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眾文化需求

(一)群眾文化需求

群眾文化需求是群眾文化本源的集中表現,是社會實踐主體在自我完善過程中與以文藝娛樂為主要內容的活動之間建立的依賴-適應關係。群眾文化需求是社會實踐主體生命過程的固有屬性,是客觀必然的社會存在。

在現實社會中,群眾的文化需求是多方麵的,包括讀書、看報、上網、娛樂、參觀、旅遊、看電影、看演出、看電視、參加群眾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等等。在大多數情況下,群眾是作為受體來實現自身需求的。群眾作為主體,為滿足自身文化生活需要而開展的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完善方麵的社會性文化活動,則表現了人民群眾對於“群眾文化”的需求。人民群眾需要群眾文化,群眾文化的群眾性、自娛性、傳承性特點也最符合群眾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完善的要求,群眾在其中也在繼承和創造著文化。

群眾的文化需求體現了以自我為主體的,自願、自由的個體意識,並與一定的文化群體發生關係。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沒有個體自我參與基礎上的集合,沒有與他人的互動,就不可能發生群眾文化這一社會曆史現象。因此,雖然“群眾文化需求”存在於個體之中,而它的實現隻能是社會化實現,表現為“社會需求”。

群眾文化需求包括三個層次:娛樂休息的生存需求;審美愉悅的享受需求;表現創造力的發展需求。群眾文化需求的三個層次緊密聯係,成為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係統,表現了群眾文化需求的複雜性、多樣性。

娛樂休息的生存需求。娛樂,是群眾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從娛樂中得到休息,往往是人們自覺參與文化活動的第一需要。人都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需要發泄和流露;人在工作勞動之餘的休息、休閑時間裏,也有娛樂的願望和衝動,需要活躍身心、放鬆精神、減輕煩惱;人生活在社會中,需要與他人交流、與集體融合,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審美愉悅的享受需求。審美愉悅是群眾在娛樂休息中更高層次的需求。追求“美”是人的天性,人們娛樂休息的過程,也是一個審美的過程,是通過審美愉悅來滿足自己的過程。人生活在文化藝術氛圍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人的素質的不斷提高,群眾審美愉悅的享受需求越來越普遍,人們需要參與文化藝術活動表現自己,愉悅身心。為此,人們融入社區或參加到所屬的企業、學校、軍營、村鎮中,組成了合唱團、模特隊、書畫社、詩社、京劇社等,在社團裏陶冶性情,得到審美愉悅。為此,人們參加輔導、培訓,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素養和藝術技能,以更好地展示自己。隨著群眾的藝術素質不斷提高,群眾的審美愉悅追求也向著更高層次不斷攀升,他們需要更大的舞台、更先進的設備、更好的藝術指導和更完善的服務。

表現創造力的發展需求。表現創造力的發展需求是在審美愉悅基礎上產生的最高層次的文化需求。人民群眾中蘊涵著巨大的創作力量和層出不窮的創作人才,隨著審美素養和藝術技能的提高,人們就會產生創造的欲望和需求。當前,表現創造力已成為群眾更普遍的需求,群眾文藝創作也呈現出社會化的趨勢,群眾文化在表演、創作等很多方麵已經模糊了專業和業餘的界定,許多群眾文藝骨幹具有相當高的藝術修養,其表演或創作水平達到相當高的水準,有些甚至成為作家、詩人、歌手、畫家、書法家、民間藝術能手等。群眾文化成為培育優秀文藝作品和文藝人才的沃土。

以上這三個層次的文化需求,既單獨成立,又相互滲透、相互牽連、相互作用;這三個層次,既可以是一個人、一個團隊發展的三個階段,又可以同時在一個人身上或一個團隊中間發生。

(二)實現群眾文化需求的不同渠道

群眾文化需求是多方麵的、多層次的,群眾文化需求的實現也是多方麵的、多層次的。群眾文化需求是通過自發的群眾文化活動、公共文化服務(群眾文化服務)和文化市場來實現的。

