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將棋中,力量最弱的“步”一旦闖入對方陣地便成為威力無比的“金”,因而稱之為“成金”。用在社會現象上,“成金”是指日俄戰爭後通過買賣股票、經營商業而一夜暴富的人物。實際上,這種暴發戶大多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日本來講是絕對的天賜良機。不僅使政府從愈演愈烈的減稅運動中擺脫出來,而且借口“日英同盟”對德國宣戰,陸軍以10倍於駐山東德軍的兵力登陸山東半島的龍口並占領膠濟線,然後攻陷青島,海軍也迅速占領德國在南太平洋的各個島嶼,整個戰役僅損失了一艘超齡服役的軍艦和271名士兵。被俘的德國士兵帶到日本四國德島縣的俘虜營,受到良好的對待。德國俘虜教授當地人製做麵包的方法,並演奏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占領山東後,日本的大隈重信內閣向中國政府提出接受德國在山東的權益、承認日本在滿蒙的特殊利益、希望聘用日本人作為政府顧問等的“二十一條”。由於德國實施無限製潛水艇作戰,受協約國的邀請,1917年1月,日本政府派遣15艘軍艦組成的艦隊前往地中海擔任護航任務。在一年半的時間裏,共為788艘艦船護航,護送人員高達75萬人。日本艦隊沒有擊沉一艘德國潛艇,自己的一艘驅逐艦卻被擊沉,包括艦長在內傷亡50人,另外還有19人死於疾病,戰死病死共78人,其中73名至今埋葬在馬耳他的英軍墓地。日本之所以進行此次遠征,其動因來自與協約國達成的密約,即在戰後媾和會議上支持日本對山東半島、赤道以北太平洋諸島等權益的要求。
日本在一次大戰中獲益最大的是經濟。當然,戰爭爆發後,由於許多來自歐洲的工業產品停止供應,依賴進口的企業遭到嚴重打擊,同時出口歐洲的製品和原材料也因戰爭急劇減少,出口企業也遭受打擊。再加上戰爭引起匯率的混亂,農產品價格下降,增加了經濟的惡化程度。1915年夏天,經濟開始好轉,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歐洲軍需品嚴重不足,英國及俄國等紛紛向日本訂貨,軍需產業的急速發展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國內產業也開始進口替代生產,特別是依賴德國的化學肥料、藥品、染料等化學產業十分突出。政府也采取免稅、發放補助金、彌補損失等措施,推動重化產業的發展。另外,歐洲國家因戰爭不得不撤出中國市場,日本產品迅速填補,對美國出口也在急速增加,日本的造船業、海運業為此獲得飛速發展。
在日本的將棋中,力量最弱的“步”一旦闖入對方陣地便成為威力無比的“金”,因而稱之為“成金”。用在社會現象上,“成金”是指日俄戰爭後通過買賣股票、經營商業而一夜暴富的人物。
從數字上看,戰爭期間,日本的鋼鐵產量增加1倍,造船噸位增加7倍,船舶保有總噸位增加50%,化學產業、輕工業、工業產值均增加5倍,電力使用量超過蒸氣使用量,工業總產值超過農業總產值,對外貿易轉為出超。1914年擁有11億日元的債務,1920年成為27億日元的債權國,工人數量從1914年85萬人上升1919年147萬人。“成金”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最為有名的“成金”是內田信也。內田本是三井物產船舶部的職員,大戰開始時他預測到船舶不足,因而下決心辭職並創辦內田汽船公司。但公司隻是租借一條船開始經營,船隻嚴重不足,導致租金增加10倍以上,內田將該船租出後獲較大利潤,然後再購買汽船或租借船隻,其擁有的船隻增加到16艘,全部租借出去,數年間獲得巨大財富。內田汽船公司的資本金也從最初的2萬日元增加到6000萬日元,股息高達60%,內田本人也成為擁有7000萬日元的大富翁。其事業後來發展到造船、商業等,自己也建造了巨大的豪宅,過著奢侈的生活。當然,富人惜命。有一次內田乘坐的列車翻車,將其壓在座位下,他拚命大喊:“我是神戶的內田,出多少錢都可以,救救我”。
