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抗日戰爭的電影,經常看到這樣的鏡頭:一個日本軍官舉著戰刀大聲喊道“兔子該給”,日本兵蜂擁而上。後來學了日語,又讀了日本的史書,才知道喊的是“突擊”,戰刀也多是裝飾品,不太實用,倒是因其羈絆而喪命的士官不在少數。具有武士家族背景的將軍們可使用祖傳的寶刀,但也有事故,例如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石原莞爾就是下馬時特長的日本刀將“老二”捅壞,最後死在其病根上。
言歸正傳。服兵役的是“兵”,戰場上指揮戰鬥的軍官是職業“軍人”,後者畢業於培養將校的特定教育機構。例如在陸軍,培養軍官的學校首先是陸軍少年學校,滿13歲的高級小學畢業者或中學一年級完成者考試錄取。這樣的學校全日本有6所——仙台、東京、名古屋、大阪、廣島、熊本,每年招收大約有250名學生,學業為3年。少年學校畢業後進入陸軍士官學校,但進入士官學校者不僅僅是少年學校畢業者,也有普通中學畢業者。當時中學為五年製,學習4年後可考高中或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士官學校每年招收200—300人,其中陸軍少年學校畢業者半數以上。陸軍士官學校的學製通常為4年,20歲左右畢業後加入自己出身地的軍隊,經過見習士官後成為少尉。
海軍軍官的基本教育機構是海軍兵學校。海軍沒有陸軍那樣的少年學校,中學5年畢業者或中學4年考試合格者可進海軍兵學校,每年學生數額與艦隊數量成正比,因而前後差距較大。1919年戰列艦、巡洋艦各八艘的“八八艦隊”時代,海軍兵學校每年的新生為300人左右,1922年華盛頓會議和1930年倫敦會議締結海軍裁軍條約時減少50—70人,1933年日本退出“國聯”後實施“大艦巨炮主義”,海軍兵學校每年入學的學生數急劇增長,特別是到太平洋戰爭時期,從1000人增加到2000人規模。另外培養海軍士官的學校還有海軍機關學校和海軍經理學校,但海軍兵學校畢業的學生是海軍職業軍人的主流。
除陸軍少年學校和海軍兵學校的畢業者外,也有成為職業軍人的途徑。征兵入伍的士兵在服完兵役後因其特長或自己希望繼續留在軍隊,服兵役的士兵為二等兵或一等兵,服完兵役後繼續留在軍隊成為下級士官,即伍長、軍曹、曹長,按照年限升級。但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者20或21歲成為少尉,但征兵入伍的士兵升為少尉是非常困難的,幾乎全都停留在下級士官的位置上,是職業軍人的最基層。
培養最高級別軍官的機構是陸軍大學及海軍大學。陸軍士官學校及海軍兵學校畢業者構成職業軍人的主流,但還不能成為軍隊的最高指揮者,必須進入陸軍大學或海軍大學。在陸軍,士官學校畢業者進入軍隊擔任少尉,30歲左右成為中尉或大尉,接受陸軍大學考試者正是這些中尉或大尉,不僅自己希望進入陸軍大學,而且必須有所在部隊聯隊長的推薦。每年錄取的學生隻有50人,競爭非常激烈,然而一旦通過考試,就拿到了成為精英軍官的車票,例如指導太平洋戰爭的軍人全部是陸軍大學、海軍大學畢業者。同樣是職業軍人,如果沒有陸軍大學的經曆,最多成為聯隊長。相反,即使陸軍大學畢業者,也有不走運的人。例如東條英機的父親東條英教,陸軍大學第一期首席畢業生,因批判長州藩出身者壟斷陸軍的做法,因而被排擠出精英之路,未能成為軍隊最高領導。
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陸海軍共有800萬人,職業軍人大約有20萬—30萬人,由於當時是軍事主導體製,因而這些人也是社會的統治者。職業軍人與普通士兵之間的待遇懸殊,20世紀30年代前後,普通士兵的月薪為10日元,比普通的工薪階層還要低,其生活水平在保障衣食住外有一點零用錢,下級士官的月薪也不到20日元。職業軍人的待遇很高,將官級年薪約5000日元,超過政府機構的局長,校級或尉級也高於公務員。即使在戰後的舊軍人補貼方麵,職業軍人與普通士兵之間的差距也很大。
