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眾文化的概念

群眾文化的概念包括了兩個方麵的含義。

從文化現象層麵講,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以自身為活動主體,以文學藝術為主要內容,以滿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目的的社會曆史現象,是人民群眾在閑暇時間,按美的規律,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

群眾文化與其他文化現象的根本區別,從內部特質來講就是人民群眾以自身為活動主體,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人民群眾以自我為主體,自覺、自願地參與,形成一定的群眾文化群體,從而使群眾文化成為參與人數最多和最重要的文化現象。人民群眾通過自我參與、自我娛樂來滿足自身對於文化娛樂的需求,進行自我調節和自我完善,並在潛移默化中開發自己的智能,使群眾文化呈現出湧動不息的活力。

群眾文化內容廣泛,涉及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是豐富人們文化生活的“大世界”。但是,群眾文化又是以文學藝術為主要內容的。文學藝術是人民群眾最簡便、最普遍、最喜聞樂見的用藝術表達情感、休閑娛樂的方式,文學藝術又是社會科學中最重要、最活躍、最有創新意識且最具鼓舞、引導、陶冶情操作用的一部分,文學藝術還是在群眾中最易於承傳的藝術形式。

群眾文化是以滿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目的的文化活動。專業文化以滿足社會需要為目的,文化產業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目的,群眾文化則是以滿足自身需要為目的,這是它區別於其他文化現象的又一重要特征。

以文學藝術為主要內容的群眾文化具有生活審美的功能。群眾文化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審美活動,“按美的規律”是群眾文化的又一特征。由於人民群眾既是群眾文化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又是群眾文化的受眾,群眾文化中“美的規律”既包括了創造美學,也包括了接受美學,其自身具有特殊性。

群眾文化是普遍存在的一種文化現象。作為一種曆史過程,群眾文化幾乎貫穿著整個人類的文明史;作為一種文化結構,群眾文化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全部領域;作為一種生活內容,群眾文化幾乎涉及人們所有的生活方式;作為一種藝術活動,群眾文化又幾乎涉及所有的文學藝術活動形式。群眾文化這一普遍存在的文化現象幾乎貫穿了整個人類文化的發展史,滲透於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生活、生產活動之中。

從文化建設層麵講,群眾文化是我國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群眾的文化生活形態、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化工作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製度、組織、機構、設施等各種要素的集合體。

按照馬克思主義曆史觀,人民群眾是推動曆史前進的根本動力。大力發展群眾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的。在我國,群眾文化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在製度上、組織上、機構上、設施上越來越完善,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群眾文化體係。

在我國,群眾文化寫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國家發展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學藝術事業、新聞廣播電視事業、出版發行事業、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和其他文化事業,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我國各級政府設有群眾文化工作機構,製定了群眾文化事業發展的方針、政策、規劃、製度,建設起覆蓋城鄉、遍布全國的群眾文化服務設施網絡,有一支專門從事群眾文化工作的隊伍。群眾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和充實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已經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二、群眾文化發展的曆史形態和中國社會主義群眾文化發展的不同階段

群眾文化這一形態古已有之。群眾文化形態的發育、發展也呈現出明顯的曆史階段性。群眾文化的發展大致分為三種曆史形態:原始社會的群眾文化、階級社會的群眾文化和社會主義的群眾文化。

中國的社會主義群眾文化有一個形成、發展、積澱、豐富、創新的文化演進過程。這個過程,既有群眾文化發展的普遍規律,與中國曆史群眾文化的發展進程密切聯係,又有中國群眾文化發展的特殊規律,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密切相關。

(一)原始社會和階級社會的群眾文化

中華民族曆史悠久,文化燦爛,地域遼闊,群眾文化從古至今,傳承從未間斷,貫穿中華民族發展的曆史進程,構成中國獨特的群眾文化現象。

原始社會的群眾文化是群眾文化的胚胎形態。在遠古的時候,人類通過勞動和鬥爭,不僅創造了物質財富,同時也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民族在曆史上經曆了數十萬年以上的原始社會時期。那時,我們的先人在“斷竹,續竹,飛土,逐肉”之後,在“茹毛飲血”之後,為了釋放體內的動物脂肪,他們成群地來到空場上,一起唱歌跳舞,這就是最早期的“群眾文化”。

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創造了象形文字,產生了原始圖騰崇拜。人類又把自己的勞動過程以某種文化形式加以體現。在以後的漫長歲月裏,文化一直伴隨著我們的先人。原始文化藝術是原始人群或部族成員所創造、所共有的一種文化類型,它的傳承方式是實物、行為和語言。原始文化藝術與原始群眾文化的共通性表明了群眾文化的古老悠遠和它作為一切文化藝術母體的豐厚底蘊。我國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岩畫證實,我們的先民在原始生活區域中,在刀耕火種的生存狀態中,在滿足生存需要而狩獵、祭祀、生產、交換的過程中,都在創造著一種生存文化。

