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群眾文化

(一)城市群眾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城市群眾文化是指在城市地域形成的以適應異質性非農業人口多層次文化生活消費需要的一種社會性文化[1]。

城市是周圍地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身份複雜、居民以非農業人口為主,城市交通方便,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與城市這些基本特征相適應的城市群眾文化,呈現出層次性、開放性和示範性的特點。

層次性。城市群眾文化的服務對象,主要成分是幹部、職員、工人、教師、學生、醫務人員、工商業者、外地務工人員等,有些城市還包括外國僑民,他們在職業、收入、教育水平、文化程度、文化習俗上差異大,異質化程度高,對文化生活資料的消費個性化程度高。城市的文化設施比較健全,文化市場比較發達,文化生活的方式比較多。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多種形式的文化傳播手段,多層次的社會文化生活與客觀時空,形成了城市群眾文化的層次性特征。

城市群眾文化要適應城市不同層次社會成員的多方麵需要。城市群眾文化活動不僅數量多、質量高,而且內容和形式要多樣化,特別要針對不同的職業和知識層次展開有效的活動。如街頭的群眾文化活動是城市市民最方便、最普遍的一種活動形式,深受普通市民的歡迎。北京市的海澱區是高新技術產業區和高等院校的集中區,高知識階層社會成員對於街頭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感興趣,還經常提出意見,這就需要根據他們的文化需求,開展如“文化沙龍”等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城市群眾文化資源雖然比較豐厚,但存在著“小、散、雜”現狀,難於滿足城市居民多層次的文化需求,必須使城市的群眾文化格局向“大整合、大利用”轉變。2008年杭州市提出的“群眾文化集約化、一體化運行”創新構想,增強全市各級群眾文化機構的協調配合,加強全市群眾文化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資源的整合利用,從而形成三級聯動、區域共建、運轉有序、服務高效的群文工作組織運行機製。城市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能給城市增添濃厚的文化色彩,有不少群眾文化活動成為城市的一道亮麗景觀,提升了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品位,促進了城市社會成員文化素質的提高。

開放性。現代城市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城市不僅是本地域的文化交流中心,許多城市還成為國內外的文化交流中心。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國內外的文化交流在西部地區許多城市也廣泛開展,如內蒙古自治區的鄂爾多斯市,不僅舉辦鄂爾多斯國際那達慕大會,各旗還有漫瀚調藝術節、馬頭琴藝術節、薩拉烏蘇民間藝術節等多項文化交流活動。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城市居民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等產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觀念的束縛較小,有較強的求新心理,這就使城市群眾文化具有內容豐富、時尚性強、形式繁多、更新變化快等特點。

為了適應這一特點,城市群眾文化要注意三個問題。第一,大力推進城市群眾文化創新。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要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融進現代意識,以新的內涵來提升,新的形式來表現,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來傳播,以適應城市居民審美情趣的變化,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第二,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創作和推出大批內容生動健康、形式新穎多樣、具有強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群眾文化活動,使群眾文化從內容和形式上充分反映時代進步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始終保持先進文化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才能更好地滿足城市人民群眾不斷變化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並在紛繁蕪雜的思想文化變動中發揮群眾文化的引導作用。第三,加強城市群眾文化的交流。現代城市群眾文化呈現出區域性群眾文化之間相互滲透的特征,一方麵,城市群眾文化需要以輸出的形式向外傳播,以擴大影響;另一方麵,城市文化又需要從外界吸收營養,以提升品位。所以,通過各地區(城市)群眾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廣泛結盟,相互借鑒,達到使自身增值與發展的目的,是現代城市群眾文化發展的必經之路。

示範性(或代表性)。作為一種地域性群眾文化,城市群眾文化代表了該地區文化的總體特征。本地域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在城市群眾文化中都能體現,而且是高水平的體現,成為本地域特色群眾文化的代表和示範。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交流的擴大,城市群眾文化總是最先接收到現代文化發展的信息,最先接受和運用新的文化活動形式和新的文化載體,使城市群眾文化走在本地區群眾文化的前列,發揮著引導和示範的作用。

(二)城鄉群眾文化的一體化發展

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增加農村文化服務總量,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2]。城市群眾文化在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首先,群眾文化體係的基本單元(或基本層級)是以城市為中心構成的,即以地市或縣級文化館為中心,連接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的群眾文化的基本單元。地市和縣級城市的文化館是最基層的專業性的群眾文化機構,以其為中心構成的群眾文化基本單元涵蓋了群眾文化產品的生產與供給的各個環節,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服務體係。下麵的鄉鎮(街道)文化站、村(社區)文化室,都隻是群眾文化服務網絡的結點和終端,不構成比較完整的體係。

