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妃的信任
115、
大殿裏,群臣兩旁立著,李淵高高在上,棣棣然威儀楚楚,待裴寂宣讀了前方軍情,李淵俯視眾臣,緩緩地開口道:
“軍情緊急,還請眾愛卿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高見。”
李淵的話音剛落,太子一步上前,坦然地迎著李淵的目光,說道:“自我大唐王朝建立以來,征戰討伐,兒臣未有寸功,如今突厥來犯,兒臣願領兵出戰,將突厥趕往黃河以北。”
李淵聽了,有些吃驚,轉而一想,立即明白了太子的用心。我的太子,你也想借征戰建立功勳,擴大自己的勢力。好,朕就成全你。想到這裏,李淵將目光投向秦王李世民。
隻見秦王臉色嚴肅,卻又有些不自然,李淵不由有些吃驚,便以目光示意,想聽聽他的看法。李世民昨日聞知突厥渡過黃河,欲侵中原,便一直在從軍勢的角度考慮,如何迎擊敵軍。來到大殿之上,原認為這一仗非自己出擊莫屬,餘下的,不過是向父皇談一談自己對這一仗的看法,戰略上如何布置,戰術上如何安排。可是,他沒有想到,太子會主動請櫻。正在吃驚時,看到父皇讓他談談看法的示意,剛要開口,卻又聽到肅瑀說:
“臣認為,太子是皇位的繼承人,將來是要繼承大統的,最好還是留在長安,協助皇上打理朝政。抗擊突厥一事,請秦王出征,更為適宜。”
“稟父皇,兒臣認為,肅瑀所言,差亦!”齊王李元吉,接過肅瑀的話說:“太子既然有一天要繼承皇位,就得象父皇一樣,既要學會打理朝政,也要學會征戰沙場。在我大唐王朝初建之時,太子跟著父皇,也是立了許多戰功的。隻因近些年來忙於朝政,再不出征,更無戰功可建。如今有這機會,還請父皇成全太子,命他領兵,出戰突厥。兒臣願做先鋒,隨太子一同打敗突厥。”
李淵聽了,心中高興,望望李元吉,又望望李建成,說:“難得你們兄弟有這樣的報國之情,更難得你們有這般深厚的兄弟情誼,朕就成全你們。令太子為主帥,齊王為副帥,領兵二十萬,前去迎戰突厥。”
“謝父皇之命。”太子、齊王倆兄弟齊聲拜謝。
李淵笑嘻嘻地看著李世民,那目光分明在問:“秦王以為如何?”李世民見了,忙對太子、齊王一揖說:“世民祝願太子、齊王,馬到成功,旗開得勝。”
“感謝秦王。”太子說:“為兄還有一事相求二弟,不知能否答應?”
“大哥盡管開口,隻要二弟能做到的,一定竭盡全力。”
“好,有二弟這句話,大哥就放心了。”太子說到這兒,故意停了一下,望望眾臣,又望望皇上,然後才回頭對李世民說:“既然秦王答應竭盡全力助我大敗突厥,為了能確保此次征戰突厥的勝利,大哥在此向二弟借幾位將軍。”
李世民聽了,心中一驚,卻隻能強作鎮定地問道:“哪幾位將軍?”
“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就這三位,不知秦王為了國家安危之計,舍得嗎?”
李世民聽了,立即明白:這是太子在利用出征突厥,削減秦王府的實力。可事到如今,太子振振有詞,父皇、大臣們,都在看著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除了答應,難有其他選擇。想到這裏,李世民爽朗地回答:
“太子府中,已是大將如雲。我這幾員大將,雖在秦王府中,實際上都是父皇的將軍。為抗突厥,隻要父皇允許,太子也看得起,調他們到太子帳前聽用,二弟我非常樂意。”說到這裏,李世民將期盼目光投向李淵,他期望父皇,能替他保存一些實力。
聽太子說要借秦王府中的幾員猛將,李淵的心揪得緊緊的。他知道,這是太子借此削減秦王的實力。從心裏來說,他是願意的。因為他確實也不願看到秦王一人座大。可李淵又有些擔心,隻怕這麽一來,秦王會當庭反對,再激化兄弟倆的關係。沒想到,秦王竟這般爽快地就答應了,李淵剛剛鬆了一口氣,他又看到秦王期盼的目光。李淵的心,不由一沉,但還是笑盈盈地對李世民說:
“難得秦王以國事為重,樂意借出自己最得力的將軍,父皇在此感謝你。隻要你們兄弟能同心同德,我們就一定能打敗突厥,一定能天下無敵。此事,就這麽定了。太子,你在出征之前,一定要設宴請秦王府中來的幾位將軍,一定要設宴感謝你的二弟。”
“兒臣謹遵父命!”