自發的群眾文化活動。自發的群眾文化活動是群眾自發開展、自然形成的。一般以群體為組織形式,以單一性的文化娛樂活動為內容,組織者為有一定號召力並熱愛群眾文化活動的文藝骨幹;活動的組織者、活動骨幹、地點、時間相對固定,活動規律呈日常化;自我組織、自我管理,但沒有明確的組織章程和組織形式;自然有序,受眾麵廣,是廣場(公園)最普遍、最活躍的活動,也是群眾滿足自身文化需求的一種重要的形式。

公共文化服務(群眾文化服務)。公共文化服務是政府的職能。政府主要是通過文化館(站)等群眾文化事業機構來為人民群眾提供群眾文化服務,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政府也采取直接舉辦群眾文化活動,從市場購買群眾文化服務,鼓勵社會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等方式,來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務屬於普惠性的、均等化的、有限定的、應由政府予以保障的文化服務,不可能滿足群眾所有的文化需求。

文化市場服務。對於群眾不屬於公共文化服務範圍的文化需求,即個性化、對象化、深度增值性的文化需求,是通過文化市場來滿足的。

例如,一個喜愛唱歌的人,他可以每天早晨到公園參加群眾自發的歌詠活動;也可以參加文化館的業餘合唱團隊,到文化館活動,接受文化館教師的免費輔導培訓;也可以與親朋好友到歌廳放聲歌唱,參加社會的音樂培訓,或聘請家教。從群眾自娛自樂到有人自發組織,從政府提供的群眾文化服務到各種文化市場的服務,有著不同文化需求的群眾都能在當今時代裏得到滿足。

案例:北京“景山現象”

北京的景山公園是座袖珍式皇家園林,從東門走到西門步行不過五六分鍾。就在這個空間並不大的公園裏,活躍著各種群眾自發的娛樂團隊:唱歌、跳舞、花式踢毽子、花式跳繩、打球、交誼舞、民族舞、個人舞、團體舞、革命歌曲、通俗歌曲、京劇戲曲等,僅在公園之友辦公室裏登記的就有54個,成為北京群眾文化生活一景——“景山現象”。特別是活躍在其中的合唱團,比較著名的有“景山紫光合唱團”、“**廣場合唱團”、“景山海月合唱團”、“景山紅太陽合唱團”等。“**廣場合唱團”有將近一千多人,春夏秋冬風雨無阻,年複一年堅持了15年。“景山海月合唱團”的特點是有一支銅管樂隊伴奏,2007年夏天開始,來了一位女指揮加盟助陣,給合唱團帶來了新的活力。每個周日人們從北京城的四麵八方匯集而來,還有從唐山、保定、任丘、天津來的,甚至有從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地特意前來的歌友。

這一現象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政府和有關部門先後組織了“大地飛歌景山合唱節”,公園節(景山)“群眾文化活動”合唱比賽等活動,為他們提供展示的舞台。景山公園管理處成立了公園之友辦公室,為這些“公園之友”提供服務,協調場地使用,在活動場所安裝上了紅色的衣帽架等,使這些自發、鬆散且具有人員不確定性的群眾文化活動逐步實現了活動時間和活動地點相對固定,並將其納入公共文化服務。

二、群眾文化需求與群眾文化的關係

(一)群眾文化需求是群眾文化發展的第一推動力

群眾文化需求是群眾文化的第一要素,是群眾文化的動力與前提。群眾文化的一切生成物,都僅僅是為了滿足這一客觀需要而產生、發展的。

群眾文化需求與實現這種需求的矛盾是群眾文化的基本矛盾。群眾文化的客觀需求是廣泛的、多樣的、不斷發展的,而實現群眾文化需求則是具體的,受一定條件限製的,群眾文化需求與實現需求的矛盾構成了群眾文化的基本矛盾。這是群眾文化要素間的本質聯係和發展的內在原因。群眾文化工作必須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歸宿。

現階段,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空前提高,其需求麵之廣、量之大、質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群眾的文化需求成為當前群眾文化勃興最重要的內驅力,成為群眾文化建設的第一推動力。

