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市會寧縣教育局
(2010年11月)
會寧縣位於甘肅省中部、白銀市南端,轄22個鄉,6個鎮,58.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3.86萬。境內有漢、回、東鄉等6個民族,總流域麵積6439平方公裏。會寧是紅軍會師聖地,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09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8.49億元,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1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1元。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505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教師7985人,其中普通高中專任教師1005人;在校學生144186人,其中普通高中學生19597人。
改革開放以來,縣委、縣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不動搖,帶領全縣人民發揚紅軍會師精神,在實踐中探索和總結出了“領導苦抓、家長苦供、社會苦幫、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三苦兩樂”辦教育精神,走出了一條貧困地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辦教育的新路子,教育事業長足發展,贏得了“高考狀元縣”和“西北教育名縣”的稱譽。自恢複高考製度以來,累計向全國各大中專業院校輸送優秀畢業生近7萬名,其中獲得博士學位者1000多人,獲得碩士學位者5000多人。2010年,全縣高考二本院校上線3510人,其中重點大學上線1123人,上線絕對人數位於全省縣區前茅。
一、改革和發展高中教育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快高中教育事業發展
教育的發展固然取決於一定水平上經濟的發展,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因素。就教育自身發展而言,關鍵在於對教育的態度和認識。為此,會寧教育在改革與發展中力圖突破經濟的束縛,在內涵發展上求卓越。多年來,我縣把適度超前發展高中教育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工程和“民心工程”,認真落實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竭盡全力實現發展的跨越。
一是優化布局。早在1985年,會寧一中、會寧二中就剝離了初中部,集中精力辦高中,1998年新建會寧四中,2003年又新建會寧五中。從2004年起,我縣相繼開辦桃園中學、秦隴中學和會州中學三所民辦高中學校。繼2003年會寧二中被評為市級示範性高中、2004年會寧一中被評為省級示範性高中之後,會寧三中、會寧四中、會寧五中相繼跨入市級示範性高中和市級、省級標準化學校行列,高中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逐年邁上新台階。近年來,全縣進一步調整中小學布局和教育結構,撤鄉並校,優化資源配置,改革和調整中等教育結構,加大職業教育發展步伐,全縣教育已經由單一的普通教育趨於多元、多層、多向結構的綜合發展,會寧也正由一個教育大縣向教育強縣邁進。
二是加大投入。針對優質教育資源相對不足,辦學規模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現狀,在縣級財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縣上提出了“用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的思路,通過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專項資金,學校自籌,社會各界捐助等渠道籌措高中教育經費的同時,采取政府擔保、銀行借貸、部分貼息等辦法。近三年來,共籌措高中教育建設經費5000多萬元,著力加強高中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高中學校辦學條件。其中會寧一中建設了科技綜合樓、綜合實驗樓和學生宿舍樓;會寧二中建設了單身教職工宿舍樓、教學綜合樓、學生食堂、風雨操場;會寧三中建設了教學樓、學生公寓樓、學生食堂;會寧四中新建了學生食堂。目前,各高中都裝備了能基本滿足學生學習及生活需要的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閱覽室、電教室、醫務室、體育場館、學生食堂等,學校校園布局規範合理,教育教學設施基本齊全,學校辦學水平、教學質量得到了全麵提升。
(二)深化教育管理改革,促進高中教育可持續發展
大力發展高中教育,我們始終堅持軟硬件並舉,同步發展,以質量為中心,不斷深化教育管理改革,促進高中階段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深化管理體製改革,增強學校自主辦學和自主發展的能力。縣上以高中教育為龍頭,實行黨政組織議教製度和主要領導聯係學校製度。縣委、縣政府每年至少召開一次高中教育工作會議,縣上“四大家”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每人至少聯係1所高中學校,定期深入學校進行調查研究,及時為學校排憂解難。每年年初,縣教育局都要與各高中學校簽訂以經費籌措、基礎設施建設、教師培養培訓、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麵為內容的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年終由“四大家”分管領導帶隊,統一檢查驗收,嚴格兌現獎罰。教育行政部門對各高中學校的指導,主要在於幫助解決辦學困難、規範辦學行為、提升辦學水平和能力;在學校的內部管理上,則大膽放權,逐步探索建立學校自主發展、政府依法管理、政策導向助推的現代管理製度,學校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不斷提升,高中學校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