“好,你們去準備吧。秦王留下來,朕有話對你說。”李淵說完朝下麵一揮手,太監大聲喊道:
“散朝!”
116、
夏日的後宮花園,慈竹綠陰,繁花高樹,正是納涼的好地方。一條卵石鋪就的小徑,穿綠越紫,徐徐然伸向花園東頭的清碧池。李淵帶了李世民,一路閑聊著,走進池邊的高風樓。但見此處,綠樹陰濃生涼意,樓台倒影入池塘。李淵興趣怡然,進樓就在八仙椅上坐下來,對李世民說:“這裏,真是長安的避署佳地。你也快坐下來,父皇要好好與你聊一聊。”
李世民恭敬地在李淵的右側坐下,側身期待地望著他的父皇,等待父皇開口。
“李承乾、李寬、李恪、李泰、李佑、李愔。”李淵認真地回憶著,輕輕地念出自己孫子的一串名字,然後問李世民:“如果朕沒有記錯,你應該是六個兒子的父親了。”
“對,父皇一點也沒記錯,兒臣已經為你養育了六個孫子。”
“請你告訴朕,你對你的這六個孫子,最喜歡其中的哪一位?”
“稟父皇,兒臣實在說不出最喜歡誰。”
“為什麽?難道都不喜歡?”
“不,是兒臣對他們每一個都非常地喜歡。”
“這就對了!看來,在這一點上,朕跟你一樣。對於你們兄弟幾個,建成、元吉還有世民你,朕也是一樣地非常喜歡。對於你們三兄弟,在父皇心裏,是分不出更喜歡誰的。要說對你們幾兄弟小時的印象,朕對你倒是最深刻。朕清楚地記得,你出生的那天,雪花大如掌,紛紛揚揚,飛落了整整一天。就在這玉龍千萬,周天寒徹中,我終於聽到你‘哇哇’地哭聲。當我抱著你正在觀看時,外麵來了一位白眉長者,湊過來看著你說:‘好一個人中之龍的相貌,弱冠(二十歲)、而立(三十歲)之間,必能濟世安民。就這樣,朕給你取名為世民。”說到這兒,李淵扭過頭來,深情地注視著李世民。
“父皇!”李世民動情地呼喚著,他開始有些明白,父皇約他單獨來後花園談的用意。
本來,李淵約世民,是要與他談讓他去洛陽的事情。可是,當他從大殿下來後,突然改變了主意。辛辛苦苦剛剛統一了河山,又要分成兩半,這還不打緊。更主要的是,朕百年以後呢。他們兄弟倆一人在長安,一人在洛陽,此不又要幹戈大起。唉,這個裴寂,險些害我。他的這個建議,是注定要讓他兄弟相殘,最後亡了我大唐天下也。想到這裏,李淵堅定地搖了搖頭。不行,絕對不行!朕不能把大唐江山分成兩半,朕更不能讓他們在朕百年之後相互撕殺。李建成的主動請櫻,當庭要去了李世民的三員虎將,一方麵坐大自己的實力,另方麵又將李世民的實力削弱。這一舉措,讓李淵看到能夠使他們兄弟和睦相處的一線生機。
自從李世民一舉平息了王世充、竇建德之後,隨著實力的日益坐大,李淵已看到了太子對自己地位的擔心。在他看來,兄弟間的不和,關鍵在於李世民擁有超過太子的實力。這個問題解決了,或許可使兄弟倆相安無事。作為皇上,作為父親,他不願他的國家分裂,更不願他的兒子敵對,為此,他要竭盡全力。聽到李世民動情地呼喚,李淵知道這聰明的二郎已經了解了他這個做父親的一番苦心,於是接著說:
