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群眾文化

農村群眾文化是指聚集在農村地域範圍內的社會成員在農業生產勞動中形成的一種社會性文化[4]。

(一)農村群眾文化的主要特征

農村地域的一般類型和特點,以及與此相聯係的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特點,以及審美習慣,決定了農村群眾文化直觀性和季節性的主要特征。

直觀性,是指農村群眾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保存著較多的直觀性。農村居民的總體文化藝術修養相對滯後,且接受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農村群眾文化在形式和內容上要適合農民群眾文化需要和審美特點,即形象化處理的直觀性,使農民群眾在接受某種文化形式和文化內容時,易於理解,可以逐步吸收、逐步消化。我國農村存在著大量的優秀傳統文化,包括傳統節日、民族民間藝術、民風民俗等,都具有直觀性的特點,這種直觀性是在曆史發展中自然形成的,為廣大農民群眾熟悉和喜愛。因此,農村群眾文化要依托傳統節日、重大節慶和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組織開展群眾樂於參加、便於參與的群眾文化活動。還要看到,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民的藝術素質在不斷提高,求知、求新的審美情趣在不斷發展,產生了新的文化需求,農村群眾文化也要創新,要加強農村題材群眾文化產品的生產,不斷提供新的內容和形式的群眾文化產品和活動。但是,直觀性的特點依然存在,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和農村題材的作品,在內容的設計上應聯係農村實際和農民普遍關心的問題;形式上應采用平實、通俗、能觸發農民群眾感情的藝術形式。

季節性,是指農民群眾在文化活動的時間或空間的安排上,具有像農業生產那樣的季節性。農業生產勞動農忙季節性的特點,決定了農村群眾文化農閑季節性的特點。農村文化活動一般在農閑季節和傳統節日中容易開展,農家傳統節日大多在農閑時,這時候,時間空閑,空間寬闊,精力充沛,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容易開展,效果也顯著。季節性是貫串農村全年群眾文化活動的一條線,是最能體現農村群眾文化價值觀認同的標誌。農村的群眾文化活動,“文化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特別是較大型的活動都要注意農村群眾文化的“季節性”特點,安排在農閑時間進行。而在農忙期間,則應采取小型、多樣、靈活的群眾文化活動方式進行,如開展田間文化、大院文化、飯場文化、牧場文化等活動。

(二)加強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是群眾文化的重中之重

農村文化資源相對缺乏,群眾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群眾文化活動相對貧乏,城鄉群眾文化發展水平差距較大,是群眾文化建設的薄弱環節,農民群眾文化需求與供給的矛盾更加突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改變。加強農村群眾文化建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在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其利用率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村民辦文化。積極扶持熱心群眾文化公益事業的農戶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戶、文化室、圖書室等;大力扶持民間職業劇團和農村業餘劇團的發展。

第二,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要貼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堅持業餘自願、形式多樣、健康有益、便捷長效原則,豐富和活躍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農閑、節日和集市,組織花會、燈會、賽歌會、文藝演出、勞動技能比賽等活動。並根據時代的特點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變化,不斷充實活動內涵,創新活動形式。

第三,著力發展農村特色文化。加強對農村優秀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係統發掘、整理和保護。開展“民間藝術之鄉”、“特色藝術之鄉”活動,形成“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活動。

第四,建立城市對農村群眾文化的援助機製,推動群眾文化資源配置向農村傾斜。如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文化對口支援活動。對重要項目和產品采取財政補貼,以政府采購的方式,直接送到農村。發揮流動文化車、文化小分隊的作用,使農村流動文化服務經常化。鼓勵和組織專業文化工作者到農村輔導群眾文化活動。

第五,加強農村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穩定和發展專兼職結合的農村群眾文化隊伍,加強教育培訓,逐步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積極培養農民群眾文化骨幹,發展農村業餘文藝團隊,發揮他們在活躍農村群眾文化方麵的作用,鞏固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群眾基礎。

案例:山西省長治市的農村群眾文化建設

長治市在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建設中把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作為重點突破的薄弱環節,他們的做法包括以下幾點。

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與發展農民自辦文化相結合。全市132個鄉和3452個行政村全部建成文化站和文化活動室,並配備設備,解決文化站396個編製,落實3452名村級文化管理員,製訂培訓計劃,健全培訓製度,開展培訓,使其正常開展活動。開展“群眾文化社會參與”研究,完成了“群眾自辦文化研究”的調研報告,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群眾文化社會參與的指導意見》,推動了農民自辦文化的發展。

