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成年人之間的交往常常強調彼此的尊重,以尊重對方為交往的前提,當缺乏尊重時,也就沒有了交往。但成人與孩子之間,卻很難有這種雙向的“尊重”。

通常情況下,家長不尊重孩子的行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不重視孩子的看法和觀點;沒有耐心傾聽孩子要對自己說的事;漠視孩子的需要,忘了履行自己許過的諾言。

第二,用不耐煩口吻回答孩子的提問;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冷落孩子。

第三,自己心裏有事,借罵孩子來出氣;對孩子大聲嚷嚷;不給孩子機會解釋。

第四,打斷孩子間的交談;為趕時間而中斷孩子正在進行的活動。

第五,雖花了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玩,但卻沒有投入感情;舉止顯得很不耐煩;挖苦嘲笑孩子。

第六,對孩子動輒采用體罰方式,而並未使孩子真正認識到問題的實質。

第七,對孩子寄於過高的期望;當孩子的需要與自己的期望產生衝突時,不能冷靜對待。

第八,辱罵孩子是“笨蛋”;老是看到孩子的缺點;阻止孩子做他們真心喜歡做的事情。

第九,使用與嬰兒說話的腔調與幼兒交談;代替孩子回答客人提出的種種問題。

第十,什麽事情都自己說了算,不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

第十一,孩子想做的事情,家長不讓孩子做,也不告訴孩子為什麽“不”!

第十二,決定孩子的事情,家長沒有商量,更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就自己決定了!

……·

以上這些都是家長不尊重孩子的表現,長此以往,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就可能會出現四種情況。

一是衝突。父母的過分照顧或反複說教、命令、斥責使孩子感到是對他的不尊重,不信任,因而表現出對立情緒和抗拒行為。孩子的反抗又引起父母的憤怒和不滿,從而進一步去斥責孩子,而斥責越烈反抗就越烈,這樣循環下去影響父母與孩子的感情,造成關係緊張。

二是對家長敬而遠之。有的父母給孩子壓力太大,孩子無法反抗,就采取你說你的,我幹我的,敬而遠之的方法,或另找知心朋友。使父母與孩子感情交流很差。

三是屈從於父母的壓力,唯唯諾諾,唯命是從,壓抑了孩子獨立性的發揮,孩子可能成為庸才,沒有發展前途。

四是會對孩子個性造成壓抑,讓孩子形成一種羞恥感,降低孩子的自信指數……

這些情況的出現,都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這些家長並沒有真正意識到,孩子固然是自己生下來的,可他自出生那一刻起,就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同樣需要尊重。而家長對孩子的尊重,表達的是家長對孩子更深層次的愛。當家長對孩子表現出自己的尊重時,會強化孩子對家長的尊重,使孩子變得更加懂事,更加善解人意,也更願意與家長交流、談心,讓家長了解自己。因此,愛孩子,首先應該先學會尊重孩子。

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就必須隨著孩子獨立意向的增長變化改善自己的管理和教育方式。

1.給孩子平等的發言權

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觀點,不管這個想法和觀點在你看來多麽的可笑和不現實,都一定要很耐心和很認真聽完,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不要隨意指責和草率地對孩子的觀點給以否認和評論。

要對孩子的想法和觀點做一個積極反應,讓孩子充分的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做出積極的姿態:“你這個想法不錯,要是再加一點或改變一點就更完善。”家長積極反應可以讓孩子心情愉快,充滿成就感。

2.尊重孩子的隱私

家長們不要總希望控製孩子們的一舉一動,要真正了解孩子,必須首先給孩子們尊重,孩子們應該有自己的秘密。很多家長抱著傳統的觀念,把自己擺在權威的角色。這種不把孩子當一個擁有完整權利個體的錯誤觀念,導致個人和社會的很多不良的後果。

所以,家長進入孩子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孩子的決定應該先和他商談、不要隨意翻看孩子的日記、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把他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

這種尊重應從給孩子換尿片時就開始: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告訴他要換尿片了,請他忍耐一下。家長不尊重孩子,將導致社會缺乏服務和尊重的觀念,因為不被尊重的人也不會知道尊重別人。

3.信任孩子,不要武斷地否定他,嘲笑他當孩子對父母暢談理想未來時,家長不要因為覺得孩子"異想天開"就武斷地打斷孩子的話,嘲笑他的幼稚無知。這對孩子的自尊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家長認真地傾聽孩子的“理想”,必要的時候,家長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供孩子參考,鼓勵孩子為理想而奮鬥。

4.要“平視”孩子,不要“俯視”孩子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說不出",就以為孩子也“聽不懂”,因此常常采取"俯視"的姿態和孩子講話。而恰當的說話方式應該是一種“平視”的姿態——從孩子可以理解成人的話語意圖開始,就把孩子當成和自己一樣有語言理解能力的人和他們交談;當孩子處於旁聽者的角色時,也要像尊重和自己有同等認知能力的成人那樣,顧及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平視的視角和語言更有利於塑造孩子良好的個性品格。隻有平視才能比較清晰而準確地洞察孩子的語言發展、語言風格、個性氣質,而在平視的基礎上的恰當評價則對孩子的心智成長有積極的影響。

5.放下家長的架子,接受孩子的批評

要建立一個民主型家庭,不能因孩子小就忽視她的家庭地位,與孩子有關的事要與她商量,使她感到自己是家裏的小主人。

每天盡量抽出一點時間跟她聊聊在學校裏發生的事,這樣不僅加深了同孩子的感情,而且還可以發現孩子的長處和不足。

另外,孩子犯錯誤時要允許她申辯。張媽媽這人脾氣不太好,多數時間又是一個人帶孩子,所以碰到女兒做的什麽事跟自己的要求不一樣就喜歡發火。有一次女兒哭著說:"我沒法活了,哪有你這樣當媽的,我做錯事你就不能好好地跟我說嗎?"張媽媽聽後震動很大,當時眼淚就流出來了。說心裏話,張媽媽以前很少考慮孩子的感受和承受能力,但從那以後就很注意批評方式,做錯事也不直接批評,而是采用委婉的方式來解決。

6.喚醒孩子的權利意識

家長的責任是喚醒孩子們的權利意識,而不是將它扼殺在萌芽的狀態。一個明確自己的權利的孩子才會懂得捍衛自己的權益。

總之,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的權利,尊重孩子童真的天性,才能讓孩子自由快樂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