“你大哥在大殿上借去你的三員猛將,朕知道對你不太公平。而且,對你不公平的事還不止這些。就能力和功勳來說,你並不亞於你的大哥,甚至還有些超過,但是,他做了太子,你今後卻隻能做他的臣子。你……”說到這裏,李淵停了話頭,再一次深情地凝視自己的兒子。此刻,他是多麽地希望李世民就此表一個態,讓他放心,可又擔心李世民說出相左的意見來,把事情弄得更糟,於是稍停一會接著說:
“這,父皇也曾替你抱過屈。可是,建成是長子,按照慣例,朕又隻能立他為太子。對你,朕隻能盡了全力,將能夠加封的官職爵位,都賜給你。”李淵把該說的話都說完,微微地歎了口氣,把頭轉向池邊的慈竹綠陰。
李世民見了,慌忙拜倒在地,說:“父皇,兒臣已是為父之人,早已深深地感受到您的慈愛之心。父皇特設天策上將一職,使兒臣位在王公之上,特準兒臣開天策府,又賜弘義宮居住,更是殊遇無比。對於這些天大的特殊恩賜,兒臣銘記於心,一生一世地感激,雖肝腦塗地,不足報答其萬一。”
李淵聽了,心裏雖然有點兒感動,卻還很不滿足,他在心裏喊道;二郎啊,你為什麽不對朕立太子一事,表表忠心呢?可見,你對太子之位,還是在覬覦的。你這麽做,朕對你,是越來越不放心啊!李淵這麽想著,睨望伏在地上的二郎,許久才開口說:
“起來吧,皇兒如此,朕就放心了。朕現在還有一事要告訴你,朕已得到切實密報,太子私募兵勇一事,你秦王府裏的房玄齡和杜如晦也是知道的。朕清楚房、杜二人跟從皇兒征戰四方,立下不少功績,也就不做從嚴處理,皇兒可以自行將他們流放蜀地。”
李世民聽了,大吃一驚,呆呆地望著他的父親。
“皇兒難道不相信?朕告訴你,此事是你安置在慶州府的部將何詳林告的密。”
李世民還要開口審辯,李淵揮了揮手又說:“此事隻能這麽處理,不然的話,到了大殿之上,就算你有理由能說服朕,隻怕這樣的事會越說越說不清,甚至會牽連皇兒你。現在,朕不願看到你們兄弟幾個任何一個人再出事情。”
“兒臣感激父親的體恤,一定謹遵父皇之命,將房玄齡和杜如晦,流放蜀地。”李世民非常恭敬,卻又非常堅持地說:“兒臣同時也請父皇相信:這一切,都是太子一手安排的。”
“朕理解你的心情,適才朕也說過,朕對你們兄弟,都是一樣的愛。隻是,建成他身為太子,他不放心你。你忍一忍,你們兄弟來日方長,到時候就可以和睦相處,相安無事。”
到時候,相安無事?父皇已經想得很清楚,也想得很遠,列本王做他太子的臣子的時候,就可以和睦相處。看來,父皇在這件事上已經鐵了心。可是,我卻不甘心。天下乃有德者之天下,何必硬是要論長與幼?想到這兒,李世民突然嘣出一話來:“到時候,隻怕是兒臣能忍他,他也不能忍兒臣了。”李淵聽了,如遭雷擊。怵然良久,竟說不出一個字來。自己說了半天,原本似乎還有些希望,卻原來,怎麽也化解不了他兄弟倆心底的那份相互間的擔心和怨意。
“怪隻怪,這皇權太誘人了!”待李世民走後,李淵仰望著天空,頗有感觸地在心裏喊道。
117、
清晨,長孫氏睜開美眸,卻不見了身旁的世民,她將目光緩緩地移到窗前,果然見他佇立在那兒,迷神地眺望著窗外。長孫氏趕忙起來,迅速披好衣衫,來到世民的身旁。她將一隻嬌嫩的手,輕輕地搭在他厚實的肩上,從後麵擁著他,柔聲地問道:
“你在想什麽?”
李世民順勢將她擁在胸前,雙目十分認真地注視著她,反問道:
“你說,在我們的兒女中,你最喜歡誰?”