製度上的缺陷,使少數人利用“統帥權獨立”這個杠杆撬動了整個地球。
日本軍事製度最重要的特征是統帥權(指揮權)獨立。明治元老為保持軍隊不受政府的約束,特意在1878年將參謀本部從陸軍省獨立出來,軍隊的指揮權名義上直屬天皇。海軍也照葫蘆畫瓢,在1893年將軍令部從海軍省獨立出來,參謀本部與軍令部形成專門的“軍部”。決定軍隊裝備、兵員數額的軍政歸陸軍省與海軍省,調動軍隊、指揮作戰的軍令歸參謀本部與軍令部。在明治憲法體製下,天皇擁有所有統治大權和軍隊的統帥權,陸軍省與海軍省是承擔統治權中的行政權,參謀本部與軍令部是承擔統帥權的組織,兩者的分離為“軍部”能夠“暴走”奠定了基礎。海軍好一些,海軍大臣可以對軍令部下達命令,因而省、部較為合作。但陸軍省與參謀本部為對等部門,兩者經常發生對立,帝國參謀們擅自行動,陸軍省隻好跟上,政府也被劫持,戰爭也就不斷地擴大化了。
“軍部”一詞較為模糊,通常是指參謀本部和軍令部,或者再加上陸軍省和海軍省,從上述體製看,前者較為合適。但是,1937年中日全麵戰爭爆發後,設置了作為最高統帥機關的“大本營”,參謀本部又稱為“大本營陸軍部”,軍令部稱為“大本營海軍部”,組織機構是一個,使用名稱卻用兩個。參謀本部有作戰部(第一部)、情報部(第二部)、運輸通訊部(第三部)等部門,軍令部有作戰部(第一部)、軍備部(第二部)、情報部(第三部)等部門,但無論是在參謀本部,還是在軍令部,處在最高位置的是製定戰略戰術、調動軍隊的作戰部。與此相關,無論在陸軍省還是在海軍省,最重要的部門是策劃、製定軍隊政策的軍務局。因而有人認為,所謂軍部是指軍事體製的核心部門,即陸軍是參謀本部作戰部及陸軍省軍務局,海軍是軍令部作戰部及海軍省軍務局。
進入參謀本部作戰部的軍官必須是陸軍大學畢業生的前5名,約占全部畢業生的1/5。天皇贈軍刀給這5名畢業生,因而也稱“軍刀組”。作戰部的人事並不是由陸軍省人事局、軍務局或陸軍大臣決定,而是由副參謀長決定。參謀本部作戰部決定了太平洋戰爭中的所有戰役,而且幾乎聽不進其他部門的建議。參謀本部第二部是情報部,雖然其成員不是“軍刀組”成員,但也是第六名以下的優秀人才,其情報分析也十分優秀,但作戰部完全不予理睬。
從理論上講,參謀沒有權限,幫助指揮官決定作戰方案。旅團以上的部隊設置參謀,均是陸軍大學畢業者。根據部隊的規模不同,參謀的人數也有差異,而且分為作戰、情報、後勤、航空、船舶、通訊等不同部門的參謀,例如關東軍的參謀成為一個龐大的官僚組織。除部隊自己的參謀外,重要時刻大本營也派遣參謀到戰場。
出身陸軍大學、特別是“軍刀組”的參謀們目中無人,為所欲為,結果可想而知。最初是關東軍的參謀們甚至無視參謀本部的命令自行其是,擴大事端。例如1928年炸死張作霖的中心人物河本大作、1931年挑起“九一八事變”的中心人物板垣征四郎及石原莞爾、1939年挑起“諾門罕戰爭”的辻政信均是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因建立“滿洲國”有功,官職連升三級,引起其他參謀的眼熱。“盧溝橋事件”爆發後,參謀本部作戰部的武藤章是狂熱的戰爭擴大派,受到石原的批判後辯解是“向前輩(石原)學習”。太平洋戰爭時期,大本營參謀更是狂妄,例如辻政信不僅假借大本營的命令,甚至假借天皇的名義,“大命已下”,調動大軍盲目進攻。
製度上的缺陷,使少數人利用“統帥權獨立”這個杠杆撬動了整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