階級社會的群眾文化是群眾文化的自在形態。在階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是在政治和經濟上占統治地位階級的意識形態,具有鮮明的階級屬性。雖然階級社會中,統治者宣揚他們尊崇的文化,但在人民群眾中,也有反映自己生活的文化,曾經存在奴隸社會的庶人文化、封建社會的平民文化、資本主義社會的市民文化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民眾文化等。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的“風”,就是來自民間的文化。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氣象萬千,每個地區、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也孕育了自己的文化,各個民族文化異彩紛呈,僅舉舞蹈一例,在北方就有秧歌、腰鼓、花會,南方有花燈,維吾爾族有“麥來西甫”,藏族有“堆諧”、“鍋莊”,侗族有“三月三”等。

群眾文化在我國近代曆史中,最具影響的是“五四”運動這一時期,以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為代表的,倡導新文化理論和新文化學說,這些新理論學說,對新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主導作用。其代表作《新青年》、《校風》等,直接影響著新文化風尚、新文化思潮、新文化觀念。這一新型的文化觀念,滲透到社會各階層、各民族地區和領域之中,對於文化啟蒙和群眾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使人們對新舊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群眾文化雖然古已有之,但作為一個科學內涵的概念,卻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提出的。作為一種平民大眾參加的學習、文化、娛樂活動,以及從事這類活動的工作或事業,都統稱為通俗教育、社會教育或平民教育。在民國時期,曾經設立過通俗教育館、民眾教育館之類的機構。

(二)中國社會主義群眾文化發展的不同階段

社會主義的群眾文化是群眾文化走向成熟的自覺形態。中國社會主義群眾文化的發展有其特殊的社會曆史環境和特殊的曆史軌跡。

革命戰爭時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眾文化的形成和初期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兩方麵。

第一,群眾文化成為中國共產黨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之初就高度重視“群眾工作”,群眾文化也成為黨開展群眾工作的一部分。中國共產黨初期開展工人運動、農民運動,都把開展革命文化活動作為工作的內容。在革命戰爭和根據地建設中,始終把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作為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群眾文化工作的實踐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形成了群眾文化工作的方針政策,並使群眾文化成為新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擴展閱讀】

“群眾文化”這一專用詞最早出現於中央蘇區,1932年5月,中共江西省委的《關於四月的報告》中提到:“對於最緊急的群眾文化政治工作,還未能引起注意,各地有文化工作的隻限於演新劇……”這個報告在提出“群眾文化”這個詞時,已經把群眾文化與政治工作聯係在一起[1]。

第二,群眾文化為革命戰爭服務,成為宣傳革命,動員群眾的重要手段。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廣大群眾響應革命的號召,創作出紅色歌謠。中國共產黨重視民間文學的宣傳教育作用,在古田會議決議中規定要運用歌謠等形式編寫教材,宣傳革命、動員群眾參加革命鬥爭。在抗日戰爭時期,“救亡與發展”是中國群眾文化的主旋律。正是抗戰文化的凝聚和激勵,才促使全國各黨派、各階層,各民族人民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群眾文藝隨著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得到了進一步深入,秧歌、腰鼓和秧歌劇也較普遍地在工人、農民、軍隊中推廣。群眾性的文化活動體現了革命人民爭取全國解放的樂觀主義精神,顯示了人民渴望解放的迫切願望。

計劃經濟體製時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眾文化體係的建立和發展階段。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各地的群眾歌詠活動、群眾戲劇活動、群眾創作活動等方興未艾,人民群眾歌唱新中國、讚美新生活的歌聲此起彼伏。群眾文化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這一階段群眾文化發展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麵。

第一,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群眾文化體係基本建立,群眾文化事業得到發展。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群眾文化工作,群眾文化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逐步建立起群眾文化的體係。為了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國家將接收國民政府的近千個民眾教育館統一改為人民文化館(後改為文化館),並在全國各級政府興辦群眾藝術館、文化館、鄉鎮文化站,據統計,到1957年,全國的文化館數量發展到2748所,文化站2117所,標誌著群眾文化事業機構網絡和群眾文化工作隊伍初步形成。1952年5月14日,國務院明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為文化館(群眾文化)的主管部門,各級政府逐步建立了群眾文化的主管機構,群眾文化的組織領導體係初步建立。從1953年12月,文化部發布關於《整頓和加強文化館、站工作的指示》,明確文化館的性質、方針和任務,到1957年召開第一次全國文化館專業會議,逐步形成了黨和國家關於群眾文化的方針政策和製度。隨著群眾文化活動和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群眾文化的理論研究也不斷發展,1959年,第一本群眾文化理論著作《群眾文化工作概論》的出版,標誌著群眾文化理論體係的初步形成。

第二,“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為人民服務”是這一階段群眾文化發展的基本方針。在這一方針指引下,各地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組織“健康有益,豐富多彩,小型多樣,勤儉節約”的群眾文化活動,在組織群眾文化活動、傳播文化知識,培養群眾文藝骨幹、開展群眾文化研究、搜集整理文化遺產等方麵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動了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時,隨著這一時期我國政治、經濟發展遭遇的挫折與破壞,群眾文化的發展也經曆了挫折與破壞。