形成了農村“文化低保”工程、特色傳統群眾文化活動和具有長治特色的小型群眾文化活動相結合的群眾文化活動體係。包括:從2007年開始實施農村“文化低保”工程,每年投入500萬,為農村貧困地區送戲、送電影、送書;建立流動文化服務網絡,開展流動圖書、演出、展覽、電影係列服務;形成了武鄉縣八路軍文化藝術節、長治縣天下都城隍祁福節、沁縣北方端午節等傳統大型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具有長治特色的大院文化、飯場文化、星期天文化。

案例: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一鄉一色”、“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建設

宜春市上高縣注重培植“一鄉一色”、“一村一品”特色文化。目前,320國道百裏文化小康走廊形成了泗溪鎮農民版畫、敖山鎮農民書法、錦江鎮農民攝影、徐家渡九峰佛教旅遊文化、田心三八影社等鄉鎮特色文化。並以320國道為中心,向四周鄉鎮輻射,形成了塔下鄉婦女剪紙、新界埠鄉農民書法、蒙山鄉農民油畫、南港鄉農民藏書票、蘆洲鄉農民樂器、翰堂鎮農民體育等特色文化帶。與此同時,還著力打造了以泗溪鎮杜家村的農民版畫、敖山鎮洋林分場的職工書法、塔下鄉田北村的婦女剪紙、錦江鎮石湖村的羅家文化大院、蘆洲鎮新橋村的農民樂器、南港鎮梅沙村的農民藏書票等有文化特色的“一村一品”文化工程,真正形成了“一鄉一色”、“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格局。

在這些特色文化品牌中,上高縣以上高農民攝影、泗溪農民版畫、南港農民藏書票、塔下婦女剪紙等為亮點,不但形成了規模,而且碩果累累,享譽海內外。據統計,上高縣已擁有農民攝影協會會員1200餘人,創作攝影作品10000多幅,在市級以上發表、展出作品8000多幅,獲獎1000多幅,被譽為“中國農民攝影藝術之鄉”。泗溪農民版畫協會會員250餘人,創作版畫作品2000餘幅,在市級以上發表、展出500多幅,獲獎50多幅。南港農民藏書票協會會員130多人,創作藏書票達500多幅,在市級以上發表、展出作品300幅,獲獎100多幅,被譽為“中國農民藏書票藝術之鄉”。塔下婦女剪紙協會會員120人,創作剪紙作品500多幅,在市級以上發表、展出200多幅,獲獎50多幅。

二、集鎮群眾文化

集鎮群眾文化是指介於農村和城市之間行政建製鎮形成的以兼容非農業居民和農業居民的文化需求為主體,並且吸收和消化城市群眾文化後的一種社會性文化[5]。

集鎮又稱小城鎮,是具有一定人口規模並聚集著一定比例非農業活動的聚落。在我國,按有關行政規定劃分,集鎮分為建製鎮和鄉鎮兩種;根據集鎮在一定區域所處的位置,又可以將集鎮分為縣城鎮、中心鎮和一般集鎮三種類型。

(一)綜合性(或延伸性)是集鎮群眾文化的基本特征

綜合性(或延伸性)是指集鎮群眾文化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社會性,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集鎮群眾文化體現著城市和農村兩種文化的交融和結合,形成集鎮地域別具一格的群眾文化。這是由集鎮所處的城鄉之間的地理位置、混合型人口結構和具有城鄉結合的文化生活方式的特點所決定的。集鎮設有最基層的群眾文化機構,較之於村落群眾文化功能比較健全、有一定的輻射能力,更具參與的吸引力,成為群眾文化網絡中的一個結點。二是集鎮群眾文化不僅包括各形態類型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還延伸到時事政治宣傳、科學普及、廣播、電視、電影、教育、體育等領域。集鎮設置的鄉鎮綜合文化站之所以稱為“綜合”,就是因為它已經不是文化館類型的單純的群眾文化機構,而是一個綜合性的文化機構。

