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眾的文化需求和群眾文化的精神調節作用
群眾文化的精神調節作用是指群眾文化在調控參與者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方麵所產生的效能。主要表現在娛樂休息效能、宣泄情感效能和審美效能三個方麵。
(一)娛樂休息效能
人們通過參與群眾文化活動能在娛樂中得到一種積極性的休息,為勞動力再生產提供了必要條件,這就是群眾文化的娛樂休息效能。
娛樂休息是群眾最低層次的文化需求,是勞動力再生產的準備,娛樂休息貫穿於人類生活的全過程。我們國家城市裏規定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每年有一百多個節假日,在農村也有大量的農閑時候,因此,休息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娛樂活動是人們喜愛的休息方式,人們在娛樂活動過程中尋求到一種與工作時完全不同的氣氛,一種能夠使自己暫時忘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境界,即在活動中不由自主地放鬆精神,在獲得心理上的快感和享受的同時,參與者的身體也得到調節、休息和平衡。在當前社會中,人們工作生活的節奏加快,處於緊張工作中的工作者對於文化娛樂的需求十分迫切;隨著人口老齡化,空巢家庭現象的存在,老年人參加娛樂活動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二)宣泄情感效能
人類的情感需要宣泄,情感的宣泄是人類自我調節的文化需求。群眾文化為情感的宣泄提供了表現方式和途徑,是宣泄情感的渠道。
人們在客觀生活中會遇到各種複雜的事物,產生各種情感,有喜悅、愛慕、滿意的情感,也有不滿、憤怒、悲傷、悔恨的情感。人們可以通過意誌力控製自己的情感,但控製是有一定限度的,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來宣泄、釋放,以穩定情緒。
群眾文化為參與者提供盡情表現自己的舞台,為參與者發揮才能、溝通社會關係、表現自身價值提供多種機會和條件,為參與者的情感宣泄提供了渠道。群眾文化還能激起參與者的興趣或使消極的心理態勢轉變為積極的心理需要。自拉自唱、狂舞高歌、與參與群體一起盡情享受文化活動的樂趣,排遣了鬱悶,消除了憂愁,平息了憤怒,得到精神上的調節。
群眾文化活動是一種社會群體的活動,參與者的情感宣泄是在一種社會監督之下進行的,參與者受到一定的製約,其情感宣泄與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樂感交織在一起,使之與社會的關係通融和諧,情感得到調控而趨於平衡。這是群眾文化感情宣泄作用的特點和優點。
(三)審美效能
群眾文化審美效能是通過人們對自然事物或藝術品的美的感受和領悟,激發人們認識美、熱愛美、追求美、創造美的生活情趣和理想,給予人們以情緒上的舒緩、感覺上的快適以及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
美的享受的需要是出於人類本性的一種特殊需要。人們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也是一個審美的過程,更是充分地愉悅和滿足自己心理的過程。審美效能始終表現在文化活動的全過程中。人們對事物美的領悟往往是在群眾文化的參與中產生的,愛美、追求美、享受美、創造美是人的本性,因此,群眾文化也就成了滿足這種需要的最簡便的方式。人們為了滿足這種需要,往往通過自我參與把理想、願望、意誌、智慧、才能、力量等,物化到有一定內容和形式的文化活動中,並通過語言、動作、線條、色彩、音韻、旋律等群眾文化構成要素的組合運用,使群眾文化客體得到美的領悟和自我享受。群眾文化的審美效能即由此而生。
群眾文化既能滿足群眾美的享受的需要,又是大眾審美的文化表達。廣大人民群眾在改造物質世界的過程中創造美,在提升和豐富思想精神世界的過程中觀察美。群眾的文化活動是美的重要載體,是集體審美的自覺呈現。群眾文化豐富和延續著代代相傳的民族文化審美意識,創造著生生不息的文化發展力量。
二、精神文明建設和群眾文化的宣傳教化作用
(一)群眾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
群眾文化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積極作用,是由群眾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關係所決定的。群眾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通過群眾文化的傳播方式,在感化育人方麵發揮著特殊的宣傳教化作用;精神文明建設是發展先進群眾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它為群眾文化灌注生氣,是體現群眾文化價值的依據和內容;二者相互滲透、相互依托、相互促進,推動著群眾文化的發展。