她不知道他為何突然問到這樣的問題,但還是非常認真地考慮著。眼下,李世民已有了李承乾、李寬、李恪、李泰、李佑、李愔這六個兒子,可由她長孫氏生出來的,還是有李承乾和李泰兩個。李寬的母親,是個商人的女兒,非常地亮麗,世民在進攻長安的路上遇到她,就留在身邊,不久生下李寬就病亡了。李恪與李愔的母親,都是隋煬帝的女兒楊氏,人長的漂亮,對人又溫和寬容,與長孫氏關係融洽。李佑的母親陰妃,為人乘厭,長孫氏不大喜歡。至於這四個兒子,長孫氏對他們的印象都很好,也都很喜歡,隻是不常見麵,不是很了解他們。現在李世民突然問她最喜歡兒女中的誰,真讓她不好回答。於是坦率地回答說:
“我不知道。”
“不知道?我再說清楚一點,在我們兩個生的李承乾和李泰當中,你更喜歡誰。”
“對他們倆,我都一樣的喜歡。”
“說得好!可是,現在我要你認真地想想,到底是更喜歡誰些。譬如說,你有什麽話,在兒子當中,首先願意對誰說;有了什麽好東西,在兒子當中,你首先想給誰?”
“承乾!”長孫氏脫口而出。
“承乾,怎麽會是承乾?”
“我不知道,或許,他與我們相處的時間最長;或許,他是我們的長子,是我們擁有的第一個孩子。所以,印象比較深,掛念也更多一些……你,怎麽突然問起這個問題?”聰明的長孫氏,似乎知道李世民心裏在想什麽。
“我問這個問題,是想要證實一下,兒子在父母心目中,究竟是不是都一樣的份量。現在看來,並不那麽相同,這就難怪父皇為什麽總是偏坦太子了。”
“父皇對你,對我們,其實非常地愛,非常地好。”長孫氏說。
“我知道,因為我是他的親兒子。可是,太子也是他的親兒子,而且是長子。先在,我已知道,要依靠父皇來為我主持公道,是不可能了。”
“世民,你……要做什麽?”長孫氏擔心地望著他。
“我不想做什麽,可是,太子不肯放過我,他調走我的猛將,還借父皇之手趕走我的謀臣。唉,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他是太子,就讓他坐大,或許,我們能相安無事。”
“不可能!如今他對我已生恨意,這一切……或許都是命。”
“難道,你準備與他……”
“對,我要與他一分高下。”
長孫氏聽了,再不言語,隻是緊緊地抱住李世民。
“你放心,我一定能贏。”李世民輕拍著她的背說。
“我知道,我相信你能贏。”長孫氏抓住李世民的雙肩,淚眼婆娑地說:“隻是,你們畢竟是親兄弟,如果可能的話,盡量不要傷了他們的性命。”
“我會的,隻要可能,我一定不傷他們性命,怕隻怕是,沒有這樣的可能。”李世民替長孫氏擦著眼角的淚說。
“唉!”長孫氏聽了,長長地歎口氣,然後神色淒然地對李世民說:“看來,一切也隻有聽天由命了。此事,還望秦王小心行事,臣妾今日就去宮裏,見一見我的一個遠房親戚。”
“她是誰?”
“是皇上的一個才人。”
“才人,見她……”
“你不知道,她的弟弟,正是現在宮庭的警衛統領常何。臣妾這次唯一能替秦王做的事情,就是把常何帶來,讓他的衛士,聽從秦王你的指揮。”
“我的王妃,我的王妃!”李世民高興地抱起長孫氏,一連旋轉了八圈。
“快放下,我頭暈了。”長孫氏哀求道。
李世民放下她,熱烈地親吻著,吻得她喘不過氣來:“我敢說,今天,是我一生最快樂的日子。”
“我卻沒有這樣的感覺,隻是覺得……”
“覺得什麽?快說。”李世民欣慰地望著自己的愛妃,催促道。
“我覺得,皇權太誘人,也太可怕!”長孫氏喃喃地說。
“你隻說對了一半。”李世民沉思著說:“皇權果真有一天到了本王手上,是不會那麽可怕的。”
“你真的這樣以為?”
“不,不是以為,而是一定要做到。”
“皇權如果不可怕了,皇帝就一定是個讓人敬仰的人。”
“說得真好,到時候我是不會使你失望的。”
“我相信你,我的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