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為公”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禮記。禮運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相傳,這是孔子的思想。實際上,關於“公”的概念,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產生了,《詩經》中曾三處出現了“夙夜在公”(意思是白天黑夜都在為公務忙碌)的句子。
孔孟的儒家人生哲學,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和齊家,是為治國和平天下奠定基礎的,治國平天下才是終極目的。這是他們所表現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天下為公”的積極意義在於強調以公益戰勝私欲,去私尚公,關心整體利益,獻身於國家、民族的共同事業。
孔子認為:一個理想的君子人格的生命寫照,是不為自己謀求生活利益,而隻關心公眾事務。並且謹言慎行,成為社會的典範。他認為:生活中的富貴貧賤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以仁德的胸懷來麵對天下。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世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裏仁》)。富與貴是每一個人都想得到的,但是不正道的“富貴”,君子是不接受的。貧與賤是每一個人都不願意要的,但是如果用不正道的方式讓你去擺脫貧賤,君子也不會接受。君子沒有一時一刻能夠離開仁德,他所承受的苦難和顛沛也全是為了保持自己的道德人格。他以為“天下”這才是君子的道統。他又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裏仁》)。意思是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有誰給你規定怎麽幹、不怎麽幹,怎樣幹恰當合理,就怎麽幹。君子是心懷天下的,他的一切所作所為,都體現了他對理想人格的矢誌追求。
孟子更是以天下為己任,他所倡導的君子仁人的氣概是“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這是一種道義的擔當。
“天下為公”的觀念,是愛國主義的思想基礎,它曾對我們的民族的發展與進客產生過十分積極的影響。中國優秀的知識分子,是一直堅持著這個道統的。從西漢時賈誼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到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從嶽飛的“精忠報國,”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再到孫中山的“天下為公,”這些都成為中國人文知識分子國家意識的絕唱。
在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文明新道德的今天,先賢“天下為公”的思想仍然可以成為我們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