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群眾文化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群眾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發展中所表現出來的文化現象,是企業的群體精神、文化素質、文化行為、人際關係等文化現象的總和。它與企業的政治素質、科技素質構成整個企業要素[7]。從企業文化的內在本質,即“內隱”而言,企業文化是指企業職工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道德規範和工作態度等;就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即“外顯”而言,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各種文化教育、技術培訓、福利安排、群眾文化活動等。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一種方式,企業文化的“柔性控製”較企業經營管理係統有形的“硬件控製”更具有激勵能力和持久力,它能使由員工個人行為構成的整體企業行為產生最大的功效。

企業群眾文化是企業員工共同創造的,以文化藝術活動為主要內容,反映企業精神的一種社會性文化。它是隨著企業文化的產生而形成的,是企業文化的一個要素,一種文化類型,是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企業群眾文化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文化藝術活動,如企業內的文化設施,企業開展的各種文化體育活動,帶有文化藝術內容的慶典活動和傳統民俗風情活動,由企業員工組成的各類文化藝術團體等;二是思想教育活動,如有關價值觀念、企業精神、經營原則、目標宗旨、曆史傳統等內容的觀點宣傳活動,有關科學文化、法律法規、專業技術、經濟形勢等文化學習活動,企業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的宣傳學習活動等。企業群眾文化集知識性、思想性、娛樂性於一體,發揮著宣傳、教化、審美、健身、休閑等綜合性作用。

(二)企業群眾文化的功效性

企業群眾文化往往把與企業根本利益緊密相關的企業文化精髓作為自身的主要內容,有目的地激發職工生產積極性,展示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知名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帶有很強的功效性特征。

企業群眾文化具有引導企業職工,實現企業目標;激勵企業職工,促進生產、工作;增強職工團結,提高企業向心力;陶冶職工情操,豐富職工文化生活等作用。因此,企業群眾文化也是一種潛在的生產力,是激勵企業求生存圖發展的精神源泉。

企業要把員工的文化享受與企業的凝聚力結合起來,企業群眾文化通過各種活動讓員工在享受文化生活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企業職工的思想情操,增進職工間友誼,使他們凝聚成一種較大的向心力,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社會展示企業的良好形象,從而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企業要把滿足員工的文化需求與企業核心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從戰略的高度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把企業精神融入員工文化活動的內容,在滿足員工文化需求的同時塑造企業精神,推動企業健康發展。企業要把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與企業長遠發展結合起來,企業群眾文化不僅僅是娛樂型的,也是學習型的,通過群眾文化活動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激發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才能,使員工的成長與企業長遠發展結合在一起。

(三)企業群眾文化與文化館(站)

企業群眾文化是群眾文化的一種形態,是群眾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文化館(站)也承擔著指導和推動企業群眾文化的職能。

第一,指導企業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文化館(站)幹部要深入企業,了解企業和企業員工的文化需求,把握不同企業的文化特點,和企業工會、共青團組織建立聯係,做好企業群眾文化建設的參謀,幫助和指導企業開展經常性的群眾文化活動。把企業內部的文化設施納入基層群眾文化設施體係。

第二,組織開展企業群眾文化活動。要把企業的群眾文化活動納入社會群眾文化活動體係,引導企業參與社區和村的群眾文化建設,鼓勵企業主辦或承辦社會群眾文化活動,策劃和組織企業之間的群眾文化活動等。

第三,輔導培養企業文藝骨幹。要把企業文藝骨幹納入基層群眾文化骨幹的培訓範圍,加強對企業文藝骨幹的培訓。幫助企業組建業餘文藝團隊,並對其進行培訓和輔導,提高其藝術水平,組織企業業餘文藝團隊參加社會群眾文化活動。

第四,提供企業員工群眾文化服務。把企業納入文化館(站)的服務對象,吸引企業員工到文化館站參加活動,建立企業流動服務點,為企業職工提供公益性服務。

第五,搭建企業文化的展示平台。在文化館(站)搭建企業文化的展示平台,如舉辦企業文化展覽,企業員工的文藝作品展示,企業業餘文藝團隊的演出等,展示企業文化的風采。

案例:飛翔的翅膀——寧波飛翔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

坐落在慈溪市的寧波飛翔集團公司堅持企業文化建設,弘揚企業精神,推動企業向高品位發展,在全市、全省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飛翔集團公司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有:一年一度的有公司員工參加的文藝大獎賽,成立“九廠學社”、“方太文學社”、“職工之家”、“職工俱樂部”、圖書室、文藝創作小組、演唱小組,出版《飛翔報》,並成立企業文聯,資助社會群眾文化,與省藝術館、慈溪市文化局聯合舉辦“方太杯”青年歌手邀請賽等。