群眾文化活動是信息傳播的媒體和載體,也是精神文明傳播的媒體和載體。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有效的宣傳教化途徑。群眾文化內容十分廣泛,精神文明建設是群眾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等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群眾文化的重要內容。群眾文化把這些精神信仰層麵的內容融入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和群眾文藝作品中,使其具備了通俗性和趣味性的特點,有強烈的吸引力。通過這些反映社會主義理想觀、價值觀、榮辱觀的群眾文化活動和群眾文藝作品,讓群眾看到、聽到、學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做到入耳、入心、入腦,在感化育人方麵發揮著特殊的宣傳教化作用,讓人民群眾在娛樂和享受中受到教育和啟發。群眾文化要緊密結合時代,從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出發,借其內在品質及獨特形式和作用,教育人、鼓舞人、激勵人、團結人,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群眾文化的宣傳教化功能與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是統一的。如果隻強調文化的宣傳教化功能,隻考慮希望群眾接受什麽教育,以致忽略群眾的文化需求,也是不正確的。同樣,如果隻講滿足群眾需求,忽視發揮文化引領社會、教育人民、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的功能,那我們又會失去前進的方向,這是社會主義文化的宗旨所不允許的。
(二)群眾文化宣傳教化作用的實現途徑
群眾文化的宣傳教化作用通過三個效能來表示:傳播效能、陶冶性情效能和規範行為效能。
傳播效能。群眾文化是信息傳播的媒體和載體。群眾文化能在參與者之間傳播信息、思想和觀念,對參與者形成和諧的思想和和諧的理念,有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當今的信息時代,群眾文化也成了精神文明傳播的媒體,群眾文化活動通過編創新節目,把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以及好人好事、新人新事,通過文藝表演傳達給他人;通過各種文化交流,把本地區的文化風貌傳達給其他地區;群眾通過網絡,把自己參加文化活動的喜悅,連同照片、文字傳遞給他人。而這些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都通過文化傳播得到快樂和享受、教育和啟發,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價值認同。
文化傳播,是指人與人、人與社會、社會與社會間文化信息的交流與互動。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文化的分享、增殖、調適與控製,等等,其中分享與控製是兩個關鍵要素。文化傳播中的分享是指文化傳播者有意識地將自己的文化傳播給受眾;文化傳播中的控製是指文化傳播者對自己的文化進行篩選,保留其對國家、對社會、對群眾有利的信息,去除對國家、對社會、對群眾無益的信息,以維係社會的安定,保障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
陶冶性情效能。群眾文化通過作品及活動對參與者的性格、思想、情操、修養產生積極影響。群眾文化陶冶性情效能的特點是“寓教於樂”、“自我教育”。群眾文化把娛樂與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緊密地結合起來,用飽含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內涵的先進文化,引導人民群眾自娛和娛人、自育和育人;用時代的、新穎的、進步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先進文化活動形式,吸引人民群眾廣泛參與;使廣大人民群眾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智得到啟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振奮,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得到提高。
規範行為效能。即通過人們對群眾文化的參與,使人們的品德行為自覺與不自覺地接受社會準則的規束。人們參與群眾文化活動時,由個人愛好變成了集體行為,對這個集體內含的文化精神、道德倫理、價值觀念要形成共識和認同。要有集體意識,就要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為。群眾文化的規範作用是在不自覺的狀態中發生,並在自覺的狀態下得到強化的。人們在參與群眾文化活動時,對其內含的文化精神、道德倫理、價值觀念等也就不自覺、無意識地接受了。通過群眾文化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引導並影響人們的思想、道德、行為,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為。在群眾文化中,要注重打造別具特色的品德文化、能力文化、行為文化和情感文化,通過群眾文化活動,學雷鋒、樹新風,宣傳“八榮八恥”、開展普法教育、廉政勤政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使文化的力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規範群眾的行為作風,凝聚群眾的精神,陶冶群眾的情操。