(二)群眾文化需求的積極誘導

群眾文化需求有一種十分重要的特征,就其自身而言,叫作群眾文化需求的“盲目性”;就其矛盾對立方而言,稱作群眾文化需求的“可誘導性”。

當群眾文化需求處於自在狀態時,會產生盲目性和從眾性。改革開放,促進了我國與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現代傳媒的發展,使文化的傳播更加快捷。在優秀文化引進、傳播的同時,也伴隨著不健康文化的流傳。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遺留至今的傳統文化,其內容既有反映懲惡揚善,追求幸福的美好願望,具有強烈的人民性,又有剝削階級腐朽意識形態的烙印。在市場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人忘記了對社會、對人民的責任,不負責任地製造錯誤的輿論和氛圍,不斷複製和傳播落後、庸俗的文化,就會使群眾文化需求的盲目性膨脹,使一些人,特別是一些追求新、奇、特的青年人盲目追隨。

群眾文化需求是可以誘導的。文化環境有很強的吸引力,能夠改變群眾文化的性質和指向。群眾文化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歸宿,但是,群眾文化不能“迎合”群眾文化需求,特別是不能“迎合”群眾文化需求的盲目性。群眾文化應當創造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引導群眾文化需求,引導群眾建立科學、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

案例:成都市龍泉驛區“百人農村特色樂器隊伍”

成都市龍泉驛區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實行生態移民戰略,山上分散居住的農民下山進樓,遷至城市社區集中居住,成為社區的新市民。龍華社區就是其中的一個。社區居民按照35平方米/人的標準免費入住,就業率達到92%,達齡人員每月可領取900元以上的養老金並享受合作社分紅。一方麵,農民居住環境變化,實現了充分安居、充分就業、充分保障,成為“新市民”,文化需求發生巨大的變化,不再滿足原有的娛樂方式,有了更高的文化需求,要求學習掌握更多藝術技能;另一方麵,政府認識到,有居、有錢、有閑以後,如果不加以誘導,不健康文化生活方式就會乘虛而入。根據群眾文化需求的新變化,著眼於文化環境建設,提高農民、居民綜合素養,培養打造“新市民”,龍泉驛區提出了“百人農村特色樂器隊伍建設”群眾文化服務項目。並於2007年建立了麵積為3000平方米的市民藝術學校,學校下設12個分校,並配備特色樂器,開展免費藝術培訓。2012年8月在辦班級就有182個,在校學生4000餘人。經過4年的培訓,已培養出各有100人的古箏、小提琴、二胡、軍鼓、古琴、琵琶、吉他、連簫、鼓號、嗩呐、葫蘆絲、竹板特色樂器隊伍,以及一大批樂器愛好者群體,使小提琴、二胡、古琴走進了普通市民生活,滿足人民群眾高質量的文化生活需求,引導全區群眾文化活動向高層次發展,使藝術走進百姓生活。在社區裏,你會看到一支由男女老少組成的近百人的小提琴演奏隊、琵琶演奏隊、二胡演奏隊等,演奏得有板有眼。隊伍的組成有居民,也有土生土長的原住農民。他(她)們休閑時,拿起一把樂器,把自己的生活彈拉得有滋有味。團隊每月有演出,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

三、保障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群眾文化的基本職能

(一)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務

從提供文化服務的角度看,群眾文化需求分為“基本文化需求”和“非基本文化需求”。在我國現階段,基本文化需求主要包括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加公共文化活動等。群眾文化活動是以文學藝術為主要內容開展的,包括文化藝術鑒賞活動、文化藝術的展示與交流活動、文化藝術的輔導與培訓活動、文化藝術的創作活動,並擴展到科學普及活動,群眾體育健身活動等範疇,這些都屬於公共文化鑒賞和公共文化活動。從基本文化需求界定分析,“群眾文化”屬於基本文化需求的範疇,包括群眾文化藝術欣賞、文化藝術參與、文化藝術學習和文學藝術創作四個方麵的需求。

發展群眾文化事業,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提供群眾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提供的群眾文化服務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

政府直接供給群眾文化產品和服務。如政府直接主辦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公益性演出活動、文化下鄉活動、四進社區活動等,主要是一些政治性、宣傳教育性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一些在全省、全市大範圍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一些帶有導向性的群眾文化活動。

政府通過設置群眾文化事業機構向公民提供群眾文化服務。在我國,政府設置的文化館(站)在多元化供給主體中發揮著骨幹的作用,成為向公民提供群眾文化產品和服務最主要的實現形式。目前,我國已經建設起省、市、縣、鄉、村五級群眾文化服務機構網絡,基本實現群眾文化服務的全覆蓋。