飛翔集團公司把“敬業、真誠、開拓、創新”作為企業精神。在培養企業精神過程中,以群眾文化活動為載體,引導職工參與,在參與中受教育。每年春節前夕舉行的文藝大獎賽,節目大都是員工自編、自導、自演的。常年開展“爭做英模”評選和員工培訓,外出參觀學習;每月還與社會各界聯合舉辦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如“迎國慶企業文化聯誼會”、“慈溪市方太杯戲曲大獎賽”等。既推動城市社區文化,又使企業員工受到教育,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員工競爭意識。以環境為載體,綠化、美化廠區,建設職工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等。企業文化的發展,使飛翔集團公司走上了一條經濟與文化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二、校園群眾文化

(一)校園文化與校園群眾文化

校園群眾文化是指以加強學生素質教育、滿足師生員工文化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藝術活動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社會性文化。校園群眾文化既是群眾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

校園文化是學校師生員工精神生活的總和,包括長期形成的校園精神、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觀念、價值標準、道德規範、文化藝術活動等,校園群眾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一個要素。校園群眾文化是綜合性的文化形態,包括校園的文化設施、校園文化藝術團隊、校園群眾文化活動等,一般以文學藝術為主體內容,又涉及學生文化生活的許多方麵,如體育、遊藝、做好人好事等。

校園群眾文化的主體包括學生、教師、管理人員等,學生的文化活動是校園群眾文化的核心,教師、員工在校園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揮指導作用。師生共為主體,既能避免校園文化建設中學生單一主體的自發性與盲目性,也能使教師在文化活動中發現自我,表現自我,使主觀能動意識得以充分發揮。

校園精神是校園群眾文化的靈魂,樹立鮮明的校園精神是開展校園群眾文化建設的前提。學校應努力培養校園文化個性,展現校園精神風貌。

開展校園群眾文化的目的,既是為了滿足學校師生員工文化生活的需求,又是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麵發展。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群眾文化活動對學生品性的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影響,對於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培養跨世紀人才具有深遠意義。

(二)校園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

第一,校園群眾文化要緊扣素質教育主題,與學科教育相結合,全麵培養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校園群眾文化與課堂的思想教育、品德生活教育、藝術教育相輔相成,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與課堂教育不同,校園群眾文化具有自主性特點,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活動類別,主動吸取知識,施展才能,有利於培養學生個性特長,展現學生的智慧和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信、熱情及想象力和創新精神。如開展體育競賽、種植活動、手抄報比賽、科技作品展示賽、美文誦讀比賽、演講、美術展演等活動,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麵發展,並在各類文化藝術活動中發現人、培養人、鍛煉人、陶冶人。

第二,積極組織開展各類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群眾文化活動,滿足師生的文化需求。校園群眾文化是豐富多彩的,既有校園團隊建設(合唱團、樂隊、詩社、戲曲團隊等),又有文化藝術活動(校園藝術節、詩會、研討會、文藝比賽等),還有學生自發組織的活動(如英語角、詩歌角等)。校園群眾文化多數為打破班級、學科、學係之間界限的大型活動,同時也存在學係、學科、班級內開展的小型活動,還有學校之間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師生們可以通過形式多樣、主題鮮明、具有豐富內涵的各類文化活動展示他們的才華和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同時獲得精神享受。

第三,重視校園群眾文化活動的群眾性和陣地化、精品化,打造具有地域和傳統文化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如江西省於都縣的一所學校,根據本地區獨特的紅軍長征遺跡和豐厚的長征文化土壤,打造具有長征特色的校園群眾文化。學校圍繞“弘揚長征精神”,成功開展了“遊長征舊址、訪長征人物、看長征電影、讀長征故事、唱長征歌曲、誦長征詩詞、研長征課題、做長征傳人”為主題的八個方麵係列群眾文化活動,形成了特有的校園群眾文化品牌。