案例:長春市德惠市達家溝鎮和義村農民藝術節
和義村自古盛產玉米、水稻和大豆等高產作物,有8個自然屯,3400多人口。村裏有句順口溜:“三個月過年,三個月種田,三個月農閑,三個月耍錢。”十多年前,在大量的農閑時間裏前屯後屯一片麻將聲,各種封建迷信活動也不時興風作浪,陳規陋習陳陳相因。這種現象使當時任村支書兼村長的閻術軍十分焦慮。他提出一個辦自己的農民藝術節的設想,想通過健康的文藝活動來滿足父老鄉親的精神需求,潛移默化地改變民風民俗。
舉辦第一屆農民藝術節時,村委會信心不足,村民好奇、觀望、議論紛紛,除了幾個報名參加籃球賽的,沒有一個人報名參加演出。後來農民藝術節得到鎮黨委的支持,派鎮文化站幫助組織,用拉讚助的辦法籌集了資金,請了德惠市文化館和德惠市劇團來助興,開幕式演出由村委會人員和村小學學生包辦,演的是農民自己身邊的事,舉辦了7天,受到農民的歡迎和喜愛。到了第二屆藝術節,村裏能拉會唱的早早主動地找村委會要求出節目,有的村民提前幾個月排練,有的家庭全家報名登台表演。到了第三屆,報名的人越來越多,小到七八歲,大到六七十歲,許多到外地打工的文藝骨幹寧可不掙錢也要回村參加藝術節,由於參加演出人數多,第三屆藝術節延長到15天。現在每年舉辦,已經辦了14屆。
藝術節催生了和義村大集。每屆15天的藝術節期間,和義村比過節還熱鬧,村裏村外喜氣洋洋,車輛排出幾裏地,百貨、餐飲、農貿百業繁榮,德惠市的商貿也趕來做生意,和義村知名度也不斷提高。通過辦藝術節,村民的精神麵貌一新,如今的和義村村容整潔,賭博之風刹住了,打架滋事的少了,鄰裏糾紛少了,集體觀念增強了。這一帶的村民在業餘時間喜歡上了文藝,村村有籃球隊、業餘文藝團隊,常年活動。村民的藝術素質不斷提高,有的成為全省農民歌手大賽的“農民歌唱家”,有的家庭婦女成為城裏藝術團的歌手,曾經的小歌手考入了吉林藝術學院。
三、學習型社會和群眾文化的普及知識作用
群眾文化具有普及知識的作用。它在內容上具有綜合性,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各種知識包容其間;它在活動對象上具有廣泛性,不同層次的人們都可以從中學習知識、發揮才智、獲得教益。
在學習型社會中,人們學習和受教育的途徑很多,現代傳媒的發展,使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其中,群眾文化仍然是人們獲取知識經驗的重要途徑,是終身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麵。群眾文化普及知識的作用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
首先,群眾文化具有傳授知識,交流經驗的效能。群眾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知識經驗承載體,蘊涵著一代代人積累的知識、經驗、技能。雲南的納西古樂,被譽為音樂的活化石,它就是納西族群眾代代傳承下來的,一代代人通過學習、繼承、發展和提高,把它推向一個個新的高峰。群眾文化活動為知識的普及提供了機會和途徑,人們通過群眾文化活動互相交往、相互學習,不斷地充實、豐富自己。
其次,群眾文化具有社會教育效能。群眾文化的社會教育效能具有廣泛、業餘、靈活、方便、通俗的特點,對當前我國社會大眾的文化啟蒙、文化素質的提高方麵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有人把群眾文化比作“沒有院牆的學校”,參與群眾文化活動和培訓沒有條件的限製,涵蓋的科目廣,學習與娛樂結合在一起,學習方式靈活,為那些沒有機會進校園,沒有實力參加社會教育,或者隻有文藝愛好而沒有基礎的人們,開辟了繼續學習的渠道,為人們所喜愛。群眾文化拓寬了教育途徑,擴大了教育內容,降低了教育成本,深化了教育的影響力,成為我國社會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最後,群眾文化普及知識的特點是“樂中求智”。群眾文化的普及知識的作用是通過各種引起人們興趣的群眾文化活動的方式實現的。各種群眾文化活動都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哲理,演出、展覽等藝術鑒賞活動能增強人們的觀察能力和藝術欣賞水平;棋類、猜謎等娛樂活動可以啟迪智慧,提高邏輯思維能力;藝術比賽活動能提高藝術境界,發揮藝術創造力;參加業餘藝術團隊可以在與群體的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藝術表現能力;藝術培訓則為人們提供了學習各種藝術技能的機會;各地舉辦的“法律在我身邊”、“科技創造未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知識比賽”、科普廣場活動更是把知識與娛樂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群眾文化活動起到激勵參與者學習知識,開發智力,啟迪智慧,增強智能的作用。
案例:吉林省鬆原市的“種”文化模式
吉林省鬆原市位於吉林省中西部,坐落在美麗富饒的鬆花江畔,總人口288萬,80%以上的人口在農村,有漢、蒙古、滿族等31個民族,轄四縣一區,共有78個鄉鎮,1123個行政村。以蒙滿文化為特色,漁獵文化、草原文化、農業文化與當代石油文化交相輝映,形成了鬆原文化獨具特色的地域風情、民族風格和多元風采。幾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探索“種”文化模式,大力發展農民自辦文化,取得了顯著成效。
