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園文化(20分)
1.學校選址合理,校園總體規劃因地製宜,合理布局,整體性強。校內主要交通道路設計合理,通暢便捷。綠化麵積占學校麵積的10%以上。(10分)
2.有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並積極參加社區文化活動。(10分)
(二)教育資源配置(230分)
1.學校占地麵積不少於80畝(城市學校不少於60畝),能滿足正常教學活動需要。(30分)
2.學校建設符合《城市普通中小學校舍建設標準》中有關高級中學規劃指標的要求,校舍建築總麵積(不含教職工住宅和校辦工廠)生均達9m2,寄宿製學校學生宿舍生均使用麵積不少於3m2。(35分)
3.學校教育資源的配置(含師資配備)得到當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年生均公用經費和事業費逐年增長,並達到或超過省定標準,學校基建項目和大型設備的添置等專項經費納入地方政府或企業的財政預算。(30分)
4.理、化、生實驗室完全滿足教學需要,每600名學生配備標準實驗室3個(不含準備室),實驗室設備達到國家規定的一類標準,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開出率100%。(25分)
5.學校信息化環境建設達到《甘肅省中小學校園信息化環境建設評估指標(試行)》規定的一級標準的要求。多功能活動廳座位在300人以上。(35分)
6.嚴格執行《甘肅省中小學圖書館(室)管理辦法》,圖書館建設符合《甘肅省中小學圖書館(室)建設規範》規定的高級中學一類標準。圖書館實行計算機管理,積極配備各類電子讀物。每年新增圖書比例不少於藏書標準的1%。(25分)
7.學校有含100m直跑道的300m以上(城市中心區學校250m)標準跑道的運動場,並設有與學校規模相適應的籃球場、排球場、足球場及其他體育教學活動設施,體育器材達到國家《中學生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標準,設備完好率在90%以上。(25分)
8.學校衛生防疫製度健全,建有校醫室,配備有專職校醫,校醫室設施達到國家《中小學衛生設施配備標準》,教師每兩年體檢一次,學生每年體檢一次,健康檔案齊全,有常見病防治製度;教職工廁所(水衝式)麵積50m2以上,人均0.3~0.4m2;學生廁所(水衝式)麵積240m2以上,生均0.13~0.15m2。(25分)
(三)教師隊伍(85分)
1.教職工編製符合國家製定的標準,學生與教師之比,城市中學達到12.5∶1,縣城中學達到13∶1。專任教師學曆合格率達90%以上(縣城中學80%以上);有一定數量的研究生畢業或取得碩士學位的教師。(35分)
2.教師隊伍結構合理,中級以上職稱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0%以上,其中高級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0%以上。具有一定數量的省級骨幹教師。(10分)
3.建立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機製,有教師自評報告和學校評價報告。(10分)
4.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製度和教學研究製度,參加培訓和外出進行學術交流的資金、時間有保障,教師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善於總結、積累教學經驗和教育成果,形成在省內外有影響的教師骨幹和教育教學成果,近3年內有2/3的教師在市(州、地)級以上刊物發表文章,有一定數量的教師在省級以上教學評優中獲獎,學校承擔有省級以上的教育科學研究課題。(30分)
(四)學校與社區(25分)
1.學校與社區建立了良好的溝通與合作渠道,充分利用社區各種教育資源,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學校在當地有良好的社會形象和較高的社會聲譽,發揮自身優勢為社區的建設和發展服務,成為傳播先進文化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10分)
2.加強與其他學校的交流(特別是與薄弱高中的交流),定期開展各種學習和交流活動,建立起相互學習、共同發展的校際關係,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教師培訓、教研、資源等方麵為其他學校提供支持,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優秀的管理經驗和教學經驗,成為後備校級幹部培訓和骨幹教師培訓的基地,成為教學研究和課程改革的基地。(10分)
3.建立學校與家庭有效且多渠道的溝通機製,通過對家長的有效培訓和指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質量觀。(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