其次,城市人口集中,群眾文化資源雄厚,群眾文化活動的規模大、種類多、水平高,對於農村群眾文化發展發揮著輻射和支援作用。這種作用是在城市群眾文化和農村群眾文化的互動與交融的過程中實現的。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對農村的群眾文化援助機製,如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群眾團體廣泛開展城鄉文化共建活動,開展業務合作、人員培訓、工作指導等多種形式,推動農村群眾文化建設;鼓勵文化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麵向農村提供網點服務、流動服務,建立流動服務平台;扶持文化企業以連鎖方式加強基層和農村群眾文化網點建設,支持演藝團體深入基層和農村演出;運用現代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拓寬農村基層群眾文化服務空間,增強服務效果,提高服務品質。

再次,城市群眾文化既要努力繼承我國優秀的文化成果,又要努力創造現代化的文化成果,發揮對農村群眾文化的引導與示範作用。農村有著豐富的群眾文化資源,要在城市打造農村群眾文化展示與傳播平台,把農村的優秀群眾文化產品和優秀群眾業餘文藝團隊引進城市,既豐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又能使農村群眾文化與城市群眾文化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還能幫助和引導農村群眾文化走進城市,走向全國甚至世界。

最後,要統籌城鄉群眾文化發展,發揮城市文化中心作用,以城帶鄉,形成城鄉群眾文化發展一體化新格局。要結合區位優勢、群眾文化資源分布及資源特色,合理規劃城鄉群眾文化功能布局,增加農村群眾文化服務總量,縮小城鄉群眾文化發展差距,努力提高農村群眾文化服務水平。形成以城市為中心、集鎮為紐帶、鄉村為基礎,城鄉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城鄉群眾文化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案例:成都市的城鄉文化統籌發展

成都市是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示範區建設中,成都市將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納入城鄉統籌發展,統一部署安排和推進。

成都市把城鄉群眾文化一體化發展納入“文化之都”建設的總體規劃,著力打造五個“文化之城”,即“圖書館之城”、“文化廣場之城”、“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城”、“博物館之城”和“文化創意之城”。

成都市統籌推進全市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全市315個鄉鎮(街道)均建成了麵積最小500平方米、最大2800餘平方米的綜合文化站,並設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群眾文化活動廣場,以及最低15萬元、最高200餘萬元的設施設備。

成都市設立了鄉鎮公共文化服務經費。按照中心城區、近郊區、遠郊區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0元、8元、6元的標準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市財政按照每人每年2元標準轉移支付遠郊市縣。

成都市將村級公共服務納入市財政預算。在已納入市財政預算的村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專項資金(每村/社區每年30萬元),每年按照不低於10%的比例落實村(社區)綜合文化活動室常年運行經費,每年每個村將落實不少於3萬元。

成都市建立政府采購機製,每年采購1000場以上近年獲國家、省、市藝術獎項的精品節目和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節目下鄉演出。使“送文化”常態化、製度化。

成都市實施“百千萬工程”,開設100所以上的市民文化藝術學校(輔導站),建設1000名以上持證上崗的文化藝術骨幹輔導員隊伍。建立10000人以上的文化誌願者隊伍,建設宏大的基層文化人才隊伍。

成都市實行“一館一團一車”,為市屬演藝團體配備了3台流動舞台演出車,為二、三圈層14個涉農區(市縣)的文化館配備了1台文化(科技)服務車,提升公共文化流動服務水平。

二、城市社區群眾文化

(一)城市社區群眾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廣義的社區,是指由相當居民組成的、依賴一定資源生活其中的、具有內在活動關係和文化維係力的地域性共同體[3]。本文所講的社區是指城市中與行政村同一等級的行政區域,在這一區域內,按照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原則設立基層群眾性的自治組織——居委會。

城市社區群眾文化是指在一個城市社區內以所有居民共同的文化認同為基礎,以滿足社區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為目的、以文化藝術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性文化,是社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地域性。社區是一個地域性的概念,因此,社區群眾文化也必然會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特征。社區群眾文化是一種在特定區域內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該地區的烙印。當人們開始在某一共同地域中進行社會生活的時候,就會發生各種聯係與互動,並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某種共同的文化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價值觀念、習俗風尚、審美情趣、藝術愛好,等等。而正是這些在共同的地域基礎上形成的各種群眾文化活動,構成了社區群眾文化中最為主要的內涵。

便利性。城市社區群眾文化本質上是一種家園文化,社區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就在家門口,就近與就便是其特點也是優勢,社區內普通群眾都能廣泛參與。社區群眾文化也是一個地區整合文化資源、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市民業餘文化生活的有效載體。