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強全市農村文化大院建設的意見》和《全市農村文化大院建設規劃》。自2009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2.5億元,建成了不同規模、不同作用、不同特色的城區文化廣場。融資2.8億元,相繼開工建設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文化中心等大型文化設施。全市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與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合作共建基層服務點817個。舉辦了以農民自辦文化為內容的文化藝術節(文藝展演和藝術品展覽兩部分),給農民搭建起展示風采和交流學習的大舞台。
鬆原市製定了《農村文化人才培養規劃》、《農村文化人才培養責任製》和《文化大院輔導製度》,積極做好輔導、指導工作。幾年來,全市各地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150多次,近400名農民文化大院創辦人和4000多名農村文藝骨幹得到培訓。全市各縣級文化館把農村文化人才的培植和管理列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對所有文化人進行歸檔立案,劃分了文化館輔導的責任區,有計劃地下鄉輔導。
幾年來,鬆原市通過探索“種”文化模式,已在全市農村特別是偏遠鄉(鎮)的村屯創建了小劇團、電影、圖書、剪紙、刺繡、根雕、泥塑等各類農民文化大院500多個、文化戶近3000個;培養二人轉民間演員450多人,唱歌、小品等文藝表演愛好者2000多人,剪紙、刺繡、根雕、泥塑等民間手工藝愛好者1000多人,業餘文學創作者300多人,禮儀司儀250多人,文化藝術節參加和觀看人數累計達140萬人次,全市各類農民自辦文化組織400多家。由於陣地的不斷擴大,人才的不斷增多,活動的不斷豐富,文化的認知、教化、審美、娛樂、交流、傳承、塑造功能對廣大農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家庭和睦,鄰裏互動,尊老愛幼,勤奮向上,崇尚科學在全市蔚然成風。農民的求知欲望空前高漲,對子女的教育更加關注,守法意識和計劃生育觀念得到了增強,這些都有效促進了社會和諧和文明風氣的形成。
四、和諧社會建設與群眾文化的團結凝聚作用
群眾文化以其特有的團結凝聚作用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通過人們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起到交流思想,溝通感情,加深理解,加強團結,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群眾文化的溝通效能、吸引效能和激勵效能。
群眾文化是連接人們內心的橋梁。群眾文化活動為人們交朋結友、互相認識提供了橋梁,人們通過群眾文化活動走到一起來,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到溝通,以至於產生情感的交流與融洽,成為朋友。我國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清明、中秋以及各地節俗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充分體現了人與人的和諧相處,飽含著人民群眾千百年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同時也體現了群眾文化的和諧特征。比如蒙古族的“那達慕”,對於草原上分散放牧、平時很難見麵的牧民來說,“那達慕”就是一個歡聚的節日,親朋好友歡聚在一起,賽馬、摔跤、跳舞、唱歌、看演出,增進友誼,增強了解,加深感情,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人們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溝通,是通過語言溝通或非語言溝通的方式進行的,集體舞蹈、民間花會等需要人們的動作和諧,成為一個整體,動作和諧也是一種間接的交流與溝通。
群眾文化符合人們審美娛樂的心理特點,有特殊的感染力、親和力和凝聚力,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促使人們積極參與,黏合各種裂痕,以促進社會人際關係的和諧發展。各種藝術門類的群眾業餘文藝團體,吸引有共同興趣和藝術愛好的人們聚合在一起,結成一個群體,共同的興趣愛好,一起排練、一起演出、一起參加競賽、一起享受成功的快樂或失敗的沮喪,強烈的集體意識能消除人們之間的隔閡與誤解,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