二是深化人事製度改革,激發教師隊伍的內在活力。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化,把加強高中教師隊伍建設始終作為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樹立“人本”和“能本”管理理念,全麵推行教師全員聘用製和崗位聘任製,使能者上、庸者讓,讓能者有為、能者有位;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進一步深化以學校內部分配製度改革為核心的人事製度改革,完善能夠充分體現教職工職責、績效和報酬“三位一體”的激勵機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特別是一線骨幹教師的積極性;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師學曆合格率,大力實施“青藍工程”“名師工程”等,促進了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專任教師學曆達標率達80%以上,優秀教師群體日益壯大。
三是深化評價機製改革,建立科學的質量保障體係。堅持高一招生統招和“三限”政策,保證學生的入口質量;剝離各高中高三補習班,提高高考應屆生升學率;實行高中質量跟蹤管理製度,統一組織高中各學科質量檢測,對各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和管理更趨精細和公平;組織高中教育教學工作現場會、高考備考研討會等研討會議,打破以前各高中互相封閉、各自為戰的局麵,進一步加強了考前方向性、目標性的指導;開展多層次教研活動,先後在全縣總結、推廣了二十餘種符合實際的、具有個人或學校特色的高中優秀教學方法;穩步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從完善課程體係、改革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入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麵實施育人目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會寧縣高中教育發展的基本經驗和體會
(一)基本經驗
1.尊重高中辦學自主權,鼓勵高中特色發展。首先賦予用人自主權,學校中層領導配備、學科教師的調整充分尊重校長及學校的意願;其次賦予教師招錄自主權,無論是從應屆大學畢業生中選拔,還是從初中優秀教師中招考,均由各高中學校自主進行;最後賦予內部管理自主權,鼓勵不同學校辦出不同特色,會寧一中、會寧二中偏重於奧賽特長生培養,會寧三中、會寧四中、會寧五中分別偏重於音、美、體特長生培養,每年都為高等院校輸送特長生數十名甚至100多名。
2.均衡配置資源,引導高中有序公平競爭。第一,均衡生源配置。縣上實行高中學生統招政策,由學生自主填報誌願,縣上統一組織招考,統一劃檔錄取。根據學校實際和辦學水平,會寧一中、會寧二中為一個層麵,由教育局根據統考成績統一調配;會寧三中、會寧四中、會寧五中為一個層麵,由學校根據學生誌願和成績錄取,從而形成了招考合理化、競爭公平化的格局,避免了學校之間的無序競爭,便於高中進行檢測和評估。第二,均衡硬件設施建設和配置。近年來會寧縣共多渠道籌措資金1.3億元,完成5所高中校舍,總建設麵積10萬多平方米,各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整體得到提升。第三,均衡教師資源配置。縣教育局在配置教師時,充分考慮各高中學校的需求,考慮教師的專業學曆、年齡結構,考慮薄弱學校和薄弱學科的實際需要,不強求一律,也不厚此薄彼。同時在全國教育名縣江蘇省如東縣建立高中教師培訓基地,已為各高中學校培訓骨幹教師100多名。第四,在學生資助上也力求體現均衡。主要表現在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班的組建上。目前,會寧縣各高中學校都有資助班級,有效解決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高中難的問題。
3.加強高中宏觀調控,建立高中評價體係。第一,規範辦學行為。教育局實行嚴格的高一招生“三限”政策,限人數,限班數,限班額。第二,加強過程管理。實施高中各學科質量定期檢測製度,對檢查結果進行有效分析、科學對比,及時召開反饋通報會議,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第三,實行目標管理。推行增值評價,將評價結果作為對學校、校長及教師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第四,建立激勵機製。製訂了《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方案》,並進行年度評估,在每年召開的全縣教師節表彰大會上,對評估優秀的學校予以表彰獎勵。
4.發揮教研引領作用,走教科研強校之路。第一,重視入校調研。每學期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高中教學調研,全麵了解掌握各高中學校教學狀態。第二,舉辦主題研討。每年組織全縣高中進行以課堂教學為抓手、以優質課競賽為載體、以“開展有效教學主題研討,構建高效課堂教學體係”為主題的大型教研活動。第三,實施質量檢測。每年度全縣高中各年級質檢考試(或期中、期末考試)結束後,進行試題總體評價、質量總體評價和各科試卷分析,然後作出全縣和學校的定量定性分析,學校作出從學校到班級(科任教師)的數據分析,班主任和學科教師作出從班級到學生個體的分析,根據分析,尋找差距,製定落實整改措施。第四,狠抓高考備考。
(二)工作體會
多年來,會寧教育長足發展,得到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和眾多媒體的關注和肯定。胡錦濤總書記在關於會寧教育的談話中,充分肯定了會寧的“教育移民”現象。溫家寶總理在多次的談話和批示中,給予會寧教育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甘肅日報》等報刊和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甘肅電視台等多家電視台都在重要版麵和黃金時間,先後從多方麵介紹和肯定會寧教育經驗。會寧教育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使然,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使然,是領導苦抓、家長苦供、社會苦幫、教師樂教和學生樂學的“三苦兩樂”精神使然。尤其是會寧多年形成的“三苦兩樂”精神,是會寧教育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會寧教育振興的根本原因,是推動會寧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的動力源泉。