窮人乍富,怎麽也得顯擺顯擺。楚霸王項羽說過:“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盡管被諷刺為“沐猴而冠”,但成就某些事業的人總是樂此不疲。與內田一樣發了船舶財的山本唯三郎,為顯示自己的能力與財力,親率200多人到朝鮮半島捕獵老虎,回到東京後在帝國飯店舉辦虎肉宴會,招待包括樞密官、大臣在內的政界人士及其他各界代表。據說虎肉散發臭味,不合紳士、淑女的口味。也有更為令人咋舌的行為,一名“成金”從妓院起身回家時穿鞋處太暗,於是點著100日元(大約相當於現在的100萬日元)的紙幣照明,當時大學畢業生就業後的月工資為50日元。
然而,好景不長,大戰結束後日本經濟再次回到戰前的環境,許多“成金”迅速沒落下去,其中最為典型的是鈴木商店。鈴木商店本來是神戶的糖業批發商,1894年業主鈴木岩次郎去世後,在其妻的主導下,領班金子直吉積極擴大經營,與政府合作販賣台灣的樟腦、蔗糖等獲利,其後以貿易為中心涉及海運、煉鋼、毛紡等事業。鈴木商店很早就在倫敦開設支店,從事日本以外的兩國間貿易,即將越南的大米販賣到法國,當時進行這種貿易的隻有三井物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海上運輸危險以及行情不穩,商品價格下降,金子直吉拍電報給倫敦支店長高畠誠一:“不管價格多少,什麽物資也要買下來。”倫敦支店拚命收購鋼鐵、沙糖、小麥等,金子在日本預訂貨船,三個月後商品價格全部上漲,鈴木商店在幾個月內獲利數千萬日元(相當於現在的數千億日元),並進一步擴大業務。金子此時發誓要像日俄海戰時東鄉平八郎說的“皇國興廢在此一戰”那樣,即使不能超過三井、三菱,也要三分天下。1917年鈴木商店的貿易額為15億日元,超過三井物產的11億日元,並發展成為擁有65家分公司、雇員2.5萬人的大型綜合商業集團。在金子的撮合下,高畠與鈴木岩次郎的孫女結婚。盡管遭到戰後經濟蕭條的打擊,但金子仍然采取積極的經營方針,結果鈴木商店在1927年的危機中倒閉。1928年,高畠以舊商店的職員為中心組建新公司,戰後發展為大型商社日商岩井。
也有成功轉型的“成金”,例如前麵說的內田信也。內田準確地預測到戰後蕭條跡象的出現,立即賣掉所有的船隻,成功地從產業界脫身。很快當選為眾議院議員,並擔任過鐵道大臣、農商務大臣、貴族院議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占領時期被剝奪公職,恢複公職後當選議員,擔任第五屆吉田茂內閣的農林大臣,1971年去世時91歲。
另外一個成功轉型的“成金”是久原房之助。1869年出生的久原慶應義塾畢業後進入貿易公司藤田組,1903年退職,收購茨城的赤澤銅山,改組為日立礦山,獲利甚多。1912年成立久原礦業公司,自己任社長。其礦業擴展到朝鮮半島,擁有許多銅礦,人稱其為“銅山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其事業發展到海運、貿易領域,特別是向俄國出口銅獲得巨額利潤,其銅礦在東亞地區有數千處。1917年,三井、三菱財閥的資產各有4億日元,據說久原產業的資產約為2.6億日元。一次大戰結束後,久原未做及時處理,結果成為負債1億日元的窮光蛋。1938年與債主達成和解,約定30年後支付債務,當年久原69歲。債主們之所以相信屆時百歲的久原能夠還債,是因為其轉入政界且影響很大。
出身山口縣的久原在同鄉田中義一首相的幫助下先是進入政友會,並在1928年當選為議員。即使負債累累,久原的政治資金源源不斷,因而在田中內閣裏擔任通信大臣。曾受“二二六事件”牽連離開政界,後來返回政界後擔任政友會最後一任總裁。占領時期被剝奪公職,解除處分後在1952年當選眾議員,但任期隻有5個月。1955年訪問中國,並見到毛澤東等新中國領導人,1965年以96歲的高齡去世。
成敗在一念間,轉型靠的是人際關係,暴發戶更要注意退路。
盡管“成金”們的命運各種各樣,但至少推動了日本產業的發展。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進展,大批市民乃至中間階層出現,因而推動了各種運動的出現,例如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女性運動、爭取選舉權運動、社會主義運動、共產主義運動、部落民(被歧視者)運動等等,由此形成了“大正民主運動”的基礎,也是“成金”們無心插柳的結果。