政府通過政策鼓勵扶植社會力量資助和興辦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以此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國家通過製定各種優惠政策,搭建平台,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捐助群眾文化活動項目;引導和鼓勵社會興辦文化館、文化站、文化室等群眾文化機構或場所;鼓勵機關、企業、學校的文化設施向社會開放,為群眾提供群眾文化活動的場所;政府通過公共文化服務的中介組織向公民提供群眾文化服務。

政府通過購買社會資源,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采用政府購買、補貼等方式,向基層、低收入和特殊群體提供免費文化服務。許多地方建立了公益性文化項目政府采購製度,實現群眾文化服務項目(如文化下鄉)的市場化運作模式。

政府鼓勵公民參與群眾文化服務。包括組織文化誌願者隊伍參加群眾文化機構和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組織群眾業餘文藝團隊向公眾提供群眾文化服務,組織文化戶向公眾提供群眾文化服務等。

案例:北京市東城區多元化、社會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

北京市東城區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包括五大類別。

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公共文化設施和重大文化活動主要由政府直接投入,由東城區政府直接主辦的群眾文化活動有:北京奧運會和迎接國慶60周年期間舉辦的一係列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以及龍潭廟會、地壇文化廟會、夏日文化廣場活動、東城區文化藝術節、前門曆史文化節和王府井國際品牌節等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意義重大,參與群眾廣泛,受益麵廣。

通過設置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東城區政府設有2個文化館和17個街道社區文化中心。區文化館開辦了相聲俱樂部、快板沙龍、評書書館、手風琴俱樂部、合唱團、舞蹈團、各類樂隊、戲曲隊等項目,組建了京劇名家票友俱樂部、陽光藝術團、文學協會、鍾聲合唱團、廣角攝影學會、民間手工藝協會、風箏協會等多個文藝團隊。街道文化中心組織的“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文化活動有:安定門街道的“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建國門街道的“風車迎春、鞭打春牛”群眾文化活動,東四街道的“奧林匹克社區藝術節”,東華門街道的“普度寺文化節”,交道口街道的“南鑼鼓巷文化節”,前門街道的“上元燈會”,崇外街道的“元宵燈會”,天壇街道的“金魚池社區節”,東花市街道的“蟠桃宮廟會”,體育館路街道的“外來務工者藝術節”和東二環地區的“商務文化節”。這裏的文化活動還包括教育係統的校園文化節,衛生係統的中醫藥文化節,旅遊係統的皇城旅遊文化節等,已在群眾中形成了廣泛的影響,擁有了一大批固定的觀眾和參與者。

政府通過政策支持鼓勵區內文化機構和單位內部設施從事公共文化服務。東城區充分利用首都功能核心區內機關、學校和文化體育單位密集的優勢,2009年起,設立基數為500萬元的“東城區促進社會單位服務社區公益文體活動專項資金”,用於推動轄區機關、學校等社會單位的文化體育場地設施向廣大居民免費開放。目前,已有83個開放單位,提供公共文體服務麵積14萬平方米,年累計接待15萬人次。

東城區文化藝術資源豐富,是北京專業藝術院團最密集的城區,聚集了中央戲劇學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國家話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等國家級藝術表演團體。利用這一區域特色,引導著名院團與街道結成了“一幫一”對子,在他們的幫助下,群眾的文藝演出水準得到了很大提高。