1.領導苦抓,體現了會寧縣縣委、縣政府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的信心和決心。在會寧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曆史時期,曆屆縣委、縣政府順應形勢發展需要,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始終不渝地堅持把教育作為發展會寧的百年大計和振興會寧的根本戰略。在千方百計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的同時,不約而同地形成了要改變貧困落後麵貌、促進經濟社會全麵發展,必須優先發展教育的共識。體現在政府行為中,就是不斷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按時足額發放教職工工資,加大教育基本條件改善力度。正是這種可貴的重教精神,引導全縣上上下下、方方麵麵的力量向教育聚集,為教育事業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提供了良好機遇,創造了良好條件,使會寧教育在艱苦環境中崛起和發展。
2.家長苦供,體現了廣大家長把教育視作傳承文化傳統、向往現代文明的追求和信念。會寧地處偏僻,基本的經濟形態一直是以雨養農業為主,但曆史悠久,農耕文化和儒家文化底蘊深厚,崇文重教、耕讀傳家一直是世世代代老百姓諭人理家的規範,“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始終是普通家庭及其成員推崇的人生信條。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從事什麽樣的職業,各個社會階層對教育情有獨鍾,對讀書的追求始終沒有改變,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追求現代文明的良好社會風尚。
3.社會苦幫,體現了社會各界把教育作為開發人力資源、實現脫貧致富根本的遠見和期盼。會寧人執著辦教育的精神贏得了海內外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親朋互助、鄰裏互幫、投資辦學、捐資助學、興學重教蔚然成風。多少年來,在外地工作的會寧籍有識之士牽線搭橋、捐資捐物、興學重教、反哺家鄉;社會各界仁人誌士慷慨解囊,為會寧的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據不完全統計,近20年來,海內外各種基金會、軍隊係統、社團組織、企事業單位、誌士仁人和全縣幹部群眾累計為會寧教育捐款、捐物達2億多元,先後援建學校90多所,資助學生10萬多人次。所有這些關懷和厚愛,有力推動了會寧教育事業的發展。
4.教師樂教,體現了廣大教師把教育事業作為實現自我價值、成就幸福人生的境界和情懷。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會寧的教育質量和高考輝煌,與一大批各級各類具有良好科學素質的教師密切相關。會寧的教師把教書育人作為一項事業,“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樂在其中,從而形成了求真創新、無私奉獻的科學精神。會寧的教師把教書育人作為一門科學,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教育規律,把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形成了嚴謹務實、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會寧的教師把教書育人作為一門藝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形成了“教學有規、教無定法、廣采百家、自成一格”的科學方法。可貴的是,這種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已經成為廣大教師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立身處世、為人師表的靈魂和品質。
5.學生樂學,體現了莘莘學子把求學作為成人成才、報效祖國的必由之路。“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會寧的孩子和別人不比家庭窮富,不比父母做官大小,而是比學習、比未來,看誰的學習成績好,看誰擁有燦爛的明天。家庭的耳濡目染、學校的言傳身教、社會的潛移默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敏而好學、奮發圖強、樂觀向上、立誌成才的會寧學子,他們走出大山深處,走向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貢獻著自己的聰明才智。
三、目前的困難和今後的發展思路
受經濟條件、教育資源、管理水平等多方麵因素的製約和影響,會寧縣高中教育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還不能完全適應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需要。一是建設經費投入不足,缺乏發展高中教育的項目和經費,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大麵積存在。二是師資水平相對較低,受經濟發展水平限製,缺乏吸引高學曆師資的優勢,教師培養、培訓不能有效跟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難以提高。三是管理理念相對滯後,不能及時吸收內化先進的辦學思想,在紮實上下的工夫多,在改革上邁的步子小,還沒有形成一所質量保證一流、特色非常鮮明的品牌學校。
新課程改革是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必須跨越的一道門檻,是高中教育麵臨的一次嚴峻考驗,必須堅持既積極又穩妥的原則,循序漸進,因地製宜,科學推動,勇於創新。結合會寧實際,在新課程背景下,為加快高中教育改革發展步伐,我們提出:以政府為主導,以學校為主體,以改善辦學條件為基礎,以規範高中學校辦學行為為前提,以轉變辦學觀念為引領,以教師培訓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教學研究為抓手,走出一條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學校改革創新的內涵特色發展思路,最終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麵提升、學生的全麵發展和高考升學率的穩步提高。一是嚴格規範高中學校辦學行為,整合、挖掘、培育並不斷形成新的高中教育資源,確保高中優質資源配置對新課程改革的最大支持;二是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形成適應新課程實驗要求的高中教育教學理念、方式和模式;三是繼續加大高中教育經費投入,逐步夯實適應新課程實驗要求的辦學條件;四是努力構建適應新課程實驗要求的高中課程體係,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實踐,推進特色高中建設;五是大力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培養一批名師,建立一支適應新課程實驗要求的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