又吞並了東突厥。早晚必犯我疆界。若不趁早圖之,等唐國坐大,我高句麗國必將不複存在。”
主薄李佐升道:“莫離支所言甚是,隻是皇上不肯,徒歎奈何?莫離支府雖名義上掌管全國兵馬。可高延壽、高惠真手中的二十萬靺鞨兵,暗地裏卻隻聽皇上調遣。沒有皇上的手諭,僅憑莫離支府能夠調動的數萬兵馬,恐難撼動唐國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