通過具有審美意義的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和形式的刺激,激發人們認識和諧、熱愛和諧、追求和諧、創造和諧、享受和諧的生活情趣和理想。這是當代中國賦予群眾文化社會職能的新內涵。群眾文化不僅引導群眾開展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曲藝、戲劇、文學等藝術活動,不斷增強群眾對美的感知、理解、鑒賞和創造能力,還引導群眾開展生活禮儀、茶藝、插花、花卉種植、服裝設計、生活裝飾用品設計等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講座、培訓、競賽活動,將審美的範圍擴展到日常生活,將群眾在藝術活動中積累的審美經驗,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讓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最終培養社會主體熱愛生活、健康向上、情操高尚、人格健全的內在素養,促進社會的和諧。群眾文化還把和諧社會建設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題,直接參與和諧社會建設,如一些地區開展的“社區一家親”、“家庭才藝大賽”、“歡樂在農村”等主題活動。
案例:北京市朝陽區“社區一家親”文化活動
朝陽區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設試驗區,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城市規模與人口結構急劇變化,呈現出人口總量多、增長快、結構複雜的態勢。區域內有大量外籍人士、商務人士、文化人士,還有15萬的農民。國際化水平高,雲集了幾乎100%的外國駐華使館。在農村城市化的進程中,農民變市民,外來建設者成為新北京人。多元群體、多元文化、多元需求並存是朝陽區突出的特征。
“社區一家親”文化活動針對不同群體的特點,創作更加豐富的文化產品,以不同的傳播方式貼近各類群體的文化需求。為外來工設立了農民工文化中心、打工藝術博物館,打工子弟學校;為農民建立了農村文化大棚、農村文化大院、農民劇場,流動文化館田野計劃;為年輕人設立了大學生戲劇節,“大學時光”藝術活動。圍繞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民俗節慶日,舉辦傳統文化活動。此外,針對朝陽區突出的國際化特點,與駐華文化處及駐區文化機構合作建立多個文化品牌項目。與法國文化中心合作舉辦“中法戲劇薈萃”,與波蘭大使館合作舉辦“波中男孩女孩大聯歡活動”,與以色列藝術劇院合作舉辦“對話以色列卡邁爾藝術劇院”,與俄羅斯大使館合作舉辦“體育招貼畫展覽”,與英國大使館合作舉辦“莎士比亞戲劇巡演”,與日本帳篷劇社合作舉辦戲劇《變幻痂殼城》。
“社區一家親”在堅持政府主導、社會熱點、百姓利益、第一時間為基本要素的前提下,不斷推出原創藝術節、郊野公園藝術節、百姓生活戲劇節、農村文化大院、打工藝術博物館等新創意。引導、扶植三裏屯、小關、朝外、亞運村、高碑店等地區建立了“朝陽三裏屯國際街區燈籠燈會”、“小關國際交流文化廣場”、“春分朝陽——日壇祭祀典儀”、“大碗茶廣場故事會”、“孝道中秋”等自主品牌活動。培育了快板劉文化大院、打工藝術團、大鼓隊等社會團體。
朝陽區“社區一家親”文化活動,通過年均700餘場的演出、展覽、培訓、比賽、作品征集、生活體驗等活動,帶動了朝陽區基層1400多支文藝隊伍和200餘家文藝協會的蓬勃發展,年參與“社區一家親”人數達200萬人次。2009年被評為全國“群文品牌”活動。
【本章小結】
本章的主要內容包括群眾文化的概念,群眾文化的產生與發展,群眾文化需求與群眾文化發展的關係,群眾文化的本質特征,群眾文化的基本職能。
群眾文化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曆史文化現象,同時,群眾文化事業又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眾文化發展曆史的兩條主線,也是我們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眾文化的兩個基本前提。
群眾文化需求是群眾文化的第一要素,是群眾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決定著群眾文化的本質特征,即群眾性、自娛性、傾向性和傳承性特征,也決定著群眾文化精神調節作用、宣傳教化作用、普及知識作用和團結凝聚作用的基本功能。群眾文化需求與現實需求的矛盾構成了群眾文化的基本矛盾,群眾文化工作必須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歸宿。
【思考題】
1.群眾文化與群眾文化需求的關係是什麽?為什麽說保障群眾文化基本需求是群眾文化的基本職能?
2.群眾文化的本質特征有哪些?應如何認識其本質特征?
3.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有哪些?結合本地區群眾文化的實例加以說明。
【推薦閱讀】
1.鄭永富.群眾文化學[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
2.常泊.中國群眾文化辭典[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
3.胡守勇.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4.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
[1] 鄭永富.群眾文化管理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鑒2012[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
[3] 鄭永富.群眾文化管理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