我國集鎮正處於城市化的進程中,其文化生活方式既帶有農村特色,又受到城市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較大影響,集鎮群眾的文化參與意識、對群眾文化質和量的要求迅速增長。集鎮城市化過程也是一個城市的觀念形態、生活方式和文明規範的擴散過程,是一個農村意識、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轉變的過程。城市中慣有的生活方式,此起彼伏的流行時尚不時在集鎮中率先留下痕跡,而當地鄉村所長期留存的風俗民情、文化習慣也在集鎮社區成員的生活方式中留下了曆史的烙印,集鎮群眾文化將吸收進來的城市文明,經過融合再創造,使城市文明“鄉土化”,與當地風俗傳統相結合,從而成為一種具有地區性、時代性、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集鎮文化。

(二)集鎮群眾文化在城鄉文化交流中具有橋梁作用

集鎮人口較多,居住比較密集,對周邊鄉村來說,自然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集鎮較農村而言,文化較發達,設施較完善,又是農村群眾的社會交往中心,因而成為現階段城鄉群眾文化交流的主要場所;集鎮地處城市和鄉村之間,又成為溝通城鄉群眾文化的紐帶;“文化下鄉”等各項文化惠民的措施都是以集鎮為結點向鄉村輻射的。集鎮群眾文化既要滿足集鎮居民的文化需求,又要發揮對周邊鄉村的導向功能、輻射功能和示範功能,對加速我國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有著特殊的作用。

我國的農村群眾文化要形成以城市為中心、以集鎮為結點、以村組為輻射點的群眾文化服務體係的基本單元。要提高集鎮群眾文化設施和活動的現代化水平,以集鎮為依托推動村級文化設施和群眾文化的建設。

集鎮文化資源相對於城市來講還是比較貧乏,長期以來鄉鎮綜合文化站館舍陳舊、設備簡陋、缺乏經費、文化站工作人員專幹不專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集鎮群眾文化的發展,難以發揮其對周邊鄉村的輻射功能。在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中,特別要加強集鎮群眾文化建設。“十一五”期間國家實施了“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內容建設工程”和“送書下鄉工程”。中央財政投入39.48億元,新建和擴建了2.67萬個麵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鄉鎮綜合文化站;投入2.59億元,為列入規劃的鄉鎮綜合文化站配備文化共享工程和開展文化活動必需的設備、器材、圖書;投入1.2億元,為592個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6614個鄉鎮配送內容健康、實用性強、可讀性強的圖書1060萬冊;2011年實施文化站免費開放,進一步解決了集鎮群眾文化活動經費問題。極大地提高了集鎮文化站的服務能力。當前,要充分發揮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功能,以集鎮為中心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指導和推進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如在集鎮組織開展的紀念性節日活動、傳統性節日活動,尤其是“集期”、“廟會”期間的群眾文化活動,其參與者決不僅僅局限於集鎮居民,必然涉及集鎮周邊城市和鄉村的人民群眾。這種文化功能的輻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這種輻射功能的發揮能促進城鄉文化的融合,不僅使城市文明更通暢地向農村滲透,加速農民傳統觀念的更新,而且對集鎮群眾文化的繁榮也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案例:天津市靜海縣鄉鎮文體活動中心建設

天津市靜海縣共轄18個鄉鎮,383個村街,54萬人口。近年來,靜海全麵實施“文化興縣”戰略,在實現村級文化室和農家書屋建設全覆蓋的基礎上,全麵開展了鄉鎮文體活動中心建設工作。

在市財政給予720萬元經費支持的基礎上,縣財政投入資金1600多萬元用於鄉鎮文體活動中心建設,目前,18個鄉鎮都建起了設施功能齊全,集學習、娛樂、休閑、健身於一體的鄉鎮文體活動中心。

靜海縣以鄉鎮文體活動中心為依托,不斷創新農村文化工作思路和運作方式,全麵帶動農村群眾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一是麵向鄉村開展文化輔導和培訓。中心發揮載體作用,指導村級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開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定期對鄉、鎮、村文化骨幹進行培訓,組織業務幹部深入各村開展藝術輔導;同時進行送電影、圖書、戲曲、書畫下鄉進村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二是活動豐富,特色突出。各鄉鎮主動發掘自身文化資源,創設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樣式,一部分活動已經成為本鄉鎮的“文化名片”,例如:農民藝術節、器樂、聲樂、戲曲、廣場舞蹈、民間花會大賽,團泊窪詩會、各類書畫展覽等,進一步發揮了鄉鎮文體中心的平台優勢,展示了靜海縣“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品牌優勢。三是以鄉鎮文體活動中心為陣地,農村基層文化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全縣美術家協會、民間花會協會、戲劇家協會、文苑協會等8個群眾文化社團,共有會員10000餘人。全縣有28個市級文化特色鄉鎮,280多個民間花會隊伍,建立起30多個民間業餘劇團、藝術團、詩社,50多個鄉鎮書畫分會、書畫創作中心,湧現出1000多名群眾文化帶頭人。