政府通過購買和項目補貼方式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東城區通過政府資金引導、扶持和購買方式,吸引了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東方信達資產經營總公司、林兆華工作室、孟京輝工作室、戲逍堂(北京)娛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20多家戲劇機構、公司,首都劇場、中國兒童劇場、中國國家話劇院小劇場、北京東方先鋒小劇場等近30家劇場加入到戲劇聯盟中。在政府主導下,東城區戲劇聯盟組織了中國喜歌劇節、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南鑼鼓巷戲劇節、獨角戲節等一係列演出和交流活動,使東城區的群眾能夠免費或低票價欣賞到最優秀的戲劇劇目。政府采用項目補貼方式,組織開展了“東城萬人看話劇——話劇‘三進’(進社區、進校園、進軍營)活動”,與北京兒藝攜手,將33場優秀劇目送到中小學和社區百姓中,深受群眾歡迎。2010年由政府出資,用購買的方式,邀請北京京劇院、北京管樂團等專業團體進行了包括話劇、相聲、京劇、手風琴、舞蹈、管樂演出等多種形式的56場精彩演出,使近10萬群眾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免費文化大餐。2010年起,東城區政府提供300萬公益戲劇補貼資金,對繁榮戲劇事業、保障群眾享受公益戲劇服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組織文化誌願者隊伍向公眾提供文化服務。東城區的文化誌願者隊伍在2002年的時候就已經初具規模。當時,從一個個文化細胞(文化家庭)自覺的公益文化行為開始,政府出麵將其組織起來,並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使其成為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後來,隨著一大批文化名人、影視明星等的加入,文化誌願者的隊伍更加壯大,公共文化的領域更加寬泛。

(二)群眾文化服務的主要特點

服務性是群眾文化重要的工作性質,也是群眾文化理念的重要體現。群眾文化以所有社會成員為服務對象,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群眾文化服務。群眾文化服務的主要特點是:普及型服務、提高型服務、保障型服務和個性化服務。

普及型服務,即麵向廣大群眾開展的文化藝術普及活動。群眾文化服務的一個鮮明特征是普及。普及,首先是麵對社會所有成員的,是具有普惠性質的、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普及,還說明群眾文化服務是一種文化藝術的普及活動,其目的是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和藝術素養;普及型服務涵蓋了群眾文化的所有領域,包括群眾文化藝術的輔導培訓。普及不等於低水平或低質量,群眾文化服務應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藝術鑒賞活動、群眾文化活動和文化藝術輔導培訓。

提高型服務,即麵向業餘文藝骨幹和業餘文藝團隊開展的指導、培訓和輔導活動。提高型服務的對象是業餘文藝骨幹和業餘文藝團隊,但是仍具有普惠的性質。首先,它是麵向全體社會成員的,即所有社會成員都可以成為業餘文藝骨幹,都可以參加業餘文藝團隊,也就是都有接受提高型服務的權益。其次,群眾文藝骨幹、文藝團隊對群眾文化起著凝聚、鼓舞、示範作用,提高他們的水平,是為了發揮他們的作用,提高全社會成員的文化素質和藝術素養,推動群眾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從而惠及全民。

保障型服務,即麵向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活動和培訓等。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建設中,政府和社會對弱勢群體始終給予特別的關懷。群眾文化作為國家公益性文化事業,要把對殘疾人、外來務工人員、特殊困難群體、老年人、未成年人、邊遠山區農民的文化服務,常態化地納入群眾文化服務中,給予特殊的關懷,保障他們的權益。即使是一些不屬於基本文化服務的項目,在對社會一般成員實行有償服務的情況下,也應對弱勢群體實行免費或優惠服務。

群眾文化的個性化服務包括兩個方麵的含義。其一,是基本文化服務的個性化。針對個體的不同需求、不同愛好、不同基礎開展服務,滿足不同個體的基本文化需求。其二,群眾文化服務也包括非基本文化服務,即為群眾的特殊文化需求提供的個別化、對象化、深度增值性質的文化活動和培訓,其服務對象是特定的,不具有普惠性質,不屬於應當由政府予以保障的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如個體性技能培訓(鋼琴等器樂演奏培訓、非普及性的舞蹈培訓、考級性質的培訓、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培訓等)、專業性技能培訓(音響師、燈光師等專業技能培訓)等。這些服務屬於文化市場的服務範圍,不能成為群眾文化服務主要內容,文化館(站)在提供這些服務時,可以實行有償服務和優惠服務。

案例:年輕時的夢想實現了

龍泉驛區市民藝術學校古箏班有一名學員叫楊光蓮(女),是一名退休職工,她喜愛古箏藝術,但進班前連古箏的構造都不了解。經過兩年的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已經能演奏《漁舟唱晚》、《瀏陽河》等曲目。她說:“我在年輕時就喜歡聽古箏演奏,覺得她有一種含蓄的美、高貴的美,卻又與我遙不可及。想學又沒有條件和環境。沒想到退休以後卻實現了年輕時的夢想,藝術這扇高貴的大門終於向我們普通百姓敞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