自發性。社區群眾文化是以社區全體居民的參與為基礎,以自助與互助相結合的社會公益活動,是在社區群眾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社區群眾共同創造的產物。自發性還意味著社區居民自主的文化選擇,要強化社區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倡導特有的健康的群眾文化活動,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維係社區良好的人際關係,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推動社區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與社會秩序。

兼容性。社區群眾文化以文化藝術為主體,融社區觀念文化(價值觀、道德輿論、健康心態等)、社區教育、社區體育、社區科技等為一體,陣地合一、互相滲透、交融發展,滿足社區群眾不同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二)城市社區群眾文化的特殊作用和發展趨勢

1.城市社區群眾文化的特殊功能

社區群眾文化具有溝通社區人際關係,促進和諧社區建設;增強居民社區歸屬感,增強社區向心力;對居民價值觀念和行為的導向和規範;提高居民綜合素質;滿足居民文化娛樂需求等特殊作用。

社區群眾文化首先是滿足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在滿足社區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時,通過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增強鄰裏之間、家庭內部的和睦的氛圍。現代城居高樓大廈的廳室為多,鄰裏之間鮮有往來;現代生活,工作節奏快而閑暇時間增多,家庭生活如果沒有充實的內容,成員之間的摩擦也就在所難免。社區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給鄰裏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機會,也給家庭精神生活提供了新的形式和內容。人們在充滿審美情趣的娛樂、休閑、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體味著真誠、關愛、和諧的美麗和歡樂。社區群眾文化可以使社區共同體在各種文化活動中加深了解、溝通關係,創造和諧、友善、互助的人際關係,營造一種家園意識,形成特有的本社區風格的文化,讓居民形成我是“某社區人”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有助於增強社區共同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弘揚先進文化,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科普、保健宣傳,運用豐富的文藝形式對群眾進行教育,把黨的方針政策送到千家萬戶,提高群眾文化素養,發揮著居民價值觀念和行為的導向和規範作用。

2.城市社區群眾文化的發展趨勢

社區群眾文化需求日益增長。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社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閑暇時間增多,文化需求也不斷增長。人們在居住條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閑暇時間增多後,對精神及文化生活表現出極大的渴求。主動尋求參與、積極自發組織,使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呈現出人氣旺盛、場麵熱烈、活動頻繁、洋洋壯觀的局麵。強烈的文化渴望和需求,推動了社區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

社區在滿足居民文化需求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隨著改革的深入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完善,人們對企業、事業單位的依存程度弱化,逐步由“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更多的人趨向於把社區作為滿足文化需求的主要場所。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小政府、大社會”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黨和政府對社區文化高度重視,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加大投入建設文化設施,建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添置設備和器材、培養社區群眾文化骨幹、成立社區業餘文藝團隊、組織開展各類社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四進社區”活動等,一切文化惠民的措施,都在社區體現。社區成為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載體。

社區在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中的地位不斷提升。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區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一是農民社區的發展,在社會經濟發展快的地區,農村已經實現城鎮化,過去的行政村已經成為農民社區;許多地區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實施生態移民戰略,轉移安置山鄉農民,原來幾個村的農民集中住進“新村”,成為同一個社區的新市民。二是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街道文化站的功能相對減弱,有的隻有機構而沒有設施,社區文化中心成為基層最主要的文化陣地,其規模較過去的街道文化站還要大,組織形式與功能還要先進。

社區群眾文化的共建共享。我國城市社區文化資源存在著嚴重的條塊分割問題,一方麵,社區文化資源嚴重不足;另一方麵,社區內單位的文化資源閑置,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社區群眾文化衝破了條塊管理的體製,正在形成各政府部門互相協調,社區內各單位共同參與,聯合建設、資源共享的新格局。

深圳市在社區文化共建共享方麵發展較快,如羅湖區以“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的原則,協調轄區單位組織力量,廣泛參與社區文化建設,走“資源共享”之路;福田區水圍社區為此還專門設立了社區共建協調議事機構,負責社區共建工作的計劃製訂、工作實施與信息交流,以及社區資源共享的開發。寶安區寶民社區與轄區中小學校實行圖書館共建共享,既節約了場地費用等資源,又豐富了圖書資料,較好地滿足了居民和中小學校的文化需求。

案例:南昌市“社區文化在線”