靜海縣製定了《鄉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管理辦法》,明確鄉鎮文體活動中心的工作職能與作用,促進鄉鎮文體活動中心的使用和管理,確保鄉鎮文體活動中心“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

完善評估考核製度,以靜態考核與動態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綜合評定鄉鎮文體活動中心工作;開展“創先爭優十佳鄉鎮文體活動中心主任”評選活動,製定相應的文化創新獎勵措施,鼓勵文體活動中心管理人員創新工作方式、活動形式,使文體活動中心真正成為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陣地。

三、村落群眾文化

村落群眾文化是指以自然村落的血緣關係和家庭關係為繁衍基因而產生的能夠繁衍村落群體人文意識的一種社會性文化[6]。

(一)村落群眾文化的特點和發展變化

中國農村自然村落的本質特征是以血緣關係為脈絡的獨體家庭的組合,它維係著農村勞動者在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支撐作用。這一本質特征形成了村落群眾文化的兩個特點,一是與農業生產密切聯係在一起;二是帶有曆史形成的村落家族血緣意識和世代相承的傳統觀念和習俗。

現在,我國村落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一方麵,由於村落血緣關係、親屬關係、家族關係的存在,村落群眾文化所包含的傳統觀念和習俗也依然存在;另一方麵,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村落的內部結構和外部形態都在不斷變化,建立在現代社會意識和文化成果基礎上的現代新型村落文化迅速發展,正在形成嶄新的文化結構。

農業生產的現代化、社會化、市場化,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帶來了村落人民生活方式、社會關係、文化需求和文化心理的巨大變化。村落成員外出務工造成了兩種現象:留守家庭現象和民工村現象;生態移民不僅改變了村落的居住方式和條件,也使幾個村落的人們混聚在一起,打破了原有的家族關係;村落的城鎮化從根本上改變了原來的生活方式;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建設,積極推動著村落精神文化的傳承、複興和發展,促進了農村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銜接與整合,發展了農村文化的組織形式和內容。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農民表現出強烈的文化需求,渴望擁有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參與經常性的群眾文化活動。

但是,幾千年來在中國自然村落中形成的血緣、親屬、家族關係,以及傳統觀念和習俗像一張無形的網在村落成員的觀念中依然占據一席之地。村落的成員不管離開家鄉多遠,即使是到了海外,也要“尋根問祖”,血緣、親屬、家族關係成為村落聯係海內外同仁的一條紐帶。村落的優秀傳統文化習俗,有不少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發展村落特色群眾文化活動的基礎。

案例:浙江省蘭溪市諸葛村古村落文化

蘭溪市諸葛村,是三國蜀漢名相諸葛亮後裔的聚居地。據曆史記載,村落的整體結構是第27代裔諸葛大獅按九宮八卦設計布局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農曆四月十四日為諸葛亮誕辰,每年在大公堂和丞相祠堂舉行隆重祭祀儀式,並延班演戲三天,屆時家家張燈結彩,賓客盈門,遠近商販前來趕集。如今,演戲是在致遠樓內請專業和業餘劇團演出,這成為諸葛村獨具特色的祭祀文化。村裏有攝影組、老年書法組、活動組等文化團隊7支,經常開展活動。諸葛村的民間手工藝集中展示活動,以諸葛家族文化為主體,反映了諸葛後裔開展民間傳統手工藝傳承保護工作的新成就,活動項目包括:孔明鎖現場製作、孔明扇現場製作、民間剪紙、民間刺繡、書寫誡子書等。諸葛村還舉辦了“全國諸葛亮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諸葛亮的後裔、諸葛亮誕生地和活動地的代表一起,交流和探討關於諸葛亮的研究成果,擴大了諸葛村的影響。

(二)村落群眾文化建設

村級文化建設是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基礎,是群眾文化體係建設的終端和重要環節,是保障農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著力點。

村落群眾文化建設仍是當前群眾文化服務網絡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存在缺乏製度性保障、組織不健全、設施不完善、內容不豐富、投入不足、服務水平不高、社會參與不暢等問題,尚未形成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製,與農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需求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還不相適應。