第三,群眾文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設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眾文化體係的完善、發展和探索階段。這一階段群眾文化發展的特點表現為以下三方麵。

第一,群眾文化體係進一步完善。“**”時期群眾文化受到嚴重的幹擾與破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過“撥亂反正”和思想解放運動,群眾文化事業機構得到逐步恢複,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地新建、擴建了一大批文化館(站),群眾文化設施數量迅速增加,質量不斷提高。與之相適應,群眾文化工作者隊伍也得到迅速的發展和提高。1981年中共中央發布《關於關心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指示》(中發〔1981〕31號文件),1983年中共中央批轉中央宣傳部、文化部等四部門《關於加強城市、廠礦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意見》(中發〔1983〕34號文件),提出了關於群眾文化的一整套方針政策。群眾文化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幹重要問題的決議》,中共中央製定了一係列有關群眾文化的政策文件和法規、規章。《群眾文化學》和一係列群眾文化理論專著的出版,標誌著群眾文化理論體係基本形成。

第二,群眾文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經濟建設服務。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在輔導和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和促進四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一經濟轉型時期,群眾文化工作者對群眾文化的發展進行了艱難的探索。一方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促進了群眾文化的市場化和社會化,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引進市場機製,從市場購買群眾文化產品和服務;群眾文化活動項目向社會公示,引進社會資金,鼓勵社會參與群眾文化活動項目的運作;鼓勵社會團體、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興辦公益性群眾文化機構,參與群眾文化服務等,推進了群眾文化的發展,也為現階段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下群眾文化的建設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麵,在國家政策鼓勵下,群眾文化事業單位逐步轉變為獨立法人,實行了“經濟承包責任製”、“以文養文”、“多業助文”等做法,在市場中尋找出路,增強了群眾文化機構的活力,但也模糊了其公益性。

第三,隨著小康社會的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長,群眾文化活動的規模和質量不斷提高,群眾文化發展與人民對群眾文化的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

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階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眾文化的快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包括以下三方麵。

第一,群眾文化機構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建設原則和一係列方針政策,解決了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關鍵問題,明確了文化館(站)在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中的功能定位、發展方向和道路,並為群眾文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提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開放的政策,實現了文化館(站)服務模式的根本性變革。

第二,人民群眾對於群眾文化的需求空前高漲,需求麵更加廣泛,需求更加多樣化,對質量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特別是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成為群眾文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第三,群眾文化因為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並隨著國力的增強、時代和科技的進步而迅速發展。群眾文化的服務領域、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和運行機製的創新,以及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成為群眾文化發展新的要求和亮點。

【擴展閱讀】2011年群眾文化機構建設情況

2011年,全國有文化館(群眾藝術館)3285個,文化站40390個,從業人員147732人,建築麵積2982.55萬平方米,配有計算機169267台,年財政經費投入1123540.515萬元。全年組織文藝活動620586次,28224萬人次參加了活動;舉辦培訓班339883次,2414.44萬人次接受了培訓;舉辦展覽107785次,7751.64萬人次參觀了展覽;館辦文藝團體7927個,演出312335場,觀眾6543.38萬人;指導群眾業餘文藝團隊267844支[2]。

三、群眾文化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規律

(一)社會存在是群眾文化生存的基礎

社會存在是群眾文化生存的基礎。群眾文化屬於社會意識形態,是社會存在的一種反映,群眾文化發展的曆程,中國群眾文化發展的不同階段,都說明不同的社會存在會產生不同的群眾文化。

社會存在,是一個複雜的物質與精神的組合體,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群眾文化的發展進程有著極大的影響。群眾文化活動的種種形式,就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反映。如群眾文化的數字化服務和群眾文化信息服務網絡的發展,就是現代傳媒手段的廣泛應用在群眾文化中的反映。

(二)社會變革是群眾文化生存與發展的外因

社會變革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矛盾發展所引起的。群眾文化的發展史、中國群眾文化發展的進程都昭示了群眾文化變化的根本原因(不是唯一原因)在於社會的變化與革新。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經濟體製改革的攻堅時期。群眾文化要不斷改革創新,以適應社會的變化和發展要求。

(三)人的社會需求是群眾文化生存與發展的內因

人的社會需求催發了群眾文化的萌生,人的社會需求的發展是群眾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

人的社會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基本上可以分為自然性需求和社會性需求。自然性需求是人維持生命和延續種族所必需的。社會性需求主要表現為認識的需求、美的需求、交往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等。社會越是發展,人類的這些需求表現得越強烈,群眾文化越是發展,人們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是豐富。人的社會需求與人的活動緊密聯係,是人的社會活動的基本動力。人的社會活動被某種需求所驅使,需求一旦被人所意識並驅使人去行動時,就會以活動動機的形式表現出來。需求激發人去行動,需求越強烈,越迫切,由此而引發的活動就越有力。同時,人的需求也是在社會活動中不斷更新和發展的。當人通過群眾文化活動使原有需求得到了滿足時,人就會產生新的需求,進而從事某種新的活動。人的社會性需求如此循環往複,把群眾文化推向更高層次。

當今社會,文化逐漸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這些,必然帶來群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