南昌市的“社區文化在線”包括文化活動陣地在線與文化數字網絡在線的雙線多元化服務機製。

文化活動陣地在線,形成“一點兩麵三線”總分式社區文化服務圈。“一點”即群藝館、文化館作為服務中心,總體上承擔區域性公益文化職能。“兩麵”即兩個方麵。一個方麵是加強社區居民文化需求調查,每個社區設有一名文化專業幹部,每天由一名轄區文化誌願者統一受理整理居民的文化活動信息,反饋服務質量數據,保證居民文化需求上線的及時性;另一個方麵是協調全區域文化資源共享,建立了社區“十大”藝術門類(器樂、聲樂、舞蹈、曲藝、戲劇、攝影、美術、書法、文學和民俗)人才庫,收集了541名骨幹藝術人才資料,有力地促進了全區文化活動隊伍的日益壯大。“三線”即建立以文化館為龍頭的文化館與業務工作部門的指導溝通渠道,業務工作部門與專業技術人員和社區文化輔導員的培訓指導渠道,專業技術人員和社區文化輔導員與社區居民的文化宣傳普及渠道。

文化數字網絡在線,包括創建西湖數字文化信息平台,開通社區文化服務谘詢電話熱線、開辦一批社區內網站。利用現代數字化科技手段把社區居民所需要的文化信息、文化服務內容傳播到每戶居民。南昌市還將各級文化館、站、室的公益性服務的質與量實行在線公開,對文化從業人員的輔導、創作、社會評價均實現網上公示。

“社區文化在線”實現了全義務、全覆蓋、全方位服務,形成了一個大社區大文化完整便捷的“惠民服務圈”。每年以“豐富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區”為主題,舉辦繩金塔廟會、社區文化藝術節、“繩金塔”杯社區故事創作演講大賽、“絕對英雄——社區樂翻天”、“文化旅遊進社區——假麵篝火晚會”、“和愛萬家——五一假期社區行”等群眾文化活動,成為社區群眾文化的展示平台。通過“社區舞台”大家唱、“家庭才藝大比拚”、“健身競技大展示”等活動形式,廣泛組織文化“進社區”。各社區因地製宜組織開展歌舞、健身、球類、棋類等社區文化活動達千餘場(次)。其中舉辦各類大型社區文藝演出活動1000多場(次),參加活動的社區居民達60餘萬人次。90%的群眾認為近年來全區經濟社會麵貌變化明顯,100%的群眾對社會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

“文化在線”以其文化活動品牌化,居民參與全員化,網絡覆蓋縱深化,資源共享常態化,績效考核數字化的“五化”特征,為社區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發展環境,吸引並盡可能滿足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和不同職業的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幫助每個社區居民廣泛享受基本文化權益。

案例:雲南省昆明市的“城市社區文化溝通協會”

昆明市轄5區、1市、8縣及4個開發區,建立了366個社區文化室,社區文化活動室平均麵積達到了80平方米。為推進社區文化建設,社區建立了包括駐地的黨政軍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社區各階層代表參加的城市社區文化溝通協會,充分發揮其統領、組織、自治作用,協調社區內、社區之間的文化建設,實現文化惠民、育民、樂民功能。

協會開展的社區文化活動包括以下幾類。

利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舉辦社區居民素質教育網絡培訓學校,邀請社區內的專家學者舉辦知識講座。

建成文化低保名錄庫,構建文化惠民低保網絡,實施文化扶貧。

定期組織社區業餘文藝團隊在社區廣場上舉辦各種主題的“大家樂”文藝活動,把“大家樂”文化廣場打造成為社區文化活動開展的主陣地。

通過現代媒介平台,為社區居民設立便捷的主題服務專區。例如:開通社區文化溝通網站及QQ群;整合社區內各行各業的專家資源作為谘詢顧問,收集整理各類專業知識成立社區知識儲備庫,開通社區服務專線。創辦社區手機報,每天,以手機短信形式發送社區文化活動、熱點新聞、通知、公告到每個社區居民手機。

開展主題性文化溝通活動,如“社區一家親”活動,外來務工者文化活動周,主題鄰裏節活動(百家宴活動、家庭藏品交流活動等)。

建立社區文化溝通協會的保障機製。

組織保障。文化溝通協會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按相關程序到民政部門審批、登記、備案。

製度保障。製定社區文化溝通協會服務標準,製定本社區的協會發展規劃。

經費保障。建立和完善按項目、按比例分擔的基層文化建設和運行的經費保障製度,確保社區文化溝通協會的正常運轉。

人才保障。從社區內挖掘各類有專長的文化人才,加入到社區文化建設隊伍中來,發動社區內或理事成員單位內有文藝特長的居民參與到社區文藝誌願者隊伍中來,組成一支社區文化誌願者隊伍。利用社區內編製,鼓勵大學生、相關院團的文藝人才投身社區文化建設。加大對社區文化人才和文藝團隊的培訓力度。

激勵機製。政府每年組織對全市社區文化溝通協會工作進行評比,對成績突出的協會,給予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