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以為人民幣升值了,大家就會變得更加“有錢”了。人民幣升值會直接導致國內產業尤其是製造業的兩極分化,從而立刻傳導到百姓生活也從此變得更加貧富懸殊。
人民幣升值會馬上影響到我國製造業的不同前景,從而使得企業及其員工也變得更加貧富懸殊、兩極分化。
可以這麽說,隻要你這個行業、這個企業沒有定價權,那麽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產品進口成本降低的好處,都可能會隨之轉移到別人身上;相反,如果你擁有定價權,即使人民幣升值會造成出口困難,這時候你也可以通過加價銷售出售產品[注釋1]。
從整體上看,我國製造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並不強,原有的利潤很微薄。如果一旦遇到人民幣升值尤其是急劇升值,製造業中的許多行業會因為勞動力成本上漲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無法消化這些壓力,最終走上“消失”和“被消失”之路。
人民幣升值影響最大的是那些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它們的附加值低。人民幣升值後,這些傳統產品的價格優勢將會大打折扣,國外的采購商很可能會轉向購買其他國家的、更加物美價廉的產品。
例如就在目前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國家就已經在摩拳擦掌、時刻準備著從中分一杯羹了,人民幣升值一旦變成現實,將會給我國國內的這些產業造成致命一擊。
這就是專家們所說的,這些行業最終會就這樣慢慢地“消失”——銷聲匿跡了。除此以外,也有一些行業和企業是“被消失”的。
例如,我國有許多行業已經被外資或外資金融公司收購了,如果人民幣升值尤其是升值過快,會加速外資對這些行業如電機行業的控製。電機行業尤其是這個行業原來是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的,而現在一些頗具規模的大中型企業已經逐漸轉變為民營企業。
自從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改革以來,由於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這個行業中的一些企業已經處於虧損狀態,許多企業老板已經直接選擇套現退出了。
由於人民幣升值會降低進口成本,所以這對一些原材料進口行業來說是利好因素,如房地產、造紙、鋼鐵、石油化工、航空、交通、電力設備、金融服務業等都會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被資本市場看好,從而“錦上添花”。
不過,具體到這個行業中的某個特定企業來說,這種影響力是頗為懸殊的。例如以航空業為例,對於擁有大量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來說,人民幣升值會在航空油料、飛機購買租賃和維修等方麵節省大量的美元成本和外債,所以這些航空公司會受益匪淺;而對於還沒有開通國際航線的民營航空企業來說,則享受不到上述好處。
究其原因在於,我國的航空用油主要是由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簡稱“中航油”)控製著的,並且通常是以人民幣結算的,所以無法體現出人民幣升值的效果來。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造紙業中。造紙業通常被認為是人民幣升值受益最大的行業之一,可是作為這個行業中的具體企業,它們的頭腦卻很清醒,決不會因為別人都這樣說就被衝昏了頭腦。
因為僅僅從整體上看,造紙行業的進口成本是降低了,可是與此同時,造紙行業的產品進口價格也肯定會隨之發生調整的。
因為國外供貨商決不會傻乎乎地因為人民幣升值就把這一塊利益全部讓給你,而一定會通過提高產品價格從中分一杯羹。歸根到底,人民幣匯率的調整是對整個產業鏈的影響,很難說某個行業、某一企業能夠從中獨占好處。
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也不要因為有人民幣升值預期就趕緊拋掉手中的美元換成人民幣,它對每個人的財富影響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總體來說,人民幣升值會對我國的富豪階層產生積極的作用。因為在他們眼裏,人民幣從來就隻是一種過渡性貨幣,以美元為代表的國際貨幣才是真正“安全”的貨幣。
一方麵,美元是可自由兌換貨幣,他們有條件出國旅遊、購物、消費進口奢侈品,人民幣升值對他們有好處;另一方麵,我國的富豪中有相當一部分收入來源不合法,他們更需要把錢換成美元存到國外的銀行去,這樣才感到“安全”。
所以在他們看來,他們個人資產的最終轉移方向幾乎都是美元。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恰好能夠幫他們在這種兌換中增加財富擁有量。
相反,麵廣量大的普通百姓手中本身就沒有多少餘款,人民幣再怎麽升值也不會對他們產生多大的影響。
一方麵,他們既沒有條件出國旅遊、購物、送子女去國外留學,無法享受到這部分由於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好處;另一方麵,這部分人通常不善於理財,有一點餘款最先想到的是存在銀行裏拿利息。可是存款時間越長,他們就越感到資產縮水嚴重。因為銀行存款利率趕不上通貨膨脹速度,所以他們手中擁有的實際購買力年年都是在下降的。
[注釋1]張斌、胡蓉萍:《製造業:有人歡喜有人憂》,2010年3月19日經濟觀察報。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