第四,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校園的傳承保護工作,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參加各種群眾文化交流,組織學校的學生藝術團隊參加文化廣場演出活動,組織有藝術才能的師生指導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廣泛接觸社會,為社會服務,為廣大學生健康成才提供廣闊的舞台。如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利用校園陣地,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活動,走進天津大學、南開大學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天大行、南大行活動。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到校園現場手把手教同學們製作並展示全過程。

第五,校園群眾文化是群眾文化的一種形態,也是群眾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文化館(站)也承擔著指導和推動校園群眾文化的職能。指導企業群眾文化的各種方式也適用於校園群眾文化,隻是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

案例:用陶笛鳴奏校園文化

陶笛起源於數千年前的嘉興市南湖,有竹刻、黑陶兩種,是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其製作工藝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嘉興市邁爾工藝製品有限公司是陶笛的生產企業,其出產的“風雅”陶笛被一些演奏大師選為錄音師的專用樂器。

2007年,由南湖區文化館牽頭,邁爾工藝製品有限公司向鳳橋鎮中心小學捐贈了800隻陶笛。在文化館的指導下,學校把陶笛作為創建“傳承民間藝術”的一個項目,在三至五年級開設了課程,進行普及教育,現在已有1000名學生會吹奏陶笛。公司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陶笛社”,從而培養了一群能走上舞台的“小演奏家”。“傳承民間藝術”不僅提升了校園文化品位,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學校的素質教育。獨具特色的課程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學習吹奏陶笛,既傳承文化,又陶冶情操,也讓民間藝術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在鳳橋的土地上遍地開花。

三、家庭群眾文化

(一)家庭群眾文化及其發展變化

家庭群眾文化是指以單個家庭構成的,或以一個家庭成員與另一個家庭成員之間在自由時間裏從事的,具有群體性文化娛樂活動特征的一種社會性文化。城鄉家庭群眾文化的發展既有其家庭的文化傳統因素,又是小康社會人民群眾為滿足自身文化生活需要,自發營造的一種群眾文化的家庭模式。

家庭群眾文化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傳承性,許多民間藝術就是以家庭的方式世代傳承的,如泥人世家、風箏世家、嗩呐世家等;二是時代性,文化藝術家庭的形成需要家庭具有一定的文化藝術素養、藝術愛好和從事藝術活動的基礎,藝術不僅是個別家庭謀生的方式,而且還是更多家庭的一種文化生活享受方式,這是進入小康社會家庭的時代要求;三是多樣性,各個家庭的藝術愛好不同,文化藝術的表現方式也不同,多姿多彩。

家庭群眾文化是一種曆史現象。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家庭群眾文化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表現在以下幾點。

家庭群眾文化由單一轉向多元化。在過去較長的時期內,家庭群眾文化由於受不發達的社會物質條件的影響,大多是作為家庭謀生的手段,它的傳承是縱向的,大多局限在民間藝術和個別家庭活動上。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小康社會建設,家庭群眾文化藝術從個別家庭的謀生手段,向眾多家庭的文化追求和文化享受發展,其內容和形式上都與社會發展的進程日益貼近,新的文化藝術形式和技藝逐漸進入家庭,使家庭內部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並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家庭群眾文化由低層次轉向高層次。一方麵,現代化傳媒設備進入普通家庭,家庭成員利用移動傳媒可以隨時隨地檢索信息,進行藝術欣賞,從事網絡娛樂活動,擴大了家庭成員的視野和學習文化知識的渠道;另一方麵,現代傳媒教育手段,文化館(站)的免費培訓、社會藝術教育的發展,為家庭成員學習文化藝術技能提供了方便。越來越多的家庭成員對家庭群眾文化的興趣愛好,逐漸從一般的娛樂性需要轉變到知識性的需要,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素養和技能,來滿足自己文化生活的需要,也促使家庭群眾文化向高層次發展。