2010年10月,文化部在雲南省召開村級文化建設座談會,部署加強村級文化建設工作,並形成了《文化部關於加強村級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村落群眾文化工作的目標、方針、任務、措施,有力地推進村落群眾文化的發展。

村落群眾文化要堅持把發展村落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把發展高尚的精神生活放在主要位置。把“文化惠民”與服務“三農”有機結合起來,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適應農村城鎮化、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實現文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堅持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占領農村基層陣地,提高農民文化文明素質,促進農村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加強村落文化陣地建設。不斷鞏固以村文化活動室為重點的,包括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廣播電視村村通、數字化電影放映室、村文化廣場的村文化陣地,充分發揮他們的服務效能。依托村級文化陣地,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廣大農民群眾移風易俗,普及法律知識和開展實用技術、市場營銷和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等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多種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

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村落群眾文化要把新農村文化建設和保護文化遺產、美化人居環境相結合,重視對村落優秀民間文化資源的發掘、整理和保護,培育“一村一品”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繼續開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創建活動,培育秉承傳統、技藝精湛的民間藝人和群眾文化骨幹,堅持發展農村文化與發展農村經濟相結合,因勢利導,使“一村一品”活動上規模、出效益。

依靠群眾管理好村級文化陣地。村落群眾文化要尊重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讓廣大農民群眾成為村落群眾文化建設的受益者和參與者;村文化活動室等文化陣地既是農民群眾就近參與文化活動的場所,又是農民群眾自我管理的公共文化設施;村落的業餘文藝團體,既是農民自娛自樂的組織,又是發展農村群眾文化的骨幹力量;發揮村級組織的自治功能,依靠村委會實現村級文化陣地和村級業餘文藝團隊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推動公共文化資源配置向村落傾斜。加強縣、鄉群眾文化機構對村落群眾文化建設的指導和服務,通過組織村文藝調演、會演、巡演,舉辦農民文化節、基層文藝團隊展示等形式,提升村落群眾文化活動水平。組織優秀劇節目和名演員下鄉演出,建立村級群眾文化活動長效機製。搭建社會參與村級群眾文化建設的平台,在全社會形成關心和支持村落群眾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

案例:雲南省騰衝縣大村的村級文化建設

雲南省提出了以“文化惠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文化樂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村級文化建設新思路,初步形成了以騰衝縣大村為代表的村級文化建設的“雲南模式”,有效發揮了村級文化建設對於提高農民素養、促進農村和諧、帶動農業經濟、密切黨群關係的重要功能。

創辦“農文網校”,實施“文化育民”。雲南依托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整合村文化基礎設施資源,利用數字化的網絡平台,建成村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民文化素質教育網絡培訓學校”,騰衝縣大村“農文網校”舉辦的2期培訓班,參加培訓的群眾就有175人。

創立“村文化產業合作社”,實施“文化富民”。雲南省騰衝縣大村等行政村在整合當地特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率先成立了“村文化產業合作社”,以特色文化帶動鄉村文化產業發展,以此實現“文化富民”的目標。“大村文化產業合作社”下設石材產業分社、刺繡產業分社、“農家樂”產業分社,麵向市場運營,實行“統一組織、統一管理、統一營銷”,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已成為該村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創建“農民演藝協會”,實施“文化樂民”。大村等行政村成立了“農民演藝協會”,對自發的、分散的農民業餘演出隊進行有組織的引導和幫助。大村9個自然村,已有8個自然村自發組建了農民業餘演出隊,在“農民演藝協會”的組織下,農民業餘文藝演出隊走村串寨交流學習、共同提高,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促進了農民的創作能力和演出水平的提高,使農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大村“農民演藝協會”還開展“星級演員”評選活動,向社會推介自己的“村星”,擴大當地的知名度。

健全組織,創新村級文化人才聘用機製。“農文網校”、“農村文化產業合作社”、“農民演藝協會”選舉產生了理事會、監事會,製定了自己的章程和內部管理製度,明確了工作任務和發展方向,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機製,實現村級文化工作的常態化、規範化和製度化。創新了村級文化人才的聘用機製。大村村委會從村優秀青年農民中聘用“文化幹事”,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負責“農文網校”的日常管理,聯係協調農村文化合作社工作。從大學生村官中聘請一批“文化輔導員”負責“農文網校”的教學。還從城裏聘請“文化誌願者”參與村級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