家庭群眾文化從觀賞性活動為主轉向參與性活動為主。移動傳媒使藝術欣賞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越來越多的家庭成員不再滿足於一般的視聽效果的享受。他們的欣賞意識逐漸轉向能夠充分表現自己個性的群眾文化活動。閑暇時間的增加和文化術素質的提高,更使他們產生了直接從事文化藝術活動和文化藝術創造的願望,這對城鄉家庭群體主動參與群眾文化活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家庭群眾文化的規模由單家獨戶轉向社會。社會交往的需要,以及展現自己家庭風貌的需要,使得家庭內部形成的群眾文化活動向創造性、競技性、社交性、表演性、自娛性的社會性文化活動發展,家庭群眾文化的規模向家庭與家庭之間、家庭與社區之間擴展。家庭群眾文化成為社區和村群眾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繁榮現代家庭群眾文化

現代家庭群眾文化是城市社區和村落群眾文化的細胞,家庭群眾文化能夠寓教於樂,使家庭成員在自娛自樂、活躍家庭文化生活的過程中,達到自我教育、塑造家庭美德的目的,也能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加強家庭的凝聚力和穩定性,對於和諧社會的建設發揮重要基礎作用。同時,發展家庭群眾文化對促進社區和村落群眾文化建設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麵,要使社區和村落群眾文化滲透到家庭,發展特色文化家庭,促進家庭群眾文化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麵,社區和村落群眾文化要搭建家庭群眾文化展示的平台,促進家庭群眾文化參與社區和村落文化活動,帶動社區、村落群眾文化的發展。

繁榮家庭群眾文化,發展特色家庭群眾文化,是群眾文化工作,特別是社區和村落群眾文化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一,文化部門要把發展特色家庭群眾文化納入群眾文化發展的總體規劃,把發展文化戶作為群眾文化網絡的一個組成部分,給予扶助和支持。北京市在奧運期間給特色文化家庭投入設備,浙江省餘姚市為全市200戶特色村落文化中心戶配備樂器和活動設備,支持家庭群眾文化的發展。

第二,文化館(站)要提供家庭群眾文化服務。包括利用館舍提供家庭群眾文化的活動場地;加強對家庭特色文化的輔導培訓,提高其素質和技藝水平;為家庭特色文化提供展示的平台等。

第三,組織豐富多彩的家庭群眾文化活動。如家庭才藝比賽、文化戶才藝展示、優秀家庭藝術團隊演出等。引導家庭群眾文化參與社區、村的群眾文化活動,為社會提供服務。

第四,典型示範,促進整體發展。特色文化家庭的形成有一個過程,要選擇一些有基礎有熱心公益事業的家庭重點進行培育和輔導,使其成為地區家庭群眾文化的典範,通過對特色文化家庭的命名、表彰、展示,增加其榮譽感和責任感,用以推動家庭群眾文化的整體發展。寧波市泗門鎮舉辦過一場別開生麵的音樂會——家庭民間樂器大賽,許多文化示範戶一家三代共同演出,擴大了家庭群眾文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形成濃厚的家庭文化建設氛圍。

【本章小結】

本章涵蓋的主要內容包括:城市、農村、集鎮、社區、村落、家庭、企業、校園等不同形態群眾文化的概念、基本特征、作用、發展趨勢及與其他群眾文化形態的關係,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城市群眾文化與農村群眾文化的關係,城市(或農村)群眾文化與企業、校園、家庭群眾文化的關係,並列舉部分省市群眾文化的案例加以說明。

不同形態的群眾文化都是群眾文化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應納入群眾文化工作的範圍,都屬於群眾文化服務的對象。要在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總體格局中推動城市、農村、社區、集鎮、村落,以及企業、校園、家庭群眾文化的發展。文化館(站)等群眾文化機構要把各種形態的群眾文化納入自己的服務範圍,發揮群眾文化中心的作用。

【思考題】

1.結合實際,談談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城市群眾文化與農村群眾文化的關係。

2.結合實際,談談城市(或農村)群眾文化與企業、校園、家庭群眾文化的關係。

3.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集鎮、村落群眾文化有哪些發展變化?

【推薦閱讀】

1.鄭永富.群眾文化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

2.浙江省文化廳.新農村文化建設試用教材[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9.

3.常泊.中國群眾文化辭典[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

4.羅爭玉.文化事業的改革與發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成都市文化館.公共文化館作為與發展研究[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

[1] 鄭永富.群眾文化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

[2]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

[3] 張寶峰.社區管理[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6:2.

[4] 鄭永富.群眾文化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

[5] 鄭永富.群眾文化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

[6] 鄭永富.群眾文化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

[7] 常泊.中國群眾文化辭典[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